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吧 关注:1,358,072贴子:14,624,448

回复:王力:《诗词格律》,《诗词格律十讲》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三)换韵
      律诗是一韵到底的。古体诗固然可以一韵到底[71],但也可以换 韵,而且可以换几次韵。换韵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每两句一换 韵,四句一换韵,六句一换韵,也可以多到十几句才换韵,;可以连 用两个平声韵,连用两个仄声韵,也可以平仄韵交替。现在举几个例 子: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72].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致,二男 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村",元韵:"人",真韵:"看",寒韵。真元寒通韵。 "怒"、"戍",遇韵:"苦",麌韵。麌遇上去通韵。"至",寘
    韵:"死"、"矣",纸韵。纸寘上去通韵。"人",真韵:"孙", 元韵:"裙",文韵;真文元通韵。"衰"、"炊",支韵:"归",
    微韵。支微通韵。"绝"、"咽"、"别",屑韵。)
      白雪歌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 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折"、"雪",屑韵。"来"、"开",灰韵。"幕"、 "薄"、"着",药韵。"冰"、"凝",蒸韵。"客",陌韵: "笛",锡韵。陌锡通韵。"门"、"翻",元韵。"去"、"处", 御韵。"路",遇韵。御遇通韵。)
      注意:换韵的第一句,一般总是押韵的。近体诗首句往往押韵,古体诗在这一点可能是受了近体诗的影响。


33楼2014-09-24 19:21
回复
    (四)古体诗的平仄
          古体诗的平仄并没有任何规定。既然唐代以前的诗在平仄上没有 明确的规则,那么,唐宋以后所谓古风在平仄上也应该完全是自由的。 但是,有些诗人在写古体诗的时候,着意避免律句,于是无形中造成 一种风气,要让古体诗尽可能和律诗的形式区别开来,区别得越明显 越好,以为这样才显得风格高古。具体的做法是尽可能多用拗句,不 但用律诗所容许的那一两种拗句,而且用一切可能的拗句。我们可以 从两方面看拗句:
          (1 )从三字尾看,常见的拗句有下列的四种三字尾:
          (a )平平平。这种句式叫做三平调,是古体诗中最明显的特点.
          (b )平仄平。
          (c )仄仄仄。
          (d )仄平仄。
          (2 )从全句的平仄看,拗句的平仄不是交替的,而是相因的。或者是第二、第四字都仄,或者是第二、第四字都平。如果是七字句, 还有第四、第六字都仄或都平。
          试拿岑参《白雪歌》开始的八句来看,合乎第一种情况的有三句, 即"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狐裘不暖锦衾薄", 合乎第二种情况(同时也合乎第一种情况)的有五句,即"北风卷地 白草折","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将军角弓 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现在再举一个例子:
          岁晏行   杜甫
          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燕 鸣桑弓。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 高马达官厌肉酒,此辈杼轴茅茨空。楚人重鱼不重鸟,汝休枉杀南飞鸿。况闻处处鬻男女, 割慈忍爱还租庸。往日用钱捉私铸,今许铅锡和青铜. 刻泥为之最易得,好恶不合长相蒙。万国城头吹画角,此曲哀怨何时终?
          在这一首诗中,只有两个律句("今年米贱大伤农"、"万国城 头吹画角"),其余都是拗句,而且在九个平脚的句子归口就有七句 是三平调. 可见不是偶然的。
          当然,不拘粘对也是古体诗的特点之一,这里不详细讨论了。


    34楼2014-09-24 19:23
    回复
      (五)古体诗的对仗
            古体诗的对仗的极端自由的。一般不讲究对仗;如果有些地方用 了对仗,也只是修辞上的需要,而不是格律上的要求。像杜甫《岁晏 行》这样一首相当长的诗,全篇没有用一处对仗;岑参《白雪歌》只 用了一个对仗,即"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也还只是 一种宽对。并且要主意:古体诗的对仗和近体诗的对仗有下列两点不 同:
            (1 )在近体诗中,同字不相对;古体诗则同字可以相对。如杜甫《石壕吏》:"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2 )在近体诗中,对仗要求平仄相对;古体诗则不要求平仄相对。如白居易《伤宅》:"攀枝摘樱桃,带花移牡丹。"又如岑参 《白雪歌》:"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73]"。
            古代诗人们在近体诗中对仗求其工,在古体诗中对仗求其拙。在 他们看来,拙和高古是有关系的。其实并不必着意求拙,只须纯自然, 不受任何束缚就好了。


      35楼2014-09-24 19:24
      收起回复
        《诗词格律》“诗律”一章结束。下边是“词律”。


        38楼2014-09-24 19:35
        回复
          第三章 词律
          第一节 词的种类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从配音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诗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也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 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 把词称为"诗余"。文人的词深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词中的律句特别 多。
              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有一定的。每句的平仄也是有一 定的。
              词大致可分三类:(1 )小令;(2 )中调;(3 )长调. 有人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 外为长调[1].这种分法虽然未免太绝对化了,但是,大概的情况还是 这样的。
              敦煌曲子词中,已经有了一些中调和长调. 宋初柳永写了一些长调. 苏轼、秦观、黄庭坚等人继起,长调就盛行起来了。长调的特点,除了字数较多以外,就是一般用韵较疏。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9楼2014-09-24 19:36
          回复
            (一)词牌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2] (这些格式称为词谱,详见下节)。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 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 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种名 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
                关于词牌的来源,大约有下面的三种情况:
                (1 )本来是乐曲的名称. 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3] ,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像菩萨. 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据说唐宣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西江 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2 )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4].又叫《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 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 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如梦令》原 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 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念奴娇》又叫《大江东 去》,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 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3 )本来就是词是题目。《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欸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 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 夜。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 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 题. 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 在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不发生任何关系. 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讲到浪,也不讲到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讲到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 谱的代号罢了。


            41楼2014-09-24 19:38
            回复
              (二)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词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分别.
                  单调的词往往就是一首小令。它很像一首诗,只不过的长短句罢 了。例如:
                  渔歌子[5]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双调的词有的是小令,有的是中调或长调. 双调就是把一首词分为前后两阕[6].两阕的字数相等或基本上相等,平仄也同。这样,字 数相等的就像一首曲谱配着两首歌词. 不相等的,一般是开头的两三句字数不同或平仄不同,叫做"换头"[7].双调是词中最常见的形式。 例如[8] :
                  踏莎行(彬州旅舍)   [宋]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鹧鸪天   [宋]辛弃疾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碌{ 左为革} ,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轮荩?  [宋]张元干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易老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雁不到书成谁与?"依词律应作一句读. )
                  像《踏莎行》、《渔家傲》,前后两阕字数完全相等。其它各词, 前后阕字数基本上相同。
                  三叠就是三阕,四叠就是四阕。三叠、四叠的词很少见,这里就 不举例了。


              42楼2014-09-24 19:46
              回复
                第三节 词韵,词的平仄和对仗
                    (一)词韵
                    关于词韵,并没有任何正式的规定。戈载的《词林正韵》,把平 上去三声分为十四部,入声分为五部,共十九部。据说是取古代著名 词人的词,参酌而定的。从前遵用的人颇多。其实这十九部不过是把 诗韵大致合并,和上章所述古体诗的宽韵差不多。现在把这十九部开列在后面,以供参考[28].
                    (甲)平上去声十四部
                    (1 )平声东冬,上声董肿,去声送宋。
                    (2 )平声江阳,上声讲养,去声绛漾。
                    (3 )平声支微齐,又灰半[29];上声纸尾荠,又贿半;去声寘未霁,又泰半、队半。
                    (4 )平声鱼虞;上声语麌;去声御遇。
                    (5 )平声佳半,灰半;上声蟹,又贿半;去声泰半、卦半、队半。
                    (6 )平声真文,又元半,上声轸吻,又阮半;去声震问,又愿半。
                    (7 )平声寒删先,又元半;上声旱潸铣,又阮半;去声翰谏霰,又愿半。
                    (8 )平声萧肴豪,上声筱巧皓,去声啸效号。
                    (9 )平声歌,上声哿,去声个.
                    (10)平声麻,又佳半;上声马,去声禡,又卦半。
                    (11)平声庾青蒸,上声梗迥,去声敬径。
                    (12)平声尤,上声有,去声宥。
                    (13)平声侵,上声寝,去声沁。
                    (14)平声覃盐咸,上声感俭豏,去声勘艳陷。
                    (乙)入声五部
                    (1 )屋沃。
                    (2 )觉药。
                    (3 )质物锡职缉。
                    (4)物月曷黠屑叶
                    (5 )合洽。
                    这十九部大约只能适合宋词的多数情况. 其实在某些词人的笔下,第六部早已与第十一部、第十三部相通,第七部早已与第十四部相通。 其中有语音发展的原因,也有方言的影响。
                    入声韵的独立性很强。某些词在习惯上是用入声韵的,例如《忆 秦娥》、《念奴娇》等。
                    平韵与仄韵的界限也是很清楚的。某调规定用平韵,就不能用仄韵;规定用仄韵,就不能用平韵。除非有另一体.
                    只有上去两声是可以通押的。这种通押的情况在唐代古体诗中已 经开始了。


                46楼2014-09-24 21:01
                回复
                  (三)词的对仗
                      词的对仗,有固定的,有一般用对仗的,有自由的。
                      固定的对仗,例如西江月前后阕头两句。此类固定的对仗的很少 见的。
                      一般用对仗的(但也可以不用),例如《沁园春》前阕第二三两 句、第四五句和第六七句,第八九两句;后阕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 第七八两句。又如《念奴娇》前后阕第五六两句。又如《浣溪沙》后 阕头两句。
                      《沁园春》前阕第四五六七两联,如"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后阕第三四五六两联,如"惜秦皇汉武,略 轮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是以两句对两句,跟一般对仗不同。像这样以两句对两句的对仗,称为扇面对[33].
                      凡前后两句字数相同的,都有用对仗的可能。例如《忆秦娥》前 后阕末两句,《水调歌头》前阕第五六两句,后阕第六七两句,等等。 但是这些地方用不用对仗完全是自由的。
                      词的对仗,有两点和律诗不同。第一,词的对仗不一定要以平对 仄,以仄对平。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又如"望长城内外,惟 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城对河,是平对平;外对下,是仄 对仄)。第二,词的对仗可以允许同字相对。如"千里冰封"对"残 阳如血"。
                      除了这两点之外,词的对仗跟诗的对仗的一样的。
                      词韵、词的平仄和对仗都是从律诗的基础上加以变化的。因此, 要研究词,最好是先研究律诗。律诗研究好了,词就容易懂了。


                  48楼2014-09-24 21:05
                  回复
                    第二节 诗词的语法特点
                    由于文体的不同,诗词的语法和散文的语法不是完全一样的。律 诗为字数及平仄规则所制约,要求在语法上比较自由;词既以律句为 主,它的语法也和律诗差不多。这种语法上的自由,不但不妨碍读者 的了解,而且有时候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艺术效果。 关于诗词的语法特点,这里也不必详细讨论,只拣重要的几点谈 一谈。
                      (一)不完全句
                       本来,散文中也有一些不完全的句子,但那是个别情况. 在诗词中,不完全句则是经常出现的。诗词是最精炼的语言,要在短短的几 十个字中,表现出尺幅千里的画面,所以有许多句子的结构就非压缩 不可。所谓不完全句,一般指没有谓语,或谓语不全的句子。最明显 的不完全句是所谓名词句。一个名词性的词组,就算一句话。例如杜 甫的《春日忆李白》中两联: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若依散文的语法看,这四句话是不完整的,但是诗人的意思已经 完全表达出来了。李白的诗,清新得像庾信的诗一样,俊逸得像鲍照 的诗一样。当时杜甫在渭北(长安),李白在江东,杜甫看见了暮云 春树,触景生情,就引起了甜蜜的友谊的回忆来,这个意思不是很清 楚吗?假如增加一些字,反而令人感到是多余的了。
                    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这里 有四层意思:"晴川历历"是一个句子,"芳草萋萋"是一个句子, "汉阳树"与"鹦鹉洲"则不成为句子。但是,汉阳树和晴川的关系, 芳草和鹦鹉洲的关系,却是表达出来了。因为晴川历历,所以汉阳树 更看得清楚了;因为芳草萋萋,所以鹦鹉洲更加美丽了。
                    杜甫《月夜》:"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这里也有四层意 思:"云鬟湿"是一个句子形式,"玉臂寒"是一个句子形式,"香 雾"和"清辉"则不成为句子形式。但是,香雾和云鬟的关系,清辉 和玉臂的关系,却是很清楚了。杜甫怀念妻子,想象她在鄜州独自一 个人观看中秋的明月,在乱离中怀念丈夫,深夜还不睡觉,云鬟为露 水所侵,已经湿了,有似香雾;玉臂为明月的清辉所照,越来越感到 寒冷了。
                       有时候,表面上好像有主语,有动词,有宾语,其实仍是不完全句。如苏轼《新城道中》:"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这不是两个意思,而是四个意思。"云"并不是"披"的主语,"日"也不是"挂"的主语. 岭上积聚了晴云,好像披上了絮帽;树头初升起了太阳,好像挂上了铜钲. 毛主席所写的《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月"并不是"叫"的宾语. 西风、雁、霜晨月,这是三层意思,这三件事形成了浓重的气氛。长空雁叫, 是在霜晨月的景况下叫的。
                       有时候,副词不一定要像在散文中那样修饰动词. 例如毛主席《沁园春。长沙》里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 方遒。""恰"字是副词,后面没有紧跟着动词. 又如《菩萨蛮》(大柏地)里说:"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复"字是副词,也没有修饰动词.
                    应当指出,所谓不完全句,只是从语法上去分析的。我们不能认 为诗人们有意识地造成不完全句。诗的语言本来就像一幅幅的画面, 很难机械地从语法结构上去理解它。这里只想强调一点,就是诗的语 言要比散文的语言精炼得多。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1楼2014-09-24 21:25
                    回复
                      (二)语序的变换
                         在诗词中,为了适应声律的要求,在不损害原意的原则下,诗人 们可以对语序作适当的变换. 现在举出毛主席诗词中的几个例子来讨论。
                         七律《送瘟神》第二首:"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第二句的意思是中国(神州)六亿人民都是尧舜。依平仄规则是"仄 仄平平仄仄平",所以"六亿"放在第一二两字,"神州"放在第三 四两字,"尧舜"说成"舜尧"。"尧"字放在句末,还有押韵的原 因。
                      《浣溪沙.1950年国庆观剧》后阕第一句"一唱雄鸡天下白", 是"雄鸡一唱天下白"的意思。依平仄规则是"仄仄平平平仄仄", 所以"一唱"放在第一二两字,"雄鸡"放在第三四两字。
                         《西江月.井冈山》后阕第一二两句:"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 志成城。""壁垒森严"和"众志成城"都是成语,但是,由于第一句应该是"仄仄平平仄仄",所以"森严"放在第三四两字,"壁垒"放在第五六两字。
                         《浪淘沙.北戴河》最后两句:"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曹操《观沧海》原诗的句子是:"锓缦羯椴ㄓ科稹?依《浪淘 沙》的规则,这两句的平仄应该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所以"萧瑟"放在第一二两字,"秋风"放在第三四两字。
                         语序的变换,有时也不能单纯了解为适应声律的要求。它还有积 极的意义,那就是增加诗味,使句子成为诗的语言。杜甫《秋兴》 (第八首)"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皇枝",有人认为就是 "鹦鹉啄余香稻粒,凤皇栖老碧梧枝"。那是不对的。"香稻"、"碧梧"放在前面,表示诗人所咏的是香稻和碧梧,如果把"鹦鹉""凤皇"挪到前面去,诗人所咏的对象就变为鹦鹉与凤皇,不合秋兴 的题目了。又如杜甫《曲江》(第一首)"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 多酒入唇",上句"经眼"二字好像是多余的,下句"伤多"(感伤 很多)似应放在"莫厌"的前面,如果真按这样去修改,即使平仄不 失调,也是诗味索然的。这些地方,如果按照散文的语法来要求,那 就是不懂诗词的艺术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2楼2014-09-24 21:28
                      回复
                        (三)对仗上的语法问题

                           诗词的对仗,出句和对句常常的同一句型的。例如:
                        王维《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主语是名词前面加上动词定语,动词是单音词,宾语是名词前面加上专名定语.
                        毛主席《送瘟神》:"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主 语是颜色修饰的名词,"随心"、"着意"这两个动宾结构用作状语, 用它们来修饰动词"翻"和"化",动词后面有补语"作浪"和"为 桥"。
                           语法结构相同的句子(即同句型的句子)相为对仗,这是正格。 但是我们同时应该注意到:诗词的对仗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只要求 字面相对,而不要求句型相同。例如:
                        杜甫《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三分国"是"盖"的直接宾语,"八阵图"却不是"成"的直接宾语.
                        韩愈《精卫填海》:"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细"字是 修饰语后置,"山石细"等于"细山石";对句则是一个递系句: "心里希望海波变为平静. "我们可以倒过来说"口衔细的山石",但不能说"心望平的海波"。
                        毛主席的七律《赠柳亚子先生》:"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 放眼量。""太盛"是连上读的,它是"牢骚"的谓语:"长宜"是 连下读的,它是"放眼量"的状语. "肠断"连念,是"防"的宾语:"放眼"连念,是"量"的状语,二者的语法结构也不相同。
                        由上面一些例子看来,可见对仗是不能太拘泥于句型相同的。一 切形式要服从于思想内容,对仗的句型也不能例外。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3楼2014-09-24 21:29
                        回复
                          结语
                          任何规则都有它的灵活性,诗词的格律也不能例外。处处拘泥格律,反而损害了诗的意境,同时也降低了艺术。格律是为我们服务的;我们不能反过来成为格律的奴隶,我们不能让思想内容去迁就格律。杜甫的律诗总算是严格遵照格律了,但是他的七律《白帝》开头两句是:“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第二句第一二两字本该用“平平”的,现在用了“仄仄”。诗人有意把白帝城中跟白帝城下(城外)迥不相同的天气作一个对比,比喻城中的老爷们是享福的,城外的老百姓是受灾受难的。我们试想想看:诗人能把第二句“白帝”换成别的字眼来损害这个诗意吗?
                          在这一点上,毛主席对诗词也是我们的典范。按《沁园春》的词谱,前阕第九句和后阕第八句都应该是平平仄仄,毛主席《长沙》前阕的“鱼翔浅底”,后阕的“激扬文字”,以及《雪》前阕的“原驰蜡象”,都是按照这个平仄来填的;但是《雪》后阕的“成吉思汗”,其中“吉”字却是仄声(入声),“汗”字却是平声(读如“寒”)。这四个字是人名,是一个整体,何必再拘泥平仄?再说,“成吉思汗”是一个译名,它在蒙古语里又何尝有平仄呢?再举毛主席《念奴娇.昆仑》为例。依照词谱,《念奴娇》后阕第五、六、七句应该是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但是毛主席写的是:“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既然要叠用三个“一截”才能很好地表现诗意,那就不妨略为突破形式。
                          毛主席的诗词,一方面表现出毛主席精于格律,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他并不拘守格律。但是,假如我们学些旧体诗词,就应该以格律为准绳,而不能以突破束缚为借口,完全不讲韵律和平仄。如果写出一种没有格律的“律诗”,那就名实不符了。词的平仄本来比诗的平仄更严,如果一首词没有按照平仄的规则写,就不成其为词了。旧体诗词的好处在它的音韵优美,而不在于字数的固定。假如只知道凑足字数,而置音韵于不顾,那就是买椟还珠,写旧体诗词变为毫无意义的事了。因此,我们必须力求做到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统一起来。格律本来是适应艺术的要求而产生的,我们先要熟谙格律,从而才能做到得心应手地驱遣格律,而不为格律所束缚。
                          ----------------------------------------------------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6楼2014-09-24 22:02
                          回复
                            写诗词很难,写好诗词难上加难,相对于格律,更为重要的是写诗人的脾气性格精神气质,任何形式的艺术都是这样。没有相应的脾气性格精神气质,难以写出相应的诗歌。清时人赵翼曾说过大话:“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但他永远达不到李白杜甫的水平,终于明白:“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功夫半未全。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57楼2014-09-24 22:18
                            回复
                              说明一下:王力《诗词格律》原文平仄格式中有一些可平可仄的地方,书中用加圈的方式点出,押韵的字用△点出,以上复制的文章里都没有标出来。可以阅读正规出版的书籍了解更多。


                              60楼2014-09-25 11: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