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迷信于流量明星、大IP,这种简单粗暴的制作方式触发了市场的应激反应。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明星经纪公司和影视制作公司开始“投机取巧”,利用明星自带的流量和网络IP炒作,节目打着小鲜肉的噱头,实际粗制滥造。一方面,小鲜肉是流量和收视率的来源;另一方面,他们本身不够成熟的演技和职业道德也会成为为人诟病的话题。有些流量明星由于频繁接戏导致档期紧,一部剧只参与了1—2个月的拍摄,在舆论上引发了“倒模、替身、抠像”等不良影响的话题。同时,接近天价的演出片酬,吃掉了剧组一大半的制作预算,这也使得电视剧的质量受到极大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