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这支闪光灯,很多人第一时间就想到日清i40,
在没买TT685s之前,我曾经买过一支日清i40(如果没记错是它首发时就下单了),使用了大概一年时间。
在半天的使用后,我在这里说说,就我个人体验,这两个灯的差异。
指数:
i40是40,TT350s是36。
就如上面所说的,买这种小型灯,不太是合适什么漫展人像、逆光拍摄之类的题材。
所以,就差4个指数,i40和TT350s拉不开差距,这一项打成平手。
操作:
i40的按键做工可谓很一般。
首先是按键操作,两个拨轮松松垮垮的,随意接触到衣物之类的东西,拨轮就有可能会被转动。
为了做成很紧凑体积,但是又要装四颗电池。i40把操作面板的按键尽量删减,所以就一些还挺别扭的操作逻辑。
譬如说,要开启高速同步,就要用指甲按住那个很小很细、弹力又很硬的“测试键”三秒;在M档下,设置等变焦的操作方法,也挺繁琐的,具体怎么弄,因为灯已经买了很久了,我也记不起来。
大家如果有意去了解,可以百度搜索“i40说明书电子版“”(内容不多),看一下就明白我的吐槽了。
而tt350毕竟按键比i40多,所以操作起来就顺手多,除了要记住每个键长短按所代表的功能外,其他的操作,并没有什么特别难理解的地方。
这点tt350比i40好。
做工:
i40的机身做工也很一般,塑料壳比较单薄,拿起就有种不扎实的感觉(不过也没到一捏就散开的地步),灯头的转动机构比较紧,,所以,每次转动灯头时,都有特别没安全感。
此外,i40的灯头由于结构的原因,它是不可以90度上翻的,在跳灯拍摄时(特别是拍摄小物件时),有可能因此而导致画面上部的曝光偏高,甚至过曝。
至于350的做工,上面已经说,相对而言,350略胜一筹。
回电速度:
凭借4颗电池的优势,i40的回电速度更快一些;至于350,就不说拍摄中怎么样,如果电池电量不是很满,开机都要稍等一下。
另外,两者都没有提供外置电源的接口,不过这种小型灯,续航也不是很重要。
其它:
i40自带有led常亮灯,在视频拍摄时进行补光,在无反类相机基本普及视频功能的情况下,这个功能是挺实用的。
TT350则单纯只是一个闪光灯。
当然TT350也有独家的功能,那就是自带无线收发器。当它挂机顶,可作为主灯引闪两个从属灯,并可以通过它远程改变从属灯的输出功率。
而i40只可以光引闪(带有TTL)其它相同协议的自带光接收器的灯,如果i40要实现离机闪,需要额外购买接收器以及发射器(或者自带发射器的机顶灯)。
所以,
要玩人像、棚拍的上大指数灯(副厂原厂,看口袋办事),或者专业单灯;
买便携灯要么日清i60、要么神牛tt350 。
所以,好像感觉都没有买i40的理由

。
最后的最后,算一笔账,
i40全新大概1300,一个TT685售价是540、TT350售价是498,再买一个发射器220。三个加起来刚刚好是一个i40的价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