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悠闲了没有几天,城外炮声与往日不同,街上的溃兵多了起来。夜深了,小杜师傅正收拾刀剪,隔壁来拍门。
一向四平八稳的梁先生把门砸开了,“小杜师傅,请你帮个忙!”
小杜师傅把理发箱子一阖就跟出去了。他才明白原来听到闹嚷嚷的声音,都是隔壁门口一堆大头兵们发出来的。
梁先生喝茶的那张檀木桌已经变成了手术台。上面躺着一个伤兵,周围几个弟兄。大概是他的一位长官,死死地握着伤兵的手。
小杜师傅挤过去一看,差点儿呕出来。那伤兵胸脯子上一道长长的骇人的刀伤,血汩汩地冒着,肉也翻着……小杜师傅下意识捂了眼睛,这不是开膛剖肚了么?
梁先生捏了他的手臂,“小杜师傅,我要赶紧做手术缝合,麻烦你给我打下手!”
小杜师傅想说什么,却说不出来,只得赶紧点头。他对自己说,我也是割过小鬼子喉管的……
几个一脸血污浑身泥土的兵们都围着檀木桌叫,“老李,老李……你坚持住,连长都给你找到大夫了!”
梁先生戴好了胶皮手套,对那位连长说,“长官,这位小兄弟伤势太重,我只能尽力。”
连长仍然死死握着伤兵的手,只是抬起血红的眼睛,像头老虎在悲伤的低声咆哮,“大夫,大夫我相信您!您救了他,以后他的命是您的,我老铁的命也是您的!”
梁先生摇了摇头,说,“我要开始了,时间紧迫。……我居然还带了些麻药!”
小杜师傅不敢看那个铁连长,他只能紧张地盯着梁先生大口罩上露出的一双眼,随时递去止血钳、镊子、手术刀、针和肠线……
兵们伸长手臂高举着从几户人家借来的油灯,屋子里仍然昏暗。胳膊酸了,右手再换左手。小杜师傅觉得夜好漫长,似乎永远都不会天亮。偷空瞄了一眼伤兵,不到二十岁吧,胡子还没长出来。他还跟着师傅学手艺的当儿,这伤兵和他的兄弟们就跟着那铁连长在喜峰口同鬼子拼过大刀吧……哪里是老李,明明只是个小李。
麻药不够,李伤兵忍着伤口的疼痛和利器对他身体的整饬,浑身像浸泡在水里,没有血色的嘴唇被牙齿咬得惨白。
铁连长从窗前折回来,把胳膊递过去。老李犹豫了一下,便不迟疑,一口咬了下去,跟着一行眼泪滚落腮边。
梁先生额上的汗和伤兵一样多,小杜师傅赶紧掏出自己的手帕给梁先生蘸一蘸脑门子。梁先生没有说话。看到梁先生放缓的眼神,他想,老李肯定有救了。
天大亮,老李的胸脯子终于缝好了。梁先生给他打了破伤风的针,对铁连长说,“我这里只有这个,必须送到大医院去……”他又意识到自己在痴人说梦话,便重重叹了一声。
铁连长又双手死死握着梁先生的手,声音有千钧,“多谢!兄弟我无以为报,唯有多杀鬼子!”
小杜师傅以为,铁连长和他手下的兵会在隔壁将养一段日子,他们却同镇上其他零散的兵一道,被不知哪里来的卡车拉走了,像被劫走的。小杜师傅还捐出了自己的铺板给那个伤兵老李作担架。
老李半睁着眼,被兄弟们抬着,朝小杜师傅抬了抬手腕。
小杜师傅便去看看梁先生,他知道忙了一夜的梁先生一定疲惫极了。
梁先生却在收拾行李。梁先生说,“刚接到通报,我被征召了,他们要我当医官,我得……到三十八师的医务部……报到去。”
小杜师傅问,“这么急?”
梁先生说,“倭寇作乱,我一介匹夫,也该竭尽所能,救治更多的同胞吧。”
小杜师傅说,“那……您还没试过我的手艺呢。”
梁先生顿了顿,“来日方长,一定有机会的。”
小杜师傅有些抹不开面儿,最后支吾,“我相中您那头发了,总得让我摸上一摸吧。”
梁先生就仍然四平八稳的,坐在檀木桌旁的明式靠背椅上,冲他微微一笑。
小杜师傅便终于摸到了梁先生的大背头。他把自己的手指轻轻插进那浓密的头发里,摩挲了一下。
“得嘞,先欠着了,一定要试一试我的手艺。”
最后,梁先生跟他告别,两个人握着右手。梁先生的手沉稳有力,手指修长,果然是操手术刀的手。
“您保重!”小杜师傅说。
“您也保重!”梁先生回着。
悠闲了没有几天,城外炮声与往日不同,街上的溃兵多了起来。夜深了,小杜师傅正收拾刀剪,隔壁来拍门。
一向四平八稳的梁先生把门砸开了,“小杜师傅,请你帮个忙!”
小杜师傅把理发箱子一阖就跟出去了。他才明白原来听到闹嚷嚷的声音,都是隔壁门口一堆大头兵们发出来的。
梁先生喝茶的那张檀木桌已经变成了手术台。上面躺着一个伤兵,周围几个弟兄。大概是他的一位长官,死死地握着伤兵的手。
小杜师傅挤过去一看,差点儿呕出来。那伤兵胸脯子上一道长长的骇人的刀伤,血汩汩地冒着,肉也翻着……小杜师傅下意识捂了眼睛,这不是开膛剖肚了么?
梁先生捏了他的手臂,“小杜师傅,我要赶紧做手术缝合,麻烦你给我打下手!”
小杜师傅想说什么,却说不出来,只得赶紧点头。他对自己说,我也是割过小鬼子喉管的……
几个一脸血污浑身泥土的兵们都围着檀木桌叫,“老李,老李……你坚持住,连长都给你找到大夫了!”
梁先生戴好了胶皮手套,对那位连长说,“长官,这位小兄弟伤势太重,我只能尽力。”
连长仍然死死握着伤兵的手,只是抬起血红的眼睛,像头老虎在悲伤的低声咆哮,“大夫,大夫我相信您!您救了他,以后他的命是您的,我老铁的命也是您的!”
梁先生摇了摇头,说,“我要开始了,时间紧迫。……我居然还带了些麻药!”
小杜师傅不敢看那个铁连长,他只能紧张地盯着梁先生大口罩上露出的一双眼,随时递去止血钳、镊子、手术刀、针和肠线……
兵们伸长手臂高举着从几户人家借来的油灯,屋子里仍然昏暗。胳膊酸了,右手再换左手。小杜师傅觉得夜好漫长,似乎永远都不会天亮。偷空瞄了一眼伤兵,不到二十岁吧,胡子还没长出来。他还跟着师傅学手艺的当儿,这伤兵和他的兄弟们就跟着那铁连长在喜峰口同鬼子拼过大刀吧……哪里是老李,明明只是个小李。
麻药不够,李伤兵忍着伤口的疼痛和利器对他身体的整饬,浑身像浸泡在水里,没有血色的嘴唇被牙齿咬得惨白。
铁连长从窗前折回来,把胳膊递过去。老李犹豫了一下,便不迟疑,一口咬了下去,跟着一行眼泪滚落腮边。
梁先生额上的汗和伤兵一样多,小杜师傅赶紧掏出自己的手帕给梁先生蘸一蘸脑门子。梁先生没有说话。看到梁先生放缓的眼神,他想,老李肯定有救了。
天大亮,老李的胸脯子终于缝好了。梁先生给他打了破伤风的针,对铁连长说,“我这里只有这个,必须送到大医院去……”他又意识到自己在痴人说梦话,便重重叹了一声。
铁连长又双手死死握着梁先生的手,声音有千钧,“多谢!兄弟我无以为报,唯有多杀鬼子!”
小杜师傅以为,铁连长和他手下的兵会在隔壁将养一段日子,他们却同镇上其他零散的兵一道,被不知哪里来的卡车拉走了,像被劫走的。小杜师傅还捐出了自己的铺板给那个伤兵老李作担架。
老李半睁着眼,被兄弟们抬着,朝小杜师傅抬了抬手腕。
小杜师傅便去看看梁先生,他知道忙了一夜的梁先生一定疲惫极了。
梁先生却在收拾行李。梁先生说,“刚接到通报,我被征召了,他们要我当医官,我得……到三十八师的医务部……报到去。”
小杜师傅问,“这么急?”
梁先生说,“倭寇作乱,我一介匹夫,也该竭尽所能,救治更多的同胞吧。”
小杜师傅说,“那……您还没试过我的手艺呢。”
梁先生顿了顿,“来日方长,一定有机会的。”
小杜师傅有些抹不开面儿,最后支吾,“我相中您那头发了,总得让我摸上一摸吧。”
梁先生就仍然四平八稳的,坐在檀木桌旁的明式靠背椅上,冲他微微一笑。
小杜师傅便终于摸到了梁先生的大背头。他把自己的手指轻轻插进那浓密的头发里,摩挲了一下。
“得嘞,先欠着了,一定要试一试我的手艺。”
最后,梁先生跟他告别,两个人握着右手。梁先生的手沉稳有力,手指修长,果然是操手术刀的手。
“您保重!”小杜师傅说。
“您也保重!”梁先生回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