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吧 关注:35,269贴子:134,228

回复:寒读《白鹿原》之评价田小娥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可以把田小娥和白灵对比一下。田小娥生长在秀才家庭,白灵生长在族长家庭,一个是秀才千金,一个是族长千金,她们家在家乡当地的社会地位应该差不多,或者田家稍逊,但她们都算得是体面的人。


16楼2017-07-08 15:59
回复
    少女时代的田小娥本身既长得漂亮,还粗通文墨,并且衣食无忧,也不会做多少太重的体力劳动,还在家乡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是个体面人。这样的生活环境和家庭教育,或许多少会给田小娥培养出来一些小资情调。当然了,区区的秀才之家,肯定比不上贾史王薛四大家,所以,田小娥身上的小资情调肯定也就比不上元迎探惜钗黛云了。当大观园里的少女们在吟唱“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这样隽永的诗歌时,田小娥或许只在吟唱“咪咪猫,上高窑,把你妹子给我哥”的乡土儿歌。


    17楼2017-07-08 15:59
    回复
      2025-08-17 07:23:2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2.待字
      快乐的日子总是会很短暂,从襁褓,到总角,婴幼儿时代的十年左右的时间,每个人大体都过得稀里糊涂,没有多少感悟便会倏忽而过。从总角到金钗之年,再到豆蔻年华,田小娥或许也同其他少女一样,情窦初开。只是,这样三五年的日子,过得更是飞快。于是,到了及笄之年,便待字闺中,等着嫁人了。到了这个说婆家的年纪,家里也就收束了女孩们的活动范围,一般就不会让到处去乱玩乱跑了。否则,那会被视为没有家教,想找个好婆家就比较难了。


      18楼2017-07-08 17:40
      回复
        田小娥到底是多少岁时嫁人的,原著中并没有明确写出来。因此,按照那个年代的一般惯例,也就是15到17岁吧,正是如花一般的年纪。如花一般的岁月,正是青春时节,田小娥却马上就要告别自己的姑娘生涯,开启她的少妇岁月了。


        19楼2017-07-08 17:40
        收起回复
          数千年以来,中国社会无论是男方还是女方,找对象结亲时,都讲究门当户对。也就是结亲双方的社会地位、家道状况,要大体对等。比如《红楼梦》里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给儿女找对象结婚时,会优先考虑四大家族这个范围内的适龄青年。在四大家族里实在找不到合适的,才会在这个范围之外找门当户对的。这个门当户对的观念到底靠谱么?


          20楼2017-07-08 17:41
          回复
            在笔者看来,也的确很有合理性。这个与是否“封建”无关,只与现实的利益紧密相关。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对等了,才不至于出现一方地位太高强压另一方的现象。这个也就保证了结婚之后的子女在家庭里的地位大体相对等,不至于出现某一方太强势的情况,并以此给子女的婚姻打下一个较为坚实的基础,使得婚姻生活美满、家庭和睦。而且社会地位对等了,那双方家庭的社会关系、背景也就大体相当了,在结为秦晋之后,才可以有最大的综合实力面临今后遇到的各种风险和问题。社会地位对等了,双方家庭里边各方传承的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才最大限度地贴近,双方的家庭文化互相贴近了,那结婚之后子女双方会更快地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而双方的家庭也能更容易地取得文化方面的认同,有利于更好地理顺双方的关系。


            21楼2017-07-08 17:41
            回复
              至于双方家道状况大体对等,也就能在诸如娶亲、嫁女还有其它的各类礼仪来往的过程中保证双方都可以承担得起成本。毕竟中国社会讲究礼尚往来,而一来一往的礼物、礼金、花费等大体对等、保持平衡,才是双方关系可以长久、稳定的基础。


              22楼2017-07-08 17:42
              回复
                而田秀才家是秀才门第、小康人家,田秀才要给他的闺女找个婆家的话,也至少得照着自家的状况来找。其实,倘若可以“假如”一下的话,假如田秀才家是在白鹿原上的话,和他家门当户对的也大体就是白嘉轩家、鹿子霖家、冷先生家。那田小娥嫁给白孝文、鹿兆鹏的可能也是很大的。


                23楼2017-07-08 17:42
                回复
                  2025-08-17 07:17:2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只是原著不容假设,田秀才最终把田小娥嫁进了举人门第。秀才和举人有啥不同呢?秀才好考,举人难中。在科举制度盛行的年代,只要自己天分好、下点功夫就很容易就能考个秀才,因此,秀才到处都是,算不得是多么高贵的身份。可是,举人就不同了。要考举人,不但要自己聪明、勤奋,更要有真正的经纶济世的学问。所以,很多人考秀才一蹴而就,但是考举人千难万难,有人考了一辈子也考不上。关于这点,可以参考一下那个很有名的老举人范进。所以,在古代考举人、考进士,就有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的说法。


                  24楼2017-07-08 17:42
                  回复
                    正由于举人难考难中,所以,考上举人之后就荣耀非凡了。举人其实是后备的干部,随时有可能去做官的,因此,巴结举人的人就很多很多,连许多地位很高的人也要对新科举人青眼相看。因此,田秀才把女儿嫁进举人门第算是高攀了。


                    25楼2017-07-08 17:43
                    回复
                      既然是田秀才高攀了,那其实这桩婚姻的自主权就不在他手中了。而对举人门第来说,把一个秀才的闺女娶进了门,算是折了自家的身份。因此,田小娥就没能许配给和她年纪相仿的人,比如郭举人的儿子、侄子之类的人。而真正青春年华的田小娥就嫁给了已逾知天命之年的郭举人,也就是15岁左右的小姑娘田小娥嫁给了50岁以上的老新郎郭举人。年龄差距这么大的婚姻,简直可以和前些年那28嫁82的相媲美了。


                      26楼2017-07-08 17:43
                      收起回复
                        笔者看到的原著中,没有具体说明这样的一桩婚姻为什么会以如此状态出现。也没有说明田小娥自己对这桩婚姻有啥看法和反应。反正,小姑娘嫁给糟老头子,怕是不会太心甘情愿,即使受到难以抗拒的压力而屈从了,但心里的反抗与反感肯定会有,除非真的有真爱。可是,从田小娥过门之后偷汉子的表现来看,她和郭举人怎么着也看不出有啥真爱。因此,田小娥应该是受到了来自她的家庭,尤其是她的父亲的压力。


                        27楼2017-07-08 17:43
                        收起回复
                          田小娥的父亲是个啃书虫,考中了秀才之后,再考举人,但却屡考不中,一直考到清朝废除了科举制度才没办法再也不考了。但还是天天读书练字。按说,一个家境小康、知书识礼的秀才,似乎不太应该把自己的亲生闺女嫁给个老头子做小妾,可是他还是那么做了。那就说明田秀才这个人,算是比较势利,他贪图的或许不是郭家的彩礼,他贪图的是郭家的权势。一个落第秀才攀附个有权有势的举人,姑且慰藉下他自己无缘中举的落寞,顺带着也享受下举人的权势给他带来的虚荣和实利。


                          28楼2017-07-08 17:43
                          回复
                            3.婚姻
                            田秀才把闺女田小娥嫁给郭举人做小妾,所成就的这桩婚姻,打眼一看,的确是对田小娥很不公平的,可是,倘若仔细分析一下,或许也会有不同的结论。


                            37楼2017-07-10 00:35
                            回复
                              2025-08-17 07:11:2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客观而言,在民国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去给大户人家做妾,或许比给泥腿子们当正经的妻更受欢迎。只是很多人及他们的女儿没有那个基本的条件,所以,就没办法有那个选项了。灾害连年,军阀混战,天下扰攘,普通人不但人身安全上没有保障,而且很多时候甚至连饭也吃不饱,动不动就要挨饿,甚至时不时就会被饿死。


                              38楼2017-07-10 00:3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