反qy吧 关注:20,459贴子:1,993,198

【818】传统纹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小10快出来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楼2014-06-12 15:37回复
    沙发
    ☞———————欢迎收看反qy吧小雅的广告时间
    【反qy吧吐槽专贴】本吧专用吐槽贴!关于自身的吐槽,不得另外发帖!
    http://tieba.baidu.com/p/2763279670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6-12 15:40
    回复
      2025-08-07 09:24: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连珠纹又称联珠纹、连珠、圈带纹,于5~7世纪间沿丝绸之路从西亚、中亚传入我国,但在这一时期基本是作为器型排列的边饰。是由一串彼此相连的圆形或球形组成,成一字形,圆弧形或S型排列,有的圆圈中有小点,有的则没有。多以圆形为主,表示太阳,环形表示太阳光辉的放射,片状、块状、不规则面积的存在很少,多表示“火”。
      白色连珠纹黄色八瓣花团装饰的地毯花纹图案


      3楼2014-06-12 15:42
      回复
        席纹是瓷器装饰的原始纹样之一,制坯时所用席类留下的印痕,多见于新石器时代陶器的底部,并非有意作装饰用。一般印痕较深,印纹清晰,说明席质较坚硬。席纹一般呈“十”字叉,经纬互相压叠,纺织紧密。
        典型的席纹如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陶瓷底部的扁平人字形席纹、圆条和扁条垂直交错的席纹等。


        4楼2014-06-12 15:44
        回复
          云雷纹有拍印、压印、刻划、彩绘等表现技法,在构图上通常以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式展开。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可能从漩涡纹发展而来。至商代晚期,云雷纹已经比较少见,但在商代白陶器和商周印纹硬陶、原始青瓷上,云雷纹仍是主要纹饰。基本特征是以连续的“回”字形线条所构成。有的作圆形的连续构图,单称为“云纹”;有的作方形的连续构图,单称为“雷纹”。
          在粤系的铜鼓上,云雷纹是作为主导纹饰应用的,常见密布于鼓面中心太阳纹的周围,象征太阳与云雷共存于天际,这是南方民族对云雷崇拜的一种反映。

          云雷纹甬钟


          5楼2014-06-12 15:48
          回复
            小狐狸乃又开坑了?
            【劳资是卿卿不是轻轻~】


            IP属地:广东6楼2014-06-12 15:52
            收起回复
              百花纹又称“满花纹”、“万花纹”、“万花堆”,多以牡丹花为主,并绘菊花、茶花、月季花、荷花、百合花、牵牛花等,如百花堆聚。有黑地和白地两种,以黑地为贵。画面繁密细致,五彩缤纷。由于百花繁密不易见纹饰地色,俗称“百花不露地”,绘画极为工致秀丽,花之仰覆姿势、阴阳反侧,都各尽其妍。
              铜胎画珐琅百花纹盖罐(拍卖品)


              7楼2014-06-12 15:54
              回复
                团花纹层次增多,形象丰富,有桃形莲瓣团花,多裂叶形团花、圆叶形团花以及三种花形团花。是团花最为丰富的时期。此外,还有菱形纹、龟甲纹边饰。井外边饰层次增多,纹样以大团花、大菱格纹为主,以及百花蔓草、半团花、多瓣小花、小菱格、方胜、方壁、龟甲纹等。边饰中出现了百花草纹,花形自然多变,叶短、肥、圆、围绕花朵铺展。
                鎏金折枝团花纹银碟
                葵口,浅腹,圈足。碟内底中心刻四株折枝花组成的圆形团花一朵,内腹面散点装饰五株“十”字形折枝花,边沿饰仰莲瓣纹。

                明成化青花团花纹卧足碗
                碗浅式,敞口,卧足。底釉白润细腻,碗外口边饰青花弦纹2道,腹部绘6朵图案式团花,团花以青花双勾方法绘制,青花呈色淡雅。足底青花双圈内双行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


                8楼2014-06-12 15:58
                回复
                  2025-08-07 09:18: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宝相花纹最早出现在宋代文献中,由盛开的花朵,花的瓣片,含苞欲放的花,花的蓓蕾和叶子等自然素材,按放射对称的规律重新组合而成的装饰花纹。灵感来自金属珠宝镶嵌的工艺美及多种花的自然美。
                  宝相花纹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平面团形,以8片平展的莲瓣构成花头,莲瓣尖端呈五曲形,各瓣内又填饰三曲小莲瓣,花心由8个小圆珠和8瓣小花组成;多见于唐三彩器上,另一种是立面层叠形,以层层绽开的半侧面勾莲瓣构成;多见于明清景德镇瓷器上;清乾隆时宝相花纹多用做辅纹来衬托主纹,从而使装饰效果更加富丽堂皇。
                  唐 三彩宝相花三足盘

                  明永乐青花宝相花绶带葫芦扁瓶

                  清嘉庆 粉地粉彩宝相花纹碗(一对)


                  9楼2014-06-12 16:09
                  回复
                    茶~
                    ------日月如梭 人海里任漂泊 小舟看烟波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06-12 16:09
                    回复
                      莲花纹自南北朝后流行,有独立纹样,也有四方连续。南北朝至唐代,莲花纹常作为瓷器的主题纹饰,碗、盏、钵、盘的外壁或内划复线仰莲,有的盘心还饰蓬莱纹,酷似盛开的莲花。亦见雕刻成立体状的莲花,如:南北朝的仰覆莲花尊,五代的莲花形盏托等。宋代开始变为辅助纹饰。元至清代,莲花纹的变化较多,有缠枝莲、把莲等,并常于动物纹样组合在一起,如:莲池水禽、莲池游鱼等。
                      表现形式有单线双线、宽瓣、宝装、凸面、正面、侧面、单独、连续、单色、彩色、镂刻和雕凿,变化众多。以后历代亦较盛行。是古代常用的寓意图案之一。
                      北宋定窑刻莲花纹盌

                      宋定窑白釉刻莲花纹折腰碗

                      清道光粉彩莲花纹盖碗

                      元 缠枝莲花纹玉簪首

                      南宋 缠枝莲花纹玉簪首


                      12楼2014-06-12 16:40
                      回复
                        自唐代以来,牡丹颇受世人喜爱,被视为繁荣昌盛、美好幸福的象征。宋时被称为“富贵之花”。故成为瓷器上的流行装饰。牡丹纹表现技法有刻花、印花、绘画等;形式有独枝、交枝、折枝、串枝、缠枝等。

                        清雍正 粉彩牡丹纹双耳瓶

                        明酱釉描金孔雀牡丹纹执壶

                        清雍正 粉彩牡丹纹盘口瓶

                        磁州窑白釉黑花牡丹纹瓶

                        宋定窑印花缠枝牡丹莲花盘

                        金磁州窑三彩牡丹花纹腰形枕


                        13楼2014-06-12 16:59
                        回复



                          来自WindowsPhone客户端14楼2014-06-12 17:29
                          回复
                            顶一个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来自【反qy吧】【圣代雪】的尾巴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06-12 18:05
                            回复
                              2025-08-07 09:12: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龙纹,青铜器纹饰之一。又称为“夔纹”或“夔龙纹”。作为青铜器纹饰,最早见于商代二里冈期,以后商代晚期、西周、春秋直至战国,都有不同形式的龙纹出现。商代多表现为屈曲的形态;西周多表现为几条龙相互盘绕,或头在中间,分出两尾。根据龙纹的结体大致可分为爬行龙纹、卷龙纹、交龙纹、两头龙纹和双体龙纹几种。
                              充满智慧的古人把他们对龙的信仰用各种手法表现出来,无论是古建筑、玉器、青铜、陶器、家具还是绘画等古器物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大量龙纹。了解掌握龙纹特征,对正确判断历代器物的年代会有很大帮助。以器纹龙纹纹饰为例,“元秀、明狞、清庄”,可略窥大概。

                              元青花龙纹玉壶春瓶(民窑制品)

                              元青花云龙纹玉壶春瓶(景德镇窑)

                              【元代龙纹:头小、身躯长,形体常被绘作细脖、细腿、细爪和细尾,体态轻盈,区躯蟠舞,给人一种“昂首举爪、遨游在天”的感觉。具体特征:光头无发或脑脖处飘1-3绺长发;睫毛现象不明显;上颌部少见有双须;爪子以3趾、4趾居多,少量5趾;多鳞片纹。】
                              明隆庆青花团龙纹提梁壶
                              颈绘青花十字朵云,肩绘双云龙,主体纹饰是腹部的五组团龙纹,纹饰空隙处有灵芝草托暗八仙纹,足上绘莲瓣纹一周。宝珠钮盖,钮上绘缠枝花叶,盖面有双云龙及朵云纹。曲流及提梁柄上满绘缠枝花卉纹。底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明隆庆年造”六字款。此壶体态硕大,胎厚重,造型淳厚饱满。底釉光洁明澈,使用回青料,发色蓝中泛紫,浓丽鲜艳。花纹虽密,但繁而不乱,层次清晰。此器代表了明中后期官窑青花的制作水平。

                              明青花海水龙纹盘



                              【明代龙纹:凶猛威武,胸前大多饰有曲折的绶带,身披火焰纹,怒发冲冠,咆哮于海涛祥云之间,以示主宰权势。具体特征:头部略圆,比前朝显细,鬓发成篷,毛有向上冲或向斜上冲之势。下颚较长,特别是上颚端肌肉发达,高高突起,呈如意状,形如猪嘴,所以人称“猪嘴龙”;睫毛比较写实,眼睑的上边缘一般用数根短竖线表示睫毛;双须粗,伸展有力,形如鱼叉,部分龙纹的双须在局部处呈螺旋形曲折,但须尖成前冲,直而不弯;爪子第一第二趾相对成蟹钳状,趾间距离比较相近,形若风车;身体呈网格纹、锯齿纹较多。】


                              17楼2014-06-12 19:3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