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何吧 关注:33贴子:1,145
  • 5回复贴,共1
第六幕,次日皇帝往承乾宫,提起听闻二人相争之事,维清直言自己觉得B更合适,前两年A和B都接过这个差事,B做得更妥帖,但是庆妃一向眼光独到,既然庆妃说A好,自然有她的道理。然后抱着皇帝大腿撒了个娇装了个委屈,皇帝安慰+鼓励,表示我知道你受委屈了,富察家的手伸得太长了。(维清、皇帝)


1楼2017-02-20 02:05回复
    【和风徐徐,我命人将碧纱幔撤下,里外通透,殿中都敞亮起来,又换上一幅新贡的珠帘,大小均匀,珠圆玉润,自梁椽垂地,人打那帘下一过,便是珠玉相撞之声。而我今日便让人搬了把官帽椅,独自坐在那帘子下头,将那帘子自左向右拨一遍,又反过来自右向左拨一遍,殿中是便是清泠泠的声,和着风,再无其他。】
    【早先便有人来传过信儿道晌午万岁爷要过来,我听着滴漏声,手里拢着帘子上的珠串把玩,也不似往日似的提早准备,坐久了,更是心不在焉。】
    【受屈之人,总要有委屈的样子。】
    @愛新觉罗汝弼


    2楼2017-03-06 00:42
    回复
      【我虽身长,骨架却不宽大,因而往那全是木杆儿的椅子上一蜷,便显得伶仃许多。他进殿时我便听见了,却无半分动作,是因我尚有几分小气性,更因为我知晓,这份女儿家的气性在他眼中无伤大雅。待他到了跟前儿,听见那一声,我才抬起头去,隔着珠帘子对上他的眼,半遮半掩的,却能瞧见一双眼晶亮亮地,蕴了一汪水。而后将帘子一撩,在那珠玉相撞的脆声中跨上前来,福了福身。】
      皇上您说,臣妾是不是脾气不好?
      【昌庆二人因着宫中事务常聚做一处,打那以后,意见不合之事便层出不穷了。这自然是我着意做出的样子,庆妃也拿我没什么法子。昨日我与她那番争执,其实也算不得争执,只是日里这样的事儿多了,我从未与面前的人提过,时候久了,便足以让我拿出来做做文章了。】
      【自始至终,我揣摩的都有这一人心思罢了。】
      @愛新觉罗汝弼


      4楼2017-03-06 10:39
      回复
        【我向来有折玉照拂,是以他们都待我宽纵,许是因为我与折玉的不同,又年轻许多,这人便纵容更甚了。此时我的气闷与委屈便也不作掩,尽数示与他瞧。听他道有点,我当下便嗔出了声】
        您怎么——
        【只是到底也不曾将话说全,便对上他一双笑眼。在这样凉薄的季节里,便足够熨帖一个人的心了,声便也随着软下。】
        是重阳花卉的事……也算不得委屈……
        【眉一凝,我自去牵了他的手,站近了些。】庆妹妹执意让张礼生去办,可那人前几年明明办砸过一次。这几年一直是掌礼司的李运年,嘉娘娘和姐姐早先便交代过臣妾的……可臣妾说与她听,她却说要让张礼生历练历练。这事儿哪是叫他们练手用的?
        【话音一转,先一声喟叹】不过庆妹妹一向是妥帖又眼光独到的,这臣妾也承认。她觉得那人好,臣妾依着她也就是了,左右臣妾脾气不好,回来自己生两天闷气就算了。
        【说完却是闷闷垂下了眼睫,此番我说是让了她,哪里又真的让了她。这宫里能让我甘心一让的,可从没有她富察氏。】
        @愛新觉罗汝弼


        6楼2017-03-06 17:42
        回复
          【话出口时悬着的一颗心,在听闻他所答时稳稳地落了下来,胸中丘壑,落笔可观。一同落座,榻后是半开的支窗,此时风平,只觉秋意默默迎送,却不觉凉。他掌心温热,我就此汲于自身,而我方才一番话下来的忐忑,也成了自如。】
          【抬手去抚他蹙起的眉,亦舒口气】
          得您这句话,哪还有什么委屈。
          【此时眉开,眼尾携笑,盈盈而对,接过一旁宫人奉来的巾帕拧干,为他拭着手】
          臣妾已应了妹妹,盯紧些莫出错也就是了,可您——不能再说我脾气不好了。
          【我便依依望着他,对上那一双眼,是我系心之处,然则如今连我也不知这其中几分真几分假了。】
          @愛新觉罗汝弼


          8楼2017-03-09 00:52
          回复
            【双手交握,我垂眸笑得温恬,春山间薄暮冥冥,恰是初色。】
            是,臣妾明白了。
            【这宫里的人啊,一个个的,都紧盯着皇帝,都想从他身上能多刮些就多刮些下来,甭管是金的银的,还是轻的重的,必有所图。我也是一样的。初时,我想要一个一览众山小的位置,后来,我奢求他半点真心实意,再后来,我想要的就更多了,靠着折玉,靠着他,靠着自己。随即我明白,我那一片拳拳心意兴许早就在慢慢消磨殆尽。】
            【我为都善,都善为我,我心中明白,其中联结的早已不是什么亲缘血脉了,那是共谋图利,是相互依凭。就同当年祖母想把我送进睿亲王府时的心思一模一样。因而我对富察出手,便毫无犹豫了。行舟之人,最明白水流顺逆将如何。而我手中握着船棹,更不能糊涂。】
            臣妾饿了,咱们用膳吧。
            【他即应下,便传珍馐,后话不提。】


            10楼2017-03-09 15: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