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吧 关注:557贴子:2,723
  • 0回复贴,共1

《且听说三国》 第五章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让我们将宫廷发生这些变故的时间倒流一下,时间回到黄巾仍在起义时,镜头中,小备同志和其他几位都显得有点狼狈,不知道汉灵帝同志是不是觉得给小备一个安喜尉有点亏老本,就派了个督邮直奔小备同志那里。
  驿馆口,小备同志本想求见一下他这位顶头上司,但情况很明显,他上司不想见他,可能性有三种,一,小备同志没准备见面礼。二,小备同志没准备美女陪酒。三,他是真心想秉公执法看看是否该削去小备同志的官职。(当然,这一种有点不太可能)。于是,悲剧发生了,小备同志火了,顺手抄起一根棍子冲进屋里,督邮同志可能还在睡觉就被揍了两百下,又把印绶挂在督邮的脖子上,好,淡定的收拾好一切,撤!就这样,小备同志与他的小伙伴们再一次踏上流浪的路。又应大将军何进(那时还活着)的号召,在下邳立了功当了下密丞,后来又当了高平尉。果然是一路坎坷,被黄巾军击败后辗转投靠到昔日一起偷鸡摸狗拔蒜苗的同学公孙瓒手下,被表为别部司马,总算了暂时停止了流浪。
  与此同时,孙坚先生的表现却明显比小备同志好,黄巾起义时招淮水、泗水精兵千人,那气势挡都挡不住啊,不过在西华县失利,受创落马,想必孙坚先生应该是倒在草丛里昏迷不醒、奄奄一息,然而奇迹发生了,孙坚先生的马跑回了孙坚先生的老巢,用马蹄刨土鸣叫,随后带着那些和孙坚一起出生入死的弟兄找到了孙坚先生(可见,关键时刻忠于自己的不一定是人,动物一样可以,请善待动物,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孙坚先生待伤好一点后继续前进。后来灵帝大人又让司空张温代理车骑将军西征,张温请求派孙坚先生为军事参谋,屯军长安,张温同志又召董胖胖过来,然而董胖胖迟到了,张温很恼火,董胖胖也很不爽,孙坚先生上前请求杀掉董卓,因为董胖胖没有礼貌,按军法迟到处斩,但张温认为董胖胖在蜀、陇两地有威望,宰了他就没有依赖了,尽管孙先生的请求很切合实际,但张温不忍心杀董卓,于是孙坚先生转身便走。我们不难发现,迟到是一个多么严肃的问题。
  长沙郡区星自称将军,于是朝廷让孙坚做长沙太守,然后花了一个月快速解决了区星,又有两郡造反,被孙坚先生越郡平定。之后,封孙坚孙文台为乌程亭侯。
  孙坚先生应该也听到了此时董胖胖掌握大权,初进洛阳城,便指使手下杀人放火抢妇女(和钱),然后让羌兵抢劫正在阳城乡社集会的百姓,男的全部杀掉把头颅并排在车辕上,妇女、钱全部带走,最后把头烧了,分了钱和妇女,虽然,这些都不是董卓亲自做的,但是很明显,他是主谋,算是第一负责人。董胖胖看何太后不爽,便说是何太后逼迫董太后(永乐太后,也就是刘宏同志的母亲)导致其忧虑而死,当然,这也算是事实,于是,董胖胖责令何太后迁居永乐宫,随后找个借口毒死何太后,再把中央高级人员都换成自己人,替自己升官做了太尉(三公之一),掌管全国军事和前将军事务,又自封郡侯,拜自己为国相(其实想想董胖胖还真是不谦虚,这么多职业,全是自己替自己设的,)就这样做了东汉第一个丞相(本来东汉是不设丞相的),享有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等特权(当然,一般享有这些特权的,都不是多正直的人),之后董胖胖开始一系列败家行为。
  作为一名诸侯,董胖胖决定拉拢人心,采用拉拢、诱惑、排挤等手段,充分发挥了自己当特务的潜能,与司徒黄琬、司空杨彪等同志一起抬举扶植被贬的陈蕃、窦武等,自然也抬举了他们的孩子。可能董胖胖又觉得这些还不够体现自己礼贤下士,又特别征召离家逃亡十二年的大文学家蔡邕,但蔡邕是真心不想再涉政了(作为一名正直的人,被狗官们打压的死去活来啊),于是董胖胖露出丑恶嘴脸,如不听命,俺杀你全家。这句果然够狠,为了全家,蔡邕只好接受这个威胁,任命蔡邕为祭酒,随后升官不断。又决定玩玩财政,为了敛财,大量毁坏通行货币,将铜人、铜钟、铜马全部打破,铸成小钱,质量差,保质期短,数量多,结果来了次通货膨胀,买石谷得花数万钱,民不聊生,当然有些夸张,但相比起来董胖胖此时正在享受生活,寻欢作乐。
  同志们总喜欢用吃饭来加深感情,这不,又设了酒宴,大宴群臣,来,喝,大家随意,不要和我客气,花的反正也不是我的钱。酒过三巡之后,董胖胖突然起身,俺将为同志们献上一个节目,请大家欣赏。领导发话了,也许同志们都鼓掌欢迎,还以为是啥歌舞表演,正打算睁大眼睛看时却发现带上来的不是歌女而是一群俘虏,不容他们纳闷,惊人的一幕发生了,董卓下令,表演开始!俘虏们被割掉了舌头、挖掉了眼睛、断手割足,此时同志们吓得杯子都掉了,而董胖胖很欣赏这场节目,哈哈大笑,甚是得意,真是让人恶心,估计下次董卓再请客都没人敢去了。同时也能说明,酒桌上的饭,可不是那么好吃的。
  既然董卓已经灭绝人性了,那么也肯定有人不愿再让他活着,初,左将军皇甫嵩和议郎杨勋商议讨伐董卓,不过由于皇甫嵩被征调而作罢。当初董卓带着少帝回到洛阳时便问皇甫嵩,义真,你怕吗?在之前也有人劝皇甫嵩杀掉董卓,但皇甫嵩却认为自己杀掉董卓也是不合臣子之理。不过现在看来,当时劝说杀掉董卓的人貌似很明智。
  话说曹老板逃回到陈留,家财散尽,没钱步步难行,眼看也没辙了,我们来看一下啊,曹老板如今过着穷途潦倒的生活,家里已经没有钱可以花了(当然,养家糊口还是没问题的),但是曹老板在孝廉卫兹的帮助下,聚集五千人于公元189年十二月在己吾起兵。(卫兹同志给予曹老板资金援助,无回报的付出,有着志愿者精神。)曹操是第一个亮出起义大旗的,另一方面,同样也有一人在努力着,东郡,太守桥瑁正在书案上写信,诈称京师三公给各州郡发信息。大概内容是陈述董卓的恶劣行为罪过,比如毒死太后,纵容士兵奸淫掳掠等,请求各地起兵。由于三公地位当时也算无人不知了,特别有名,只有三公的威望才能使天下信服,同时才能体现起义的正义感。(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可以发现,有名气在生活中起到的作用。)
  翼州,韩馥很是头疼,在这封书信的面前他有两个选择,第一,跟袁绍混,帮助袁绍,可是他看袁老板也不对眼,第二,帮董卓,这个,好像会和天下人为敌。正在韩馥同志纠结的时候,手下治中从事刘子惠表明了态度,我们这是救国又怎么能算帮袁绍还是董卓呢!我们,还是看看其他同志们的反应吧!好,这正合韩馥同志的心意,立刻写了封关于骂董卓的信发送给袁老板,无非就一个意思,亲爱的袁老板,咱们起兵吧!
  公元190年正月,翼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伯、南阳太守张咨、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陈留太守张邈(以及曹老板,不过曹老板是张邈手下)与四世三公的渤海太守袁绍袁老板联合起兵讨伐董卓。
  开始了,董卓,你也得为你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7-10 22:1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