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征洛阳与李渊初始战略
关于这次东征, 《旧唐书》卷1 《高祖本纪》记载:二年春正月戊辰, 世子建成为抚宁大将军、东讨元帅,
太宗为副, 总兵七万, 徇地东都。①《资治通鉴》卷1 8 5 记载:戌辰, 唐王以世子建成为左元帅, 秦公世民为右元帅, 督诸军十余万人救东都。②这两条材料存在一些差别, 《旧唐书》中李建成为抚宁大将军、东讨元帅, 李世民为副; 《资治通鉴》记载李建成为左元帅, 李世民为右元帅。兵力记载也略有差别。不过这两条材料都提到了李建成的世子身份, 而且顺序在李世民之前, 应该说, 李建成以世子身份为此次东征的主帅应无疑问。另外, 《旧唐书》记“ 徇地东都”。《资治通鉴》为“ 救东都”。那么“ 救” 字应从何说起? 义宁二年(6 1 8 年) 正月, 壬戌王世充被李密所败。是役, 东都越王杨侗集团损失惨重, 虎贲郎将王辩、杨威、刘长恭、梁德、董智通都战死。数万士兵溺死于洛水, 王世充仅以身免, 因怕问罪, 不敢回洛阳。又遭大雨雪天气, 士卒冻死者甚多。盛奇秀先生详细地论证了此次出师不是救东都, 而是“ 徇地东都”, 而且指出《新唐书》卷2 《太宗本纪》中直接用“ 攻东都”, 最后指出此次出师是趁东都危机之际, 夺取东都。对此笔者不再赘述。其实, 对于此次出师的目的, 不应仅仅停留在夺取东都的层面上, 而与李渊经营天下的初始战略密切相关。李渊初始的战略如何?这需要先从李密致书李渊之事说起。之前, 柴孝和曾向李密献策:
秦地阻山带河, 西楚背之而亡,汉高都之而霸。如愚意者,令仁基守回洛, 翟让守洛口, 明公亲简精锐, 西袭长安,百姓孰不郊迎,必当有征无战。既克京邑,业固兵强, 方更长驱崤函,扫荡东洛, 传檄指挥,天下可定。但今英雄竞起, 实恐他人我先,一朝失之, 噬脐何及!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