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15日漏签0天
古典音乐吧 关注:114,404贴子:858,623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7回复贴,共1页
<<返回古典音乐吧
>0< 加载中...

面条教你如何欣赏声乐作品

  • 取消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Fmendelssohn
  • 适度快板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首先,我并不是这方面的行家哦~如有不正确的地方还欢迎各位指出~!
不知吧里有没有像我原来一样的朋友,虽然非常喜欢古典音乐,可是仅限于器乐作品,声乐作品则很少能感兴趣。其实,原因在于声乐曲与器乐曲的欣赏点非常不同,如果始终无法抓住这种不同的感觉,就仿佛不习惯吃西餐的人始终无法理解为什么许多人能够天天吃面包。
一直到最近我开始学写第一首合唱作品,为了写出好合唱,而“不得不”对声乐作品作了一些鉴赏和学习以后,我才真正意义上开始喜欢声乐作品了。在这个帖子里,我会简单介绍一下如何欣赏声乐作品,应该确切地说,是说一说那个“不同”
然而,有一点不得不承认的是,我现在仅限于喜欢英语声乐作品,因此能用的例子有限...英语不是最具有音乐性的语言,可意大利语德语又看不懂。。。我又不喜欢看不懂歌词或者要看翻译的感觉。。。总之~本文中我将运用的例子(对此表示抱歉)将都是英语声乐作品。
我将以亨德尔的《弥赛亚》中的unto us a child is born,以及威廉斯(Vaugan Williams)的英国民歌歌曲"The Turtle Dove", 以及威廉斯的清唱剧“Sancta civitas" 中的片断举例。
2L正式开始哦~


  • Fmendelssohn
  • 适度快板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首先,声乐作品与器乐作品非常不同的一点是它有歌词(或者就算没有,人声的泛音也是和乐器不同的)
首先县来说说歌词。歌词和语言分不开。从英语来说,有重音节轻音节,长短音节等的区分。
例如,establish一词,它的重音节就在tab上面(这些不用担心~词典一查就知道了),而不仅每个词语有轻重音节,每句歌词也有重要的词语和不重要的词语之分。因此,作曲家如何把歌词和音乐结合,是他对歌词的理解的一种体现。
举个栗子:For he founded it on the water, and established it on the seas(因为他在水上建立了它(指世界),并且在海上创造了它。).(出自圣经的诗经24里,我的合唱就用了这句歌词)这句话的重点就是(以我的理解):founded(建立), water(水),establish(建立)和seas(大海)。不仅突出了“动词”就是创造,建立,而且突出了内容,就是水和大海。当然,如果在For上加一个重音也是完全可以的。
然后我们要把这句话再自己读一遍,加上重音和韵律:
For he Founded it on the water, and established it on the seas.
有些译文里面,是For he founded it upon the water and established it upon the seas(我个人感觉,如果是这样的译文,upon无疑天生有一个重音了)因此,歌词根据译文不同,也完全有可能改变重音。
而作曲者/作曲家是可以自己部分修改歌词的,例如我就把it用the earth代替,因此又多了一个重点,因为他建立在水上的是什么呢?如果只是“它”的话,倒没什么,但是如果是“地球”的话,就比较重要了。
重点单词和重点单词的重音节往往要放在重拍上

所以这是我写的这句歌词的音乐。
楼下再举一个大师的例子。


2025-08-15 23:09: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Fmendelssohn
  • 适度快板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威廉斯的Turtle Dove的完整音频(非常短非常美的曲子)我传到土豆上了。。。因为毕竟找威廉斯的东西不像亨德尔那么方便。音频如下(在此楼最后):
我在3L说的情况相信大家仔细观察后会发现几乎无处不在。举个栗子吧,威廉斯的"the turtle dove"里的开头

这是Turtle dove的开头。注意歌词是:
Fare you well, my dear, I must be gone, and leave you for a while.
(再见了,我亲爱的,我必须离去,离开你的身边)
大家可以发现,弱起小节以后,第1小节的第1拍(重拍)上面的词语是well,然后第3拍(重拍)上的词语是dear,而第2节的第1拍词语是must,第3拍是gone...这些都是这句话里面重要的词语。都是“亲爱的”,“离开”,“必须”一类的感情最深沉的词语,而不是把“my" , "be”一类的词语放在这些重要位置上。
大家可以配上威廉斯认为重要的词语然后在脑子里加上这些重音再朗读一遍:
Fare you well, my dear, I must be gone, and leave you for a while.
大家有没有发现,因为这首歌的歌词是诗歌,所以歌词本身还有韵律(和一种节奏感)在里面?而威廉斯的配乐也符合这个韵律。
而随便再看看最后一段,这样的情况也是比比皆是

Making a moan for the loss of his love (为失去他的爱而哀鸣)
这句歌词里的情感强烈的词语“moan”(哀鸣),“loss”(失去),还有“love”(爱)统统都被放在了重拍上。而a, for, the, of, his一类不重要的词语都不在重拍上。事实上,很少会有情况你会看到一个the在强拍上。
视频来自:土豆


  • Fmendelssohn
  • 适度快板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其次,歌词的意境应当在歌曲中体现出来这一点大家一定非常清楚了。但还是值得再说一下,以突出我们的大师们有多么的萌~
比方说我们的胖胖尔的《弥赛亚》吧,其中的For unto us a child is born是我最喜欢的乐章~!

大家注意看,这里虽然是钢琴的“改造版本”弄的原乐队伴奏,但是可以看出什么样的一种心情来?包括这段本身(强烈建议大家去听一下哦)这是全曲的第一段,歌词为:
For unto us a son is given, a child is born((上帝)赐予了咱们一个孩子呀~给予了我们一个儿子呀~)
讲的是耶稣宝宝出生啦~!尽管是我们耶稣基督,他也有是小宝宝的时候,所以这段整个赶脚是什么?萌啊~看这个伴奏多萌?!胖胖尔爷爷特地用萌萌的,欢乐的伴奏和轻快的旋律突出我们的耶稣宝宝的口耐和他降生带给我们的喜悦。
因此,音乐与歌词相符合。
而后面一段的歌词则是:
And his name, shall be called: Wonderful! Counsellor! The mighty God, the everlasting Father, the prince of Peace!
(并且他(指耶稣宝宝)的名字,将被叫做:棒棒的领导者!我们的好上帝,永恒之父,和平之王~!(当然被我这么翻译完全木有美感了)
这段歌词是多么的磅礴大气呀~!所以我们的胖胖尔给它配的音乐呢?

注意,刚才还一个声部一句活着是复调成分非常重的四个声部,女高女中男高男低突然开始节拍一致,并且强烈主调化了~!这在合唱里就像器乐里一样,是会有非常“庞大”的瞬间的效果的。而且这些重要的词语都会被听得很清楚。注意胖胖尔爷爷在图中的第三节把God一词放在了第3拍,而那个不重要的the则在一个很弱的位置。


  • Fmendelssohn
  • 适度快板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声乐作品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就是所谓的形象化处理歌词。例如,如果歌词里说“升起”啊,你可以把你的音乐也弄成上行的。我记得亨德尔另外一首啥德语的曲子里面歌词说到“蛇”的时候,音乐就上下绕了几下。而说到“死”,“失恋”一类的词语的时候,你可以弄个非常不和谐,非常痛苦的和旋。这些相信在歌剧里面运用得更加明显广泛。瓦格纳粉丝们,莫扎特粉丝们,罗西尼粉丝们一定都对此非常了解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吧,我们的黑暗料理天使廉廉斯的清唱剧Sancta Civita里面的第IV乐章叫做Babylon the Great is fallen

虽然看得不是很清楚,但是是不是fallen的地方确实是音有下行趋势?这些在声乐作品里都是非常重要的。


  • Fmendelssohn
  • 适度快板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接下来一点就是声乐的器乐化。声乐作品不代表不可以有器乐化的特征。器乐作品的特征例如“重复性”,动机强,或者跑动快速,都是一些声乐一般不太会有的特征。重复性指的是对固定的动机的发展(大家脑补一下,贝多芬第5交响曲的重复发展的开头动机,如果是声乐唱,会有多么的不合理。。。)
但是声乐曲中常有器乐化的瞬间,尤其是巴洛克作品。
例如我们胖胖尔爷爷的For unto us a child is born,弥赛亚

大家注意,这句的女高音的写法和小提琴有什么区别?没有区别。。。
甚至其实后面小提琴还演奏过几乎完全一样的这句。。。
胖胖赫爷爷经常也会这样做。据说有些歌手不喜欢唱巴赫,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巴赫的声乐作品处理相对较器乐化。
不过巴洛克很流行把人当件乐器用的。。。
再看看胖胖尔爷爷的有名的哈利路亚(弥赛亚)


尤其是第二张图,哈利路亚很多的是类似乐器的一个伴奏功能。
顺便说一下,因为哈利路亚这个词语不是英语,所以它的重音其实是可以放在任何拍上面的。如果不是因为这个特征,我们不会有哈利路亚这首伟大合唱了。。。


  • Fmendelssohn
  • 适度快板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最后说一说泛音的问题。这点其实大家自己可以试试看:自己说这几个字:可以用同一个音高说:
阿 一 屋 挨 哦
大家应该会发现,在说“一”的时候,因为发音嘴较扁平,所以泛音是最多的,而“哦”的时候是最少的,“阿”和“屋”比“一”少但是比“哦”多,总之,它们说起来就算是同一个音高给人的感觉也会有点不一样。
这就是声乐曲最大的魅力了,它的色彩只要歌词的音节有改变,就会有细微的改变。因此,大家可以再看下黑暗料理廉廉斯的清唱剧的例子:

Babylon(巴比伦)这句话的时候,音完全是一样的,这个如果用乐器演奏的话,也就是那样一般的效果了,可是声乐不一样。因为巴比伦这三个字的发音都不一样,所以哪怕是同样的音高就具有非常丰富的色彩和魅力了。
大家一定还会发现很多类似这样的例子,这些都是声乐最具有魅力的特征--不断可以变化的色彩和泛音~
欢迎大家补充~~~也可以说说自己在看了我的帖子以后如果受到启发,再重新去听自己最喜欢的声乐作品时发现的我在上面说的例子~~
谢谢大家


  • Fmendelssohn
  • 适度快板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顶起~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7回复贴,共1页
<<返回古典音乐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