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16日漏签0天
queen吧 关注:15,588贴子:167,728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 84回复贴,共6页
  • ,跳到 页  
<<返回queen吧
>0< 加载中...

Queen:未被讲述的故事(自译,长贴- a tribute to Queen)

  • 取消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Tiarex
  • 游戏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9.26后,遭遇史上最严重演唱会后遗症,看过了台上头发花白的梅花老爷子、大屏幕上闪现的Freddie,想到可能再也没有机会见到的Deaky,再也不会听到新的乐队和声,永成追忆的辉煌gig时光。。。心就像被锤过一样闷痛。回来不断翻看之前的MV、演唱会、纪录片,也在吧里拜读了几位前辈的精品马拉松贴,仍无法满足,于是立刻去买了一本新书“Is this the real life? the untold story of Queen”。
这本书出自Q杂志编辑之手,400页的内容,大概是搜刮了所有能找到的关于乐队和成员的主要采访资料,按时间整理编辑出来,写得相对比较中立和客观。(比如Peter freenstone写的Freddie传记就sensitive得多,毕竟是陪伴他多年直到最后一刻的忠实仆人。)里面不乏有一些之前没看过的有趣资料和评论,这许多的碎片拼起来,就好像乘坐时光机,从最开始再回顾一遍这支伟大乐队的种种经历。作为新人,我冒昧地来发这个长贴,希望能将我看到的点滴翻译出来,与喜欢Queen的各位分享。


  • Tiarex
  • 游戏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这本书的目录。基本上,第一章是引子,简短回顾了Live Aid时的逆天胜利。之后就按照时间顺序从头讲起,看标题就能大概猜出是在什么时期。
我也按照此顺序来节选翻译+吐槽,如果有感兴趣特别想看的部分,欢迎留言~~~


2025-08-16 17:56:0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Tiarex
  • 游戏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再插一段:
我们现在看起来Queen在台上风光无限、高能无比,我自己每次看到牙叔手一挥,台下那黑压压七万人的手臂也跟着起来,或者跟着Radio Ga Ga或者WWRY翻飞鼓掌,就像Brian说的那样,“一辈子都没见过这种景象”,真是鸡皮疙瘩都要看起来。
也看过有人评论说,前面唱太浪,后面赶时间唱得比较急~但是其实这段演出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他们之前非常刻苦的强化排练了四天,把所有可以上的歌列出来,精选最能出彩的,再和谐地串起来。纪录片里也说了,特地买个钟放在录音室里卡时间。其实live aid难度很大,不仅因为这么多人看、这么多巨星同台竞技、时间又这么有限,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舞台不是你的,事先没办法彩排,上台前不能调音,没有灯光和布景,下面的听众也不全是冲着你来的,持续时间太长、可能根本就没反应。。。所以Queen的成功才那么让人震惊和膜拜。他们不是因为运气或者别的什么原因才steal the show的,他们四人都是极其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顶级音乐家,这本书里会一再地叙述这个特质,这也是我如此喜欢Queen的原因之一。
还有一个小花絮:那天演完,Freddie奔至车里,说“thank god that’s over!”然后喝了一大口伏特加。之后,他带着随行,还有一个相聊甚欢的演员,到Kensington家里看了live aid录像,边看还边吐槽其他乐队不行。。。这个演员是John Hurt,今天英国的老戏骨,出演过哈利波特里的奥利凡德,还是神秘博士50周年特辑里的War Doctor。(不知道困吧有没有whovian~)


  • Tiarex
  • 游戏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叫做Farrokh的这个男孩,有个比较特别的天赋,在听完一遍收音机里面的音乐以后,就能马上用钢琴原样弹出来(呵呵后来Radio Ga Ga,花花丢了曲子给他,没觉得如何就去滑雪了,他听出有戏,凭天分弹出来开录,最后演变成花花最大的hit)。他和学校的其他4个同学组了一个乐队,叫“The Hectics”,主唱是Bruce Murray(记住这个人,多年之后他和已经成名的Freddie还有交集),Farrokh只是负责弹琴,没发现他唱歌有什么特别的地方。。。Murray说他们演奏的多是猫王的歌(还有一堆我不知道的名字),他是主唱部分也因为他长得最帅(笑,看照片长得是不错)。F同学虽然弹琴,但是有时候在台上会有一些奇怪的步伐。。。已经有点未来神台风的雏形了。一次两人在学校之外碰到,Murray邀请他到自己阿姨家里小坐,然后两人一弹一唱给家里人表演。后来Murray他阿姨都还时不时会提起“你那个弹钢琴的龅牙男同学咋不上家来玩啦”(笑cry)
顺便,Hectics这个过家家乐队的成员,日后的发展倒是蛮奇葩的。其中一个在孟买开了餐馆,并且也是“Freddie Mercury早期印度生活之旅”线路的一个点。。。另外两个后来也到了英国,其中一人成了演员,演过电视还有奥斯卡提名的电影,另外一个就是Murray,也在音乐行业做管理。最神奇是鼓手,去美国军校念书,后来被安南指派为联合国维和部队塞浦路斯指挥官,最后又成了尼泊尔军队总监察长。。。Freddie您这都是什么同学。。。


  • Tiarex
  • 游戏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三章:A happy accident
很显然,梅牙花三人要在伦敦相遇了,令人开心的意外事件。
开篇的摘选:
“从一开始我就准备好挨饿了。无论要熬多久,你必须相信你自己。”——Freddie Mercury
(牙叔鸡汤,来干了!)


  • Tiarex
  • 游戏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与此同时,就像Chris说的,1984的两个人水平高太多,最终离开乐队另起炉灶。Brian和Tim准备让Chris当他们的键盘手,但是还缺一个鼓手。这就是Roger的室友看到的那则小广告了。梅花先是在帝国理工的某个Bar简单见面,然后梅同学写了一篇长信给Roger,阐述自己的音乐理念(您好认真啊),这充分表明Brian是个很细致和有计划性的人。之后一起造访Roger的公寓,发现他的架子鼓还在Truro老家呢,只好拿几个手鼓之类的试手,还让他唱了一段,另外三人很快被征服了。Chris说的,Tim那天回去时说:“天啊,我觉得他唱得比我还好。。。而且,他长得还比我帅。。。”
(哈哈哈花花颜值和实力碾压Tim心灵一次。。。Tim后来说,Roger和Brian性格不一样,花花是随意享乐型的,校长是严肃思考型的,这样很互补)
一群人(Smile、Ealing帮)开始混在一起,Fred经常不在家,跑到Chris的公寓去住(校长说“Freddie活得像个吉普赛人”)。校长已经本科毕业,去瑞士观测黄道光,继续读天文物理研究生。Smile仍在接演出,还给Pink Floyd开过场,据Chris说Brian有次演出穿得太土,Roger不得不带他回自己那里找衣服给他换,但是校长太高基本穿不下。。。。
Smile取得了进展,签了公司出了正经唱片。不过其内部对未来风格的分歧在慢慢显露,Roger和Brian很明显是走硬摇滚路线的,但是Tim和Chris更偏Blues一点。之后Chris第一个退出了。三人的乐队在皇家艾伯特音乐厅演出过一次,在他们前面上场的是Free乐队,主唱就是很多年以后会和Queen合作的Paul Rodgers。


  • Tiarex
  • 游戏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大家还是在一起玩,挤在Roger家看美国人登月的电视。Roger:“我妈总是搞不懂Fred的裤褶怎么这么完美。”(因为他是小公举呗~)那时候,Fred开始特别热心地给Smile提意见,这里多一点鼓声,那里加点别的什么,点子多得不得了。Chris跟Brian讲:“他非常想加入,你看不出来吗?”但是Brian认真讲:“不行,不行,Tim是我们的主唱,他接受不了这个的。”Brian已经不太记得这位Fred给1984当roadie的事了,但是他记得第一次在Smile演出时看到Fred的样子。“我印象里,他穿得很像一个摇滚明星。”,就是话很多,意见一大堆,校长补充道。(笑)Roger的印象是:“他来之后就一直没离开了,特别有活力,长长的黑发,华丽的装束。”
好吧,梅花现在还没接纳他们未来的主唱,Fred只能忙着给自己找个乐队。大概是心情郁闷,常常在Ealing学校的公共钢琴上弹琴,课也不上,“像个疯了的Mozart”Chris说。也是在这时候,他的歌唱天赋才开始显露,Chris形容说听到他的歌声后,钉在原地动不了。Fred大概也经过一番纠结,在未来是成为设计师还是音乐家中进行选择。后来,同学看到他的护照职业一栏写着“音乐家”,他显得那么的活力四射,好像有火花从身体里迸出来一样:“我们来做这个!我们来做那个!”
他现在要做的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写一首自己的歌。因为看到Smile已经写出了几首自己的歌,Fred很焦虑:“为什么Tim和Brian能写我却不能?我为什么这么废。。。”(别,未来你都不知道你能写出多么惊天动地的曲子来。。。)
拉上Chris,这个Bulsara/Smith写歌二人小分队,常常跑到Ealing附近的音乐店,Fred把墙上卖的吉他拿下来,弹今天想出的旋律给Chris听。因为去了太多次,店员都受不了了,他们只好买一片便宜的吉他拨片后离开。
最终他写出了一首歌,叫做“The Cowboy Song”,牛仔之歌,开头是这样的:“Mama just killed a man”….是的,就是这个。七年以后,当波米横空出世的时候,Chris一听就明白了:“嗯,这是Freddie在完成他的歌。”


  • Tiarex
  • 游戏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呼。。。写了半天都还在讲Queen之前的故事,作者很能考据,我也很能扯。。。
不知各位看官看得如何?
这才到第三章,后面是大工程。。。我慢慢道来,坚持写到结尾~~


2025-08-16 17:50:0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Tiarex
  • 游戏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1971年7月2日,Queen四位成员齐聚,进行了处女秀。(这算是官方的乐队创始日了吧)之后并没有立刻取得什么大的进展,还是四处想办法演出的日常,有时候去Roger老家靠关系赚点出场费,也有在新地方演砸了被人家追着跑的经历。。。刚刚起步的Queen甚至还比不上Brian或者John的旧乐队,好歹进过录音室。要正式录过歌,才有demo寄给唱片公司,被看中的幸运者才有可能更进一步,出点单曲track之类,或者是直接出唱片,后面跟着是宣传、发行、巡演……真正的商业化运作很复杂也很遥远。这时候Roger答应家里休学一年的时间已到,必须回去念生物,还要忙着Queen的事,时装铺只能关了,两人的经济来源都成问题。Freddie继续给对面的Alan打工,把市场的公共电话作为自己的联络方式,也靠Mary补贴家用。Brian这边论文还拖着,他也感觉到很焦虑,太想让Queen做出点什么来了,不得已打电话求助几年前给Smile录过歌的联络人Yeadon,看看他能不能帮忙——时机还真是刚刚好。
Yeadon正好在负责装修一间新的录音棚De LaneLea——不是什么高级录音棚,条件很糟糕,基本的隔音效果都不好。工程师试图重新整修,又不能叫已经签了的成名乐队来试(比如The Kinks),Brian的这通电话提供了一个好的选择。Queen来做声效测试,得到的报酬是免费帮他们录一些demo。这次机会对Queen来说是很及时的:他们可以使用一些专业的器材,获得起步必须的材料。不过毕竟不是真的录音,所以基本每隔几分钟就被打断,然后工程师让他们重新再唱一次。Yeadon说Freddie很难录,因为他不由自主地边唱边演,对不上麦克风。。。但是在场的人都有同感,这只乐队很自信、很认真,肯定是有前途的,但当然不会在De Lane Lea。这段结束后,Queen拿到了5个demo,这5首歌都将收录在他们的第一张专辑“Queen”里。


  • Tiarex
  • 游戏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好吧,Charisma的offer还是有好处的,那就是让Anthony能有个筹码,以此为由联系上了Trident。Trident的地位是个什么概念呢?滚石、虫团、Elton John、宝爷的火星蜘蛛等等都是常客,Hey Jude就在这里的钢琴上弹出来的。。。大概就是有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录音室吧。Trident很谨慎地看了一些Queen的演出后,才决定要签下他们。最好的录音室是诱饵,交换了从录制、管理、发行等所有的业务,使得乐队完全绑在Trident上,埋下了隐患。(从此走上Death on two legs的受压榨之路。。。不过确实让Queen在技术上得到良好的打磨,在早期得到锻炼。)
题外话:本来Queen邀请Testi做他们的经理的,但这个北方来的男孩因为父母离婚不得不回去照顾家庭,就这样错过了与朋友们一起走上巅峰的机会。
因为录音室全天都被大牌们订满了,Queen拿到的只有“Dark Time”,基本上从晚上十一点之后开始,到凌晨六点之前,只有清洁工和他们作伴。(想想看吧,如果不是真的热爱,谁会愿意大半夜、劳心劳力地创作摇滚乐!这是Queen专注和用心的例证。)那个时候,David Bowie和Lou Reed正在这里录Transformer(这个录音室确实出不少经典啊),他们提前录完,Queen就能早点进场,两拨人在楼梯间擦身而过。花花开他的小mini带Freddie去看Ziggy Stardust的演出,惊呆了:“David穿得像个姑娘!”这正是华丽摇滚的开端。Brian作为团队中永恒的思考者,发愁呢:“Bowie成功了,他有了独一无二的标志。而我们还在这里挣扎着出第一张专辑。。。”(别愁啦~还有几年,世界就会属于你们。话说上海场竟然唱了Under Pressure,宝爷的大幅黑白照片出现在Q屏幕中间,呜呜呜……)
说到开车插一段:困团里最爱车的是谁就不用我说了(特地写首歌向全世界宣布!),但是有个人竟然一辈子都没有驾照。。。那就是old queen Freddie。因为他说:“我不用开车,总有人开车载我滴~~~”(行吧小公举,人见人爱车见车载~)


  • Tiarex
  • 游戏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一张专辑“Queen”,经过多方的反复优化,以及Trident老板、以严苛著称的Sheffield兄弟的审批下,终于得以制作完成。Queen也得到了每周20磅的工资。太少了。。。乐队需要继续找演出。这个时候花花和炯炯都毕业了,炯继续读master,May边做全职的教师工作边写论文,一群人的状况并没有改变多少。Roger甚至在报纸上发过一个小广告:“The Queen! Wants gig! Rock! Phone Roger 4285617 after 7 pm”。(想想后来多少铺天盖地的海报媒体宣传,这个广告特别喜感,简单粗暴:困团!找演出!摇滚的!应该也是为了省钱字数很精简)
Brian的论文交了又交,导师总让他回去再改改。。。Brian想,到此为止了,我的乐队起步了,如果我不跟这事做个了结,给Queen一个机会,我最终会后悔的。那时候学校又让他到国外去做研究,校长还在纠结。。。一次和Roger、Anthony在酒吧,Anthony说:“Brian,你要么去研究star,要么你自己变成一个star!”Roger就笑喷了。但事情就这么定了,那个曾经喜欢在家后院看星星的少年,放弃了博士学业,做出了人生的选择。


  • Tiarex
  • 游戏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接下来就是长长的专辑推广,不赘述。制作人也不省心,向人家介绍Queen团,因为这个名字,总会有人问:这些人是Gay?。。。。好歹最后还是获得了EMI负责人Bob Mercer的青睐,他说:“这个乐队很不寻常,没有短板,当时很多乐队都或多或少有点问题,不是贝斯跑了就是鼓手人品太差之类。他们不会,而且声音好到pin you to the wall(又是这个评语,Fred Bulsara在Ealing学院弹琴唱歌时就出现过)。”隔了一年,这张专辑才正式出现在架子上,五毛钱特效自制的封面被EMI看不起。。。(我觉得挺好看的啊,简单复古)评价褒贬不一,甚至被某些媒体说得一文不值。Freddie也焦虑,他告诉Chris:“天啊!如果这个乐队还没有出路,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不想成为一个在设计室里度过余生的普通人。”Trident给他们雇了一个专门的PR做宣传,当时宣传的卖点是“受过高等教育,服装华丽,吉他手的吉他是用百年壁炉板自制”。。。。逐渐也有了粉丝俱乐部,由Roger的老乡,两个姑娘来运营。Trident还给他们book了一些演出,但是指令是:让那个吉他手表演出弹得很难的样子,现在的年轻人喜欢想象成贝多芬。(哈哈哈牛顿外表,贝多芬演奏状的梅校长)


  • Tiarex
  • 游戏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好,回到1972年,四个人急切地进入录音室,开始制作第二张专辑。这时候他们终于可以在正常时间录歌了。Freddie已经想好第一首歌,欢天喜地拉着乐队和Baker去Tate艺术馆看他灵感的来源,Richard Dadd的名画“仙女费勒的神来之笔”,也就是Queen II里的同名歌曲the fairy teller’s master stroke. 这幅画长这样:

据说里面画了50个场景,画家是个疯子,坚持认为自己是埃及神的使者,杀了自己的父亲,大部分画都是在疯人院里画的。。。Freddie果然品味清奇。。。


  • Tiarex
  • 游戏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吧里略冷清啊。。看看还是那些贴。。。看帖的童鞋要回帖互动哟~


2025-08-16 17:44:0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Tiarex
  • 游戏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Rhodes的回忆是:总是给女士设计和试衣,突然来了几个男人是挺有趣的(关键个个都又高又帅吧)。Freddie高高兴兴地穿着服装飘来舞去~腿上还缝了小翅膀~但是校长他们就一点都不激动= =
老Smile的成员Chris和Tim看了服装,两人私下交流:还好还好,我俩不用穿这个。。。
不过,新服装、更多更大型的演出……这些意味着,Queen已经小有名气了。在Kensington摆摊厮混的日子永远成为过去。
Queen II仍旧拖了好几个月才发行,众人松一口气,开始准备国内巡演。这时候John正式放弃了电子工程硕士学业,后来他说:“电子工程学发展很快,但是我将会和Queen在一起,直到最后。”(难得见到炯炯这么表露情感)。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 84回复贴,共6页
  • ,跳到 页  
<<返回queen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