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吧 关注:782,028贴子:5,412,182
  • 13回复贴,共1

中山的特色美食介绍,欢迎大家补充,谢谢!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山地区饮食主要以当地盛产原料为主,烹饪方法也以粤式较多,口味清淡,注重滋补,讲究色、香、味、形。
敝邑中山位处珠江西岸,水网纵横,物阜民风,中山此地亦乃美食天堂。有所谓“吃在广州”,这自然没有错,但省府有的中山都有,而且更便宜,同是一块钱,你在中山能享受到的服务,是广州所无法能相提并论的。
与宁静淡泊的民风一样,中山菜被人总结为“清、淡、鲜”,又有好事者分之为四大流派:民田、沙田、小榄、五桂,这些都不必细说,如果大家有三两外地好友前来中山做客,推荐他们去尝尝这些特色美食。


IP属地:广东1楼2016-04-09 16:02回复
    石岐乳鸽
    石岐乳鸽是广东省中山市著名特产之一,石岐乳鸽本是中山籍华侨从国外引进的优良鸽种,经同中山石岐的优良鸽杂交后孵育出来的一种乳鸽。这种乳鸽以体大肉嫩、胸肉特厚而著名,烹制方法繁多,用乳鸽制作的茶肴,有红烧乳鸽、脆皮乳鸽、明烧乳鸽、松江乳鸽、江南白花鸽、油浸乳鸽、白切乳鸽、豉油王乳鸽等。石岐盛产乳鸽,以体形大、胸肉厚、肌肉饱满、肉质嫩滑爽口而饮誉省港澳市场。



    IP属地:广东2楼2016-04-09 16:06
    收起回复
      2025-08-11 14:34:5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小榄菊花宴
      中山小榄镇以产菊尝菊而久负盛名,用菊瓣所特制的菊花宴,如三蛇菊花羹、菊花炸鱼球、菊花蒸肉丸、菊花鱼榄、菊花鱼片、菊花鸡、菊花海鲜、菊花焖猪肉、菊花炒牛肉等,每种菜式都有肉的鲜味,更有浓浓的菊花清香。


      IP属地:广东3楼2016-04-09 16:06
      收起回复
        钵仔禾虫
        禾虫,产于水稻田淤泥中故名。中山沙田广阔,历来盛产禾虫,每年上半年立夏至小满,下半年寒露至霜降的节令之间,禾虫钻出泥面,这时用网具装捕。禾虫含丰富蛋白质、脂肪、铁、磷和维生素B等,营养价值高,味道非常鲜美、香甜,极受珠江三角洲群众所喜爱。


        IP属地:广东6楼2016-04-09 16:10
        收起回复
          三角沙栏鸡
          三角沙栏鸡是广东省中山市三角镇的特产。沙栏鸡又名三角鸡,也称石岐鸡。是广东省优质地方鸡种之一,特点是鸡其个体大,胸肉较厚,肌体丰满,以鸡肉味鲜、香滑、骨脆而驰名中外。


          IP属地:广东7楼2016-04-09 16:11
          回复
            三月红荔枝

              三月红荔枝是中山市历史名牌产品,又是荔枝家族中的“迎春使者”。
              它的特点是:果壳色泽鲜红,果体肥大,果肉厚而雪白多汁,味道似酸非酸,似甜非甜,别有风味,食之使人醒脾开胃,是岭南有名佳果。


            IP属地:广东13楼2016-04-09 16:19
            收起回复
              石硖龙眼

                中山所产的龙眼,过去以榄镇九洲基的脆肉龙眼最为有名。近年来经市水果部门的精心培育优化,创出了石硖龙眼的特优品系--中山脆肉龙眼,质量后来居上。
                其特点是:果大、核小,可食部份为67%至69%,果肉晶莹厚润、爽脆清甜,不流汁,平均单果重9.36克。
                现在这种新产品已建生产基地三万多亩,年产两千多吨,大部分外销港澳等地。


              IP属地:广东14楼2016-04-09 16:20
              回复
                长江脆肉鲩

                  脆肉鲩是中山长江水库主要特产之一,是利用水库的矿泉水,饲以精饲料运用活水密集养殖法,养出来的鱼,外形如旧,但肉质已变,蛋白质较普通鲩鱼高12%,味道更为鲜美,还具肉质软滑、爽脆与众不同的特点,尤以鱼肚部分最佳,因这种鱼肉质带有韧性,固烹调制作繁多,生炒、蒸、炖等各具风味。


                IP属地:广东15楼2016-04-09 16:20
                收起回复
                  2025-08-11 14:28:5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小榄菊花肉

                    小榄地区盛产菊花。充分利用菊花作食品便应运而生,其中最负盛名是菊花肉。菊花肉是选用猪的背部肥肉、切成透明状薄片用糖腌制,外面拌一层半鲜半干的糖渍菊花瓣而成。这种菊花肉看来虽肥,但吃起来爽脆不腻、清香可口,特别是菊瓣液香凝喉,芬芳扑鼻,是中山的传统送礼佳品。


                  IP属地:广东17楼2016-04-09 16:21
                  回复
                    石岐鸡(沙栏鸡)

                      沙栏鸡原产三角镇沙栏圩而得名,又称“三角鸡”,因大量的沙栏鸡经石岐转口输往广州和港澳各地,故又称“石岐鸡”。该鸡种以其肉嫩滑、味道鲜美、体型适中,特别适合制作“白切鸡”而驰名省港澳。近年来,香港的畜牧工作者,利用沙栏鸡做母本,三黄胡须鸡做父本,适当吸入新汉夏鸡的血缘,育成命为"石岐杂"的新鸡种,占有香港80%的肉鸡市场。
                      沙栏鸡种来源,据说200多年前从顺德、东莞迁移到中山的农民带来的鸡种,经过长期选育而成。现有母鸡40万只,年产雏鸡1400万只左右。
                      沙栏鸡适应性较强,其生产性能如下:
                      1、生长速度:出壳雏鸡体重32克左右。养至70天在龄为723.35克,105天龄为1111.3克,成年公鸡2150克,母鸡1550克。
                      2、产蛋性能:要孵化母鸡的年产蛋70-90只,不需孵化母鸡的年产蛋可提高到110只以上,蛋重45克左右。
                      3、屠宰率:105天龄屠宰测定结果:公母平均半净膛屠宰率为86.05%,全净膛屠宰率为80.04%。


                    IP属地:广东18楼2016-04-09 16:21
                    回复
                      中山麻鸭

                        中山麻鸭是蛋肉兼用型品种,被列为广东优良地方禽种之一。中山境内多属冲积沙田,过去地多人少,劳不足,耕作粗放;且易受台风和虫害影响,遗落在田间的谷粒很多,农民群众在生产实践中,利用鸭能喙食害虫和除草的习性,每年早晚两造饲养“中耕鸭”(即踏茜鸭),进行中耕除草、除虫。还饲养两造“埠鸭”,在收割后的稻田中采食遗落的谷粒,从而获得粮鸭兼收的目的。中山农民早在600年前,就已经采用了这种农牧结合的生产方式,中山麻鸭就是在这样特定条件下逐步育成的。
                        中山麻鸭,体型大小适中,皮下脂肪较少,用以制做"冬瓜盅"和"陈皮鸭",是茶楼酒家的名菜。
                        中山麻鸭的外貌特征除公鸭头部和副翼羽、镜羽带绿色光泽外其余羽毛均呈褐麻色,有如麻雀毛色,故称麻鸭。
                        麻鸭的生长速度,据华南农学院饲养测定:养至30天龄的肉鸭体重259.2克,60天龄体重680.2克,90天龄体重1315克。
                        产蛋高峰期在开产后的第二、三年,一般每只母鸭产蛋160只至170只,最高者200只,每只蛋重50-80克左右。
                        90天龄的公母鸭屠宰率为83.37%。
                        中山麻鸭除本地饲养外,还分布于珠海、斗门、番禺、东莞、新会、南海、宝安等地。


                      IP属地:广东20楼2016-04-09 16:23
                      回复
                        罗氏沼虾

                          中山于1978年引进罗氏沼虾,1979年人工孵化繁殖育亩成功后,开始投入小量虾苗在小鱼塘试养。1982年又引进一批罗氏沼虾苗在多宝林果场试养,养殖154天,成活率为66%,平均亩产116.3公斤。从1983年起,水产部门就着手建设罗氏沼虾和优质水产品养殖基地。1984年,中国水产养殖公司和省水产厅联合投资210.5元,把中山市良种繁殖场改建成广东省淡水养殖第三良种场,新挖和改造池塘395亩,建成越冬育苗温室一座,面积1070平方米,使该场从种稻为主转移到以繁殖和养殖罗氏沼虾为主。1985--1987年,全市再投资235万元,先后在南朗、翠亨村等镇沿海地带开发建成了中山市特种水产养殖示范场、中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养殖场以及市水产研究所等以养殖优质鱼虾为主的水产养殖基地,共建造池塘1350亩,使新兴的罗氏虾科养殖业得到迅速发展。由1984年全市有养殖场2个、池塘170亩,总产18.9吨、平均亩产114公斤,发展到1987年的10年场、所、镇,面积991亩,总产72吨,平均亩产72公斤,成为广东省罗氏沼虾的繁殖、养殖的重要基地。


                        IP属地:广东21楼2016-04-09 16:23
                        收起回复
                          小榄八大特产

                            在“菊城”——小榄镇,自古至今,人们十分喜爱种植菊花,菊花随处可见,六十年一度的菊花盛会更是蜚声中外。因此,小榄镇传统的八大特产也以菊花为特色的为主。
                          小榄八大特产分别是:
                            菊花肉:小榄镇当地一种小黄菊,俗名地菊花,形状如金钱大小,将其花瓣晒干,撒在煮好的肥猪肉上,然后浇上糖浆,即成菊花肉。
                            菊花糖砖:取白糖放入锅中,煮融至起胶,然后撒进小黄菊瓣,薄盖糖浆,然后用抹有花生油的锅铲迅速匀压,冷却切块即可。用作小食,清香可口。
                            菊花露酒:首先将小黄菊和米曲酿成酒母,然后加入适量的糖和酒便成了。
                            荼薇花肉:荼薇花肉与菊花肉的制作方法相同,不同的是荼薇花肉加进的是荼薇花,而不是小黄菊花。
                            荼薇露酒:制造方法与菊花露酒相同,不同的是荼薇花酒加进的是荼薇花。荼薇露酒既是现在餐桌的美酒,又是馈赠亲友的珍品。
                            荼薇蛋卷:加进荼薇制作的蛋卷,甘甜香脆,味道极佳,是馈赠亲友的最佳选择。
                            鲮鱼球:以绞好的鲮鱼肉加入生粉、花生油、水、味料,人工充分搅拌成胶状,用汤匙舀成乒乓球略小放落滚油锅中炸至金黄,然后蘸蚧酱或者加入菊瓣食用,大小茶楼、餐厅、酒家一年四季均有得吃。传说以公记鱼球王最著名。
                            蜜梨:大寒节前后,以棠梨为砧木,取蜜梨新枝,嫁接于砧木之上,第三年才可以留果,果在秋冬时候成熟,果香四溢,脆爽可口,是治疗喉咙痛等良药。


                          IP属地:广东22楼2016-04-09 16:23
                          回复
                            中山古镇有三大传统名小吃:石板糍粑、烟薰豆腐、龙洞咂酒早已远近闻名,被人们称之为中山古镇三绝。古镇三绝物美价廉——烟熏豆腐、石板糍粑,每个1元;咂酒,每坛10元。您若到了中山,一定别忘了亲口尝尝。
                              石板糍粑

                              因其用石板作锅,烤热糍粑而得名。它采用纯糯米经过泡、蒸、舂、烤四个步骤制成。用笋溪河水泡上两天,再放入木制蒸笼蒸两个小时;盛入石制容器,用芦苇杆将糯米捣碎;最后将糍粑放到大青石板上,烤热后加上黄豆粉白糖即可,吃起来口感柔软细腻香甜。
                              烟薰豆腐

                              要做好烟薰豆腐,一定要耐心细致。先把黄豆用水泡胀变软后,在石磨盘里磨浆滤渣,煮开;然后用石膏制成豆腐脑;再把豆腐脑滤水,用特制的木箱将豆腐压紧,再划成若干块方形豆腐。最后开始薰制。先在竹板上涂上特色的香料,再放上豆腐,用木炭加米糠薰制,期间不断的刷油翻面。最后刷上佐料,撒上葱花,看起来金黄油亮,吃起来外酥内软,鲜嫩爽口。
                              龙洞咂酒

                              人们用米伴高粱,加酵曲,贮存在小瓦罐中,任其发酵。饮用时加入沸水、冰糖,插入竹管就可以了喝了。据传,中山人民曾用此酒款待、殿中御史杜莘老,所以又称其为“御史咂酒”。在中山,几乎家家户户都自己酿酒,自饮自乐,或招待宾朋。


                            IP属地:广东23楼2016-04-09 16:2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