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世界小说吧 关注:3,547,196贴子:94,584,518
  • 10回复贴,共1

帝王轮回,妖狐再世,是再度君临天下,诸侯烽火博美人一笑?还是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帝王轮回,妖狐再世,是再度君临天下,诸侯烽火博美人一笑?还是爱美人不爱江山?且看他们今生如何抉择!
新书首发,望大神支持一下,起点:http://www.qidian.com/Book/3462496.aspx
万载一梦今朝醒,淘尽千古英雄。前尘往事随风去,徒留岁月无情。今年今日此门前,怎堪回首痴忆人面桃花何处去。-------题记


IP属地:四川1楼2015-04-15 22:24回复
    梦中,我是名斩妖除魔的道士,她是条得道成妖的九尾狐狸,小有所成之日奉师命外出历练,误入万妖谷中,奈何功力不济在踏入谷中之时便功力尽失,难以睁开天眼,其间与一女子不期而遇,共把落红化为床,花间流水伴丝竹,接连九日,情根深种。
      第十日醒来之时已身在床榻,又哪里来的什么万妖谷呢,自那日后再也无心修行,更是险在练功打坐之时走火入魔。虽然寻觅打探数日,却也未曾有人听闻过万妖谷之所在。回到山门之后心神依旧飘忽不定,师傅观我气色异常却只字未提。数日之后,师傅云游将我带上,这一天来到一个似曾相识的山谷,说是有大妖在此行凶,摆下十方万雷阵捉妖。子夜时分阵成启动,我守生门,师傅控雷,可是妖物出现时我却险些心神失守,这不就是接连梦见九日,魂牵梦绕的女子吗?难道这就是我游历之时所遇见的万妖谷吗?只是此时此刻对面的女子只是形似?还是真是梦中之人呢?如若她真是梦中所遇之人,必是心地善良之人,又怎么会事妖怪呢?
      只是当此危机时刻我若停止施法必遭大阵反噬难逃一死,可是此时我道心已是不稳,凭那大妖岂能看不出来,只要破了我所守生门便能从容离去,事实也的确如此。
      不过片刻那妖物已欺身近前,心想这果然是妖怪,要害我性命,必然不是先前所梦见之女子,本能的举剑相迎,不想那妖物粲然一笑已是撞上剑尖,鲜血染红了长裙,时间仿佛定格在此刻,此时妖物现形已化作九尾妖狐,而我已从梦中醒来泪流满面,醒来前的那一刻,我仿佛进入了她的内心世界,至于看到了什么,不说也罢,不说也罢。----------忆梦


    IP属地:四川2楼2015-04-15 22:24
    回复
      2025-08-16 21:28:5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成汤末年,帝辛无道。妖孽丛生,祸乱天下。幸得原始天尊悲悯世人,遣下门徒姜子牙助周室伐纣,诛灭妖邪,肃清天下,成就800年周天下,自此天下修道之人共尊一祖,凡神州道坛,莫不供奉三清神像。
        雁荡山脉位于东海之滨,风景奇秀,景色宜人,环境清幽。山顶之上有一座无名道观,破败不堪却又孤独的立在风中,仿若与世长存。除了上山砍柴的农夫与猎户,也许天下再也无人知晓这深山之中竟有这么一座破败的道观。遇到大雪封山时农夫与猎户们便会在此借宿,道长悲悯和善,自是不会拒绝众人的。奇怪的是那道坛竟然没有供奉三清神像,众人见那道士行事孤僻,沉默寡言,便不好相问。
        这一日大雪骤降,寒气袭人,也许是山下的农夫与猎人早有防范提前下山了,无人再到此借宿。道长枯坐悟道整日,正待合衣入塌之时,忽见窗外异象突起,雪夜连降九道天雷,而后红霞漫天,仿佛血染苍穹,心生疑虑于是掐指卜算,许久之后一口鲜血喷涌而出,而后连叹三声:“罢了、罢了、罢了!”适才起身走出观外,向那雁荡山峰顶走去。


      IP属地:四川3楼2015-04-15 22:25
      回复
        道士虽然看起来衰老不堪,但行走起来龙行虎步,约么一刻钟便攀到了那峰顶之上,虽为一峰之顶,奇怪的是出奇的平坦,方圆约有数十丈,并无甚乱木杂草。却见那中间石台之上有一婴儿,所用的襁褓雕龙绣凤,好不华贵。只见道士漫步走来眼中并无甚惊讶之色,仿佛已经知道此处有一婴儿,却不想这婴儿刚刚出生,而雁荡山峰顶高愈千丈,何人会将婴孩产于此处呢。
          只见道士神色复杂,围着婴儿反复徘徊,似乎在做什么重要的决定。似这般天寒地冻,再不带回观中多加照料,岂不冻死在此处。徘徊了良久,道士眼中终究是露出了不忍之色,将婴孩抱起,似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那婴儿诉说:“老夫此番救你也不知是对是错,虽说你荼毒天下,恶贯满盈,现在终究只是一无知婴孩,老夫始终不忍你冻死此处,愿你今生多修福缘,赎你前世罪过吧,此间虽是寒冬腊月,峰顶依旧是翠绿如墨,你就叫墨轩吧。老夫俗家姓陈,法名道一就委屈你随了老夫陈姓,从此你就是陈墨轩,我道一的徒儿。只盼你这一生平凡度过,莫在纠缠于这俗世的纷乱中”


        IP属地:四川6楼2015-04-15 22:25
        回复
          此时此刻,三十六天玉清境内,一面明镜高悬空中,映照出道一上人将那婴儿抱下山去时的影像。正座之上的元始天尊面露慈悲之色,坐下众位弟子则一片哗然,各个请缨,愿意下界将那婴孩处死,良久之后天尊起身说道:“众人且散去吧,此子今生的转世之身命格被雾霾所遮,为师也难以卜算真切,轮回本是天道,先前我为解救苍生不得已才加以干涉,今生此子善恶不明,我们又有何托词空断他人善恶,传我命令,未经为师允许,任何门徒不得私自下界,违者逐出师门!”
            是夜子时,老道安顿那婴孩入睡之后并未入定,起身来到后堂香坛之下,对着一块无字牌位恭恭敬敬的行过三拜大礼,而后说道:“师父啊!您仙去前嘱咐徒儿,此生不得踏出雁荡山半步,守在这顶峰之旁,只待有朝一日此子再临人世之时,除魔卫道,以绝后患,可是徒儿愚钝,不忍对这无辜婴孩痛下杀手,但愿此子今生改邪归正,平平凡凡的过完这一生,不肖徒儿也算是不负师父重托了”。
            窗外的寒风依旧呼啸,大雪娑娑的下个不停,仿佛要雁荡山冰封在此时此刻。襁褓中的婴孩儿安然的睡着,不哭也不闹,只是不知道来到这世上是对是错,面临的是怎样的一生。而后堂的道一上人跪立在无字牌位前久久未动,足足忏悔了一夜。


          IP属地:四川8楼2015-04-15 22:26
          回复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已经是八年后的一个冬日。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是八年前般那场大雪的重演。仿佛要将这座孤零零的破旧道观吞没掉。而道观看似破败,恍惚间却如蛰伏的雄狮,不屈服的抗争着。
              道观后堂的门口,一脸稚嫩的孩童怯怯的向堂内望去,似是怕人发现,却又略带焦急,口中念叨:“咦?外面的风雪这么大,师傅这是又哪去了?难道是又去后山顶峰了么?”
              只见那孩童转身回到卧房,背起比身子还要大一些的蓑衣,毅然决然的向观外跑去。而这孩童不是那墨轩又是何人,只见那墨轩虽然年少,却虎目剑眉,英气中带着睿智与执着,虽然稍显稚嫩,却显露出不同寻常的成熟。


            IP属地:四川9楼2015-04-15 22:26
            回复
              前往后山的道路虽然不过数里之遥,修道之人登上峰顶,不过盏茶之臾。但是途中奇峰怪石林立,加之人烟稀少,并没有明显的道路。此刻正直大雪封山,道路不显,踩错一步有可能便是那万丈深渊。而背着蓑衣的少年眼中却丝毫不见怯色,有的只是一往无前的坚毅。约么过了一个时辰,少年终于来到了距峰顶数十丈远的一座巨石上,面前的是一根通天巨木,两边皆是深不见底的千丈悬崖,两旁没有任何可以借力之处。
                少年透过山石与林木,仿佛已经看见了在山顶上打坐的师傅,便再也没了任何顾忌,小心翼翼的走上了独木桥。
                道一上人站在峰顶的平台之上,望着远处的山峰,似是失神,更像是在思考,忽然心有所感,回身来到上山的一侧。恰好走到巨木中央的墨轩抬头看见师傅,喜不自胜的忘却了脚下的悬崖,一脚不慎便跌落而下。


              IP属地:四川10楼2015-04-15 22:27
              回复
                说时迟那时快,道一上来运起道家罡气,脚踏虚空,向前飞去。终于在少年坠下五十余丈时将其抓住,反手攀住了斜插入崖间的一颗千年古松,而此时距离峰顶已经接近百丈,而身下则是深不见底的悬崖,崖壁光滑无比,几乎没有可以借力的山石,若是只有道一上人一人也就罢了,凭借其深厚法力,运足功力说不定还能攀回山顶,而此时上人一手揽住墨轩,一手还需攀住那颗古松,却是无论如何也提不起十足功力了。
                  缓过神来,上人面露严厉之色责备道:”外面风雪这么大,谁让你到处跑来着?此间我们师徒俩恐怕都是要死在此处了!“只见那少年委屈道:“师傅,徒儿知错了,徒儿只是见师傅不在观内,外链风大雪大,特意给师傅来送蓑衣的,只是……只是那蓑衣……”。少年没有在意此刻的危险,带着可惜的神色朝蓑衣掉落的山崖间望去。道一上人听到此处,心中再也生不起意思责怪的念头。


                IP属地:四川11楼2015-04-15 22:27
                回复
                  2025-08-16 21:22:5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听那少年如此说道,道一上来也是不忍道:“诶,瞧得你如此善良孝顺,为师也不相信你将来会变成恶人啊!墨轩啊,如果今日能化险为夷,你可否答应为师,今生今世都不要走出这雁荡山脉”。
                    “可是师父,师父不是经常教导墨轩,好男儿志在四方,应当仗剑走天下,行侠仗义的吗?”
                    “罢了罢了,也许这就是天意吧,你师祖虽然是为苍生着想,可也违背了天意,也许苍生就该有这一劫吧,只是为师此生一心向道,嫉恶如仇,他日你若是有什么荼毒苍生之举,为师定要清理门户,灭了你这孽徒!”


                  IP属地:四川13楼2015-04-15 22:29
                  回复
                    师徒二人一同向山洞中走去,沿途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不时的会踩在枯骨之上,师徒二人倒也习以为常了。只是潜行了接近一炷香的时间,居然还没有走到尽头,不禁让人怀疑这山洞到底深有几许,何时才能走到尽头。此时洞口走势开始慢慢向下延伸,估算起来二人此刻应该已经处于山腹深处,按照来时的趋势,想必此时此刻他们已经走到地下了。
                      此刻走势已渐渐趋缓,不多时二人就来到一处分叉路口。左边隐约有水滴声浮现,右边则是幽暗莫名,仿佛有一头巨兽潜伏在里面。
                      饶是道一上人功力深厚,见识颇多,此时内心也是颇不平静。面对那幽暗的洞口也是心悸难明。


                    IP属地:四川18楼2015-04-16 12:20
                    回复
                      “师父,左边的洞口有流水声,一定和外界是相通的,说不定我们可以从那里找到出口。右边的洞口让人好生害怕,仿佛有凶猛的野兽在等着我们,可以又觉得好熟悉,仿佛有种至亲至近的感觉。”
                        道一上人听到此处也是楞了一下,小孩子家感觉害怕是正常的,只是这让他都心悸的洞口,墨轩为何会有亲近的感觉呢?难不成这洞中所封妖孽与他有什么干系?想到此处上人原本的好奇心也少了大半,墨轩若是因进去洞中而魔根深种,他可是千古罪人了。
                        想到此处上人转身便向左走去,只是墨轩出神的看着右边的洞口并未跟上,待上人将行远时才回头呼唤上人:“师父!我想到右边的洞口去看看。”听闻此话上人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片刻之后却也释然,这妖怪封印此处已久,怕是已经烟消云散,即便残念残存也翻不出什么大浪,我道一修炼一生,除魔卫道,今日怎么会怕了这区区一妖孽的封印之地,真是越活越胆小了。
                        想到这里道一上人也没有什么顾忌,转身回去领着墨轩走入右边的洞中。
                        奇怪的是那洞口看似阴森可怖,待得二人进入洞中之后却是另外一番气氛,居然是开凿出来的一间十数丈方的石室。石室正中是宽有两丈见方的石台。石台之上摆着一座玉石棺木,除此之外别无他物。在洞外听来静的阴森可怖的石室,此时却有阵阵若有若无的啼唱,伴着悠悠的丝竹之声,听起来凄婉哀转,令人直欲声泪聚下。


                      IP属地:四川19楼2015-04-16 13: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