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吧 关注:39,030贴子:780,074

【个人分析】爱因斯坦、哥德尔、海森堡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L爱因斯坦、哥德尔、海森堡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6-27 18:10回复
    2L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6-27 18:10
    回复
      Warning :脑洞开大了,一时收不住,涉及的理论知识可能较多,尽量做到考据充分但不能保证100%正确,所以如果有什么,欢迎各位大佬随时指出^_^,其次就是会不断的增补细节,一切都是初版,当然,我也是想测试一下3P的可能性233333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6-27 18:11
      回复
        ①爱因斯坦、哥德尔、海森堡的理论贡献
        作为都是说德语的理论学家,他们三个人分别是20世纪的最重要、最基础的三项科学成果的作者,他们的发现同时也奠立了影响深渊但又折磨人的限制。
        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Theory Of Relativity )对任何传递信息的信号设定了限制,这个极限也就是光速,它以时间的度量去定义时间,因而对时间本身设定了限制,时间再也不是绝对的,并从此受限于或相对于一个度量架构。
        ⑵海森堡在量子力学上的测不准原理(Uncertainty Principle ),限制了我们对基本粒子同一时间的位置与动量的认识,不仅仅是对我们能知道的事物设置了限制,对海森堡而言,它代表了对“实在界”(Reality)的限制
        【补:实在界,无语言也无前语言的影响,就是一个人在早期的时候,还没有受到语言的影响,也没有受到他人的影响,自己连自己的本我都分不清的时候,甚至都没有想到要去认识自己,完全依赖最原始的需要来行动,这种状态就是处于实在界】﹝不知道为什么会突然想到sexual 233333﹞
        ⑶哥德尔的不完备定理(Incomple Teness Theorem )正如他在哈佛大学的荣誉学位的颁奖典礼上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数学真理”一样,对我们寻求以系统化方式收获数学基础真理的知识,设下无法跨越的限制:没有一组再限或以递归方式列出的形式化公设,可以完全得到所有的数学真理,因此,没有任何机械装置或计算机,可以穷尽所有的数学真理,如果人类可以以某种方式掌握该领域所有的真理,则根据不完备定理可以推出,我们/我们的心智,既不是机器人,也不是计算机。
        虽然三个人在基础科学上的成就开拓了新的知识领域,但他们确实借由对思想与实在界的设限,本体现出时代精神与当代思想潮流,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他们都运用关于知识(Knowledge )的认识论(Epistemology)原则,却获得了一个关于实在界的本体论(Ontology)结论。
        【补:认识论:Epistemology,是对知识本质及其确定程度的研究。本体论:Ontology,又称实体论,是探讨存在本身,及一切现实的基本特征的一门学问】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6-27 18:12
        回复
          知识与实在界、有限与无限之间的辩论,已然成为20世纪最主要的课题,然而,与海森堡相比,哥德尔与爱因斯坦与他们相处的时代显得相当的格格不入。
          为什么嘞?
          这就要从哥本哈根派VS反哥本哈根派入手了。
          量子力学是当时物理学发展的主流,实证主义学派在量子力学重的体现就是所谓的“哥本哈根派诠释”(Copenhagen interpretation ),之所以用“哥本哈根派”命名,是为了对哥本哈根派领头人玻尔(Niels Bohr )表达敬意。在相对论中,“借由对‘可知’的限制来推论出实在界的本质”只不过是经验法则,哥德尔和爱因斯坦作为反哥本哈根派的忠坚人士自然不会赞同量子力学。
          But the way ,有部分人认为哥德尔的不完备定理其实呼应了海森堡的测不准定理,但是哥德尔本人并不认同这种说法。
          哥德尔与爱因斯坦和许多受到实证主义激发的追随者不一样,他们不只是像工程师那样产出知识,他们更像是科学哲学家,但是因为当时二人反对海森堡的实证主义世界观而被孤立,好在他们有彼此。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6-27 18:12
          回复
            ②爱因斯坦、哥德尔、海森堡的艺术品味
            凭心而论,他们三个人的品味截然不同。
            爱因斯坦是一名小提琴爱好者,海森堡是一名钢琴爱好者,他们二人的琴技一直被物理界人士所称赞。
            但是,无论爱因斯坦的琴技再怎么高超,也无法引领他的朋友哥德尔进入音乐的殿堂,无法当哥德尔进入贝多芬或莫扎特的世界。当然,哥德尔也无法让爱因斯坦喜欢上迪斯尼卡通电影,但是事实证明,爱因斯坦确实陪哥德尔看过《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电影,尽管爱因斯坦一直很排斥参加这种“充满了中级资产阶级”趣味的娱乐活动。﹝这真的不是真爱?﹞
            历史并没有记录哥德尔最喜欢七个小矮人中的哪一个,但是我们确实知道哥德尔为什么喜欢童话故事,他说:“只有童话故事能呈现出世界应该有的样貌,并赋予其意义。”
            我个人对哥德尔喜欢看童话故事有一个大概的分析,只是不知道是不是正确的。
            我也去看了《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我挺喜欢Doc 、Bashful和Grumpy的,Grumpy简直是教科书式的傲娇23333。根据前面我提到过的哥德尔的话来分析,哥德尔是将整个童话故事当做是这个世界的缩影,白雪公主和小矮人们是善,王后就是恶,猎人就是在善与恶之间徘徊的中立分子,这也侧面反应了哥德尔内心的纯粹,哥德尔其人其实并没有他的理论那么难以理解,相反的,他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没有长大的纯洁善良的孩子,也许这也是我喜欢他的原因吧。
            我觉得哥德尔可能会喜欢Bashful,这是个描写不算多的小矮人,但是他给我的感觉是害羞的,但又不排斥白雪公主的亲近,他虽然每次都会脸红,但是他总是将自己的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哥德尔的性格也是比较害羞的,他不喜欢与人接触,每次不得不参加什么聚会时,他总是会计算好所有的空间以确保自己不会与他人发生肢体上的接触,他更相似将自己武装起来,担心别人进入他的绝对领域,但是,他又对亲近的朋友和家人报以一个真诚的心,虽然他的朋友只有几位。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6-27 18:13
            回复
              但是哥德尔所说的那句话也可能有负面意义。因为我们不知道图灵(Alan Turing )在1930年访问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时,是否收到了哥德尔的影响而喜欢上了《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但是图灵后来以吃注射了氰化物的毒苹果来结束自己的生命,有人传出他是受到了《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故事的影响的小道消息,但是真假难辨。而他之所以会自杀,是因为在破解了德国军方的Enigma Code 后,大/英政府给他的回报是命令他必须接受雌性荷尔蒙注射来“治疗”他的同性恋倾向。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6-27 18:13
              回复
                ③爱因斯坦、哥德尔、海森堡二战期间的立场
                二战期间,爱因斯坦与哥德尔选择离开德国,而海森堡选择留在那里并参与了德国原/子/弹/计/划。
                ﹝这个稍后会详细补充﹞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6-27 18:13
                回复
                  TBC
                  ——————————————
                  终于写完一部分了ORZ手动戴维瘫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6-27 18:14
                  回复
                    @田心之凡 @哈利猫哈利猫 @jack306双子 @塔霍河畔的匹萨 @悠悠是我的1 能不能请各位大佬帮忙看一看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的?
                    然后能不能不要脸的求一个评论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6-27 18:15
                    回复
                      如果超过1星期不更新和回复,我就是在思考人生……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6-28 15:52
                      回复
                        不想更新qwq
                        整理了一下论文和传记,目前已经有这么多了
                        链接: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2577,768362&uk=244,2519978
                        求各位大佬借我点欧气我去锻刀qwq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7-07-08 12:42
                        收起回复
                          我终于来更新啦


                          19楼2017-07-18 18:29
                          回复
                            爱因斯坦对待数学的态度+那些年的爱因斯坦与格罗斯曼【1】
                            WARNING:这个拖得比较长了,断断续续搜集了将近半个月的资料和论文,而且记得比较乱QAQ
                            不足是一定存在的,然后最近也挺忙的所以可能叙述上也有问题,所以还请各位多多包涵ORZ
                            然后如果有什么不清楚或者错误的地方欢迎各位及时指出(๑•̀ㅂ•́)و✧
                            ————————————————————————————
                            爱斯坦离开德国之前,他就已经是离弃数学的流亡者了,他后来表示,数学园地有许多小径,却找不到一条通往剧本原则的道路,于是他专项比较实际的物理学,认为在物理这一领域可以比较清楚的看见通往本质的道路。他对数学相当的轻蔑,因此他的老师闵考夫斯基(Minkowski )给他取了个“懒狗”的绰...
                            WARNING:这个拖得比较长了,断断续续搜集了将近半个月的资料和论文,而且记得比较乱QAQ
                            不足是一定存在的,然后最近也挺忙的所以可能叙述上也有问题,所以还请各位多多包涵ORZ
                            然后如果有什么不清楚或者错误的地方欢迎各位及时指出(๑•̀ㅂ•́)و✧
                            ————————————————————————————
                            爱斯坦离开德国之前,他就已经是离弃数学的流亡者了,他后来表示,数学园地有许多小径,却找不到一条通往剧本原则的道路,于是他专项比较实际的物理学,认为在物理这一领域可以比较清楚的看见通往本质的道路。他对数学相当的轻蔑,因此他的老师闵考夫斯基(Minkowski )给他取了个“懒狗”的绰号,虽然闵考夫斯基嘴上嫌弃爱因斯坦,但他很快就将“懒狗”的狭义相对论改写成特有的四维空间形式。
                            “你知道,一旦开始计算,”爱因斯坦讥讽地说,“你会把自己搞得一塌糊涂而不自知。”
                            BTW,在交了哥德尔这个朋友后,爱因斯坦说他终于知道,数学也有一条通往基础本质的道路。
                            这时候,我就要提一提那个为爱因斯坦送上关键性助攻的人——马塞尔•格罗斯曼【Marcel Grossmann】
                            1895年,爱因斯坦被特准参加苏黎世技术学院的入学考试,当时爱因斯坦只有17岁,比大学入学年龄还要小2岁,而且他还没有中心毕业文凭,尽管他的总成绩没有达到学院录取的最低分数线,但是他的数学、物理、化学的成绩在所有考生中是最优秀的,物理教授韦伯一看,爱因斯坦理科这么好居然落榜了,太可惜了。他和校长想啊,像爱因斯坦这样有天赋的孩子现在实在不多了,于是就让人给他带一个口信说,如果你愿意继续留在苏黎世,他欢迎爱因斯坦到学校来听他的课。校长干脆推荐了一所中学让爱因斯坦先去学习一下。


                            20楼2017-07-18 18:31
                            回复
                              1896年10月,爱因斯坦进入苏黎世技术学院【ETH】学习,他很快就与同系的格罗斯曼、米列娃等人成为了朋友。
                              入学后,爱因斯坦沉迷于图书馆,学院的图书馆里有丰富的藏书,他在那里发现了麦克斯韦、基尔霍夫、玻尔兹曼、赫兹等物理大神的著作,他们在著作中提出许多新的物理理论体系。此时,爱因斯坦对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也产生了怀疑,因此他就抛弃了牛顿投向了小麦等人的怀抱,与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意识到,这些理论对物理学未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于是爱因斯坦非常高兴地跑去研究这些新理论,时常一个人泡在图书馆里,一泡就是一整天啊,这样一来,上课就显得没有那么认真了,他每天一看课表,有感兴趣且认为重要的课程就去听,认为不重要的就不去,甚至连韦伯教授的物理课、电工课,闵考夫斯基教授的高等数学课,他也经常缺课,韦伯教授对此非常难以理解,爱因斯坦这个小子究竟在忙什么,连课都不来上。
                              有一次韦伯教授正好遇上准备去图书馆的爱因斯坦,就忍不住问他:“阿尔伯特,告诉我,你到底在忙些什么?”
                              教授,我在研究麦克斯韦、基尔霍夫、玻尔兹曼的物理理论。”
                              “为什么不来上课?”
                              “如果您为我们讲授麦克斯韦的新的物理理论,我就去听您的课。”
                              不管韦伯教授说的唾沫横飞啊,爱因斯坦还是相信麦克斯韦这些物理学大佬创立的新的物理理论是正确的,他还认定:牛顿的理论体系最终将被更科学的新物理理论体系所取代。【当然,他最后确实送上了致命一击,这其中还有牛顿的同胞爱丁顿的帮助233333】
                              于是他继续逃课、泡图书馆。
                              有一天啊,爱因斯坦从图书馆出来,赶去听闵考夫斯基的高等数学课,在路上碰到了一同去上课的过格罗斯曼,也就是我们故事的男主角之一。
                              格罗斯曼见爱因斯坦一脸的无可奈何,就问:“怎么了?阿尔伯特,难道你不喜欢闵考夫斯基教授的高等数学吗?”
                              爱因斯坦:“我不是不喜欢高等数学,只是高等数学与理论物理相比,我更喜欢理论物理。马塞尔,我觉得高等数学的分支太多,要想搞清楚他的任何一个分支问题就得耗掉一个人的全部精力。我打算将来专门从事理论物理的研究,对我来说,只要能够准确的掌握和运用数学的基本概念、公式和原理就足够了,没有必要在那些细节方面浪费精力,其他的科目更是如此。”
                              格罗斯曼:“也许你说的有道理。”
                              爱因斯坦:“没有办法,为了应付考试我不得不去听课。我要是会分身术就好了,这边去听课,那边继续在图书馆研究理论物理,这样既有充足的精力去探索那些新理论,又能够顺利通过各种的考试,那该多好……”
                              脑补一下,年轻时的爱因斯坦一边和格罗斯曼抱怨一边偷偷用眼角注意着格罗斯曼的一举一动,啊,多么愉悦的场面啊
                              格罗斯曼自然想帮助自家好基友啊,就说:“嘿!我有一个办法‘’然后猛地拍一下爱因斯坦的肩膀。
                              爱因斯坦知道格罗斯曼从来不随意的开玩笑,就赶紧问:“什么办法?”
                              格罗斯曼有点小骄傲地说:“你尽管在图书馆研究你的理论物理,我在听课的时候尽量把笔记记得详细一点,等到考试前一个月,我把笔记借给你,你集中精力准备一下,保证能够通过。“
                              爱因斯坦听后既兴奋又担心:“你把笔记借给我,那你怎么办?”
                              格罗斯曼轻松地说:“我喜欢高等数学,数学知识掌握的比别人扎实,高等数学考试肯定能通过。”
                              然后他们一个人成了理论物理学家,一个人成了数学家ORZ
                              总之,有了格罗斯曼的帮助,爱因斯坦有时候一连几天都呆在图书馆里,一节课都不去听。每当考试前一个月,格罗斯曼就把自己记得特别详细的笔记寄给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准备一段时间后,考试全都顺利过关了。教授们都很奇怪啊,这个爱因斯坦平时都没上几节课为什么考试总能过关?
                              教授们啊,好基友之间的交易你们怎么能知道(~ ̄▽ ̄)~
                              1900年秋天,爱因斯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他的朋友格罗斯曼、埃拉特还有其他几位同学,都留在学校里担任助教,凭爱因斯坦优异的成绩,要留在学校是完全没问题的,但是学校却没有这样做,他的好基友们就为爱因斯坦感到惋惜啊,爱因斯坦自嘲地说:“有哪教授愿意接受一个我行我素、经常对自己理论提出质疑的人呢?”


                              21楼2017-07-18 18: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