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吧 关注:303,873贴子:8,525,786

回复:肥淘推荐的好书 无聊了可以看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额尔古纳河右岸》
  该部小说在《收获》杂志上登载以来,受到读者和评论家的热切关注,被媒体称为最值得期待的书之一,是我国第一部描述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女作家迟子建以一位年届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女人的自述口吻,向我们讲述了这个弱小民族顽强的抗争和优美的爱情。小说语言精妙,以简约之美写活了一群鲜为人知、有血有肉的鄂温克人。小说以小见大,以一曲对弱小民族的挽歌,写出了人类历史进程中的悲哀,其文学主题具有史诗品格与世界意义。
http://book.kanunu.org/book3/8322/


26楼2014-12-30 22:23
回复
    《北极村童话》
      假如没有真纯,就没有童年。假如没有童年,就不会有成熟丰满的今天。这是发生在十多年前、发生在七八岁柳芽般年龄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大轮船拉笛了。起锚了。船身在慢吞吞地动了。妈妈走了,还有姐姐和弟弟。我真想哭。妈妈真狠,把我一人留在这了。瞧她站在甲板上向我招手,还不时抬起胳膊蹭眼睛。她哭了。留下我,刚走,就想了?真好玩。我不愿意看她,更不想跟她招手,让她走吧。狠心的妈妈,我恨你!
    http://book.kanunu.org/book3/8320/


    27楼2014-12-30 22:23
    回复
      2025-08-16 01:37:1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东窗
      http://tieba.baidu.com/p/1418800072


      28楼2014-12-30 22:24
      回复
        30楼2014-12-30 22:27
        回复
          开更


          32楼2015-01-02 20:51
          回复
            《神鞭》
              清朝末年,一个海神娘娘出巡散福之日,津门各会热闹非凡。盐务展老爷新娶的小老婆飞来凤这一天大出风头,逢会必截,犒赏丰厚。突然,估衣街上的大混星子玻璃花跳出来横生事端,故意挑衅。众人劝说无效,僵持不下。人群里走出一个带点傻气的汉子,对玻璃花好言相劝。这大混星子不但不听,还张狂地要来揪他头上那根粗黑油亮招人眼目的大辫子。不料,那傻巴的辫子竟像皮鞭一样,把玻璃花抽了个鼻青脸肿。玻璃花在估衣街上栽了面子,他发誓一定要找到那傻巴一决雌雄。经多方打听,方知那人是城西挑担卖炸豆腐的傻二。混星子死崔为垄断估衣街,借机除掉玻璃花,便撺掇他去找津门三大块儿中能耐最大的戴奎一帮忙拔撞。戴打得一手好弹弓,可称天下奇绝。


            34楼2015-01-02 20:53
            回复
              http://book.kanunu.org/book3/8046/


              35楼2015-01-02 20:53
              回复
                《俗世奇人》
                  《俗世奇人》共有17篇作品,是作者的文化小说的最后一个系列。文章用天津话以及古典小说的白描入笔,极具有故事性和传奇性,并由日本画家作了精美的插图。旧天津卫本是水陆码头,近百余年来,举凡中华大灾大难,无不首当其冲,因而生出各种怪异人物,既在显耀上层,更在市井民间。这些人物空前绝后,然而都是俗世里的俗人;这些事情匪夷所思,却都是真人真事——在冯老独具的眼里、幽默的笔下,这些俗世奇人个个显的生动有趣,活灵活现。
                http://book.kanunu.org/book3/8044/


                36楼2015-01-02 20:54
                回复
                  2025-08-16 01:31:1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冯冀才散文》
                    冯骥才说,文学是延绵不断的画面,绘画是片断静止的文学。文学是用文字作画,而绘画是用笔墨写作,画中一点一线,一块色调,一片水墨,都是语言。冯骥才偶然作书,全凭感悟。冯骥才的字是作家的字,文人的字。冯骥才是个大才,以一支笔,驰骋文坛,享誉四海;以一支画笔,横涂竖抹,在绘画艺术上,独辟蹊径,自成一家。
                  http://book.kanunu.org/book3/8042/


                  37楼2015-01-02 20:55
                  回复
                    《人面桃花》
                       2004年,沉寂了十年的格非推出长篇小说《人面桃花》,重新点燃了我对中国文学的希望。《人面桃花》选择20世纪初的中国为背景,情窦初开的少女秀米一天遇上了革命党人张季元,然后一场关于革命、乌托邦、的故事就慢慢舒展开。这本书的文字优美, 情节起伏跌宕,细枝末节都经过了精心的处理,其精致与05年06年推出的《兄弟》的粗糙恰好成为鲜明对比。格非也因这本书获得第三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授奖辞写到格非的写作坚韧、优雅而纯粹……
                    http://book.kanunu.org/book3/7357/


                    40楼2015-01-02 20:59
                    回复
                      霍达,女,回族,1945年11月26日生,北京人,经名法图迈。中国电影编剧,国家一级作家。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民族委员会委员,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副会长。霍达的小说《穆斯林的葬礼》被冰心老人誉为“奇书”,1991年,该书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41楼2015-01-02 21:00
                      回复
                        《穆斯林的葬礼》
                          全书五十余万字,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厚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冷峻的文笔,宏观地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与穆斯林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独特的心理结构,以及在政治、宗教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塑造了梁亦清、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的人物,展现了奇异而古老的民族风情和充满矛盾的现实生活。作品含蓄蕴藉,如泣如诉,以细腻的笔触拨动读者的心灵,曲终掩卷,回肠荡气,余韵绕梁。
                        http://book.kanunu.org/book3/7464/


                        42楼2015-01-02 21:00
                        回复
                           黄仁宇,湖南长沙人。早年辗转于求学、从军之途,曾梦想成为中国的拿破仑,然而时代却不允许他有这样的机缘。其后赴美研习历史,于一番逼仄煎熬之中提出大历史观,主张要“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历史”,而不能简单地以道德评价笼罩一切。中国少了一个拿破仑,却多了一个以其睿智打开人们视野的历史学家。代表作有《十六世纪时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他传奇性的一生以及大历史观的由来详见自传《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


                          43楼2015-01-02 21:02
                          回复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在线阅读  这是一部有关中国自先秦至元末历史的漫笔集。《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一书,列举了从春秋战国到元顺帝北撤约2000年历史中的几十个重要人物,细致入微的分析了中国历史进程因果。以人物为中心,通过其人其事及在历史关键处的作为,探究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特点,并以今天的立场加以分析。作者治史,每每从常人不经意的细节处入手,挖掘出极富启发性的新见,娓娓叙来,发人深省。《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所包括的内容自先秦至元末。其重点则在用“大历史观”论述中国历史,及表彰中国历史有它的特色,经过各朝代及政治上分裂的阶段,前后连贯。
                            http://book.kanunu.org/files/chinese/201105/2690.html


                            45楼2015-01-02 21: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