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显卡(GPU)

又是一个重要的东西,比较直接的影响看电影,玩儿游戏的体验,负责整个图形输出。但并非显卡好玩儿游戏就不卡,很多运算还是要靠CPU的,尤其物理特效,反射、粒子等。笔记本的显卡常见供应商有三个,分别是英伟达Nvidia,农企AMD(非说ATI也没错),还有就是英特尔INTER。大致分两类,独显和核显(集成在主板上的是集显)。

英伟达,一般叫做N卡,命名一般是G(入门级)/GT(消费级)/GTS(笔记本上极少见)/GTX(奢侈级),一般越往后性能越强。数字部分一般是三位数,比如GT750M,7是说它隶属7系列,5一般是定位,最后的0或者5是频率定位。一般而言,第二位数字越大越好(目前来说5是准高端),但是看命名规则确定显卡性能是非常不靠谱的,这里只是简单说一下。

AMD,一般叫做A卡,命名一般是HD,后面是四位数字,同样,第一位是第几代,第二位是定位,第三位是频率,最后一位是0。比如HD8670M,是第七代的准中端独显。同样,命名规则和性能不一定成正比。在AMD的APU里,就融合了比较好用的GPU,IU和AU(APU)核显实力大致一样,可以参考天梯图。不知道会不会改为R命名。

英特尔,叫做I卡也是可以的。命名是一般是HD3000/4000,现在是HD4600。而最强的Iris pro HD 5200据说在768分辨率下和GT650M有一拼,但是贵得不行,更何况一般都有GTX级别的独显,对普通人没啥意义。不管是APU的核显,还是IU的核显,显存都是和内存公用的,内存越大核显的显存就越大。核显其实性能不错(在你需求范围内),甚至可以直接替换一些入门级独显,高端核显和性能稍好的独显都有一战之力,核显=低性能的日子基本过去了,所以别再误会核显了。

这里再说几个东西:一个是A卡N卡玩游戏哪个好,我只能说都不错,同等性能下表现不分伯仲,再者游戏厂商对它们都有优化,而且越来越多,但是也有A黑游戏或者N黑游戏。二个是显存大小和显卡性能基本无关。显存仅仅是草稿纸,显卡本身运算够快草稿纸才有意义,2G甚至4G的显卡未必比1G的显卡强。大显存在超高分辨率下才有意义。个别显卡还可以试着超频。最后核显对内存很敏感,内存频率、位宽越高,核显越强,APU相对IU对内存更敏感些,所以建议买了APU都配双通道高频率的内存,而不要求独显。

影响显卡整体性能的因素有核心架构、流处理单元个数(可以理解成核心数,只可与自家比较,因为AN两家工作原理不太一样)、显存位宽(真的真的要玩儿大游戏最少也得128bit,64bit的可以直接跳过,但是常见游戏和日常程序一点问题没有!高端可以看到192bit甚至256bit)、显存类型(DDR3和DDR5,后者一般更强,提升幅度和显卡本身素质有关,一般是10%-20%)、显存频率(正相关)、最后才是显存大小(1/2/3/丧心病狂的4GB)。一般来说,显卡不太好升级,和封装形式有关,绝大多数都是直接焊死的,只有个别高端本才能更换升级,也有某些大神针对极个别机器外接台式机显卡,跪了,这一顿折腾……性能因为接口的原因应该是原来的2/3左右。

再次强调,只是听歌看电影玩儿小游戏,HD3000都够了!你要是玩儿一些像样游戏就尽可能不要选择位宽只有64bit的某些神卡——NGB大显存G610M,GT710/720M,某些8570/8670M。尽管是64bit,但是对于很多人,已经够用了。就上个班,3.0T到底有没有必要,1.8都觉得多……普分屏U不是瓶颈的时候,G610M够COD8中特效,630m可以全开,7670M战地3可以中等画质,750m战地3高特效,超高画质只能上GTX675M这种了。
下面是移动版GPU天梯图,找到自己的型号,位置越高性能越强,但并不是越高越好(发热和成本)。最左侧是台式机的型号,绿色部分是N卡,红色是A卡,最后面是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