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13日漏签0天
mp3吧 关注:225,472贴子:3,219,401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2回复贴,共1页
<<返回mp3吧
>0< 加载中...

【骗经醒目】谈一谈 如何听出“区别”(设备 MP3 无损 hires)

  • 取消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Dunefox
  • 高山流水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前言:全是字儿没啥图的帖子能骗到经么?我做个实验哈……
经常会有网友问
为啥XXX和XXX我听不出区别啊
怎样才能听出XXX和XXX的区别啊
320MP3和无损有啥区别啊
无损和hires有啥区别啊
等等
其实对于这些我是有一个统一的可以复制粘贴的回答的:
这种问题看
1什么音乐
2什么音源
3什么机器
4什么耳机
5什么环境
6什么耳朵
其实这些不过是日常听音中的各个环节,关键就在于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该成为判断的瓶颈
相关问题我之前做过个实验
实验条件如下:
录制很好的古典音乐
同一首曲目转换成MP3 320后再压制成FLAC
联想Y500笔记本电脑集成声卡
暴风影音播放器
罗技UE700
基本安静的室内 外面有汽车来往
我来听的
实验结果:我听出了全部5首的假无损 且我认为差别非常明显 哪怕不需要对比单独听一曲假无损都可以识别出
很可惜原帖现场被原LZ删除了,不然大家都可以下载来听听看
(其实~在我这个实验中 播放设备是瓶颈了……但也没有影响定性的判断)
想起这主要是今天看到这么一条微博

很遗憾我并没听说过原博,也并不是很能理解其前后矛盾的逻辑
但就事论事从其描述的现象来看
在2345环节都不会有瓶颈问题
本着信任的原则 6我也认为不会有问题
所以……似乎只能认为问题出在1上:其音乐录制品质太差,导致192和无损都没有区别……
至于差异 区别具体是什么
设备间的音质比较可以参见《音响20要》 前辈为我们总结的很好了,不需要我再赘述
但我需要说一点感受和评判上的问题,无论冷暖、甜干、低频多少、声线粗细等等,都是相对而言的。主观感受并不可能有一个绝对定量的分析,毕竟每个人口味不同。就像吃饭一样,你口淡觉得这个菜刚刚好,我口中可能就觉得寡然无味了……
这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更多的还是建立在其听音的经验上,在其听过的众多东西中,这个声音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档次上。
所以~我一般说到这些问题时,都尽量拉一个对比来垫背 比如,和XXX相比,这个XXX的声音暖一点。
MP3 320和无损的差别,只要音源没问题,我觉得无论是质感、动态、高低频都有着巨大的差别,相信吧友玩家们也会有同感。
至于一般1644的无损和2448以上的hires……
真~hires的质感密度也会好一些,但可能差异没有320/192和1644的差距那么大了
不过嘛,现在假hires比假无损多多了……我是死命用LP5+DT931也没能AB出来蓝井那首《公举美如画》的ED的1644和24192的差别……
至于该如何“听”出区别
其实……经验告诉我,和耳朵有多灵敏并没巨大的关系……
主要看得是……记性
你是否能记得住这段听到的声音是啥样的,那段声音是啥样的,差别是啥
这不仅仅时短时记忆的能力问题,也得知道如何在所听到的声音中寻求可以对比的记忆点
所以,所谓的金耳朵,并不一定说你能听到多高的频率,能听出多少细节,更多的在于你知道如何听并且能记住……
于是这里还得提一下“垫背”的作用。一般试听,尤其是面对一片自己没听过不了解完全一无所知的设备(比如前几天新苹果上市时那一堆机器)
不知道别的很牛的大神怎样,反正我初听时是麻爪的……根本摸不到头绪
这时候,就需要找到一个标杆,一个熟悉的声音作为基准来对比。
对于当时的我而言,考虑到升级ios9的5S和6都可能会有变化,这个基准就是ipod touch6.
也正是通过再次试听这个基准,我才能具体的对比出其和6S 6SP的差别,才能继续对比6S和6的差别
所以~对于那种着脑袋,听着自己没听过的耳机和音乐,不知道黑箱里是啥的“盲听”,我承认我并不敢保证能听出啥结果来。人不是机器,心里不可能有一个绝对精确的衡量定位标准,必须先确定一个基准,或者至少有一个自己熟悉的可信任的参考(无论耳机还是音乐)才能继续去听去判断——无论是否盲听。
看我扯了这么多~
今天,你听出区别了么


  • Dunefox
  • 高山流水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然而……半个小时过去了
@盖梁支座
梁叔~看来我这次纯文字的骗经尝试要以失败告终了


2025-08-13 05:03:4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Dunefox
  • 高山流水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花了几个小时做完了那个金耳朵测试


http://www.goldenears.philips.com/SC/challenge.html
再次证明了我的观点:其实这听音辨别关键还是看个记性
只要不聋,设备不太烂,有点耐心,多积攒点经验,是个人都能是金耳朵
当然最好玩的是
我测试的设备甚至都可能是烂到家了
就用的单位的办公电脑集成声卡+森海塞尔PC31

对的~就是这个耳麦
实际听音素质还不如K420的玩意儿,也就能去战国产耳麦了
而频响只有40~18K,在实际听音测试中的极高低频延伸测试中确实会有点吃力,需要开到很大的音量——但也不是不能做的
测试的绝大多数项目差别都很明显,很简单就能辨别,甚至不需要对照组就能听出来
个别的AB对比需要一定的听音经验,得学会找到鉴别的特征点
最难的,或者我认为最不公平的应属金耳朵级别测试里9频增益衰减的鉴别了
对于专业混音师或EQ发烧友而言这很简单,听一下就知道是什么频段了
但是对于一般玩家来说,听出来差别很容易,辨别出来是增益还是衰减很容易,区别高中低频大概频段也很容易
但想在9个频段里选一个……就有点难了……毕竟日常玩的EQ只有5段,频段熟悉程度还是比专业人士差太多
靠短期记忆是根本做不到的
所以只能老老实实的学习,我是花了不少时间训练才记忆下了不同频段的特征(要记住18种不同效果啊……)
于是可以说这个测试并不难,是个下功夫就能学会的
归根求底
听音辨别 木耳金耳
其实本质上只是个经验和记忆活儿罢了
这也是我一直以来强调听音经验的原因,不是倚老卖老欺负人
而这种懂得如何听如何记忆的经验在听音辨别中,真的很重要
欢迎大家都来玩玩这个测试
可能花的时间较长(有人说要3个小时 但是可以存储记录 我就是上班闲暇时断断续续做的)
如果有实在过不去的可以来提问,我或许可以给点怎么听音辨别的建议
祝大家都成为金耳朵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2回复贴,共1页
<<返回mp3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