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吧 关注:2,790贴子:186,916
  • 4回复贴,共1

【关于太子】论义宁二年李建成东征洛阳 作者:齐子通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摘要: 李唐占领关中之后, 统一北方的次序是平定西北陇右的薛举父子、李轨, 消灭北方的刘武周, 再一举消灭中原的王世充、窦建德。其实, 李渊初始战略并非如此, 而李建成此次出征洛阳乃是李渊争夺天下初始战略的一部分。李建成在即将攻下洛阳的最佳时机却匆忙班师, 通常以李世民所言为据作为班师理由, 恐不尽然, 炀帝被弑, 时局骤变, 李渊称帝的政治需要也许才是匆忙班师的真正原因。李唐统一北方的步骤也为之一变。另外, 此次东征对王世充和李建成的政治命运也有所影响。
关键词: 李渊; 李建成; 洛阳; 《大唐创业起居注》


1楼2016-06-05 20:55回复
    一、东征洛阳与李渊初始战略
    关于这次东征, 《旧唐书》卷1 《高祖本纪》记载:二年春正月戊辰, 世子建成为抚宁大将军、东讨元帅,
    太宗为副, 总兵七万, 徇地东都。①《资治通鉴》卷1 8 5 记载:戌辰, 唐王以世子建成为左元帅, 秦公世民为右元帅, 督诸军十余万人救东都。②这两条材料存在一些差别, 《旧唐书》中李建成为抚宁大将军、东讨元帅, 李世民为副; 《资治通鉴》记载李建成为左元帅, 李世民为右元帅。兵力记载也略有差别。不过这两条材料都提到了李建成的世子身份, 而且顺序在李世民之前, 应该说, 李建成以世子身份为此次东征的主帅应无疑问。另外, 《旧唐书》记“ 徇地东都”。《资治通鉴》为“ 救东都”。那么“ 救” 字应从何说起? 义宁二年(6 1 8 年) 正月, 壬戌王世充被李密所败。是役, 东都越王杨侗集团损失惨重, 虎贲郎将王辩、杨威、刘长恭、梁德、董智通都战死。数万士兵溺死于洛水, 王世充仅以身免, 因怕问罪, 不敢回洛阳。又遭大雨雪天气, 士卒冻死者甚多。盛奇秀先生详细地论证了此次出师不是救东都, 而是“ 徇地东都”, 而且指出《新唐书》卷2 《太宗本纪》中直接用“ 攻东都”, 最后指出此次出师是趁东都危机之际, 夺取东都。对此笔者不再赘述。其实, 对于此次出师的目的, 不应仅仅停留在夺取东都的层面上, 而与李渊经营天下的初始战略密切相关。李渊初始的战略如何?这需要先从李密致书李渊之事说起。之前, 柴孝和曾向李密献策:
    秦地阻山带河, 西楚背之而亡,汉高都之而霸。如愚意者,令仁基守回洛, 翟让守洛口, 明公亲简精锐, 西袭长安,百姓孰不郊迎,必当有征无战。既克京邑,业固兵强, 方更长驱崤函,扫荡东洛, 传檄指挥,天下可定。但今英雄竞起, 实恐他人我先,一朝失之, 噬脐何及!①


    4楼2016-06-05 21:00
    回复
      2025-08-11 13:36:4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从《新唐书? 李密传》来看, 柴孝和向李密进策的时间在大业十三年( 6 1 7 年) 四月到九月之间。从这句话里,也可看出翟让尚在, 李渊尚未得关中。柴孝和不希望李密屯兵于坚城之下, 而是主张让裴仁基守回洛, 翟让守洛口, 李密率精锐夺取长安, 建立关中根据地。然后东进, 扫荡洛阳, 如此中原平定, 然后传檄以定四方, 而且提醒李密, 不要让别人夺取关中。李密并非不知道关中的重要性, 在大业九年杨玄感起兵时, 李密就提出取关中为中策, 围东都为下策。此时,李密回答柴孝和:君之所图, 仆亦思之久矣, 诚乃上策。但昏主尚存, 从兵犹众, 我之所部, 并是山东人,既见未下洛阳,何肯相随西入?诸将出于群盗, 留之各竞雄雌。若然者, 殆将败矣!①


      5楼2016-06-05 21:58
      回复
        义宁元年(6 1 7 年) 十二月,除了李世民击退薛举以外, 李孝恭招慰山南, 所至皆下; 刘文静败擒屈突通; 河池太守萧瑀降附; 詹俊、李仲衮徇下巴蜀, 可以说, 李渊集团的势力发展顺利。这些构成了李建成东征的背景, 说明东征之时, 后方算是稳固的。击退薛举而舍之, 马上出兵洛阳, 足以表明李渊对中原的强烈关注。值得注意的是, 此次东征阵容强大, 据《大唐创业起居注》记载: 有李建成、李世民、刘文静、萧瑀、窦琎、殷开山、屈突通等, 最后还说“ 军士以上僚佐等, 皆选知名者为之” ① 。这些足以表明李渊对此次东征的髙度重视。为了配合东征,二月, 李渊遣郑元瑱出兵商山上洛道, 定南阳以东诸郡, 并遣左领军大都督府的元规, 慰抚安陆及荆襄地区, 元规或许有探听江南动静的作用。


        8楼2016-06-05 22:04
        回复
          文章是是史学界的一种看法,并不新颖,挂了太子建成的名头,转过来大家看看,有什么分析,可以一一探讨


          13楼2016-06-05 22: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