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吧 关注:1,358,057贴子:14,624,470

回复:王力:《诗词格律》,《诗词格律十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七)所谓"一三五不论"
      关于律诗的平仄,相传有这样一个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 分明。"这是指七律(包括七绝)来说的。意思是说,第一、第三、 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至于 第七字呢,自然也是要求分明的。如果就五言律诗来说,那就应该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
      这个口诀对于初学律诗的人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简单明了的。但 是,它分析问题是页全面的,所以容易引起误解。这个影响很大。既然它是不全面的,就不能不予以适当的批评.
      先说"一三五不论"这句话是不全面的。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中,第一字不能不论,在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 中,第三字不能不论,否则就要犯孤平。在五言"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中,第一字也不能不论;同理,在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中,第三字也不能不论。以上讲的是五言第一字、七言 第三字在一定情况下不能不论。至于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在一 般情况下,更是以"论"为原则了。
      总之,七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三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两 个字不论。五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两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一 个字不论。"一三五不论"的话是不对的。
      再说"二四六分明"这句话也是不全面的。五言第二字"分明"是对的,七言第二四两字"分明"是对的,至于五言第四字、七言第 六字,就不一定"分明"。依特定格式"平平仄平仄"来看,第六字 并不一定"分明"。又如"仄仄平平仄"这个格式也可以换成"仄仄 平仄仄",只须在对句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就是了。七言由此类推。 "二四六分明"的话也不是完全正确的。


22楼2014-09-23 23:52
回复
    (八)古风式的律诗
          在律诗尚未定型代的时候,有些律诗还没有完全依照律诗的平仄 格式,而且对仗也不完全工整。例如: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诗前半首是古风的格调,后半首才是律诗。依照上文所述七律的平仄的平起式来看,第一句第四字应该是仄声而用了平声("乘"chéng),第六字应该是平声而用了仄声("鹤",古读入声),第三句第四字和第五字应该是平声而用了仄声("去不"),第四句第 五字应该是仄声而用了平声("空")。当然,这所谓"应该"是从 后代的眼光来看的,当时律诗既然还没有定型化,根本不产生应该不应该的问题.
          后来也有一些诗人有意识地写一些古风式的律诗。例如:
          崔氏东山草堂   杜甫
          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有时自发钟磬响,落日更见渔樵人。盘剥白鸦谷口粟,饭煮青泥坊底芹。何为西庄王给事,柴门空闭锁松筠。[32]
          作者在诗中故意违反律诗的平仄规则. 第一句第六字应仄而用平("堂")[33],第二句第五字应仄而用平("相"),第三句第六 字应平而用仄("磬"),第四句第三四两字应平而用仄("更见"), 第五六两字应仄而用平("渔樵")。第五六两句是"失对",因为 两句都是仄起的句子。第五句的"谷"和第六句的"坊"也不合一般 的平仄规则(虽然可以为拗救)。除了字数、韵脚、对仗像律诗以外 [34],若论平仄,这简直就是一篇古风. 又如:
          寿星院寒碧轩   苏轼
          清风肃肃摇窗扉,窗前修竹一尺围。纷纷苍雪落夏簟,冉冉绿雾沾人衣。日高山蝉抱叶响,人静翠羽穿林飞.道人绝粒对寒碧,为问鹤骨何缘肥[35]?
          这首诗第一句第五字应仄而用平("摇"),这种三平调已经给 人一种古风的感觉. 第二句如果拿"平平仄仄仄平平"来衡量,第六字应平而用仄("尺"字古属入声)[36]. 第三句如果拿"平平仄仄平平仄"来衡量,第六字应平而用仄("夏")。第四句如果拿"仄 仄平平仄仄平"来衡量,第三第四两字应平而用仄("绿雾"),第 六字应仄而用平("人")。第五句如果拿"平平仄仄平平仄"来衡 量,第四字应仄而用平("蝉"),第六字应平而用仄("叶")。 第六句如果拿"仄仄平平仄仄平"来衡量,第三四两字应平而用仄("翠羽"),第六字应仄而用平("林")。第八句如果拿"仄仄 平平仄仄平"来衡量,第三四两字应平而用仄("鹤骨"),第六字 应仄而用平("缘")。第七句第五字("对")也不合于一般平仄 规则. 跟"摇窗扉"一样,"沾人衣"、"穿林飞"、"何缘肥"都是三平调,更显得是古风的格调(参看下文第六节第四小节《古体诗 的平仄》)。作者又有意识地造成失对和失粘。若依上面的衡量方法, 第二句是失对,第五句和第七句都是失粘。
          古人把这种诗称为"拗体"。拗体自然不是律诗的正轨,后代模 仿这种诗体的人是很少的。
        


    23楼2014-09-23 23:53
    回复
      今天先到这里。王力先生这两本书很好,很多书店都有卖,对诗词感兴趣的可以买来读一读。


      24楼2014-09-23 23:57
      回复
        第四节 律诗的对仗
        (一)对仗的种类
              词的分类是对仗的基础[37]. 古代诗人们在应用对仗时所分的词类,和今天语法上所分的词类大同小异,不过当时诗人们并没有给它 们起一些语法术语罢了[38]. 依照律诗的对仗概括起来,词大约可以分为下列的九类:
              1、名词 2、形容词 3、数词(数目字)4、颜色词 5、方位词6、动词 7、副词 8、虚词 9、代词[39]
              同类的词相为对仗。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四点:(a )数目自成一类,"孤""半"等字也算是数目。(b )颜色自成一类。(c )方位自成一类,主要是"东""西""南""北"等字。这三类词很少 跟别的词相对。(d )不及物动词常常跟形容词相对。
              连绵字只能跟连绵字相对。连绵字当中又再分为名词连绵字(鸳 鸯、鹦鹉等)。不同词性的连绵字一般还是不能相对。
              专名只能与专名相对,最好是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
              名词还可以细分为以下的一些小类:
              1、天文2、时令3、地理4、宫室5、服饰6、器用7、植物8、动物9、人伦10、人事11、形体[40]


        25楼2014-09-24 18:49
        回复
          (五)少于两联的对仗
                律诗固然以中两联对仗为原则,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对仗可以 少于两联。这样,就只剩下一联对仗了。
                这种单联对仗,比较常见的是用于颈联[50]. 例如:
                塞下曲(第一首)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51].
                与诸子登岘山   [唐]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六)长律的对仗
                长律的对仗和律诗同,只有尾联不用对仗,首联可用可不用,其 余各联一律用对仗。例如:
                守睢阳诗   [唐]张巡
                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   合围侔月晕,分守若鱼丽。   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麾。   裹创犹出阵,饮血更登陴。   忠信应难敌,坚贞谅不移。   无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52]!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唐]韩愈
                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53].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仇名!


          27楼2014-09-24 19:06
          回复
             (二)古绝
                古绝既然是和律诗对立的,它就是不受律诗格律束缚的。它是古体诗的一种. 凡合于下面的两种情况之一的,应该认为古绝:
                (1)用仄韵;
                (2 )不用律句的平仄,有时还不粘、不对。当然,有些古绝是两种情况都具备的。
                上文说过,律诗一般是用平声韵的,因此,律诗也是用平声韵的。
                如果用了仄声韵,那就是可以认为古绝. 例如:
                悯农(二首)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籽。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62]!
                从上面所引的三首绝句中,已经可以看出,古绝是可以不依律句的平仄的。李绅《悯农》的"春种"句一连用了三个仄声,"谁知"句一连用了五个平声。范仲淹的《江上渔者》用了四个律句,但是首联平仄不对,尾联出句不粘,也还是不合律诗的规则的。
                即使用了平声韵,如果不用律句,也只能算是古绝. 例如: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疑是"句用"平仄仄仄平",不合律句。"举头"句不粘,
                "低头"句不对,所以是古绝.
                五言古绝比较常见,七言古绝比较少见。现在试举杜甫的两首七 言古绝为例:
                三绝句(选二) 杜甫
                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残一人出骆谷。 自说二女啮臂时,回头却向秦云哭。
                殿前兵马虽骁雄,纵暴略与羌浑同。 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
                第一首"惟残"句用"平平仄平仄仄仄","自说"句用"仄仄
                仄仄仄仄平"不合律句。尾联与首联不粘,而且用了仄声韵。第二首 "纵暴"句用"仄仄仄仄平平平","妇女"句用"仄仄平仄平平平", 都不合律句。"殿前"句也不尽合。
                当然,古绝和律绝的界限并不是十分清楚的,因为在律诗兴起了以后,即使写古绝,也不能完全不受律句的影响。这里把它们分为两类,只是要说明绝句既不可以完全归入古体诗,也不可以完全归入近体诗罢了。


            30楼2014-09-24 19:16
            回复
              (三)换韵
                    律诗是一韵到底的。古体诗固然可以一韵到底[71],但也可以换 韵,而且可以换几次韵。换韵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每两句一换 韵,四句一换韵,六句一换韵,也可以多到十几句才换韵,;可以连 用两个平声韵,连用两个仄声韵,也可以平仄韵交替。现在举几个例 子: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72].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致,二男 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村",元韵:"人",真韵:"看",寒韵。真元寒通韵。 "怒"、"戍",遇韵:"苦",麌韵。麌遇上去通韵。"至",寘
                  韵:"死"、"矣",纸韵。纸寘上去通韵。"人",真韵:"孙", 元韵:"裙",文韵;真文元通韵。"衰"、"炊",支韵:"归",
                  微韵。支微通韵。"绝"、"咽"、"别",屑韵。)
                    白雪歌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 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折"、"雪",屑韵。"来"、"开",灰韵。"幕"、 "薄"、"着",药韵。"冰"、"凝",蒸韵。"客",陌韵: "笛",锡韵。陌锡通韵。"门"、"翻",元韵。"去"、"处", 御韵。"路",遇韵。御遇通韵。)
                    注意:换韵的第一句,一般总是押韵的。近体诗首句往往押韵,古体诗在这一点可能是受了近体诗的影响。


              33楼2014-09-24 19:21
              回复
                (四)古体诗的平仄
                      古体诗的平仄并没有任何规定。既然唐代以前的诗在平仄上没有 明确的规则,那么,唐宋以后所谓古风在平仄上也应该完全是自由的。 但是,有些诗人在写古体诗的时候,着意避免律句,于是无形中造成 一种风气,要让古体诗尽可能和律诗的形式区别开来,区别得越明显 越好,以为这样才显得风格高古。具体的做法是尽可能多用拗句,不 但用律诗所容许的那一两种拗句,而且用一切可能的拗句。我们可以 从两方面看拗句:
                      (1 )从三字尾看,常见的拗句有下列的四种三字尾:
                      (a )平平平。这种句式叫做三平调,是古体诗中最明显的特点.
                      (b )平仄平。
                      (c )仄仄仄。
                      (d )仄平仄。
                      (2 )从全句的平仄看,拗句的平仄不是交替的,而是相因的。或者是第二、第四字都仄,或者是第二、第四字都平。如果是七字句, 还有第四、第六字都仄或都平。
                      试拿岑参《白雪歌》开始的八句来看,合乎第一种情况的有三句, 即"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狐裘不暖锦衾薄", 合乎第二种情况(同时也合乎第一种情况)的有五句,即"北风卷地 白草折","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将军角弓 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现在再举一个例子:
                      岁晏行   杜甫
                      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燕 鸣桑弓。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 高马达官厌肉酒,此辈杼轴茅茨空。楚人重鱼不重鸟,汝休枉杀南飞鸿。况闻处处鬻男女, 割慈忍爱还租庸。往日用钱捉私铸,今许铅锡和青铜. 刻泥为之最易得,好恶不合长相蒙。万国城头吹画角,此曲哀怨何时终?
                      在这一首诗中,只有两个律句("今年米贱大伤农"、"万国城 头吹画角"),其余都是拗句,而且在九个平脚的句子归口就有七句 是三平调. 可见不是偶然的。
                      当然,不拘粘对也是古体诗的特点之一,这里不详细讨论了。


                34楼2014-09-24 19:23
                回复
                  (五)古体诗的对仗
                        古体诗的对仗的极端自由的。一般不讲究对仗;如果有些地方用 了对仗,也只是修辞上的需要,而不是格律上的要求。像杜甫《岁晏 行》这样一首相当长的诗,全篇没有用一处对仗;岑参《白雪歌》只 用了一个对仗,即"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也还只是 一种宽对。并且要主意:古体诗的对仗和近体诗的对仗有下列两点不 同:
                        (1 )在近体诗中,同字不相对;古体诗则同字可以相对。如杜甫《石壕吏》:"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2 )在近体诗中,对仗要求平仄相对;古体诗则不要求平仄相对。如白居易《伤宅》:"攀枝摘樱桃,带花移牡丹。"又如岑参 《白雪歌》:"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73]"。
                        古代诗人们在近体诗中对仗求其工,在古体诗中对仗求其拙。在 他们看来,拙和高古是有关系的。其实并不必着意求拙,只须纯自然, 不受任何束缚就好了。


                  35楼2014-09-24 19:24
                  收起回复
                    《诗词格律》“诗律”一章结束。下边是“词律”。


                    38楼2014-09-24 19:35
                    回复
                      第三章 词律
                      第一节 词的种类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从配音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诗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也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 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 把词称为"诗余"。文人的词深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词中的律句特别 多。
                          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有一定的。每句的平仄也是有一 定的。
                          词大致可分三类:(1 )小令;(2 )中调;(3 )长调. 有人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 外为长调[1].这种分法虽然未免太绝对化了,但是,大概的情况还是 这样的。
                          敦煌曲子词中,已经有了一些中调和长调. 宋初柳永写了一些长调. 苏轼、秦观、黄庭坚等人继起,长调就盛行起来了。长调的特点,除了字数较多以外,就是一般用韵较疏。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9楼2014-09-24 19:36
                      回复
                        顶赞收藏~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0楼2014-09-24 19:36
                        收起回复
                          (一)词牌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2] (这些格式称为词谱,详见下节)。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 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 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种名 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
                              关于词牌的来源,大约有下面的三种情况:
                              (1 )本来是乐曲的名称. 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3] ,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像菩萨. 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据说唐宣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西江 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2 )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4].又叫《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 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 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如梦令》原 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 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念奴娇》又叫《大江东 去》,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 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3 )本来就是词是题目。《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欸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 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 夜。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 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 题. 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 在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不发生任何关系. 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讲到浪,也不讲到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讲到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 谱的代号罢了。


                          41楼2014-09-24 19:38
                          回复
                            (二)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词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分别.
                                单调的词往往就是一首小令。它很像一首诗,只不过的长短句罢 了。例如:
                                渔歌子[5]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双调的词有的是小令,有的是中调或长调. 双调就是把一首词分为前后两阕[6].两阕的字数相等或基本上相等,平仄也同。这样,字 数相等的就像一首曲谱配着两首歌词. 不相等的,一般是开头的两三句字数不同或平仄不同,叫做"换头"[7].双调是词中最常见的形式。 例如[8] :
                                踏莎行(彬州旅舍)   [宋]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鹧鸪天   [宋]辛弃疾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碌{ 左为革} ,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轮荩?  [宋]张元干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易老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雁不到书成谁与?"依词律应作一句读. )
                                像《踏莎行》、《渔家傲》,前后两阕字数完全相等。其它各词, 前后阕字数基本上相同。
                                三叠就是三阕,四叠就是四阕。三叠、四叠的词很少见,这里就 不举例了。


                            42楼2014-09-24 19:46
                            回复
                              第三节 词韵,词的平仄和对仗
                                  (一)词韵
                                  关于词韵,并没有任何正式的规定。戈载的《词林正韵》,把平 上去三声分为十四部,入声分为五部,共十九部。据说是取古代著名 词人的词,参酌而定的。从前遵用的人颇多。其实这十九部不过是把 诗韵大致合并,和上章所述古体诗的宽韵差不多。现在把这十九部开列在后面,以供参考[28].
                                  (甲)平上去声十四部
                                  (1 )平声东冬,上声董肿,去声送宋。
                                  (2 )平声江阳,上声讲养,去声绛漾。
                                  (3 )平声支微齐,又灰半[29];上声纸尾荠,又贿半;去声寘未霁,又泰半、队半。
                                  (4 )平声鱼虞;上声语麌;去声御遇。
                                  (5 )平声佳半,灰半;上声蟹,又贿半;去声泰半、卦半、队半。
                                  (6 )平声真文,又元半,上声轸吻,又阮半;去声震问,又愿半。
                                  (7 )平声寒删先,又元半;上声旱潸铣,又阮半;去声翰谏霰,又愿半。
                                  (8 )平声萧肴豪,上声筱巧皓,去声啸效号。
                                  (9 )平声歌,上声哿,去声个.
                                  (10)平声麻,又佳半;上声马,去声禡,又卦半。
                                  (11)平声庾青蒸,上声梗迥,去声敬径。
                                  (12)平声尤,上声有,去声宥。
                                  (13)平声侵,上声寝,去声沁。
                                  (14)平声覃盐咸,上声感俭豏,去声勘艳陷。
                                  (乙)入声五部
                                  (1 )屋沃。
                                  (2 )觉药。
                                  (3 )质物锡职缉。
                                  (4)物月曷黠屑叶
                                  (5 )合洽。
                                  这十九部大约只能适合宋词的多数情况. 其实在某些词人的笔下,第六部早已与第十一部、第十三部相通,第七部早已与第十四部相通。 其中有语音发展的原因,也有方言的影响。
                                  入声韵的独立性很强。某些词在习惯上是用入声韵的,例如《忆 秦娥》、《念奴娇》等。
                                  平韵与仄韵的界限也是很清楚的。某调规定用平韵,就不能用仄韵;规定用仄韵,就不能用平韵。除非有另一体.
                                  只有上去两声是可以通押的。这种通押的情况在唐代古体诗中已 经开始了。


                              46楼2014-09-24 21: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