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正邪两面——莫小弟和陈小黑
莫小弟,陈小黑,薛君山的“哼哈二将”,这两个人物的存在,为薛君山的性格作了详细的补注。
薛君山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好人,他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特别是前期在长沙城,敛财的手段相当狠;即使后期上了战场,也不能确保他是清白的。顾清明威胁说要告他吃空饷、喝兵血、买卖征兵额度、贪污军事物质,绝不是空穴来风,陈小黑征兵额度的买卖都做到胡湘平的身上去了,薛君山被顾清明略一提醒马上就叫小黑,谁敢说他不知情没有参与进去。
但薛君山有一点好,他所有的“恶”,都是利用人性的弱点在谋财,不曾欺凌一个软弱善良的平民。他开大烟馆是因为那些抽鸦片的人自甘堕落,倒卖车皮是因为富商惜财,买卖征兵额度是因为富家子弟贪生怕死,市场有需求,他不管路子是正是邪,只管赚钱养家。
薛君山“看人下菜”的功夫是用得最好的,比如说怕自己栽赃表哥的事情败露,马上就去警察局长那告发同谋的总务处长,搞得人家冤死了;而被顾清明揪住倒卖车皮的事时,立马怂恿处长给车站站长打招呼自保。谁可以放弃,又必须把谁拉上同一条船,薛君山看人看时看势的本领已臻化境。
所以,我们些微用点心,就会发现,他对随侍左右的小弟和小黑,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小弟真的就是一实在孩子。第一集刚出场,薛君山凶神恶煞地去学校找小舅子算账,是小弟在旁边拦着劝着叫哥咱别吓到孩子们,薛君山才把手里的皮带丢给他;湘湘闹着要跳楼,他就在楼下急着张开手想接住她;薛君山下套子陷害表哥,结果表哥有贵人担保,不知情的他还为表哥没事而高兴;薛君山谈妥了一桩生意,他就想打发其他人走,哪晓得多谈几家坐地起价的道理;薛君山被顾清明给抓了,他着急忙慌地到胡家去报信;薛君山身陷纵火嫌疑,他急赤白脸地与调查委员会的人拔枪相向死不退让……这样好的兄弟,怎么不让人放心,所以薛君山最重要最私密的事情都是交待小弟去办的,不管是给处长送车皮子钱,还是长沙火起护送胡家人逃命,包括打发湘君和平安回老家开不了口的原因,也只能跟小弟说。
小弟一直跟着薛君山后面听其指挥,薛君山死后又做了顾清明的副官。他总是以一个附属者的形象出现,所以我们很容易忽视小弟本身的光彩。
虽然小弟被眼界高的顾大小姐颇为瞧不上,但一直跟着两位这么有本事的人混,熏陶也熏陶出两把刷子来了。小弟单独执行任务时,还是很扛得住事的。警备团的人来胡家纵火,他开枪示警,冷冷地说这是薛宅,动情动理动威胁地保住了房子;护送湘君平安虽然出了意外,但他预警日军提前隐藏还是做得很好的;金盆岭战态胶着打得那么狠,他都能突围出去回师部求援;长沙陷落了也能潜进去看刚出生的念亲;包括在日军营地摸进摸出,偷鸡也是个技术活好吧。以上种种,我们可以看出来,小弟这个人,还算是有胆有识机警沉稳。
薛君山拼死保他是有道理的,我不在你也得在,他疼小弟真跟亲兄弟一般。
小弟到死的最后一刻都在想他大哥,所谓忠肝义胆,也不过如此了。
小黑是剧中唯一重点展现的坏人,后来当了汉奸,面对胡家人的质问,他还在说,如果薛君山还活着,为了保住你们一家人,他也会这样做的。
即便薛君山没死,甚至说即使平安没有因日本人而死,薛君山也不会做汉奸。每个人的血气和心肠决定了他会做什么样的选择,正如长沙大火,他陈小黑想的是临阵脱逃,而薛君山想的是顶上去救火。
人和人的差异,早就区分开来。他有薛君山“恶”的表,却没有承继他“善”的里。
薛君山死后,胡家收容了他。他却唆使小满,觊觎秀秀,强迫胡长宁做汉奸,间接逼死了胡爸爸胡妈妈和十奶奶。他作恶多端,罪不可恕,最后死在小满的枪下,解恨归解恨,可惨剧已经发生不可逆转了。
仔细回想,薛君山在世时,总带回家去的是小弟而不是小黑,他一次又一次地把家人托付给小弟保护,却从未让小黑靠近过自己的家。
该亲近谁,该远离谁,姐夫心里清楚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