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吧 关注:474,806贴子:737,082
  • 4回复贴,共1
静坐要“入静”——这是人们所共知的常识。然而,“静”与“动”一样,都不过是一种精神状态而已,如果静能成仙作佛,动何不能?为什么修行要“入静”呢?我们做人做事,应当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不应糊糊涂涂、浑浑噩噩,修行当然也一样,应该对修行的目的和原理弄清楚,才不至于本未倒置、误入歧途,才能够在实修中把握分寸、不偏不倚。因此,弄清楚为什么要“入静”,是一个非常根本和重要的问题。
“入静”的目的,其一是专注。佛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阴符经》说:“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专注为入静的目的是显而易见,也是人们最容易理解的。然而,人们往往本未倒置,反将入静作为专注的目的,即所谓的“以一念代万念”。最常看到的被当作“以一念代万念”的方法如念佛、意守等。可佛经只说念佛能往生净土,并没有说入静能生净土呀?,虽然佛经说过“一心不乱”,但一心不乱只是念佛专注达成的体现而不是念佛的目的,佛菩萨的大愿中,也只有闻声救助,根本就没有入静救助的说法。而意守丹田的目的就是意守丹田,杂念减少只是专注的表现之一,根本不是意守的目的,相反,如果你过于专注于杂念的喊少,必定失去对意守的专注而误入歧途。
专注者,心神专一也!检验专注程度的标准一方面是杂念的多寡,另一方面就是目标的清晰度。意守者经常易犯的一个错误是过度追求专注的清晰度而导致气血阻滞,即所谓的意守过重。要知道,我们的意识能穿越任何障碍,通达于任何时空,除非是他所要作用的目标,否则是不会造成障碍的。精气神也一样,因为即使修成阳神,也能透金石而无碍,步日月而无影。那么造成气血阻滞的原因是什么呢?原因之一是根、识不分。《八识规矩颂》中说:“愚者难分识与根”。我们意守所用的应该是识而不是根,而大多数人不明此理,在意守时过度追求清晰度而牵动身根,造成头部气血阻滞,久而头涨头痛,甚至出偏。意守造成气血阻滞的第二个原因就是目标错误。某些人以色身为意守目标,还有很多人,把气理解为有滞碍的微粒,错误地将“积精累气”理解为这些微粒的聚集,于是他们的意守就造成了意守目标的气血阻滞,甚至出偏。由此可见,意守造成气血阻滞的原因完全是原理不明,操作不当造成的。从理论上说,既然意守的目的就是专注,那么就应该专注程度越高越好,而不是所谓的“似守非守”。因为原理不明,许多人对“似”与“非”的界限分辨不清,意守方法当然就无法掌握。因为初学者无法忘形入虚,因此意守时应以杂念减少为主,而清晰度的强度当以不牵动身根,头部和意守目标得到充分放松方为合法。随着修行的深入,忘形入虚,分清根识,自然能更清晰地意守目标。然而,《唱道真言》只倡静观,不提意守。对清晰度的过度追求,还会影响到其它的入静目的,根据修行目的的不同,对专注清晰度的掌握还要注意其它要求,这个问题后面再作讨论。
由上可知:“入静”既不是修行的目的,甚至也不是修行的方法,它只是专注的过程中,专注达成的体现。为了避免修行者因对专注不当而造成的偏差,先辈们将此专注达成的标准作为修行方法的名称而称之为“入静”。
“入静”既然既不是目的也不是方法,那么我们静坐时,就不应该过度追求“入静”,因为那是本未倒置,往往会造成我们专注目标的错误,从而修行难以进步。其实,只要我们一心观照,杂念自消。“观心十三喻”中有“非涉无杵”之喻,就如与我们工作无关的事情,只要我们不理睬它,它根本不会对我们造成障碍。杂念就是和修行无关的事情,因为我们修行的对像又不是杂念,为什么要关心它的起起落落、生生灭灭呢?只要你不理睬它,心自然清静。如果一时失念,有“海中放鸟”喻——舟船行至海上,大胆将鸟放出,鸟儿因为没有落脚之处,自然会回到船上。只要我们一心静观,及时将一时失念之心拉回静观中来,散乱会自然消失。
“入静”的目的,其二是敏锐。精神专注,干扰减少,自然感觉敏锐,从而能及时捕捉到修行过程中的种种现像及机关的变化。炼丹最重要的阳生及玄关等现像的发生,非敏锐不能捕捉。《唱道真言》云:“夫未发非玄关也,既发非玄关也,惟将发未发、未发忽发之际发之者,玄关也。略先一息非玄关矣,略后一息非玄关矣。故玄关之在人,方其静时,转眼即是,及其动时,转眼即非,是直须臾耳,瞬息耳。”可见敏锐之重要呀!但欲获得敏锐,最忌执着,因为敏锐细微、深隐,而执着粗重、浅显,执着越强,感知越弱。尤其是那种抑制性的执着,比如为去除杂念而抑制念头等,对敏锐干扰最大。
“入静”的目的,其三是显露。《唱道真言》云:“若为游思之故,束缚大苦,性地安得圆通?灵光何由透发?反要潇洒自如,旷旷荡荡,浑然太虚之体,不为物累。”一语道破玄关秘密。学人妄将“入静”执为修行目标和方法,抑制自心,执着于一段空白念头,以为达到“无念”,其实不过是一种假像。结果只能是头脑昏沉,思维迟钝,越修越蠢,古大德称之为畜牲禅。昔日曾有一卧轮禅师,就是以抑制自心为功夫,到六祖惠能处炫耀:“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六祖闻偈后说:“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缚”,然后说偈曰:“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真正的“无念、无相、无住”是远离一切执着,是一切障碍和干扰的自然消除,是自心的彻底自由和解放。也就是说:无念既不是修行的目的,也不是修行的方法,只是干扰和障碍自然消除的一种效验。而这种干扰和障碍的消除,更不是通过抑制自心所能获得的,而是智慧通达,心无迷惑才能自然达成的。因为心无迷惑,自然心无挂碍,自然干扰、障碍尽消。安住于此,即是定慧一体。因为干扰和障碍的消除以及自心的解放,元神性光得以自然显现。又兼敏而自觉,自然入道。
“入静”的目的,其四是聚集。“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所谓“清静”者,无扰动也。比如空中的浮尘,只要你不去扰动它,它自然会漂落于地;反之,若有闲人,多余扫除,越扫越乱,尘飞不绝。同样的,如果你以“清静”的欲望扰动自心,反失其静,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对治之“道”,就是更大地“魔”,越治越乱,与无为之道背道而驰。
“入静”的目的,其五是待机。比如渔者垂钓,静坐河边,观守浮漂——渔者所候者,鱼也,非漂也;又如灵猫捕鼠,守候洞口,专等鼠出——灵猫所守者,鼠也,非洞也。我们端坐静观,也是一样,所观所守,乃是机发阳生,而不是丹田、眼前,更不是死静。死猫最静,捕不了鼠;木人最静,钓不到鱼。死静是炼不成丹的,必须待机应机,“如水晶盘中之珠,转漉漉地,活泼泼地,自然圆陀陀、光烁烁”的,方能成丹。
待机者,志之立也;敏锐者,魂之灵也;显露者,神之活也;专注者,意之坚也;集聚者,魄之固也。志属水,魂属木,神属火,意属土,魄属金,五行匹配,即是炼丹之道也。魂魄神志意,分之为五,合之则皆归于神。魂魄意志,皆属广义之神,或者说:魂魄神志意齐全,方为完整的神。因此五者统称为五神。其中魄固自然气生,志坚自然精凝,因此修此五者自然精气神俱全。正如四季分属金木水火,而土藏于四季之中;魂魄神志皆含意土,无论待机、敏锐、显露、聚集,都有专注伴随其中。五者中,敏锐是一种自然达成的功能,显露是自然出现的现象,均参不得一丝人为造作;聚集亦以自然为妙,人为则参杂。因此,五神的调节,主要在于意、志二者。那么,意与志有什么不同呢?志是方向性的,战略性的;而意是目标性的,战术性的。五行之中,土是克水的,因此,过强的甚至是错误目标的专注会对待机产生干扰甚至克制。可见,战术应当从属于战略,“天一生水”,下手应当以立志待机为先。前面说过,四神皆有真意伴随,真志既立,其中必有适当的专注,敏锐自生;心无障碍,干扰渐除,元神自显,灵光自现,此时才有了专注的目标;适当专注,气自凝集,气凝而精生,精生则志坚……如此五神五行相生相扶,结成一块,金丹可成也。


1楼2016-04-07 01:06回复
    非常感谢各位的支持。也许是与一些人固有的观念相左,有些人接受不了,我在道门吧发的帖子(同一篇文章)很快被删了。


    7楼2016-04-07 13:30
    收起回复
      非常感谢我的师傅。当我第一次见到我师傅时,我师傅就对我说:“现在很多人以抑制自心为入静,越修越蠢,你不能这样修。”并向我推荐了《唱道真言》,说:“依《唱道真言》而修,今生必能成就。”我开始时并不能理解《唱道真言》,但当我深入研究佛学后,才发现,原来实修之法全在《唱道真言》里。现在我就专心研究《唱道真言》,有此一书,修道足矣!


      8楼2016-04-07 13:35
      收起回复
        “执着”简答:
        佛教中的“执着”是什么意思?佛教中的“执着”,首先属于认识论的范畴,指的是对事物的错误的认识。比如一个眼花的人,前眼出现了幻觉,误以为虚空中有花,并坚持他的看法,这就是执着。而对于正常的人,看到了真正的花,并坚持自己的正确见解,这不叫执着。再举个例子:比如有个人,脑子有些一根筋,某天他要开车出去玩(不知道他是怎么考上驾照的),于是他的小伙伴对他说:“你不要乱停车,要把车停到停车场的车位上去。”这个人记性蛮好,他记住了。当他到达停车场后,就问管理员:“有车位吗?”,管理员说:“有”,于是他就开车进停车场去找车位,可是停车场内空空如也,他始终找不到一个“车位”放在停车场上,于是他就回头骂管理员:“你胡说,哪里有车位呀!”——这叫执有。管理员告诉他:“车位就是空的!”,这小子又错误地认为:“车位”是根本不存在的。于是,他始终无法停车——这叫执空。而对于一个正常的人,他知道车位本来就是空的,又能正确地了解“车位”的现像和作用,这叫智慧,无论他如何坚持,都不叫执着。
        “执着”首先是错误的认识,而基于错误认识而对错误目标的追求和对错误对相的攀缘也是“执着”。
        佛教传到日本后,日本人将干事业时的坚持与恒心也称为“执着”,但此“执着”已经不是原来的含义,而是指坚定的信念。干任何事要想成功都要有坚定的信念,尤其是修行。佛教要求入门者都要发出离心或菩提心,八大菩萨发心:“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众生未尽,誓不成佛。”即是大菩提心。


        11楼2016-04-08 06:01
        回复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佛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那么一切有为法,本来就是如梦幻泡影、如露如电,而应作如是观呢?还是本来并非如此,而应作如是观?如果是本来并非如此,而作如是观,那么佛就是在教人弄虚作假,自己骗自己。而佛是如语者、实语者、不妄语者,可见,应该是诸法本来就是如梦如泡,如露如电的。那么佛不是等于在说废话么?本来就是这样的,你想“住”也“住”不了呀!也就是说:无论你是否认识到或者说通达到诸法如幻,你本来都是“无所住而生其心”的。
          佛的确是在说废话,但这是救人的废话。因为未能通达者,虽然其实他根本也“住”不了,但在他的妄想中,却在不断地攀缘,寻找能住所住。就如一个不会游泳的人,他落水后,会不断地乱抓,想抓到一根救命稻草,但他根本什么也抓不到,最后淹死;而会游泳的人,他知道水中根本不会有什么救命稻草,他也不会乱抓,虽然他同样什么也没抓住,却能在水里相续的划动中,自在畅游。
          一句话:心无惑乱,本来无住。


          21楼2016-04-11 21: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