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宋懋澄《袁微之传》提到袁福徵做王府长史的事,八卦说,当时不管是进士还是举人,被分配做王府官的,大多不肯上任,直接弃官落跑,因为王府官不能调出,一入王府深似海,从此仕途是路人啊(悲催的被嫌弃的明藩王们)。只有袁福徵表示他的偶像就是汉代长沙王傅贾谊,所以欣然上任了!我觉得这是废话,自己花钱补的官,含泪也要去做啊,不然难道徐阶还能被他敲诈第二次么?
后来袁福徵因为跟太监对着干的缘故,丢官回乡了,但唐王以及唐藩宗室都对他很感恩,于是聘请了袁福徵长子微之做王府家教。袁微之倒是很善于管王府事的,有个事例:那一届唐王多内宠,儿子也很多(应该都是庶子),唐王内心打着小九九,不肯为儿子们请名,于是诸多儿子个个觉得爹最爱自己,将来会立自己为世子。眼看要演出王府夺嫡剧,太妃很忧虑,派人去跟袁微之问对策。袁微之说:“不要跟王爷提起立世子的事,只劝他给儿子们向朝廷请名就行。可以吓唬他说,请名是祖宗制度,拖延违反,会获罪的。王爷一吓,肯定要去请名,而请名就得给儿子们排序,排序就有了长幼。将来长子就是世子,这是自然而然,也由不得谁做主的。”太妃如计而行,唐王果然被吓住,派使者上京请名,太妃强迫唐王让袁微之陪同使者前去,其实也就是监督了使者定排序。然后袁微之就留在北京不再回南阳了(我觉得他回南阳的话,可能要被唐王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记恨砍死……)不造是太妃还是唐王馈赠了他,他手里有钱,遂买了个监生,从此跟王府不搭界了。[/cp]
后来袁福徵因为跟太监对着干的缘故,丢官回乡了,但唐王以及唐藩宗室都对他很感恩,于是聘请了袁福徵长子微之做王府家教。袁微之倒是很善于管王府事的,有个事例:那一届唐王多内宠,儿子也很多(应该都是庶子),唐王内心打着小九九,不肯为儿子们请名,于是诸多儿子个个觉得爹最爱自己,将来会立自己为世子。眼看要演出王府夺嫡剧,太妃很忧虑,派人去跟袁微之问对策。袁微之说:“不要跟王爷提起立世子的事,只劝他给儿子们向朝廷请名就行。可以吓唬他说,请名是祖宗制度,拖延违反,会获罪的。王爷一吓,肯定要去请名,而请名就得给儿子们排序,排序就有了长幼。将来长子就是世子,这是自然而然,也由不得谁做主的。”太妃如计而行,唐王果然被吓住,派使者上京请名,太妃强迫唐王让袁微之陪同使者前去,其实也就是监督了使者定排序。然后袁微之就留在北京不再回南阳了(我觉得他回南阳的话,可能要被唐王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记恨砍死……)不造是太妃还是唐王馈赠了他,他手里有钱,遂买了个监生,从此跟王府不搭界了。[/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