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160,342贴子:2,989,000
  • 5回复贴,共1

【杂谈】被误解的《老子》概念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6-10-28 17:38回复
    将“无”定义为“万物之始”,这很好理解。
    将“有”定义为“万物之有”,这也很好理解。但就是在这句话的理解上,历史发生了误解。导致了好事者将那句“生于无”篡改成了“有生于无”。


    17楼2016-10-28 19:52
    收起回复
      “无”和“有”,一个是对“万物之始”的命名“,一个是对”万物之母“的命名。因此,从道学的角度来看待万物的产生,这就是”无“和”有“共同作用产生了万物,所以说:”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这也就是所谓的”有无相生“。
      因此,这二者的关系是并列的,但是这二者的存在性状却是相反的,因此说“同出而异名”。“道”的本质是“反”,一切相反对立的关系都属于“道”的范畴,“无”和“有”就是一组“道”学概念。但是,由于“无”和“有”这一组道学概念决定了万物的产生,或者说,“无”和“有”这一组道学概念是在万物产生之初体现出来的“道”。因此,他们就是相当重要的道学概念了,故而要特别进行定义和阐释。并将之合称作”玄“。由于”玄“是万物产生之初的”道“,所以所”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19楼2016-10-28 20:11
      回复
        一谈老子之道就是“无”,而将“有”抛在脑后,放在“无”的从属地位,这是魏晋玄学的思想,不是《老子》的本义。


        21楼2016-10-28 20:33
        收起回复
          这就忽视了“有”的重要性。
          老子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可见,从“道用“的角度而言,虽然”无之“是道用的方法,但”有之”才是道用的目的。
          由此可见,老子的一切道学思想,虽然都是从“无之”这个角度提倡的,但其真正的目的还是从“有之”这个角度去衡量的。
          因此,所谓“不仁”只是为了实现仁,所谓“无为”也是为了实现“有为”,所谓“柔弱”正是为了实现“坚强”。
          老子说:“正言若反。”此之谓也。


          22楼2016-10-28 20:37
          回复
            话说到这份上,如果你还是不明白,那我无能为力了。


            23楼2016-10-28 20:3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