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瑜吧 关注:26,107贴子:367,218
  • 14回复贴,共1

【策瑜/文】古诗随想[第三辑]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死是一种态度。
其实我是迷上了不用把前因后果写出来只用写最精彩的部分的类似段子的写作方式。
非常适合调剂心情。
遇见随缘
字渣渣就渣渣呗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8-29 19:58回复
    IP属地:上海2楼2014-08-29 20:03
    回复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周瑜从未想过再见到孙策时会是这般光景。
      寒冬风大,吹得城头的旗猎猎作响,也吹得城下的旗猎猎作响。
      他穿着素色的麻衣站在城楼上,他的义兄踏着他的故土乡民,军临城下。
      他引弓放了一箭,射在他的马蹄前。
      孙策都能想象周瑜此时皱眉抿唇的模样。
      舒城被围了整整一个冬天。
      后来到了春天,城外道旁绿柳成烟,桃夭灼灼。周瑜坠墙来见他。
      “怎么还不退兵?”
      “怎么还不迎军?”
      相顾无言。
      最后周瑜叹了句:“明府病了。”
      孙策瞬间就笑弯了眼。
      孙策未曾料到周瑜投他会投得这般迟。
      当初他从丹阳领兵迎他,轰轰烈烈闹得天下都知道周瑜与孙策总角之好骨肉之亲,现在又像袁术给的居巢令是个比天大的官职般,死不放手。
      结果就是周瑜不想过江,孙策也不想逼他。
      于是有是一种相顾无言。书信频繁,内容众多,唯独不谈渡江。
      直到这一年春天。
      江畔依旧是旧时风景,绿柳成烟,桃夭灼灼。周瑜站在船头,正好看见孙策灿烂的笑容。
      他终于回来,于是所有的相思全都融进一江春色里,向东不息。


      IP属地:上海3楼2014-08-29 20:25
      回复
        【季节时间大都出自猜测和一些历史向同人小说的影响,当然阿策死的时间除外,这个裴松之考证过的来着。阴历四月,在清明附近没错。但是考虑到三国的时间,清明的节日性质并没有定性,所以没有说清明。要说的就是这些,正史相关就到这里。剩下的要交代的内容之后再说。最后还是强调一句:古诗随想的句子不局限于诗,也会有出自词曲以及古文的,这个没什么定性。古诗随想中所描绘的诗词情感意向等等均为个人理解和丢开原诗原意的脑补,不能代表诗句原意。祝各位食用愉快】


        IP属地:上海5楼2014-08-29 20:48
        回复
          黄尘清水三山下,变更千年如走马
          即便是从地狱中出来,灵魂的身上也不会留下血污和伤疤。那份痛苦只会刻在灵魂的记忆中,长伴轮回,不知多少世才能洗刷干净。
          冥王坐在高台上,看着镜中的影像。那是一场吞天噬地的大火。
          “可知罪?”
          “知罪。”
          “可知悔?”
          “不悔。”
          那个灵魂抬头看他,眼眸清亮。
          冥王没抬头看他,只是淡淡的说:“再去做世人?”
          “好。”
          “那就去吧,省得那人再来烦我。”
          冥王说得无悲无喜,周瑜却笑得分外开心。
          孙策没过多久就发现了他的特权。他可以看见自己许许多多的前世,却没有机会看一次自己的来生。
          而这每一世的前生里,都少了一个人,一个无论如何也不该少的人。
          他们之间那样重的爱恨,那样多的恩怨,那样繁杂的因果,怎么可能换一个后会无期?
          孟婆被他问得烦了,就打发他冥王殿问一问冥王殿下。
          于是孙策就坦坦荡荡的进了那个其他魂灵望而却步的冥王殿。但奈何冥王对他不理不睬,最后耗尽时间他被传送会奈何桥头,无法再往回走一步。最后只能在孟婆的微笑注目下愤愤的饮下一碗汤,踏过奈何,去经历下一世轮回。
          不过这次他还没例行一问,冥王倒是先开了口。
          “你信佛?”
          孙策一愣。
          “还是信天命?”
          孙策摇头,他不信这些。
          “那又何必执着于因果。爱所爱,恨所恨,顺我本心。何必执着于前世寻一个爱之因恨之由?与其如此,不去早入轮回,或许还能再听一次你念叨了这么多年的‘义兄’。”
          孙策安安静静的听完,转身向奈何行去。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09-07 10:32
          回复
            灯前一觉扬州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要不是盒子被无意识的推翻棋子散落一地,孙策还不会意识到自己伏在案上上睡着了。他揉了揉眼睛,确认桌上未完的棋局没乱后,才蹲下身将地上的白子一颗一颗的捡回来。
            山间月色明亮,倒是比那盏将灭未灭的油灯有用得多。
            等收拾好躺回床上后,孙策反倒没了睡意。
            他今天陪母亲妹妹来长安的寺庙还愿。他不信这些东西,不过寺院里的桃花开得漂亮,来赏花也不失为一件乐事。
            后来他就听到了琴声。伴着数朵桃花的飘落,琴音悠扬,听得整个人都陷了进去,眼前似乎有各重幻象出现。
            他循声寻去,就瞧见了那个人。
            他见过他,在江南街头售卖的那副画里。画中有个白衣公子,坐在桃花树下垂眸抚琴,身后是纷纷扬扬的桃花。画中人的面容并不清晰,但孙策知道,那个人就是他。
            那是自成一派的风骨。
            后来他们闲谈,赏花,下棋,直至深夜。
            周瑜留了一局未完的棋,约好明日再聚。
            等到月至中天,孙策终于睡着。他做了一个梦,梦里两个孩童在他家乡的那条小河中戏水。
            一个小孙策,一个小周瑜。
            再醒来,月西,人怅然若失。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09-08 00:59
            回复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随着既定的启程回乡的日子的邻近,孙策几乎要压不住心中的那份渴望。
              他想要周瑜跟他去江南,跟他一直在一起。他希望分享彼此的曾经,参与彼此的未来,活到花甲古稀。
              不过他不太确定周瑜是否和他一样。周瑜是个很冷清的人。他一个人住在寺院里,吃着清淡的饭菜,闲时吟诗抚琴,朋友也就寥寥几人,散在四海八方,经常来往的反倒成了认识不久的孙策。
              而且周瑜从来不留客,反而总在戌时之前送客。
              一日午后,孙策说:“公瑾,明日我要离开长安了。”
              周瑜的手顿在空中,黑子被捻在葱白的指尖,看得清清楚楚。
              他本不该如此失态。他认识的朋友都是长安的过客,他经历过太多的别离,本应该不在乎这一台并不新鲜的戏码。
              他避开孙策探寻的目光,缓缓将子落下。
              最后一局下完正好是黄昏,孙策起身打算告辞,周瑜沉默着送他。迎着夕阳走的孙策的背影陷在日光里,还没走远就已模糊不清。周瑜突然向前跑了几步,从背后抱住孙策。
              然后孙策顺利成章的留了下来。门外青灯古佛,室内芙蓉帐暖。
              周瑜在他怀里沉沉睡去,眉目舒展,双颊绯红。
              后来孙策独自一人在江南的江水边,望着长安的方向发呆。夕阳的光将湖面染得绚丽多彩,他转回视线看着湖面,突然想起那个黄昏,也是这样的红色阳光。那时在崎岖的山路上,周瑜和他拥抱,呼吸落在彼此鼻尖。
              他想他这辈子都忘不了这个人,但他却不能够和他长相厮守。
              “周公子自幼身有顽疾,离不得寺庙半步,真是可惜。”
              他经不起舟车劳顿,他不能够久居长安。
              人在世,总难得偿所愿。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4-09-14 16:33
              回复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长安的冬天真冷啊。
                周瑜拢了拢身上的狐裘,推开了房门。冷风吹进来,他在门口站了没一会儿,苍白的脸就冻成了红色。他往手心里哈了口热气,捧了个罐子走到院子里,将院里梅花上的雪扫入罐中。
                他的身体越来越糟糕,病得厉害的时候只能倚在床头翻几页传奇打发时间,有时咳得厉害,一手血满眼泪,连本书都看不得。
                今天算是好的时候了,还能下床走动。
                昨晚下了冬天的第一场雪,正巧赶上他今天身体好了一点,还可以用花上的雪水煮一壶江南的茶。
                周瑜觉得这个世界还是很温柔的。虽然他自幼疾病缠身,与他爱的人相隔万里,但还有这场时机正好的雪,让他可以尝一尝他爱人家乡的茶。
                方丈端了药来见他的时候,周瑜正在饮茶。他的脸色不是平日的苍白,反倒红润而漂亮。
                方丈将药递给他,双手合十,道了句“施主保重”
                周瑜一愣,片刻后坦然一笑,接过药碗,一口饮尽。褐色的药汁从嘴角流出,他也不甚在意地直接用袖子拭去。
                一碗药,硬是给他喝出了将军临行前的壮行酒的感觉。
                晚上又开始下雪。北风一阵紧似一阵,卷着雪粒子打在木窗上。周瑜伏在床沿上,咳得几乎喘不过气来。被子从他身上滑落,床边燃着的火盆也没有让他感到丝毫的暖意。
                燃烧木炭的温度果然比不了人的体温。
                “伯符……”他低声唤着,仿佛有人还能揽他入怀。
                窗户被北风吹开,打在墙上发出嘭的一声响。冷风夹杂着雪花窜进室内。
                但已无人会在意室内的温度了。
                【传奇,唐朝的一种文体,类似于现在的小说】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4-09-14 17:03
                回复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孙策再回长安是几年后的一个秋天。山间的枫树在霜降后就染上了鲜艳的红色,沿着石阶往山上走,目之所及都是一树丹色,胜过二月繁花。
                  山间景色与人世总归是不同的。他看着长安城已觉得有些陌生,但山间小路却是熟悉得仿佛每日都走上一遍一般。
                  穿过一片树林就能看见寺院。孙策踩着脚下厚厚的落叶向前走,这样的体会在江南绝不会有。就像周瑜对他而言,再不会有第二个一样的。
                  林子尽头是一片断壁残垣。枯木立在烧黑的断墙后,墙脚下稀稀拉拉的长着几根草,带着零星的绿色。
                  孙策不敢再往前一步。
                  寺院是在一年前走水了,庙址迁到了另一个地方。
                  孙策站在新寺里,看着一院子的桃树的光裸的枝条,久久不语。
                  主持还是当初那个,看见孙策,道了句:“孙施主。”
                  孙策规规矩矩的还了礼,小心翼翼的问:“公瑾他……”
                  主持双手合十,道了句:“阿弥陀佛。”
                  他从寺院中出来,手中多了一本册子。册子每一页上都描着棋局,记着输赢。
                  他以为周瑜死于那场大火,却未曾想到他连那年春天的桃花都来不及看到。
                  孙策翻着那本册子,空坐一宿,久久无话。
                  其实他有很多东西想问,可惜问出去也没人回答。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4-09-21 17:32
                  回复
                    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
                    孙策没什么预兆的从梦中醒来。他坐起来,沉默的望着窗下。那里有一片澄澈的月光,仿佛一方小小的水潭,荡漾着来着星空的讯息。
                    三年来月色如故,梦亦如故。
                    他总能梦见周瑜,却又不能确定那是周瑜。在那个小房间里,那个人煮了一壶江南的新茶,将浅绿的茶水倒进孙策的茶盏里。他们隔着一张木桌,桌上摆着木质的棋盘。棋盘上黑子白子纵横交错,纠缠得如同命运之中的喜悲。
                    孙策的喜悲不可分割,全系在一个叫周瑜的人身上。
                    “周公瑾,我上辈子欠了你多少,你要这样报复我?”
                    他说得自己都笑了起来。
                    哪里有什么报复不报复。不过是大家都还年轻,觉得里生死还很遥远,分别并不是多么大的灾难,山水相隔更是不放在眼里。
                    因为相信此情地久天长,所以不顾惜暮暮朝朝。
                    于是此情地久天长,但时间却停在了那一刻。
                    周瑜最美的感情最美的年华都埋进土壤永不腐朽,而孙策却费尽心力来成全他自己的一份永垂不朽。
                    他的父母慢慢老去沉眠于故土,他的弟弟妹妹各自成家立业,每年年末都有许多孩子来,甜甜的叫上一声“伯父”“舅舅”,讨上一两粒糖果。
                    终究只有他一个人,陷在一场恍然而起恍然而终的梦里。见时不觉喜,散时不觉悲。
                    【今天被化学玩了,觉得已经不能正确判断物质能不能反应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14-09-24 22:36
                    回复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
                      十月初一,他去了一趟周瑜的墓,没想到遇见了周瑜的父母。
                      “你也是公瑾的朋友吧。每年都有很多人来看他,真好。”
                      他应着,没站多久就向他的父母告辞。他在坟地外的松林里徘徊,满目青绿,不似山间枫叶如火。
                      他等到他的父母离开,才又回到他的墓前静站。
                      “公瑾,我无法久居长安,但这里也是我的家乡。”
                      他半晌才说了这么一句,似乎是说自己多年未来的原因。
                      十月初一当晚下了一场大雨。孙策站在窗前,看着雨水在檐下织成幕布,将房间与外界隔开。他一个人立在这处孤岛上,周遭都是无垠大海。
                      他最近已经很少有一个沉眠的夜晚了。之前他是时不时梦见周瑜,而现在却陷入了失眠的窘境。
                      他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
                      他的家乡遭了灾,几口人全靠他打理的商铺过日子。他很忙,本就没什么时间休息。只是在这样的夜晚里,漫长的对账盘算后,他很难不想起那个人。
                      别人以为他不在意千丈红尘。其实不过是早就饮下了三千弱水中属于自己的那一口,于是酸甜苦咸都尝了个遍,每每忆起都记忆犹新。
                      当初他的小妹说:“哥,你出不来了。”
                      那是不相信,如今想来,不过是太天真。


                      IP属地:上海29楼2014-09-28 14:47
                      回复
                        熏风未解池亭暑,捧出新词字字冰
                        江南开始兴起唱词,一般歌女都会一两首自己拿手的。有的清丽婉转,有的缠绵悱恻。
                        孙家的生意几经波折,终于做大。孙策修了个精巧的小园子。夏日炎炎,池中亭正好解暑。
                        往日里都是他一个人在亭子里,这次却多出了一对姐妹。
                        孙策意外的听到了她们的一支曲子。那支曲子他只听周瑜弹过,而周瑜只弹过半首。
                        “奴和舍妹本事京城人士,流落自此,借了故人的曲子讨生活,未曾料到遇见故人的故人。”那女子抱着琵琶说,“这首曲子周家大公子作了半曲便夭亡,小公子续了后面半曲。我们姐妹不才,琢磨着调子和了几句词,公子见笑了。”
                        “那周家小公子呢?”
                        “离世近十年了。”
                        孙策不在问话,只是抬手示意她们唱。
                        “少年人剑指天涯 一句家国天下
                        “玉关一出满目黄沙 铁衣寒光映朝霞
                        “料是两处风景皆如画……”
                        一首待归人的词,一首诉相思的曲,唱得孙策的心一点一点凉了下来。
                        【我才不说歌词那么短是因为我不想接续写呢】


                        IP属地:上海30楼2014-09-28 14:48
                        回复
                          九华宝带光照地,不如留君双颊红
                          后来孙策喜欢上听戏。台上的人唱着历史传奇,唱着才子佳人,唱着恩怨情仇,像是小半个世间。
                          他这几日听的是三国的故事。听到一样的名字总会想起很多东西。
                          千万年的时光里,在他们之前或之后,有那么多孙策,那么多周瑜。他们有的少年英雄名垂青史,就像戏台上唱着的江东双璧一样,有的默默无闻行走世间,就像他自己一样。
                          那么多的孙策和周瑜,熟识或陌生,相爱或相恨,生死相隔或长相厮守,都不过千年之中的一个转瞬。
                          孙策曾觉得他们是不同的。但几场戏听下来,世间那样多的别离,他们与那些别离,真的有什么不同吗?
                          戏台上正唱到赤壁,唱到周公瑾少年英才,唱到连环计反间计,唱到曹军败走华容道,孙策却突然想起传奇里面写得,孙策和周瑜少年时一同饮酒,喝得双颊绯红。
                          多年以后,周公瑾站在船头看着赤壁的火焰,会不会想起他义兄醉酒后绯红的双颊?
                          反正他是会想起周瑜的。这么多年,容颜在岁月中模糊,唯有那抹绯红留在记忆力,多年漂洗也依旧鲜亮如初。
                          高官厚禄,万贯家财,都不及执手白头,儿孙绕膝。


                          IP属地:上海31楼2014-09-28 14:48
                          回复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孙策在老得经不起长途跋涉前,又去了一次长安。
                            这大概是他最后一次来长安了。他住得比以往都要久,慢慢的把长安走了一遍。
                            其实这么多年,这是他第一次真正走了一次长安,走了一次他从小生活的地方。
                            故地重游,物是人非,人生中总会经历这样的悲伤,孙策已经不觉得这有什么了。
                            开始是那样浓烈的爱意,后来渐渐冷却成烙在心里的执念,最后成了一份刻进骨血的习惯。不暖不寒,不起不跌。
                            那幅桃下白衣抚琴人的画还挂在他的房里,那台无人弹奏的琴也还搁在他房里。他还是没有成家,还是隔一段时间就来一次长安,还是照着棋谱摆下一局棋,慢慢地摆,像是跟人对弈一般。
                            如果少了一样,他都会觉得不自在。
                            就像见过当年杨广在庭院里放出千万只流萤的盛况的,如今看着夕阳下越显颓败的宫阙和月光下不甚分明的草丛,也会不习惯,随后长叹一声。
                            最后他去了那间寺院,折下了一枝桃花。
                            他再没有回过长安。
                            后来他枕着那本棋谱下葬,葬在他的故乡。
                            活着时,他们隔着千山万水,死去时,他们依旧隔着千山万水。
                            但隔着千山万水,他们也在一起。
                            ——完——


                            IP属地:上海32楼2014-09-28 14:48
                            回复
                              完了来说点其他的。
                              这篇是在学校写完的,很多东西都没有具体的查证渠道,也不知道历史上究竟有没有这些东西。
                              我朋友说你都不知道有没有这些东西你干嘛非要设定这个朝代。
                              可是我还是把主背景定在了唐朝,并且没有改成架空的打算。
                              我对唐朝的寺院映像太过深刻了,这没办法。
                              其实主要想说的就是两点。
                              第一个是这句【高官厚禄,万贯家财,都不及执手白头,儿孙绕膝。】
                              我班上一个汉子看了我写得这一节,然后问我两个男的怎么能儿孙绕膝。
                              其实我想说,这里不管是高官厚禄万贯家财还是执手白头儿孙绕膝,都是指这样一种生活状态,并不是特指文中的人物。而且即便是觉得这是特指文中的人物,儿孙绕膝也不是不能够实现。
                              他们有兄弟姐妹不是吗?
                              第二个就是关于倒数第二节的设定。
                              中国戏剧自古就有这个是当然的,但是我印象中题材的扩大等东西出现是在宋元时期的南戏里。而宋代讲史平话里有‘说三分’,三国故事正式被搬上戏台大概还是元朝的时候。而唐朝时期的传奇里有没有关于三国的这个也不好考证。
                              姑且就当孙策听戏这段是个比价奇特的穿越吧。
                              理科生很早就跟政史地说再见了,历史方面的认知如果存在问题的话还请见谅。
                              就到这里了。
                              希望各位喜欢这个故事。


                              IP属地:上海33楼2014-09-28 14: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