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13日漏签0天
泰剧吧 关注:883,604贴子:21,248,636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 113回复贴,共8页
  • ,跳到 页  
<<返回泰剧吧
>0< 加载中...

回复:【泰平胜世┊内容┊】曼谷王朝简史

  • 取消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yhywj050205
  • 泰活跃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此时,始终窥伺暹罗的柬埔寨乘机向暹罗的大成王朝落井下石,马哈•坦马腊贾不得不乞求缅甸恩准其子、17岁的“黑王子”帕那莱回国协助防御。
1571年马哈•坦马腊贾同意献出自己的女儿Supankanlaya成为莽应龙的侍妾,“黑王子”帕那莱和弟弟“白王子”厄迦陀沙律一道被释放回国。“黑王子”帕那莱被立为储君,改名纳黎萱(1555年4月25日-1605年)。暹罗军在少帅纳黎萱亲王的指挥下收复了被柬军侵占的府城。
1581年,莽应龙去世,其子莽应里继位。
1583年,阿瓦守将猛勺(莽应龙之弟)在中国明朝的支持下发动反叛,缅甸陷入内乱。
莽应里命令纳黎萱出兵进攻阿瓦,但纳黎萱故意延缓行军速度,希望能让猛勺和莽应里两败俱伤。莽应里立即觉察到纳黎萱的叛意,密令其子帕玛哈乌拔拉攻击纳黎萱,并要求孟族首领Kiet和Ram袭击纳黎萱的后路,将其一举消灭。但是Kiet和Ram主动将这一计划告知纳黎萱,并加入了纳黎萱的队伍,一同进攻空虚的勃固。在出发之前,纳黎萱举行仪式,正式宣布脱离缅甸独立。莽应里得知消息后一鼓作气击败猛勺,并立刻回师勃固。纳黎萱被迫主动撤退,但帕玛哈乌拔拉率军紧追不止。


  • yhywj050205
  • 泰活跃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1584年,莽应里派遣勃生领主率军入侵暹罗,但被纳黎萱击败。
1586年,莽应里在柬埔寨的支援下亲自率军进攻暹罗,前后围攻其首都阿瑜陀耶13个月之久,但始终不能攻克,被迫回师。
1590年马哈•坦马腊贾去世,“纳黎萱亲王即位。
1584~1592年,缅军五次大举入侵泰国,并一度包围阿瑜陀耶城,但均遭失败。
1592年12月,缅甸王储率20万大军再犯暹罗,泰缅主力决战于泰国廓沙拉,缅甸王储被纳黎萱大帝斩杀于象背。2万缅军陈尸沙场,许多缅军首领被生擒,800头战象和3000匹马成为暹罗的战利品。
此后整整150年缅甸都没有能力入侵暹罗。
纳黎萱大帝在位期间,暹罗的版图涵盖兰那、南掌、素可泰、柬埔寨直至新加坡的整个马来半岛。
第二阶段(1593~1664)
1593~1605年,泰军掌握了战场主动权,不断向缅甸发动进攻。
1593年,泰军攻占缅甸南部的土瓦、丹那沙林,次年,又进占毛淡棉、马都八等地,吞并缅甸南部大片领土。
1595~1599年,泰王纳黎宣大帝两次率军大举入侵,包围缅甸首都。
1605年,纳黎宣大帝再次率军攻入缅甸,不久于阵中病亡,泰军遂撤回。其弟“白王子厄迦陀沙律继位为王(电影《纳瑞宣国王传奇》已拍摄4部)
纳黎宣大帝之后,暹罗大城王朝额历代君主再也米有重现其风光。虽然鼙鼓在耳,却耽于梵音、溺于安逸。此时暹罗的世仇缅甸却再度崛起。
1613年起,缅甸军队开始反攻,收复了除丹那沙林以外的大部分南部领土及东北部的掸邦一带领土。
1615~1663年,双方激战于缅甸南部与泰国北部,互有攻守。
1664~1665年,泰国乘缅甸忙于应付清缅战争和王室内讧之机,大举进攻,在蒲甘附近与缅军决战,遭到失败,被逐出缅境。
第三阶段(1665~1759)
这一时期,双方处于休战状态,维持了近百年的和平,部分地恢复了睦邻友好。
第四阶段(1759~1810)
1752年,缅甸雍籍牙王朝兴起,不断向外扩张领土,导致双方的尖锐对立。1759年,缅王雍籍牙率兵侵入泰国,次年包围阿瑜陀耶城。旋因缅王突然死去而退兵。
1764年缅王孟驳进占泰国北部,次年发动全面进攻。
1767年 4月,在围攻14个月之后,缅军午夜攻陷阿瑜陀耶城。烧杀掠夺15天,并将该城付之一炬。就连佛像上的金箔也被用火烧下来带走;3万泰人成为俘虏,国王被活活饿死,已出家为僧的原国王武通贲也被缅军掳走,送往阿瓦,后死在缅甸;大成王朝的大量艺术珍品、庙宇毁于一旦,王公贵族尽数被屠。有着417年历史的大成王朝繁华京都被毁坏殆尽,只剩下残圭断璧,供后人凭吊。(泰剧《血脉》)


2025-08-13 12:57:1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yhywj050205
  • 泰活跃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三吞武里王朝
1767年底,泰军将领达信率军反攻,逐走缅军,恢复了泰国的独立。
大成王朝覆灭后,军队残部逃往于东南沿海地区。失去强权的暹罗群雄并起,拥兵自重。因国王昏庸,脱离王朝的郑信将军闻首都被缅军占领,统军北上。在他的召唤下,各地人民应声而起。首都重新被夺回,暹罗又获得独立。
1767年12月18日,年仅38岁的郑信成为泰国第三代王朝的开国之君吞武大帝,史称郑王。因郑信曾为达府候王,故泰史又称之位达信大帝。
1768~1785年,泰缅多次交战,泰国渐次收复北部的清迈和南部马来半岛一带的领土,缅甸则夺回土瓦、丹那沙林一带。
四曼谷王朝
1785年,双方主力决战于泰国南部的北碧(干乍那武里),缅军大败。以后,战争逐渐演变成局部的边境冲突,其影响和范围日益缩小。
1824年第一次英缅战争(见英缅战争)爆发后,缅甸开始沦为殖民地,泰缅战争遂告终止。
1782年昭披耶•却克里加冕为王,为拉玛一世,迁都曼谷。史称曼谷王朝(又称却克里王朝)。
拉玛一世多次率兵击退缅甸的入侵,还是老挝、柬埔寨、南部马来半岛重重新藩属暹罗,恢复大城王朝盛世时的势力范围,暹罗成为中南半岛大国。
拉玛二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并允许葡萄牙在曼谷设立第一个西方国家的大使馆。清朝道光及嘉庆年间,曾两次遣使赴北京。


  • yhywj050205
  • 泰活跃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泰国的电视台
泰国共有9家电视台
泰国的电视台每逢节日、星期六和星期日为全天播放。广告在泰国电视中占很大的比重。作为官方信息渠道,所有的电视台都避免在节目中发布有争议的观点和政治评论。
1•泰国电视台9台,建于1955年,泰语,国家电视台,由泰国大众通讯机构管理。。
纪录片和知识性节目占31%,新闻和体育占27%,娱乐节目占34.5%,广告和其他节目占7%左右。每月播发360小时的节目,播出时间是上午6点到午夜。
2 •泰国第3电视台,建于1970年,泰语,私人经营。
节目以香港、台湾摄制的爱情、武打及古装戏为主。播出时间从下午4点到午夜。
3•泰国陆军电视台5台,建于1958年,泰语,泰国陆军主办。
节目以反映军队情况为主,也播发政治新闻和娱乐节目。播出时间为下午4点到午夜。
4•泰国陆军电视台7台,泰语,泰国陆军主办。
节目内容和陆军电视台5台的内容相近。播出时间为下午4点到午夜。在北部的清迈和东北部的乌汶府建立了两个分台,并通过卫星将一些节目从曼谷传到外地。
5•泰国电视台11频道,泰语,泰国教育部管理。
节目内容以教育为主。播出时间从清晨5点到午夜。
1999年6月,泰国政府决定取消现行的对广播电视机构的国家垄断。
2008年,泰国将结束国家对国家对大众传媒、信息技术和通信方面的垄断。
通常情况下,广播频率主要由国家机关掌握。
泰国国防部控制41%的可用频谱;公共关系局则有27%的可用频谱。
泰国出台的新的广播法,40%的可用频谱归公共部门,包括地方行政部门;
20%属于民间非营利机构和团体;另外40%归民间商业机构。


  • yhywj050205
  • 泰活跃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以下内容均转自田禾 周方治《列国志.泰国》


  • yhywj050205
  • 泰活跃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一 大成王朝时期的外交政策
主要是自主选择“以夷制夷”为主。
16世纪初,当伊比利亚国家为争夺香料和胡椒的海上贸易权来到东南亚是,泰国才开始与西方接触。
1511年,葡萄牙占领了马六甲,同年派遣使者阿尔特•费尔南出使暹罗。
1516年,大城王朝与葡萄牙缔结商业条约,并允许葡萄牙商人定居暹罗。
1555年,葡萄牙传教士到达暹罗。
1565年,葡萄牙占领了菲律宾,开始了长达300年的殖民统治。
16世纪下半叶,西班牙和葡萄牙多次入侵文莱,使16世纪初曾经辉煌一时的文莱日渐衰败。
来自邻国缅甸的威胁使大城王朝无暇顾及葡萄牙势力的扩张。
等到纳黎萱大帝成功将缅甸势力逐出暹罗时,葡萄牙在暹罗的势力扩张已经是一个必须认真应付的问题。不过当时的葡萄牙,战略重点只是运输香料的海上航道和贸易站,所感兴趣只是更多的贸易权而不是领土。
当时大城王朝的军事力量也足以自保。决定是否开放的主动权基本掌握在暹罗的手中,为了从贸易和文化交往中获的好处,大城王朝的统治者明智的选择对外开放。
当纳黎萱大帝的继任者其弟弟“白王子”厄迦陀沙律(1605-1610在位)了解了新崛起的海上强国荷兰和葡萄牙不和时,开始着力发展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1602年和1608年,荷兰分别在北大年和大成王朝的首都阿瑜陀耶城建立了商行,而这两地也是对中国和日本贸易的重要中心。
1609年,在荷兰和西班牙缔结安特卫普停战协议并取得事实上的独立后,厄迦陀沙律王还派使节出使荷兰,并在海牙受到拿骚的莫里斯亲王的接见。这也是泰国人对欧洲第一次有记载的访问。
17世纪中期,荷兰取得东南亚的控制权,
1641年荷兰将葡萄牙逐出了马六甲。
1649年和1654年荷兰甚至两次试图以武力相威胁要求在暹罗获的更多的商贸特权。
为了牵制荷兰,大成王朝的那莱王(1657-1688在位)又主动与正逐渐参与海外扩张的法国发展友好关系,允许法国传教会在暹罗除了王宫以外的地方自由传教,甚至向法国的路易十四表示自己可以该信天主教。
1680和1684年那莱王两次派遣使者出访法国。
1685年路易十四派遣了谢瓦利埃•德肖蒙为正式大使出访暹罗。
暹罗曾一度成为东南亚贸易的中心,而那莱王统治期间则被普遍认为是泰国历史上最开放的时期之一。
1687年,法国派遣600名士兵组成的军队进驻泥海(今天的曼谷)并要求大城王朝割让墨吉及其附属岛屿。
那莱王长期优待天主教传教士引起了当时暹罗佛教高级僧侣们的不满。
那莱王的门户开放政策彻底激怒了贵族集团,在其临死前大将帕碧罗阇政变,杀死其宠臣希腊冒险家Constantine Phaulkon并夺取王位。暹罗重新走向锁国,直至19世纪中叶才被迫再次打开。


  • yhywj050205
  • 泰活跃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二曼谷王朝的外交政策
近代的泰国一直在“夹缝中求生存”而且完全是迫于无奈。
拉玛三世帕难•高昭王(1826-1851在位)继位时,荷兰已经衰落,以工业资本为后盾的英国和法国在全世界范围争夺殖民霸权。
1757年,普拉西战役英国击败了亲法的印度绿教统治者。
1761年法国被迫交出了印度的所有据点,英国开始独占印度。随后,英国开始以印度为基地对马来半岛和缅甸进行殖民扩张。
看到邻国缅甸惨败英国,仰光也在1824年被英国占领,拉玛三世决定放弃闭关锁国政策,修改了原先阻止外贸进口税后制度,东印度公司再次回到泰国。(东印度公司1612年在大城王朝时期就在暹罗设立商行,后来被葡萄牙和荷兰先后排挤出暹罗)
拉玛三世并不打算借英国之手除掉夙敌缅甸,相反他还希望缅甸尽量与英国纠缠。以此来拖住英国殖民扩张的步伐。所以,他委婉拒绝了英国提出的联手进攻缅甸的提议。但是,英国很快击败了曾经称霸中南半岛的缅甸。
1852年,当英国控制了缅甸紧邻暹罗的勃固地区后,矛头开始指向暹罗。
1855年,英国代表,香港总督鲍林强迫暹罗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英暹通商条约》即《鲍林条约》,导致暹罗丧失了部分主权。


  • yhywj050205
  • 泰活跃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为了避免暹罗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精通英语的拉玛四世玛哈·蒙固王(1851-1868年在位)被迫再次采用“以夷制夷”方略,希望其他列强势力能牵制英国独占暹罗的野心。
为此,拉玛四世很快与法国(1856年)、美国(1856年)、丹麦(1858年)、葡萄牙(1859年)、荷兰(1860年)、普鲁士(1862年)、签订了类似的条约。1868年拉玛四世还委托鲍林代签订和比利时、意大利、挪威、瑞典等国的条约。
拉玛四世在1867年给驻巴黎使节素里旺•瓦耶瓦达那的信中写道:“像我们这样一个不大的国家,两三面都被列强保卫,有什么办法呢?……唯一能真正保护我们的武器只有我们的一张嘴和充满健全思想与智慧的一颗心。”


2025-08-13 12:51:1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yhywj050205
  • 泰活跃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拉玛五世朱拉隆功王(1868-1910年在位)时期,局势变的更加严峻。
马来亚已基本被英国控制,缅甸在1886年成为英国属印度的一个行省。
柬埔寨(1863年)、越南(1884年)、老挝(1893年)先后沦为法国的保护国。
1893年,法国甚至将军舰开往湄南河,以武力逼迫拉玛五世割让了湄公河左岸包括琅勃拉邦在内的所有领土。(小说《两个世界》)
英法两国从东西两面对曼谷王朝夹击打,都妄图独吞暹罗。
为此,拉玛五世对内推行社会改革,对外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以夷制夷”进行外交周旋,并发展“中间路线”的外交方针。
朱拉隆功王解释说:“我们是一个小国,人力有限,不能与列强进行战争,必须八面玲珑与人无争,不能过分亲近某一个强国,亦不可过分疏远某一个强国。”
在当时的对内改革中,司法部顾问聘请法国人;财政部和海关顾问聘请英国人;陆军顾问聘请德国人;总顾问和对外政策顾问聘请美国人。
在朱拉隆功王的外交努力下,1896年1月16日,英法两国签订条约,决定将暹罗作为英属缅甸和法属印度支那的缓冲区,并共同保证暹罗的独立地位。
由此,暹罗成为东南亚唯一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但尽管暹罗形式上保全了国家的独立,但在事实上却没有摆脱任人宰割的命运。
1904年,英法再次签订条约,划定了湄南河以西为英国势力,湄南河以东为法国势力范围,这在事实上瓜分了暹罗。
1904年,法国迫使曼谷王朝割让马德望、暹粒、诗梳风三地给法属柬埔寨。
1909年7月15日英国迫使曼谷王朝将吉打、吉兰丹、丁加奴、玻璃市四州及附近岛屿的全部权利转让给英属于马来亚。


  • yhywj050205
  • 泰活跃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泰国的名称
1939年以前,称“暹罗王国”泰国
1939年6月,更名“泰王国”
1945年9月,复称“暹罗王国”
1949年5月,再次更名“泰王国”,并沿用至今。


  • yhywj050205
  • 泰活跃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一战与二战的外交
在1914年-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暹罗的外交策略可以概括为“明哲保身”和“见风使舵两个阶段。
一战初期,暹罗为了避免卷入战争并防止西方列强借机入侵,拉玛六世瓦栖拉瓦王(1910-1925年在位)严守朱拉隆功王既定的“中间路线”方针,发表了中立宣言。尽管在1915-1916年间俄、法国不断劝说曼谷王朝放弃中立,加入协约国阵线。但暹罗态度始终暧昧,模棱两可。
后来随着战局明朗化,特别是美国于1917年4月宣布参战并加入协约国后,曼谷王朝迅速改变了外交态度。
1917年5月拉玛六世宣布放弃中立国加入协约国,7月派出一支1200人的远征军开赴法国战场,向德、奥宣战。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暹罗以战胜国的身份出席了巴黎和会,不但废除了与德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没收了德国在暹罗的财产,还取得了国际联盟成员国的资格。


  • yhywj050205
  • 泰活跃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相比之下,二战前期的暹罗外交政策就显得不是那么灵活了。虽然明显走的是“以夷制夷”的道路,但却放弃了“中间路线”方针,期望利用日本压制英、美等国。
1933年国际联盟就中国伪满洲事件谴责日本的决议投票中,当时唯一投弃权票的国家就是暹罗。
暹罗采取一边倒的政策是因为
1外部原因
由于加入轴心国使亚洲直接卷入了两大军事阵营的冲突,暹罗无法像一战时那样因为欧洲战场而拥有足够的外交回旋余地。在日本的威胁下,暹罗只有敌友分明。
2内部原因
暹罗军人政权的利益选择。
1935年由军人集团与自由派-文官集团的中下层精英组成的民党推翻了君主专制,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少壮派军人代表披汶•颂堪于1934年9月进入内阁,兼任了具有实权和国防两部的部长。披汶•颂堪曾学法国,深受德意法西斯和国家社会主义的影响,在外交上倾向于日本的帝国主义。


  • yhywj050205
  • 泰活跃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期间,暹罗国内民族主义盛行,陆军及社会中涌动着抵制英法的思潮,称收复失地运动。目的是欲收复19世纪末20世纪初割让给英法的土地。
当时的暹罗军民普遍对同为亚洲人却能与西方列强相抗衡的日本心存仰慕,对长期欺凌暹罗的英法等国十分敌视。
二战初期,披汶政府依仗与日本与狼共舞的外交政策确实给暹罗带来了不少好处。
1941年初,泰国为夺回当年割让给法属印度支那(包括今越南、老挝和柬埔寨三国,兼领从清手上获得的广州湾(今中国广东省湛江市中心城区)租界,首府位于河内)的土地,遭到法军的抵抗,惨遭失败。
在日本的支持下,披汶政府在随后的外交和谈中占尽上风。由于英美的一再退让,法国维希政府最终向日本屈服。
1941年5月在东京签署的《泰法条约》中,法国向泰国割让了湄公河沿岸约6.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1904年曼谷王朝割让的马德望、暹粒、诗梳风(吴哥窟除外)以及1893年以武力逼迫拉玛五世割让了琅勃拉邦,和占巴塞。


  • yhywj050205
  • 泰活跃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由于日本的殖民经济政策严重损害了泰国本土的资产阶级和大地主的利益,
即使在亲日派内部,对于亲日路线的执行也绝不是一心一意,
而且泰国“以夷制夷”的方略最关键的就是始终与强势者保持一致,这一原则泰国领导层具有共识的。
披汶曾在1942年对其参谋长表示:“哪一方在战争中溃败,哪一方就是我们的敌人。”
因此,二战期间,不少政府官员参加了“自由泰”运动,并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开张抗日活动。


2025-08-13 12:45:1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yhywj050205
  • 泰活跃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随着日本在战场上的失利,亲美路线逐渐由暗转明,泰国再一次转变其外交政策。
1943年11月披汶借故拒绝参加在东京举行的大东亚会议。
尽管此前,日本首相东条英机同年的7月还专程访问泰国,
并将1909年英国迫使曼谷王朝转让给英属马来亚的吉打、吉兰丹、丁加奴、玻璃市四州及附近岛屿和缅甸的景栋、孟板割给泰国。
1944年7月,为给外交转向铺平道路,泰国的执政政府进行了平稳的政权交接,披汶内阁辞职并将权利交给了亲美派摄政王比里•帕侬荣。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 113回复贴,共8页
  • ,跳到 页  
<<返回泰剧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