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过去曾经一直想着这个问题:聊斋志异里的《山市》里所说的“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那“邑八景”究竟是哪八景。直到今天我才想起来这个问题,然后就查了查。
这里所说之“邑”,当然指山东的淄川县,也就是今天的淄博市。淄川县的“八景”是哪八景呢?转载资料如下:
据《淄川县志》记载,淄川八景是:昆仑叠翠、孝水澄清、文庙古松、禅林峻塔、苏相石桥、郑公书院、万山樵唱、丰源牧歌。
其中没有奂山山市。后来因禅林塔早已塌毁,便将八景之一的禅林峻塔改为龙桥疏雨;再后龙桥又坏,便可能改龙桥疏雨为奂山山市。奂山在淄川县西十五里,旧有烟火台,今废。山市显现的城郭、楼台、树木、人物,类似海市,该县有很多人见到地。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县令张其协偕同他的僚属到烟火台,也看到了山市奇观。当时天方黎明,忽见城楼峻整,松柏苍秀,人物往来其间,烟霞郁丽,掩映层岩,使观者诧异不止。后来高鸿儒、孙琰龄等人也看到过,说的情况大体差不多。
这里所说之“邑”,当然指山东的淄川县,也就是今天的淄博市。淄川县的“八景”是哪八景呢?转载资料如下:
据《淄川县志》记载,淄川八景是:昆仑叠翠、孝水澄清、文庙古松、禅林峻塔、苏相石桥、郑公书院、万山樵唱、丰源牧歌。
其中没有奂山山市。后来因禅林塔早已塌毁,便将八景之一的禅林峻塔改为龙桥疏雨;再后龙桥又坏,便可能改龙桥疏雨为奂山山市。奂山在淄川县西十五里,旧有烟火台,今废。山市显现的城郭、楼台、树木、人物,类似海市,该县有很多人见到地。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县令张其协偕同他的僚属到烟火台,也看到了山市奇观。当时天方黎明,忽见城楼峻整,松柏苍秀,人物往来其间,烟霞郁丽,掩映层岩,使观者诧异不止。后来高鸿儒、孙琰龄等人也看到过,说的情况大体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