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回复贴,共1

读《论语》,做笔记,一起学习~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学是为了习,为了修正自己的言行
读论语,很多人都爱纠结孔子的原意是什么,包括以前的我。然而谁又能穿越数千年岁月到过去询问孔子的原意呢?得知孔子的原意,就一定会对修正你的言行有很大帮助吗?
论语可能有千千万万种解释,而我们要选择接受的是那些,适合自己的、可以修正自己言行的、能够让自己变好的解释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9-07 09:24回复
    原帖客户端看不到了只好重新开坑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9-07 09:26
    收起回复
      2025-08-13 15:07: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论语》关于读书(做学问)的看法 —— 根本,在于学习如何做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9-07 09:26
      收起回复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习:实践,践行
        楼主的渣翻译:能经常践行所学到的道理,很快乐;远方有认同自己所学所做所为的人,来与自己结交成为朋友,很开心;别人都不理解自己但我却不会生气,很君子。
        陋见:这一段的侧重点便在于,劝人遵行学到的道理好好做人。后两句是第一句的拓展,我践行自己学到的道,有人认同,来跟我结交朋友,固然很开心,没有人认同也不会生气。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9-07 09:27
        收起回复
          @小璐真萌 童鞋的见解,比楼主厉害多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9-07 09:31
          回复
            说明一下:
            1.不定时更新。
            2.楼主水平有限,非儒生,不传教,打算先读论语,再学道德经、易经,最后念佛经。
            3.鄙人陋见——儒释道三家都是在教大家如何做人,大同小异,殊途同归。
            大家不要太较真哦~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9-07 09:37
            回复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9-09 21:05
              回复
                孝敬父母恭敬兄长的人,很少有好冒犯长辈喜欢跟上级对着干的,不好冒犯长辈却喜欢作乱的人,这从来没有过。君子致力于做人的根本,根本确立了诸事才能行之有道,孝悌就是做人的根本啊!
                有子这句话,其实包含了一个概率问题,就是孝悌的人很少会犯上作乱,就像我们常说的,孝敬父母的人很少有乱性不守贞的。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真正孝敬的,男人会在做出始乱(可能终弃)的非婚性行为之前,他会想这样的行为会不会让自己身心受伤从而惹父母伤心难过,会不会伤害别人伤风败俗让人觉得他没家教,从而损及父母的德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孝敬自己的父母,就会体谅父母养育自己的不容易,继而也会觉得别人家养大女儿不容易,不能糟践;而孝敬的女孩在踏出这一步之前,也会先考虑父母的想法,考虑长远的以后自己和父母会不会因此伤心难过。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9-09 21:21
                收起回复
                  2025-08-13 15:01: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接上:
                  为什么把孝悌看得同等重要?因为兄弟姐妹和睦也是家庭兴旺的前提。
                  大多父母偏疼幼儿,不是因为真的偏心,而是天性同情弱小,总觉得他们更容易受欺负。这样一来,幼儿仗着父母的疼爱,不恭敬兄姐不说,反而会跟兄姐争斗。兄姐觉得父母偏心,难免会对父母弟妹生出埋怨心。
                  但是,如果社会公认的伦理道德是弟妹要对兄姐恭敬,兄弟姐妹们发生矛盾的时候,父母的偏疼会扭转一些,会想着幼儿没有恭敬兄长也有错,不偏责大儿。
                  然而,人心是复杂的,不管是什么人际关系,光强调一方面很容易落入极端。于是又有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父母慈爱子女孝,兄姐友善弟妹恭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9-10 07:34
                  回复
                    说着说着又想到了守贞
                    原本单方面的守贞并没有多大问题,你守贞了别人理该报以守贞,无需你要求什么。然而就因为人性的复杂,单顾自己守贞不去要求别人,别人就可能有无数空子等着你钻。所以我们守贞需要双方面的要求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09-10 07:3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