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吧 关注:1,739贴子:16,034
  • 11回复贴,共1

河源市各区县主要姓氏及语言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龙川县志(1~32卷)》
第六节 民族构成
龙川人口绝大多数属汉族,操客家方言。其祖先从中原南迁而来,最早见于秦汉时期。经世代繁衍,人口逐渐增多。据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记载,汉族436502人,占总人口的99.99%,满族1人,壮族5人,民族不详4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汉族659319 人,仍占总人口的99.99%;壮族32人(多属广西船队),侗族1人,瑶族3人,高山族1人,合计37人。
《龙川县志(1~32卷)》
《龙川县志(1~32卷)》
第六节 民族构成
龙川人口绝大多数属汉族,操客家方言。其祖先从中原南迁而来,最早见于秦汉时期。经世代繁衍,人口逐渐增多。据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记载,汉族436502人,占总人口的99.99%,满族1人,壮族5人,民族不详4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汉族659319 人,仍占总人口的99.99%;壮族32人(多属广西船队),侗族1人,瑶族3人,高山族1人,合计37人。
第三章 姓氏
龙川姓氏源远流长,自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赵佗建县始,经两千多年的迁移转徙,定居县内的人口从明洪武年间的1692人,发展到1985年的704617人。县内共有姓氏140个,分布在本县29个乡镇,383个村落和居委会。人口繁衍较多的有黄、杨、张、谢、陈、王、刘、李、钟、邓、袁、骆、曾、魏、邹、叶等20多个姓氏。
龙川县姓氏歌
伍丁刁石古刘王,毛马胡官田邓方;
李杜朱林巫宋廖,何吴周乐郑余杨;
孔孙冯邝徐陈韦,卢邬牛池柳龙黄;
彭罗陆赵袁佘傅,赖管殷肖练万江;
温叶陶姚许曾卓,潘丘曹郭胳韩梁;
连唐崔龚严翁戴,阮魏洪钟葛尹汤;
程饶阎薛区原鲁,金蒋靳甘庞任张;
高候苏蔡谢文顾,詹段熊游沙汪庄;
麦范包舒秦任吕,邹蓝谭柯沈黎康;
幸劳祝关童戚聂,涂向书白辛倪欧阳。








1楼2018-04-28 17:41回复
    《河源市志(上册)》
    第五节 姓氏
    河源市境内主要姓氏有251个,分布在市直单位和源城区、东源县、和平县、龙川县、紫金县、连平县1区5县、97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1个国有农场。具体姓氏是(排列不分先后):伍、丁、刁、石、古、刘、王、毛、马、胡、官、田、邓、方、李、杜、朱、林、巫、宋、廖、何、吴、周、乐、郑、余、杨、孔、孙、冯、邝、徐、陈、韦、卢、邬、牛、池、柳、龙、黄、彭、罗、陆、赵、袁、佘、傅、赖、管、殷、肖、练、万、江、温、叶、陶、姚、许、曾、卓、潘、丘、曹、郭、骆、韩、梁、连、唐、崔、龚、严、翁、戴、阮、魏、洪、钟、葛、 尹 、汤、程、饶、阎、薛、区、原、鲁、金、蒋、靳、甘、庞、任、张、高、侯、苏、蔡、谢、文、顾、詹、段、熊、游、沙、汪、庄、麦、范、包、舒、秦、吕、邹、蓝、谭、柯、沈、黎、康、幸、劳、祝、关、童、戚、聂、涂、向、书、白、辛、倪、欧阳、俞、邱、卜、尤、鲍、成、吉、华、花、莫、凌、董、阙、裴、缪、颜、付、季、夏、尧、揭、史、简、姜、司徒、于、侣、焦、修、於、湛、卫、云、什、车、申、占、左、卯、归、印、代、冉、兰、阳、纪、齐、邢、伊、牟、同、毕、师、利、岑、谷、闵、冷、应、冼、单、房、欧、孟、武、屈、岩、易、招、国、岳、柏、闻、茹、荣、弭、郝、施、禹、诸、容、钱、耿、贾、骊、席、柴、屠、盛、逯、矫、超、舒、覃、喻、雷、蒙、蒲、雍、翟、蔺、蕲、樊、穆、濮、瞿 、籍、禤、虢、司、农、具。


    2楼2018-04-28 17:43
    收起回复
      《和平县志》
      第一节 民族
      本县人口绝大多数属汉族,操客家方言。其祖先从中原南迁而来,最早见于秦汉时期。经世代繁衍,人口逐渐增多。据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记载汉族230 038人,占总人口的99.99%;壮族3人,满族3人,彝族1人,回族1人。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汉族374 504人,占总人口的99.99%;壮族5人,瑶族2人,白族1人。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汉族405 865人,占99.99%;畲族1 261人、瑶族9人,壮族9人,白族2人,土家族3人,彝族1人,仫佬族1人。除畲族外,这些少数民族,都是新中国成立后因工作或婚姻关系陆续迁入本县的。县内历史较长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是畲族,都姓蓝,是明朝从福建省上杭迁入本县。1988年经过考证报广东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批准,得到确认。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语言、文字及生活习惯都与汉族基本相同,但也有其本族图腾及服饰。畲族主要分布在本县的东水、长塘、林寨、上陵,其次是下车、合水、礼士等镇。
      少数民族同汉民族一样,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做了国家主人,彼此和睦相处,共建社会主义新和平。
      《和平县志》
      第二节 姓氏
      本县姓氏源远流长,从秦汉中原人口南迁至今,经过两千多年的迁移转徙,不断发展变化。民国30年(1941)七修县志记载全县有81姓。据1995年统计,已增至104姓,绝大多数为单姓,分布在本县20个镇。
      一、和平县内姓氏有(以笔画为序):
      卜、刁、马、王、毛、方、邓、尹、孔、尤、叶、刘、古、丘、白、包、卢、冯、龙、朱、伍、成、庄、江、池、吉、华、孙、邬、张、李、何、余、吴、汪、宋、陈、邹、严、肖、沙、杨、巫、苏、花、杜、麦、邱、林、周、罗、郑、范、卓、练、金、钟、姚、胡、赵、骆、洪、俞、徐、袁、莫、唐、高、凌、郭、殷、黄、梁、崔、曹、龚、曾、谢、董、彭、程、温、游、韩、傅、葛、鲁、蒋、赖、蓝、阙、廖、熊、蔡、裴、缪、谭、黎、潘、颜、薛、戴、魏
      人口繁衍比较多的有:黄、陈、叶、曾、朱、刘等姓。
      《连平县志(1979~2004)》
      第一节 民 族
      连平人口绝大多数属汉族,操客家方言,其祖先从中原辗转迁入县境。据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县有汉族人口287133人,占总人口的99.99%;少数民族人口33人(其中壮族14人、蒙古族11人、回族4人、苗族3人、朝鲜族1人),占总人口的0.01%。1986年10月始,连平县蓝姓居民陆续提出恢复其畲族成分的要求,后于1989年2月经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批准确认,成为县内居住时间较长、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畲族自明代始迁入境内,主要分布在元善、内莞、陂头、油溪等镇,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语言、生活习惯与汉族基本相同。其余少数民族均是新中国成立后因工作或婚姻关系由外地迁入。至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有汉族人口285319人,占总人口的99.28%;少数民族人口2063人(其中蒙古族9人、回族15人、藏族3人、苗族71人、彝族3人、壮族59人、布依族17人、满族4人、侗族18人、瑶族32人、土家族114人、黎族4人、傈僳族1人、畲族1691人、土族11人、仫佬族3人、羌族1人、毛南族1人、仡佬族5人、京族1人),占总人口的0.72%。县内少数民族与汉族关系融洽、和谐相处。
      《连平县志(1979~2004)》
      第三节 方 言
      连平县属客家方言区,流行客家话。连平话是客家话的一个分支,其音系与和平话、兴宁话相比,更接近于梅县话。连平话有声母20个。北京话精母、知母、溪母分出t?、t?′、?,t?、ts′、?,t?、t?′、?三套,连平话只有ts、ts′、s,t?、t?′、?两套,没有像兴宁话的卷舌音。与梅县话一样,连平话也有唇齿浊音v、舌根浊鼻音?、舌尖浊鼻音 。然而连平话与梅县话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梅县话塞音k、k′、h与齐齿音i相拼,连平话已前移为舌面中塞擦音t?、t?′、?,但其舌位比北京话的t?、t?′、?又稍后一些。这正好说明北京话t?、t?′、?从k、k′、h而来,舌位逐渐前移的演变过程。连平话有韵母64个,跟梅县话一样没有撮口呼,有自成音节的鼻韵母m、? 。但与梅县话又有些差别,最明显的是连平话有半高、不圆唇央元音“?”所构成的一系列韵母,如?u(周)、?m(针)、 ? n(真)、? p(汁)、? t(职),梅县话没有这套韵母。连平话没有“iai”韵母,只有“iei”韵母,故“曳”(很差)梅县话说“iai”,连平话就说“iei”。连平话没有“ian”韵母,只有“ien”韵母,故“烟”、“燕”梅县话念“ian”,连平话就念“ien”。连平话没有“iat”韵母,只有“iet”韵母,故“乙”、“越”梅县话念“iat”,连平话就念“iet”。这些说明连平话韵腹舌位较高。连平话没有合口的uon、uo?、uot、uok等,梅县话念这些韵母的字,连平话都念成on、o?、ot、ok。连平话韵尾-?,只跟“a”韵腹元音相拼,如a?、ia?等,不跟i、e等相拼。声调方面,连平话与梅县话一样入分阴阳,共6个调类,调值基本相同,但阳平调与梅县话略有区别,梅县话是平调11,连平话是低升调12。与普通话比较,连平话的语法基本相同,但词汇差异较大。
      操连平话的人由于来自不同的省份和时间,加上过去各乡镇之间大山阻隔、交通闭塞、来往甚少,而形成除县城话以外,还有次方言,可分为上下坪、陂头、隆街、忠信4个片。这4个片的主要差别在字调上,如“(我)”,县城话说?ai12,上、下坪话说?ai44,陂头话说?ai51,隆街话说?ai31,忠信话说?ai11。自然词汇上也有一些差异,如“祖母”,县城话说“阿婆”,忠信话却说“阿嬷”。
      《连平县志(1979~2004)》
      第二节 姓 氏
      连平姓氏宋代以后始有记载。据有关史料和姓氏族谱考证,县境各姓氏大多自宋末元初从闽、赣两省转徙迁来。宋代以前,约有姓氏16个(陈、范、史、古、苏、袁、董、郭、温、曹、宋、蔡、戴、曾、谢、何)。元代以后,陆续有其他姓氏迁入境内。1988年,全县有姓氏100多个(黄、曾、吴、谢、何、刘、叶、张、李、杨、赖、颜、欧阳、周、钟、余、丘、邱、朱、江、廖、卓、蓝、麦、唐、高、林、马、巫、严、冯、胡、韦、王、蒋、潘、官、徐、付、石、邬、罗、郑、苏、黎、季、夏、薛、练、谭、熊、肖、侯、尧、邓、伍、许、甘、卢、骆、梁、庄、凌、姚、揭、阙、游、成、方、范、童、沈、吕、赵、管、魏、戴、邹、陈、史、温、白、宋、洪、郭、董、蔡、曹、袁、简、古、阮、姜、文、秦、司徒、欧、于、傅、雷、刁、杜、彭、焦、修、池、於、湛、詹、龚等)。至2004年,据县公安局统计,全县有姓氏210多个(谢、黄、曾、吴、叶、刘、赖、何、周、张、陈、钟、廖、李、严、罗、郑、丘、林、麦、冯、江、欧、欧阳、邱、余、朱、梁、王、韦、颜、巫、卓、杨、蓝、唐、肖、熊、潘、谭、胡、付、庄、卢、邓、范、徐、龚、黎、季、伍、官、表、马、薛、凌、赵、蒋、许、苏、温、例、揭、彭、郭、戴、沈、傅、蔡、邬、成、高、邹、侯、石、方、吕、魏、文、童、简、管、饶、夏、古、骆、练、于、池、甘、俞、宋、史、游、五、阮、缪、富、陆、姜、曹、詹、洪、姚、白、莫、邝、施、汤、孙、汪、杜、刁、毛、董、雷、司徒、潭、嵇、龙、万、吉、人、田、扬、康、候、元、程、覃、秦、芦、易、崔、翁、韩、蒙、金、孔、尧、陶、阙、任、聂、艾、向、符、段、容、包、沣、冼、城、将、连、申、单、钱、超、呈、舒、农、鲁、匡、萧、贾、牟、喻、鲍、房、强、茬、丁、戚、尹、兰、葛、涂、华、梅、芩、齐、沉、阳、尉、靳、邢、桐、邵、庐、宫、谷、顾、妙、冉、市、粟、隆、腾、南、岑、代、鸿、雪、闫、殷、贺、经、明、偻、睦、郝、乐等),其中人口万人以上的有谢(44544人)、黄(33152人)、曾(27656人)、吴(26156人)、叶(21181人)、刘(21088人)、赖(19035人)、何(16623人)、周(14477人)、张(11216人)10个姓。


      3楼2018-04-28 17:44
      回复
        《紫金县志(1979~2004)》
        第五节 姓氏
        紫金县是纯客县之一,县内居民的祖先,大部分自明清建县前后(部分宋代)从江西、福建以及潮、嘉、惠三州的潮汕、梅县、兴宁、五华、大埔、惠阳等地迁入。2004年统计,全县共有姓氏205个,其中100人以上姓氏125个,万人以上姓氏有黄、钟、张、陈、刘、叶、李、温、邓、赖、廖、曾、贺、彭、郑、罗、许、甘、杨、谢等20个。这20个姓氏总人口占2004年全县总人口的70.8%,其中人口最多的为黄姓8.2万人。姓氏中,有单姓203个、复姓2个(按姓氏笔画为序):丁、刁、于、万、卫、马、云、元、区、仇、卞、孔、尤、尹、文、方、毛、王、车、邓、韦、丘、乐、付、代、冯、卢、古、史、叶、宁、母、甘、田、白、皮、石、邝、龙、乔、任、伍、关、农、刘、华、印、危、吉、吕、孙、庄、成、朱、权、毕、江、池、汤、许、邢、邬、阮、齐、严、何、余、冷、利、吴、宋、岑、张、时、李、杜、杨、汪、沈、肖、苏、辛、连、邱、邹、陆、陈、侣、冼、卓、周、孟、官、岳、巫、庞、易、林、欧、武、练、罗、苟、范、郎、郑、金、侯、俞、姚、姜、带、施、柯、柳、段、洪、胡、费、贺、赵、郝、钟、饶、骆、倪、凌、唐、夏、姬、席、徐、殷、涂、秦、翁、聂、莫、袁、诸、郭、钱、陶、顾、高、常、康、戚、曹、梁、梅、盛、票、章、符、萧、黄、龚、傅、强、彭、曾、温、游、琴、番、程、童、舒、葛、董、蒋、谢、韩、鲁、廉、简、蒙、蒲、蓝、虞、褚、詹、谬、赖、路、雷、察、廖、熊、管、翟、蔡、谭、樊、潘、颜、黎、穆、薛、霍、戴、魏、司徒、欧阳。


        4楼2018-04-28 17:45
        回复
          《源城区志(1988~2003)》
          (二)部分姓氏源流
          姓氏源流,多是根据族谱所载,或由各姓提供材料经考证后编成。
          古氏
          古氏在中国属较老的姓氏,周太王古公亶父为古姓始祖,但因以前流离迁徙世数失详,难以考证,后世特举南北朝尚书令古弼为古姓太始祖。大唐一世祖古云应为南迁始祖。古云应原籍山西河东平阳,后任江西洪州通判,因籍洪州。值寇乱避地赣州,由赣州迁粤东南雄宝昌珠玑沙水乡。6世祖古全望于后唐天成元年(926)由宝昌徙于增城县,7世祖古延绶任广东信安县令,致仕后,慕梅州山水秀丽徙梅州。8世祖古成之生于赤溪都,因避乱由梅州复徙增城,常到惠州罗浮游玩,游到河源见人物淳和便入籍定居。9世祖古宗悦,北宋皇祐五年(1053)癸巳三礼进士复由河源徙居嘉应。11世祖古菫任广西象州刺史,致仕后,由嘉应州复迁河源世居,为河源开基祖。元明朝古氏家族成为河源望族。1958年因新丰江电站建设,原在锡场、立溪、回龙、古岭等地居住的26世古氏后裔,多数迁居河源市东源县仙塘和源城区埔前、东埔及博罗长宁。后分居在埔前、上城、新江、源南、东埔、源西等地。
          邓氏
          《邓氏族谱》称:其始祖为邓曼公,是殷商武丁王之季父,约在公元前13世纪武丁王即帝位,封曼于南阳邓国(河南省邓县),赐邓为姓,以南阳为郡,南阳邓氏系由此而出。历史上其裔孙多为世袭侯爵,由于官职调迁、举家随迁和受战乱影响、为着生计等原因,其裔孙逐渐南移。61世孙邓锦常于东晋隆和元年(362)离新野迁湖湘。85世孙邓绾于北宋元祐元年(1086)由四川成都双流县迁福建泉州。93世孙邓志斋(又名太乙公)宋绍圣元年(1094),在南宋时登进士第,任广东提举司,后升按察、布政两使,于南宋庆元四年(1198)由福建宁化县举家迁居广东梅县松口立业,为粤属邓氏的始祖。为避战乱,以防世变,并令其9子(文、行、恭、敬、仁、义、礼、智、信)星散择居。三子恭由梅县松口迁往龙川车田,后其裔孙又迁往龙川登云,曼公105世、粤祖13世邓法敬约在500年前,由龙川登云迁居河源黄村樟坑开基立业,后其裔孙分布在东源县黄村的正昌、坪田、七树、宁山;蓝口镇的鹊坝、铁场布、蓝口围;曾田镇的横坑;锡场镇的林禾以及上莞镇;源城区埔前镇的高埔和源城头塘。
          叶氏
          战国时期,大夫沈诸梁因平息了叛乱,使楚国转危为安,被封在叶县,所以人称叶公,他的后代,即以封地为姓,为叶氏,奉沈诸梁为叶姓始祖。传至85世叶大经,始居汴梁(河南开封),南宋德祐二年(1276),流寓广东梅县,是梅县叶氏开基祖。其3世孙叶怀美于南宋期间从梅县迁居康禾若坝;其10世孙叶彦高,于明朝初期徒居河源曾田,后裔分居河源上城。叶大经11世孙叶康养,于明朝中期从龙川徒居河源三河积良村开基业;12世孙叶时春在同一时期徙居河源围龙滑坑开基;15世孙叶芪后裔今居河源新港、埔前;16世孙叶承珠由兴宁迁回河源回龙洪溪河洞开基,后裔今居河源源城镇、东源县义合镇金星、曲滩,21世孙叶秀楷、叶秀槐、叶秀杰由河源曾田分迁河源城镇上城西门、上城书房井、上廓开基。
          刘氏
          《刘氏族谱》载:刘氏之先出自帝尧陶唐氏,尧第九子源明(有曰监明)受封于刘邑(河北省唐县)。源明以邑为姓,故为刘氏,后世子孙尊称源明为受姓始祖。汉景帝刘启第八子刘胜被封中山靖王,封邑为彭城郡(今徐州市),后世即以“彭城”为堂号。刘氏自河北播迁于山东、苏北以至大江南北。曹魏咸熙元年(264)刘永(刘备第二子)东迁洛阳。东晋南迁,刘永裔孙亦迁居江南。唐末乾符年间(874—879),刘祥因战乱偕子天锡避居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洞,为刘氏入闽始祖。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刘开七任潮州府总统军令,率兵到兴宁岗背平乱殁于营,葬于该地。其子广传,官授江西瑞金知县,生14子、孙83房,其中一半(七大房)在兴宁各处定居?,其余子孙分居异省各州县。其中也有一部分后裔在明、清时期迁河源定居。刘广传的长子巨源,四子巨渊、五子巨海、七子巨波、八子巨涟、十一子巨河的部分后裔从兴宁、大埔、东莞、博罗、江西等地迁河源东源县青溪、南湖、回龙、黄沙、骆湖、叶潭、康禾、黄田、义合、蓝口,源城区埔前、城镇等地定居。
          张氏
          据《张氏族谱》称:张氏得姓自轩辕,即轩辕黄帝的儿子少昊的第五子,名挥,字玉爵,善造弓矢,张罗网,世掌其职,遂赐姓为张。张氏发源于冀州(山西、河北一带),后逐渐南播。徙徐州,迁河北省清河县。西晋时张清明遇乱避仇,携族众渡江迁居于衢州鹤鸣杜林寺(浙江)。东晋末张后裔九龄迁韶州(韶关曲江),后裔复迁河南洛阳。唐末为避黄巢战乱,挥之135世后裔化孙,迁闽南汀州府上杭县,为福建张氏之始祖。142世,张氏后裔傣绍,生3子,长洪善、次洪庆、三洪恩,兄弟等人在明宣德年间(1426—1435)先后从福建武平县移居广东长乐县(五华)粘坑梅仔坪,为五华张氏开基始祖。144世罗富次子崇信,因生九子,号九龙公,明崇祯元年(1628),升任雷州府(湛江)同知,任满回福建宁化,因世乱乃卜居惠州归善(惠阳)火带社,为河源、紫金之始祖。
          迁入源城区张氏先后有:明万历年间(1573—1620),洪恩第10世后裔德鸿(挥之152世孙)从五华大田迁入源城埔前镇赤岭村定居,其子孙逐步扩展至中田、上村、双头、南陂、高埔、陂角;东源县康禾镇的仙坑、陈坑、田心,黄田镇的坑口、学堂、良村、清溪,曾田镇岑田、乌石等地。明万历三年(1575)洪恩第10世后裔应梁(挥之152世)从龙川县迁黄村永新公告,后迂黄村梅龙、银岗、遂居三磜、三洞等地。明永乐元年(1403),乐庄因避藩王之乱,由江西吉安市庐陵县携眷入粤,定居河源城湖背,分居下街角张屋。
          李氏
          李氏先世自皋陶,历经虞、夏、商26世为理官(法官),子孙以官为氏。后理征得罪于纣赐死,其子理利贞出逃靠吃李子保全了性命,就改理为李,故李氏入姓始祖乃利贞也。
          利贞之82世孙李火德,因宋元兵乱,于南宋宝庆二年(1226),与兄李木德从福建宁化县石壁村迁居上杭胜运里(稔田乡朗里村)开基。为李氏入闽始祖。
          李火德之第六世孙李德广自上杭移居兴宁。明嘉靖年间,李火德之第九世孙李宽自兴宁移居河源船塘李田麻园开基。后裔分居在东源县汶水、铁坑黄泥寨、枫山下、黄沙过涧坝、李田上下磜、曾田、源城区陈田(胜利)、连平县忠信千斤坪。另一李氏是居江西庐陵的李雅生,其三子于元朝流寓河源县蓝口车头山卜居,后分居河源城镇等地。
          何氏
          《何氏族谱》称:何姓起源于韩姓,是周王室同宗。春秋后期,晋国公族中的韩氏成为晋国三大氏之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韩姓子孙分散各地。其中有一支居江淮一带,当地语音韩与何相近,因音而讹为何,为何姓,
          何大乙于五代龙德元年(921)授福建汀州府宁化县尹时,曾往广东梅州,经过武平县岩前,见地美可取,遂卜宅焉,为迁闽省武平开基始祖,后来其子孙向广东等地散居。何文深裔何端原居和平东水程乡石角头,后移居河源三河高坑开基立业,繁衍生息。
          何孔明、何孔达兄弟于清代初期从福建徙居河源南湖梅坪开基,后裔分居东源县锡场治溪、半江、樟溪和源城区源南镇等地。
          吴氏
          吴氏始祖太伯原姓姬,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即周文王的大伯父。因让王位给其三弟季历,与二弟仲雍一起避居东海之滨的荆蛮(江苏无锡一带),自号勾吴,是为吴氏之始,孔子誉太伯“三以天下让”为至德,故吴氏以“至德”为堂号。吴氏发源于江苏,五代后晋天福元年(936),吴宣成移居抚州、建昌一带(江西省辖),为江南始祖,宋元时已播迁于江南各省。元朝时居福建的吴氏逐渐向闽南、粤东一带转徙。明成化至正德年间(1465—1521),居住在和平县的吴德携其父仁福骸骨及家室迁往河源县漳溪开基。吴伯善的后裔在这一时期也从龙川、和平、连平、忠信等地迁往河源漳溪、仙塘落居。另一部分吴氏分别从兴宁、龙川等地迁到东源县的叶潭、康禾、黄村、半江及源城城镇、埔前、东埔等地定居。
          陈氏
          谱载陈氏开宗大始祖满,是舜帝之34代孙,南周时娶武王长女为妻,封于陈国(河南开封以东,江苏徐州以西,安徽亳州以北,山东济宁以南),都城在宛丘(异名颍川,河南开封淮阳县)。满定姓于陈国为陈氏,并以发祥地宛丘(即颍川)为堂号,世称颍川堂陈氏。
          满之7世孙陈旺,于唐大和六年(832)迁于江州德安(江西德安县)义门村,创建江州义门,为义门始祖。至北宋嘉祐八年(1063)义门分拆,满之83世孙陈魁由德安迁居福建汀州上杭,满之84世孙陈贽迁居广东兴宁,后裔分迁闽、赣、粤各地。
          东埔榄坝陈氏开基祖陈于郊,是陈满的102世孙、陈贽的17世孙。陈于郊在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由兴宁迁回龙水口开基,1958年迁东埔榄坝、陈岭。
          埔前老街陈氏开基祖陈振梁,满之83世陈守仁后裔,亦是兴宁老街陈氏世系17世孙。陈振梁约于明天启四年(1624)率眷从兴宁老街迁源城区埔前开基。
          埔前枫林、大简陈氏开基祖是陈贽之13世孙陈安策和陈廷策兄弟。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陈安策由兴宁长乐(油田镇)迁博罗长平洞枫林(埔前枫林)开基。陈廷也同时迁长平洞大简开基。


          6楼2018-04-28 18:46
          回复
            巫氏
            传说上古黄帝时期,彭通过观察野兽自然疗伤,悟出药草的原理,便边歌边舞为人们驱神赶鬼,并结合药草为人治病,人们称他为巫师,黄帝也将他封侯,他的后人就以他的职业为姓,即为巫姓。奉巫彭为巫姓始祖。
            巫罗俊(582—664),字定生,号青州,是福建宁化县开县元勋。唐贞观三年(629),唐太宗封他为黄连镇将及威武侯,赐尚方宝剑,袭世禄。巫罗俊死后葬于古居竹筱窝(宁化县府院内)。至后唐同光二年(924)迁葬于嵩溪(清流县)。在宁化县衙左侧建有巫青州公祠,县城关小河边建有平阳古族,即巫氏总祠。
            巫禧,字忠立,于南宋开禧元年(1205)由闽汀永定(福建)移兴宁罗岗洋塘,为巫氏入粤开派祖师。后人称禧派世系,繁衍广东各地。
            巫玉亮(32世禧派14世),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由五华黄连塘(五华县新桥乡黄连塘)移博罗长平都蓼洲约埔前圩银轭垅(源城区埔前镇银轭垅)开基,故巫玉亮为源城巫氏开基祖。禧派世系已衍至26世,分居埔前数十个村。
            林氏
            林氏世系出自高辛氏。远祖比干,因忠谏为商纣王所害,其妻陈氏已有孕三月,逃于长林石室中,生下了儿子,西周时受姓为林,赐名为坚,敕封博陵侯,博陵地在古西河郡(河北省安平县一带),故林姓以“西河”为堂号。东汉末年,由于北方战乱,北人大量南徙。据《西河世纪》记载,当时董卓向汉献帝进言,说林氏门族强于河北,有震主之患。汉献帝便将有官爵的林氏门族72人同与北人一文本框: ?起流徙南方,落居福建莆田一带。当时林禄任王府参军、黄门侍郎,后升为招远将军(散骑常侍充合浦太守),官晋安郡(治所在福州),因以为家,为林氏入闽始祖。后代遍布福建全省,成为大族。元代末年林文樊由宁化石壁出任海阳县主簿,遂立籍海阳(潮州),为林氏入粤始祖。林禄后裔林披生九子“称九牧公”,在元代末年其九子分居各府州县。长子韦迁居广东授端州刺史(肇庆市)。裔孙林念一郎清嘉庆十七年(1812)移居河源县三河镇福坑村。披之第八子林迈后裔由福建迁兴宁、梅县,再迁河源禾溪至黄村镇,林秀峰于清朝嘉庆年间由福建漳州府莆田县迁河源城三王坝及东源县久社开基,后人迁河源城上角林屋居住。
            徐氏
            传说上古时帝舜的贤臣伯益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称若木,被封在徐国(徐州),夏、商、周世为诸侯。至周穆王时,徐国的国君为偃王,他的子孙就以国为姓,就是徐氏。奉徐偃王为徐氏始祖。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徐梧峰由东海高平(山西省)徙居河源,相传初居东埔学前坝,旋迁城镇上廓徐氏老屋。从梧峰算起,徐氏子孙已繁衍20多代。
            郭氏
            《郭氏族谱》称:周武王封虢叔为虢侯(河南陕县东南),虢与郭音同,便以郭为氏。明朝时,郭本嵩由江西赣郡安远阳嘉里迁居广东惠州龙川崧山阁。其后裔郭厥俊又由崧山阁迁河源曾田约寺前开基,后裔分居河源城镇、东埔镇。
            曾氏
            曾氏源出姒姓,夏禹帝5世孙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鄫(山东苍山县西北)。春秋时鄫为莒所灭,世子巫逃奔到鲁,去鄫邑边以曾为姓,为曾氏得姓之始。以“三省”为堂号,源出曾参“吾日三省吾身”语。曾氏发源于鲁西南,巫之玄孙曾参定居于山东嘉祥武城。公元前8年,15世曾据率家族南迁江西庐陵吉阳(永丰)。51世曾惇东迁福建宁化石壁葛藤窝。南宋景炎元年(1276),53世惇之孙佑为避战乱,由福建宁化迁广东长乐。元朝初年54世曾广新定居于兴宁北厢龙归洞之径口,为兴宁开基祖之一。明洪武末年广新第九子良甫携长子曾文恭和三子曾文信兄弟俩徙居河源黄田约黄田肚(今良田村)落居,后裔分迁黄田铁门、满坑、青溪、桂花、良村、良田、蓝口大围、新村,康禾曾田角,久社,义合屋子背,东埔庄田;良甫五子文惠迁叶潭儒畲,蓝口秀水;七子文聪迁回龙,后新丰江建设迁到东埔黄子洞,仙塘东方红;广新长子寿甫迁黄子陂;二子成甫迁蓝口上大围,回龙甘蔗围,后新丰江建设迁埔前东埔,博罗小金口、长宁;三子庆甫迁仙塘古云,义合水角;四子庚甫迁曾田石湖;七子德甫后裔迁船塘石陂头、流石、上莞,黄田南龙村,仙塘赤径;34世曾珪后裔先后迁居东源灯塔、源城东埔、城镇还金里等地。
            温氏
            谱载温氏为周成王唐叔虞(姬姓)之后,世居太原,后族封于河南温邑(河南温县)以邑名为氏。温峤仕东晋,随元帝渡江,咸和初年为江州(江西南昌市)刺史,为江南温氏之始祖。北宋仁宗时(1023—1063),温铜宝由浙江迁江西石城,南宋时温九郎由石城迁福建汀州府上杭县中都古基坑。温九郎后裔温良善由上杭蓝家渡霞化分迁广东梅县石坑,为粤东温氏之始祖。良善之6世孙温法养由石坑迁兴宁石马。清顺治年间(1644—1661),温祖仲携眷从兴宁石马徙居河源大江白马,为河源开基祖,后裔分居东源县曾田、黄田、锡场、半江、回龙、新港、灯塔、仙塘、蓝口及源城区东埔、城镇、埔前等地。
            谢氏
            谢姓人称申伯始祖,申伯之父为宏道(伯夷)为申侯,周厉王娶申侯女儿为妃,生下周宣王,申伯在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因功敕封佐王,初封申国,继封谢邑(河南唐河县一带),其子孙从此为谢姓。
            谢氏自申伯封邑“谢城”后,屡经迁徙。谢刚中南迁于江西赣县锡州,其后裔散居于赣粤两省居多,河源的谢姓都属刚中的嗣孙。谢复浓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徙迁河源船塘开基业。后来谢刚中的子孙先后徙居河源城镇、埔前和东源黄村、锡场、船塘、康禾等地。
            廖氏
            廖氏远祖籍隶河南。相传颛顼帝裔孙叔安,春秋时封于廖国(河南唐县),子孙以国为氏。广东客家廖氏共奉唐代的廖崇德为远祖,唐贞观年间崇德为江西虔化县令,任满后即在虔化安家落户。唐末为避黄巢战乱,其6世四十一郎迁居福建宁化石壁寨,裔孙复迁延平府顺昌合阳墟。四十一郎孙廖花由顺昌迁上杭。明洪武初兴宁县令夏则中招携流亡,世居上杭之廖德源落居兴宁县。基子敬斋生九子,三子思温儿廖宗仁携眷移居河源,卜居城镇太平街;九子思义孙裔廖福荣、廖福清兄弟,在明正统元年(1436)移居河源黄沙安居立业。廖福荣后裔分居河源东埔、城镇上角和东源仙塘、上莞、樟溪、柳城等地。
            缪氏
            春秋时期,秦国因地处西陲,文化较中原落后,所以时常受邻国的欺侮。至秦穆公继位后,他除励精图治,亦深知人才的重要,就四处搜罗人才,秦国很快就强大起来,一跃成为西方的霸主,进而跻身于春秋五霸之列,为最后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他谥号为“穆”,所以《史记》称他为穆公,他的子孙就以谥号为姓。由于古代穆与缪音同,即为缪姓,奉秦穆公为缪姓始祖。
            河源缪氏开基祖缪文广,原居江西省龙南县。明洪武十八年(1385)官任广东省惠州府督粮司务司兼署河源知事时,见河源山川秀丽,风俗谙雅,解官后携眷属遂居河源城内。后裔迁东源县义合、久社、康禾。
            黎氏
            黎氏之族是轩辕帝之后,传黎氏者,厥为北正黎一派。北正黎是传说中古代部族领袖颛顼掌民事的官。商初北正黎之后裔以功封侯,建国于上党之壶关(山西省长治市),国号黎,因以国为氏。秦灭六国后,黎族四散。黎氏发祥于京兆郡(陕西省长安县西北),后世遂以“京兆”为堂号。齐明帝建武元年(494)黎侨功封永乐侯,为明州(浙江宁波)始祖。黎侨之12世孙黎度,于唐僖宗时任江西虔化县(后改宁都县)县令,辞官后在宁都东韶开基,为宁都始祖。其后裔黎献达,在宋末年间携眷择惠州府金带街居住,后徙博罗白沙岭定居,为粤黎氏始祖。献达六世孙黎承于元末迁归善县宽得都古竹派上村(今紫金古竹镇)开基。黎挺阳(黎承九世孙)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由紫金古竹迁河源定居,为河源城上城黎氏始祖。


            7楼2018-04-28 19:19
            回复
              《东源县志(1988~2004)》
              第二节 姓氏源流选介
              县内各姓源流,多是根据族谱所载,或由各姓提供材料经考证后编成。本志编修时,作了一些考证,参照多种史料,力求各姓源流不会有大的出入,便于后人了解县内姓氏的源流大概。
              王氏
              据王氏族谱载,河源王氏,属太原系,出自黄帝的裔孙。黄帝生有廿五子,其中一子名玄嚣,字少昊。少昊裔孙姬昌即周文王,周文王裔孙周灵王,是太子晋的父亲。太子晋姓姬,名晋,字子乔,天性聪明,喜吹笙,作凤凰吟。因谏诤忤君,遭废,贬居边塞。其子姬敬因父遭贬,出奔齐国,官至司徒。因为王者后代,遂姓王。追封其父姬晋为受姓始祖。因世居太原,称太原王氏。宋朝王祐为兵部侍郎,曾在自家庭院种下三棵槐树并说“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后来,其子王旦果然当了宋朝宰相,后人自此称“三槐堂”王氏,奉王祐为三槐王氏始祖。
              元末明初,王氏五十世祖安礼生元浩、元济、元浔三子,均向南方发展,居浙江、江西抚州及福建宁化等地。五十九世祖王观由福建徙居广东龙川县,为王氏入粤落基祖。
              明代中期,王氏六十三世祖言八郎自龙川县迁和平县均坑塘背落基,其次子永达创基于均坑田心。今和平县、东源县之王姓子孙均为言八郎永达公派裔孙。
              永达之子普善生9子,第九子宝九郎迁居和平县东水寡头。生3子,长子心迟留居和平县寡头;次子念二迁居今东源县顺天镇枫木龙;三子念五迁居今东源县船塘镇流石白竹坑。迄今有500多年,传20多代。东源县王氏人口主要分布在顺天、船塘镇,散居仙塘、柳城、蓝口等镇。
              邓氏
              《邓氏族谱》载:其始祖为邓曼公,是殷商武丁王之季父,约在公元前13世纪武丁王即帝位,封曼于南阳邓国(今河南省邓州市),赐邓为姓,以南阳为郡。南阳为邓氏之源。后其裔孙逐渐向今湖北、湖南一带迁徙。六十一世孙邓锦常于东晋隆和元年(362年)离新野迁湖湘。八十五世孙邓绾于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由四川成都双流县迁福建泉州。九十三世孙邓志斋(又名太乙公),南宋登进士第,任广东提举司,后升按察、布政两使,于宋庆元五年(1199年)由福建宁化县举家迁居广东梅县松口(现梅州市松口镇)立业。为粤属邓氏的始祖。为避战乱,以防世变,并令其9子(文、行、恭、敬、仁、义、礼、智、信)星散择居。三子邓恭由梅县松口迁往龙川县车田,后其裔孙又迁往龙川县登云。曼公一百○五世、粤祖十三世邓法敬于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由龙川县登云迁居今东源黄村樟坑开基,后裔孙分布在黄村镇正昌、坪田、七树、宁山,蓝口镇鹊坝、铁场埔、蓝口围,曾田镇横坑,锡场镇林禾以及上莞镇、叶潭镇等地。
              田氏
              据《史记·田完世家》、《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古今姓氏书辩证》等资料所载,周初,帝舜之后妫满被封于陈国(今河南淮阳一带),其后裔有妫完,为避祸而去陈赴齐(都城在临淄博),改姓田(有说妫完被齐桓公封于田国,其后子孙以国名为氏,称田氏)。据《明史》所载,明初辅佐惠帝的大臣黄子澄,因上削藩之策而激怒诸侯,被杀。其子黄子经为避祸改名为田终,迁居今湖北咸宁一带,其后世子孙以田为姓。
              田姓发源于临淄(今山东淄博),先秦时已分布于今山西、河南、北京、湖北等地。汉代,有田姓人迁至今陕西咸阳、河北满城等地。宋代以前,田姓人主要在中国的北部和中部播迁,并开始有迁今福建、广东者。田氏广东始祖田宗符,号梅波,法名千五郎。始居福建汀州府上杭县,苏枫林寺侧。出任原程乡县教谕时,居程乡县布心大塘面为故土(后改名嘉应州,今梅州市,住梅县罗衣欧迳村)。
              明朝中期,田氏五世祖田福寿由梅县罗衣欧迁河源樟溪,再迁上莞坪石下(二石背)开辟虾公塘居住,福寿公为上莞开基始祖。东源县田氏人口主要居住在上莞镇田屋。田氏郡望:北平郡、雁门郡。
              古氏
              古氏,中国较老的姓氏,周大王古公亶为古姓始祖,因以前流离迁徙,世次失详,后世特举南北朝尚书令古弼为古姓太始祖。大唐一世祖古六应为南迁始祖。古六应原籍山西河东平阳,后任江西洪州通判,因籍洪州。值世乱避地赣州,由赣州迁粤北南雄宝昌珠玑沙水乡。六世祖古全望于唐天成元年(926年)由宝昌徙于增城县,七世祖古延绶徙梅州。八世祖古成之生于赤溪都,因避乱由梅州复徙增城,后入籍河源定居。九世祖古宗悦,宋皇祐五年(1053年)癸巳进士,复由河源徙居嘉应(今梅州)。十一世祖古董子由嘉应州长乐县(今五华县)浩岭复迁河源县鲤鱼约铁炉乡(今源城区源西新塘村)世居,为河源开基祖。1959年因新丰江水电站建设,原在鲤鱼约等地居住二十六世的古氏后裔多数迁居东源县仙塘。东源县古氏人口分布在仙塘、新港、锡场、双江等处。
              叶氏
              战国时期,楚大夫沈诸梁因平息叛乱有功,被封在叶邑(今河南)叶县南旧城,被人称为叶公。其后裔以邑为氏,为叶氏,奉叶公沈诸梁为叶姓始祖。
              传至八十五世叶大经,始居汴梁(今河南开封),南宋德祐年(1275年),流寓广东梅县,为梅县叶氏开基祖。其三世孙叶怀美于南宋期间从梅县迁居今康禾镇若坝;其十世孙叶彦高,于明朝初期徙居今东源县曾田镇;叶大经十一世孙叶康养,于明朝中期从龙川县徙居今东源县三河积良村开基;十二世孙叶时春亦同期徙居东源县回龙滑坑开基;十五世孙叶芪后裔居河源新港、埔前;十六世孙叶承珠由兴宁迁东源县回龙洪溪河洞开基,后裔分居义合镇金星、曲滩;二十一世孙叶秀楷、叶秀槐、叶秀杰由今东源县曾田分迁今源城区上城西门、上城书房井、上廓开基。二十三世孙叶质于明末从永安(今紫金)迁徙今东源县康禾仙坑落居,为仙坑叶氏始祖。东源县叶氏人口主要分布在曾田、船塘(三河)、康禾、漳溪、蓝口、新港等镇。
              申氏
              申姓得姓历史悠久。据《姓氏考略》、《元和姓纂》、《史记》等载,商末孤竹国(今河北卢龙一带)君之子伯夷、叔齐的后人,有一部分被封于谢(今河南南阳),建立申国。春初时,申国为楚国所灭,后人以国名为氏,是为申氏。
              申姓发源于今河南南阳一带。春秋战国时遍布山东、山西、陕西、湖北、河北、江苏等地。西汉时,有申姓人落居广西。隋唐之际,有湖北申姓迁居湖南邵阳、江西信州等地。明初,有申姓迁闽、粤等地。
              申碧岩,原籍江苏吴县,清朝康熙、雍正年间,带2个儿子迁往广东嘉应州(现梅州市)程乡、兴宁两县。其后裔迁居今东源锦洞畲坑舡(康禾镇南山)立业,历经280多年。
              丘(邱)氏
              丘氏远祖吕尚(姜太公),因辅佐周武王灭纣有功,初封于营丘(今山东昌乐县东南),建立齐国,后来齐国迁都临淄,留下一支宗族驻守营丘,留下来的这支就以地为姓,姜太公长子穆公为丘姓始祖。丘氏发迹于山东,晋唐时播迁于河南、安徽、湖北、江西等地。后世遂以“河南”为堂号。北宋末年有裔孙由江西石城迁福建宁化石壁柳村,南宋嘉定十七年(1224年),丘效锡号三五郎携母避乱由宁化石壁迁上杭县大白城,后世称三五郎为福建开基第一祖。丘从龙于宋元之交由上杭县以乡进士出身,官任惠州府同知,因年老告归,居河源城郭仁里巷卜居,为河源开基始祖。明天启辛酉元年(1621年),后裔从仁里巷分居今东源仙塘木京。丘继龙九世孙福思于元大德十年(1306年),迁至河源县青州(今和平县青州乡)开基立业。丘仑(福思孙)于元末明初居今东源船塘三河老虎塘(今富强村)开基。后裔分居船塘镇(三河)流洞、漂湖、嘉村、骆甫,黄沙大寨,灯塔镇英岗。丘继龙裔孙丘源发于明洪武年间,由上杭县迁兴宁县大坪黄坑开基业,九世孙丘法查于明代由兴宁黄坑移居今东源县黄村小坑围开基业。丘继龙另一支裔孙由连平县忠信徙居今东源县涧头镇,后分居回龙镇、半江镇、锡场镇、蓝口镇等处。东源县丘氏人口分布在仙塘、船塘(含三河、黄沙)、涧头、回龙、半江、锡场、蓝口、柳城、黄村、叶潭等乡镇。
              邱姓主源出自丘姓。清雍正时,诏命避孔子名讳(孔子名丘),改丘姓为邱姓。至民国初年,丘逢甲倡议恢复丘姓,今粤、闽一带的邱姓人始有复为丘姓。
              江氏
              传说圣帝手下有个贤臣叫伯益,助大禹治水有功。大禹继位后,又协助执掌国政,为中国上古时著名贤臣。据说大禹临死时曾遗命伯益继位,伯益不任,跑到箕山躲了起来,后由大禹之子启继位。周初,周武王封伯益后裔为江侯(今河北正阳西南)。江侯的子孙以国为姓,并奉伯益为江氏始祖,后裔繁衍各地。
              江姓发源于今河南正阳。唐时,江姓人遍布北方。唐初,有江姓人自今河南迁入今福建。北宋年间,江敬忠举家从江西南徙广东博罗石湾,生二子,长子宏远因晚年遭乱离托付妻族刘氏并与子克宽孙超德皆死于外族;次子宏达值乱离之时携子女逃入今东源锡场繁衍生息,东源江氏后人奉宏达之父江敬忠为东源开基祖。后裔分居回龙、船塘镇等地。
              刘氏
              《刘氏族谱》载:刘氏之先出自帝尧陶唐氏,尧帝第九子,称源明(有曰监明),受封于刘邑(今河北省唐县)。源明以邑为姓,故为刘氏,后世子孙尊称源明为刘姓始祖。汉景帝刘启第八子刘胜被封中山靖王,封邑为彭城郡(今徐州市),后世即以“彭城”为堂号。刘氏自河北播迁于山东、苏北以至大江南北。曹魏咸熙元年(264年)刘永(刘备第二子)东迁洛阳。东晋南迁,刘永裔孙亦迁居江南。唐僖宗乾符年间(874~879年),刘祥因战乱偕子天锡避居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洞,为刘氏入闽始祖。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年),刘开七(生于福建宁化)任潮州府总镇,率兵到兴宁岗背平乱殁于营,葬于该地。后裔为其在兴宁岗背立祠,是为刘氏由闽入粤大始祖。其子广传,官授江西瑞金知县,生14子(巨源、巨湶、巨氵川、巨渊、巨海、巨浪、巨波、巨涟、巨江、巨淮、巨河、巨汉、巨浩、巨深),分14大房,其中七大房在兴宁各处定居,其余子孙分居各省各州县。明、清时期,刘广传的长子巨源、四子巨渊、五子巨海、七子巨波、八子巨涟、十一子巨河的部分后裔,从兴宁、大埔、东莞、博罗、江西等地迁今东源定居。东源刘氏人口主要分布在新港、新回龙、船塘(含黄沙、三河)、上莞、曾田、骆湖、叶潭、康禾、柳城、黄田、义合、蓝口镇等地。
              朱氏
              朱姓来源有两支,传说上古时五帝之一颛顼帝的玄孙称陆终,有六个儿子,第五子名安,被大禹赐姓曹。到周王朝建立后,武王封曹安的后代挟于邾邑(今山东邹县),邾国子孙以封地为姓邾,后去掉邑旁成为朱氏。另外,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启,被周成王封于宋,战国时宋国被灭,宋国公族子弟中,有一支改宋为朱,是另一支朱氏。朱氏发迹于沛国(今安徽萧县),后世以“沛国”为堂号。
              今东源县朱氏为南宋朱熹(即朱文公)之后裔,明初时朱镇号万七郎(朱熹曾孙),由江西徙居小江(新丰江)西溪,后居顺天,为河源朱氏开基祖。后裔分居今东源县灯塔高车、柯木、印光及小水,三河主固,涧头梨木坑,梅子坑等处。朱镇兄万六郎的部分后裔随后迁居今东源县黄村镇、上莞镇百坝、柳城镇下坝、蓝口镇等处。朱氏主要聚居在顺天镇、船塘镇主固、灯塔镇等地。
              许氏
              传说上古时期,有个称许由的隐士,以贤名扬天下,尧听说后,要把王位让给他,但他拒绝了。尧又请他出任九州之长,许由赶走了来人,并认为让他当官的话污脏了耳朵,就跑到河边拼命地洗耳朵。他的后人以他的名为姓,就是许氏,奉许由为许姓始祖。
              周朝,周武王封其裔孙文叔于许国(故城在今河南许昌)。子孙以国为姓,取“高阳”为堂号,是另一支许氏。
              许姓人南迁始于汉代。唐代以后,许姓人南迁于今江苏、浙江、湖北、福建、广东等地。许孝康原居湖广靳黄州,五代中期,迁于江西,为许氏初世。传至十六世,许贵显携子迁居福建宁化。十七世许汉丞、汉杰兄弟迁居今东源船塘镇石下(后名为许村)开基立业,为东源开基始祖,后裔分居铁坑。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另一支许氏支脉陆续从新丰县大蓆徙居今东源县内增(半)江居住。东源县许氏聚居在船塘镇较多,半江、蓝口等地亦有部分。


              8楼2018-04-28 20:56
              回复
                杨氏
                据《杨氏族谱》载,大始祖杼原姓姬,是周武王三子叔虞后裔。周康王时,封叔虞的次子杼为杨侯,食采于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东南),子孙以国为姓,即杨氏,望出弘农郡(今河南灵宝县),后世以“弘农”为堂号。
                杨姓发源于今山西。春秋战国时,已有杨姓人迁至今湖北潜江一带,继向东迁至今江西一带;同时,亦有杨姓氏人自山西迁往今江苏、安徽。秦汉,已有杨姓迁居今四川。中唐时杨承休定居于浙江钱塘县,其裔孙杨辂到江西吉安做官,随任居庐陵。宋太祖时辂之五子杨云岫任广东潮阳太守,后在梅州水南里落居,为粤东杨氏始祖(岫墓在梅州城百祖岗,梅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初期,杨宗旺由梅州迁入今东源县久社杨村,后裔分迁康禾镇曲龙、方村,义合镇杨屋岗、仙塘镇热水、蓝口镇秀水等地。明代中期,杨均旺由龙川县迁今东源县黄村镇田心落基;杨万里从东莞茶山迁今东源县柳城镇南坝落居。东源县杨氏主要分布于柳城、康禾、黄村、义合等乡镇,曾田、船塘有散居。
                张氏
                据《张氏族谱》载:张氏得姓自轩辕,即轩辕黄帝的儿子少昊的第五子,名挥,字玉爵,善造弓矢,张罗网,世掌其职,遂赐姓为张。张氏发源于冀州(今山西、河北一带),后逐渐南播,徙徐州,迁河北省清河县。西晋时张清明遇乱避仇,携族众渡江迁居于衢州鹤鸣杜林寺(今浙江)。东晋末年张九龄迁韶州(今韶关曲江),后裔复迁河南洛阳。唐末为避黄巢战乱,挥之一百三十五世后裔张化孙,迁闽南汀州府上杭县,为福建张氏始祖。一百四十二世,张氏后裔俸绍,生3子,长洪善、次洪庆、三洪恩,兄弟等人在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先后从福建武平县移居广东长乐县(今五华)粘坑梅仔坪,为五华张氏开基始祖。一百四十四世罗富次子崇信,因生九子,号九龙公,明崇祯元年(1628年),升任雷州府(今湛江)同知,任满回福建宁化,因世乱卜居惠州归善(今惠阳)火带社(今属紫金乌石),为河源、紫金之始祖。
                迁入东源县的张氏先后有: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挥之一百四十六世元亮长子德琳(九龙公之孙)从紫金中心坝迁入蓝溪约(今东源县黄村镇祝岗),裔孙分迁今东源县黄村、蓝口、曾田、三河(今属船塘镇)、漳溪、黄沙(今船塘镇)等镇。明万历年间,洪恩第十世后裔德鸿(挥之一百五十二世孙)从五华大田迁入源城区埔前镇赤岭村,定居的子孙逐步扩展至今东源县康禾、黄田、曾田等镇。明末清初,洪庆第四世捷弘(挥之一百四十六世孙)从兴宁县罗岗迁入蓝口镇乐村。洪庆之第四世孙迅洪从五华大田迁入叶潭镇,后裔分居叶潭各村。明万历四年(1576年)洪恩第十世后裔应梁(挥之一百五十二世)从龙川县迁到黄村永新公告,后迁黄村镇梅龙银岗、三礤、三洞等地。明永乐元年(1403年),乐庄因避藩王之乱,挥之一百四十四世孙罗富之后裔法真、法能、法游三兄弟约在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间,从五华大田迁入黄村定居。
                张氏在东源县分布较广,在20多个乡镇中,除久社、灯塔、骆湖3个乡镇外,其余乡镇均有张氏定居。
                李氏
                李氏先世自皋陶,历经虞、夏、商二十六世为理官(法官),子孙以官为氏。后理征得罪于纣赐死,其子理利贞出逃,靠吃李子保全了性命,改理为李,李氏入姓始祖是利贞。
                唐以前,李氏族人主要在北方发展。唐朝时,李氏族人开始大规模南迁,进入今福建等地。利贞之八十二世孙李火德,因宋元兵乱,于宋宝庆二年(1226年),与兄李木德从福建宁化县石壁村迁居上杭胜运里(今稔田乡丰朗里村)开基,为李氏入闽始祖。
                李火德之第六世孙李德广自上杭移居兴宁。明嘉靖年间,李火德之第九世孙李宽自兴宁移居东源船塘李田麻园开基,后裔分居船塘镇龙岗汶水、铁坑黄垅寨、枫山下、黄沙过涧坝,上莞镇两礤,曾田镇,源城区陈田(胜利),连平忠信镇千斤坪。另一支李氏,原居江西庐陵的李雅生任广东潮州总戎,其与三子于元朝流寓今东源县蓝口镇车头山卜居,后分居源城区等地。李姓后裔分居东源各地。堂号为“陇西堂”,望出陇西郡(今甘肃东部地区)。
                何氏
                《何氏族谱》载:何姓起源于韩姓,是周王室同宗。春秋后期,晋国公族中的韩氏成为晋国三大氏之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韩姓子孙分散各地,其中有一支居江淮一带,当地语音“韩”与“何”相近,因音而讹为何,何姓为其子孙沿用。
                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何姓由江淮迁入今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四川等地,形成庐江、陈郡、东海三大郡望。隋唐时何姓人在南方和北方均有大发展。何太乙郎于五代龙德元年(921年)授福建汀州府宁化县尹时,曾往广东梅州,卜居武平县岩前,为迁闽省武平开基始祖,其子孙向广东等地散居。太乙郎公世系十四世祖念四郎(源美)公之子何文深裔孙何端原居和平县东水澄村石角头,后移居今东源县三河高坑开基立业。
                何孔明、何孔达兄弟俩于清初从福建徙居今东源南湖(新港)杨梅坪开基,后裔分居锡场镇治溪、半江、漳溪等地。
                吴氏
                吴氏始祖泰伯(又作太伯)原姓姬,是周太王亶父的长子,即周文王的大伯父。因让王位给其三弟季历,与二弟仲雍一起避居东海之滨的荆蛮(今江苏无锡一带),自号勾吴,是为吴氏之始。泰伯灭后,由仲雍继位。仲雍三世孙周章建立吴国。公元前473年,吴国被越国所灭,其子孙以国为氏,称吴氏。孔子誉太伯“三以天下让”为至德,故吴氏以“至德”为堂号。吴氏发源于江苏,五代后晋天福元年(936年),吴宣成移居今江西抚州、临川、建昌一带,为江南始祖,宋元时已播迁于江南各省。元朝时居福建的吴氏逐渐向闽南、粤东一带转徙。明成化至正德年间(1465~1521年),居住在和平县的吴德携其父吴仁福骸骨及家室迁往今东源县漳溪开基。吴伯善的后裔同期从龙川县、和平县、连平县等地迁往今东源县漳溪乡、仙塘镇落居。另一部分吴氏分别从兴宁、龙川县等地迁到今东源县的叶潭、康禾、黄村、半江等镇,其中居住漳溪乡最多。
                陈氏
                谱载陈氏开宗大始祖满,是舜帝之三十四代孙,南周时娶武王长女为妻,封于陈国(今河南开封以东,江苏徐州以西,安徽亳州以北,山东济宁以南),都城在宛丘(又名颍川,今河南开封淮阳县)。满定姓于陈国为陈氏,并以发祥地宛丘(即颍川)为堂号。
                满之七世孙陈旺,于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迁于江州德安(今江西德安县)义门村,创建江州义门,为义门始祖。陈旺及其子孙以孝道治家,家族最旺时人口达3900余人。义门陈氏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成为封建社会儒家、以孝治家的典范。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年),义门陈氏奉旨分析成大小291庄,后裔遍布全国各地,其门首均挂有“义门世家”的匾额。满之八十三世孙陈魁由德安迁居福建汀州之上杭,满之八十四世孙陈贽迁居广东兴宁,后裔分迁闽、赣、粤各地。
                迁入今东源县内的陈氏主要有如下几支:
                上莞陈氏开基祖陈榕三,陈满一百世孙,明嘉靖年间(约1555年)由江西迁入居河源县天禄乡(今东源县上莞镇)柯木岭(现太阳村)开基,生四子,又义男为五子。后代分居上莞各村。
                柳城陈氏开基祖陈景贤,元至正年间(约1350年),任潮州知府,又继任惠州知府,任满后落居河源安东乡,至今660多年。裔孙播迁今东源县柳城镇各村,蓝口镇、船塘镇及至国内外。
                蓝口塘心村开基祖陈逸山,陈满七十七代孙。南宋咸淳二年(1266年),率眷从福建徙至今东源蓝口镇塘心围开基。
                蓝口车头山陈氏开基祖陈道,陈满九十一世孙。兴宁长乐大岭背开基祖陈玑曾孙,于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到车头山谋生,生陈贵。陈贵在今蓝口镇车头山立业。
                蓝口双渡水陈氏开基祖陈大章,陈满九十九代孙,兴宁陈氏开基祖陈贽的十三代孙。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由兴宁迁今东源双渡水开基立业。
                苏氏
                传说上古五帝之一颛顼的孙子重黎,改进了燧人氏钻木取火的方法,因而被任命为火正(古代掌火之官)。他的子孙不少被封为诸侯,其中昆吾子被封于苏(今河南辉县西的苏岭),为苏侯,因地为姓,就是苏氏。
                苏姓发源于河南辉县等地,春秋时有苏姓定居于两湖一带。汉末有苏姓由今甘肃河内迁至四川眉山,此后陆续迁居江南各地。唐初,有苏姓人迁入福建。至宋,苏氏逐步形成蜀派、闽派和眉山派三大世系。据传,苏东坡第七代孙苏天荣原居住在江西吉水庐陵,苏天荣的玄孙苏秀弘被派任东莞茶山(今茶山)巡检。辞官后,徙居今东源义合苏家围落基。后代奉苏天荣为东源始祖。苏氏分布在今东源县义合、黄田、久社、船塘等乡镇。


                9楼2018-04-28 20:58
                回复
                  邹氏
                  《邹氏族谱》载,邹氏之开姓始祖为曼父。公元前560年间,东周灵王时,叔梁纥立同宗孔正稚之次子曼父为嗣,因叔梁纥为鲁大夫,食邑在邹城(今山东邹县),以邹为姓。
                  邹姓是蚩尤氏裔支族姓。黄帝战败三苗九黎联盟后,蚩尤氏留在鲁西地区的一支改称邹屠氏,至颛顼帝喾时分布在齐、鲁、豫,以伊洛地区为中心。邹、邹平为其邑。邹为洛鸟氏裔尤巽民护若木纪历的图腾,由洛鸟、持若木、婼民组成。
                  南宋时,状元邹应龙任端明殿大学士枢密院士,其子孙散居福建、广东。邹氏六十三世德宏(少十郎)系殿公次子、应龙之孙,为五华华阳的开基祖。邹德宏于南宋宝祐二年(1254年)任江西刑部员外郎,约在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率群弟从福建迁粤,先居大埔县邹坑,后又徙至华阳。
                  邹氏六十九世伟,字军举,成年后从长乐县(今五华)华阳迁河源县能溪约(今东源县叶潭镇)琏石,后裔分居叶潭镇山下,蓝口镇派头、塘心、长江头、乐村、高车,黄村坳等地。紫金古竹、蓝塘邹氏亦为邹应龙后裔。
                  邹氏郡望:范阳郡(今河北定兴),三国时置郡;堂号“南谷堂”,因邹应龙告老还乡,宋理宗御赐“南谷”而得名。
                  巫氏
                  传说上古黄帝时期,有医相巫彭,作医济世,为人们驱神赶鬼,人称巫师,黄帝封为侯,他的后人就以他的职业为姓,即为巫姓。奉巫彭为巫姓始祖。
                  巫罗俊(582~664年),字定生,号青州,福建宁化县的开县元勋。唐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封他为黄连镇将及威武侯,赐尚方宝剑,袭世禄。巫罗俊成为闽西北的开疆先祖。在宁化县衙左侧建有巫青州公祠,该县城关小河边建有平阳古族,即巫氏总祠。
                  巫罗俊裔孙,巫禧,字忠立,于南宋开禧元年(1205年)由福建永定县南移广东兴宁县罗岗洋塘开基,为巫氏入粤开派祖师。后人称禧派世系,繁衍广东各地。
                  巫玉亮(二十二世禧派十四世),于康熙年间(约1662~1721年),由五华县黄连塘(今五华县新桥乡黄连塘)移博罗县长平都蓼洲约埔前圩银轭垅(原河源县埔前镇银轭垅)开基,巫玉亮为河源巫氏开基祖。发展至今已270多年,禧派世系已衍至20多世,分居埔前数十个村。今东源县蓝口、柳城等镇有部分巫氏人口居住。巫氏堂号“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西南古邑,三国置郡)。
                  严氏
                  传说黄帝后裔颛顼帝,生于若水,居于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后立楚国,其后裔改芈姓,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芈族于公元前591年驾崩,谥号为“庄”,即楚庄王。其后裔则以“庄”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中记载,东汉时期,庄姓一族人为避汉明帝刘庄名讳,一部分人改为严氏。魏晋时期,严姓人有一部分又恢复原来的庄姓。故有“庄、严本一宗”之说。
                  据史书记载,东汉时期,严氏多居山东、湖北、安徽、浙江一带。魏晋时,北方严氏多居于陕西、山西、河南、甘肃等北方地区,其中以陕西、甘肃严氏最旺,严氏发展史上的三大郡望——天水郡、冯翊郡、华阴郡皆出此两地。随后,严氏多往南迁。
                  唐朝以后南迁严氏居于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一线。另云南、广东等地亦有为数较少的严氏居民。
                  东源县严氏族人在东源居住已有500多年历史。据查连平县三角镇《严氏族谱》,严氏族人先从福建迁居到广东翁源,连平州资溪、三角镇塘背村等地。东源严氏约于明朝中期从连平州三角镇塘背村迁入,严氏象龙公、象凤公两兄弟为迁居东源始祖。象龙公始迁居锡场镇龙郁(今龙溪自然村),后改迁庄田。后再次迁回龙镇洞源黄巢洞(又称黄巢十二洞),改名为洞源四洞村;象凤公迁居半江镇黄猄卵(现半江珠坑村)开基,繁衍至今。东源县严氏主要居住锡场、回龙、半江镇,其他乡镇亦有散居。严氏郡望:天水郡;堂号:富春堂。
                  林氏
                  林氏世系出自高辛氏。远祖比干,因忠谏为商纣王所害。其妻陈氏已有孕三月,逃于长林石室中,生下了儿子。西周时周武王赐比干之子为林姓,赐名为坚,封博陵侯,地在古西河郡(今河北省安平县一带),故林姓以“西河”为堂号。
                  林氏发源于今河南境内。东汉末年,由于北方战乱,大量南徙。据《西河世纪》记载,当时董卓向汉献帝进言,说林氏门族强于河北,有镇主之患。汉献帝便将有官爵的林氏门族72人同与北人一起流徙南方,落居福建莆田一带。当时林禄官任王府参军、黄门侍郎,后升为远招将军(散骑常侍充浦太守),官晋安郡(治所在今福州),因以为家,为林氏入闽始祖,后代遍布福建全省,成为大族。元代末年林文樊由宁化县石壁出任广东海阳县主簿,后立籍海阳(今潮州),为林氏入粤始祖。林禄后裔林披生九子称“九牧公”,子孙分居各府州县。长子韦迁居广东授端州刺史(今肇庆市)。裔孙林念一郎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移居今东源县船塘镇三河福坑村。林披第八子林迈后裔由福建迁兴宁、梅县,再迁今东源县禾溪至黄村镇立居。林秀峰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由福建漳州府莆田县迁今河源城三王坝及今东源县久社开基,后裔又迁今源城区上角林屋居住。
                  罗氏
                  据《说文通训定声》、《名贤氏族言行类稿》、《通志·氏族略》等载,祝融,名黎,为帝喾时的火官(掌管民事)。祝融的后裔分为已、董、彭、秃、妘、曹、斟、芈八姓,史称“祝融八姓”。周时,有妘姓子孙匡正被封在罗水畔的宜城(今湖北省宜城县),建立罗国,其子孙遂以国名“罗”为氏。公元前690年,罗国被楚国所灭,罗姓人便逐渐向南迁移,周末时迁至今湖南长沙。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罗姓族人大举南迁,至今江西、广东、福建等省,成为南方一大姓氏。史称罗氏正宗。此支罗氏,至今已传承2700多年。另外,罗氏也有源自赐姓、改姓或少数民族固有姓氏者。
                  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祝融后裔一百零一世孙罗珠(字怀汉,号灵知)出任江西九江太守,为豫章罗氏鼻祖。其后裔罗法广于明成化十九年,从福建汀州府连城亨子堡迁入今东源县上莞镇冼川开基。今船塘镇侠罗坑、漳溪乡嶂下罗氏人口均属罗法广长子罗法全后裔。罗珠裔孙罗洪德、罗昭远后裔繁衍于今东源县叶潭、黄村、柳城、灯塔等镇。罗氏郡望:豫章郡、长沙郡。堂号:豫章堂、尊尧堂。
                  钟氏
                  钟氏为商微子之后,武王灭商后封于宋。周赧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6年),齐、楚、魏灭宋而分其地。子孙避迁于颍川,因其先曾食采钟邑,遂以钟为姓,后世以“颍川”为堂号。
                  隋朝末年钟简由颍川迁金陵,唐中宗时其子绍京功封越国公,卜居江西南康。绍京子贤为福建督大将军,定居于汀州鄞江白虎村。北宋元符元年(1098年),钟瑞龄兄弟五人随父由闽入粤,迁广东长乐(今五华县)铁炉坝开基。瑞龄兄弟中排行第五,长兄提龄迁居兴宁岗背,次兄遐龄迁今紫金南岭,三兄祯龄迁惠州,四兄祥龄迁龙川。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因五华县韩江两岸遭洪水灾害,钟风振兄弟数人由五华迁居今东源县黄村开基。
                  萧(肖)氏
                  谱载:萧氏本商微子启之后裔。周成王时,大心在萧邑(今安徽萧县)为大夫,子孙以邑为氏,是为萧氏。
                  萧氏世居江苏、安徽、河南、山东等地。五代时三十七世萧觉事楚王马殷,马殷死后,萧觉和三子迁居江西泰和旱禾渡。兴宁、河源、紫金萧氏均为萧觉之后。四十八世萧仲成(千八郎)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由江西迁广东兴宁为太始祖。四十九世萧彦良子郁、灏、旺兄弟三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由兴宁陈唐迁居原河源县南湖青溪洞,后裔称萧彦良为河源南湖开基祖。长子萧郁后裔分居今东源县灯塔镇、顺天镇枫木等处。次子萧灏之后裔分居源城区上廓萧屋,今东源县灯塔、高坑等地。1958年,因新丰江水电站建设,南湖萧氏大部分移民外地,有一部分移居县内乡镇,主要分布于今东源回龙、蓝口、双江、灯塔、顺天、柳城等镇。萧氏郡望:兰陵郡。兰陵是萧氏开姓始祖萧大心的出生地,后裔世居兰陵,封萧国在兰陵,故以“兰陵”为郡望。
                  今东源县肖姓人口,原属萧姓,由于“文革”期间推行二次文字简化,“萧”被写作“肖”。
                  郭氏
                  《郭氏族谱》载:周武王封虢叔为虢侯(今河南陕县东南),虢与郭音同,其后代以郭为姓氏。
                  春秋战国时,郭氏已播迁于今山东、河北。汉代,郭姓人以今山西太原为发展繁衍的中心。魏晋南北朝时,郭姓人大举南迁,散居今浙江、江苏。隋唐时,郭姓成为今山西、山东的大姓,同时亦有郭姓人迁居今浙江、江苏、湖北、福建等地。宋元时,郭姓人遍布大江南北。明朝时,郭本嵩由江西赣州安远阳嘉里迁居广东惠州龙川县崧山阁。其后裔郭厥俊又由崧山阁迁河源曾田约(今东源县曾田镇)寺前开基,后裔分居曾田等镇。郭氏郡望——太原郡,治所在今山西太原西南,战国时置郡。堂号:尊贤堂、汾阳堂等。
                  诸氏
                  诸姓来源有两支。周王朝时,东南福建、广东一带有个闽粤国,国王称驺无诸。闽粤国君后代就以驺无诸的名为姓,即为诸氏,奉驺无诸为诸姓始祖。
                  另外,五代时期,周有个大臣称诸葛十朋,当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后,他逃到浙江会稽隐居起来,改复姓诸葛为单姓诸。故会稽诸氏,均为这一支诸氏。
                  时朝初年,诸履斋,号渭庵,任广东惠州府儒学教授,子诸成官置河源县衙,任官7个月而终。洪武年间,其家眷迁今紫金县九龙岗居住。诸明宝于永乐十三年(1415年)迁入康禾约(今东源县康禾镇)墩头店开基,后子孙分居田心、新社、陈坑等村立业。东源县诸氏人口主要聚居在康禾镇。


                  10楼2018-04-28 21:10
                  回复
                    曾氏
                    曾氏源出姒姓,夏禹帝五世孙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鄫(今山东苍山县西北)。春秋时鄫为莒所灭,世子巫逃奔到鲁,去鄫邑边以曾为姓,为曾氏之始。
                    曾氏发源于鲁西南,巫之玄孙曾参定居于山东嘉祥武城。公元前8年,十五世曾据率家族南迁江西庐陵吉阳(今永丰)。五十一世曾惇东迁福建宁化石壁葛藤窝。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五十三世惇之孙佑为避战乱,由福建宁化迁广东长乐(今五华县)。元朝初年,五十四世曾广新定居兴宁北厢龙归洞之径口,为兴宁开基祖之一。明洪武末年,曾广新第九子良甫携长子曾文恭和三子曾文信兄弟俩迁居原河源县黄田约黄田肚(今东源黄田镇良田村)落居,后裔分迁今黄田镇、蓝口镇、康禾镇,久社(今属义合镇),义合镇以及源城区、东埔镇等地;曾良甫五子文惠迁叶潭儒畲、蓝口秀水;七子文聪迁回龙,后因1958年新丰江水电站建设迁到东埔黄子洞(今属河源市区)、仙塘镇东方红村;曾广新长子寿甫迁黄子陂;二子曾成甫迁蓝口上大围,回龙甘蔗围,后新丰江水电站建设迁埔前、东埔、博罗小金口、长宁;三子曾庆甫迁仙塘古云、义合水角;四子曾庚甫迁曾田镇石湖;七子曾德甫后裔迁船塘镇石陂头、流石,上莞镇、黄田镇南龙村、仙塘镇赤径;三十四世曾珪后裔先后迁入灯塔镇等地。东源县曾氏人口主要分布在黄田、蓝口、康禾、曾田、船塘、叶潭、回龙、仙塘、义合、上莞、灯塔、漳溪、柳城等镇。以“三省”为堂号,源出曾参(曾子)“吾日三省吾身”语。
                    彭氏
                    据《通志·氏族略》和《姓氏寻源》载,颛顼帝有玄孙陆终,陆终第三子姓篯名铿,受封于彭地(今江苏省徐州),建立大彭国,称为彭祖,其子孙以国为姓,称为彭氏,尊彭祖为彭姓始祖。
                    殷商时,诸侯国大彭,即今江苏徐州铜山境内是彭姓的发源地。其后彭姓的繁衍播迁,均是出自此支。其时,今山东、陕西、甘肃、江西、四川、福建等省均有彭姓人在活动。南北朝北齐时,彭宣八世孙彭景直徙瀛州(今河北河间),九世孙中有一支迁居安定(今甘肃泾川县北)。唐玄宗时,为避安史之乱,彭景直之子彭构云迁居袁州宜春(今属江西省),彭姓开始称盛于江西省境。彭构云五世孙彭轩因仕宦而落籍庐陵(今江西吉安)吉水山口村,并有江西其他彭姓辗转迁徙于福建。宋神宗(1068~1085年)时,嗣元的九世孙彭延年任潮州刺史,定居广东揭阳之浦口村,为彭姓广东始祖。彭延年第三子彭锐裔孙彭君达,于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迁入广东梅州,为梅州彭姓始祖。延年公的第六子彭监定居兴宁。延年公五世祖彭德隆(秀凤之子)迁居紫金,后来成为彭氏五世祖一房的发源地。延年公六世祖际遇(德清长子)定居东莞。延年公的第十一世祖惠端公、惠孙公携子女由东莞迁入河源南湖坝(今东源县柳城镇下坝山下村)定居,为南湖坝定居的二世祖。东源县彭氏人口主要分布在柳城、上莞、蓝口等镇。堂号:陇西堂。
                    游氏
                    游氏源自姬姓。《姓纂》载:“郑穆公之子偃,字子游,子孙以他的字为氏。”族谱载:周宣王封胞弟姬友于郑,是为郑桓公。郑桓公之六世孙郑穆第八子名偃,字子游(生长于虿),其孙游吉即太叔,游皈以祖父字为姓,称游氏。
                    春秋时,游氏在广平(今河北省鸡泽县)发祥,成为游氏郡望。唐僖宗乾符至中和年(875~884年)。由五十七世游道保从河南东南方移居福建省建州(治在建瓯县)建阳县,立有祠堂(今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传到六十六世游酢。年三十登状元黄裳榜进士,生七子,长子游撝五世孙游二三郎(总七十一世)居福建上杭县。其九世孙游澄由福建莆田县迁入河源多处经转,裔孙游似宝,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定居河源灯塔镇,为河源一世祖(总八世)。而游撝十二世孙游永城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从江西省抚州府临川县移嘉应州(今兴宁市大平镇河岭村)开基,为兴宁一世祖。传至七世游仕富从兴宁县河岭村迁今东源县上莞镇开基,而后又迁今骆湖镇由骆湖迁南湖约大洲都(今新港镇双田、龙镇)。立有祠堂,称法亮公。
                    东源县游氏人口主要分布在灯塔、骆湖、新港、黄村、黄田、康禾镇等地。游氏郡望:广平郡。堂号:广平堂、立雪堂。
                    温氏
                    谱载,温氏为周成王唐叔虞(姬姓)之后,世居太原,后族封于河南温邑(今河南温县),以邑名为姓。
                    温姓发源于今河南。温峤仕东晋,随晋元帝渡江,咸和初年为江州(今江西南昌市)刺史,为江南温氏之始祖。北宋仁宗时温铜宝由浙江迁江西石城,南宋时温九郎由石城迁福建汀州府上杭县中都古基坑。温九郎后裔温良善由上杭蓝家渡霞化分迁广东梅县石坑,为粤东温氏之始祖。良善之六世孙温法养由梅县石坑迁兴宁石马。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温祖仲携眷从兴宁石马徙居河源大江白马,为河源开基祖。后裔分居今东源县曾田、黄田、锡场、半江、回龙、新港、灯塔、仙塘、蓝口等12个乡镇。温氏堂号:太原堂。
                    程氏
                    《广韵》等载,程氏起源商代,“封颛顼重黎之后于程(今河南洛阳东),因以为氏”。堂号为“安定堂”。
                    东源县程氏为南齐自北南迁的程氏南方大始祖程旻后裔。程旻是最早迁入古梅州,把中原文化带来客家地区的客家先贤。隋大业三年(607年)设“程乡县”(今梅州之平远、焦岭、梅江、梅县),历时一千余年。
                    元末,里居程乡县城(今梅城)的程旻廿一世孙监生程亚环八子之一程纯刚,迁长乐县(今五华县)横陂江寨乐业。此后程纯刚嗣孙先后分居长乐县横陂、横坝、铁炉坝、小都等地。后迁入今东源县程氏,依次(系)可分三批:
                    一是今东源县仙塘中心村程曰忠系。该系为程旻第三十二世孙程曰忠次子程绶,于明末崇祯元年(1628年),自长乐县横坝涧下迁入河源,先居源城区上城,后迁今东源县仙塘到吉村,再迁到古云中心村。
                    二是今东源黄村镇漆树坝程永玖系。程永玖为程旻第三十九世孙。清康熙年间(1662~1721年),其曾祖父程安偕胞弟程宁、程奇仨人自长乐县横坝迁入蓝溪(今东源县黄村镇)万鹤塅(今红十月村)定居。
                    三是黄村漆树坝雕坝程纬常系。该系始祖程纬常为程旻第廿六世孙程俊之第十七代孙,约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从长乐县小都迁入。
                    谢氏
                    谢姓人称申伯为始祖。申伯之父为宏道(伯夷)为申侯,周厉王娶申侯女儿为妃,生下周宣王。申伯在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因功敕封佐王,加州太师,初封申国,继封谢邑(今河南唐河县一带),其子孙以谢邑为谢姓。
                    谢氏自申伯封邑“谢城”后,屡经迁徙。两晋南北朝时,有谢姓人南迁至今江西,及今陕西、四川。唐时,谢姓一支迁至今江西宁都。宋时,有浙江绍兴会稽山谢氏迁居今福建。谢刚中南迁于江西赣县锡州,其后裔散居于赣粤两省居多,原河源县谢姓均属谢刚中的嗣孙。谢复浓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迁今东源船塘开基业。后来谢刚中的子孙先后徙居今东源县黄村、锡场、康禾镇等地。谢氏郡望、堂号有“陈留郡”、“宝树堂”等。


                    11楼2018-04-28 22:09
                    回复
                      蓝氏
                      据《蓝氏族谱》载,炎帝神农初都陈,十一世孙榆罔章赐予昌奇为蓝姓(鼻祖),封居河南汝南郡,经历数千年,迁徙靡常。
                      传至五十五世蓝良佐为蔡大夫,遂居蔡(今河南上蔡县)。一百○八世蓝明德于唐天授元年(690年)赐进士,授扬州节度使,官游金陵,由北豫(今河南)而迁建康(南京),居江南江宁府上元县朱紫坊,为江南开基祖。一百二十七世大一郎,由汀州(今福建长汀)分居上杭。一百三十世蓝庆寿,由福建张坑乡迁入粤潮州海阳城(今潮安县)。一百三十三世蓝荆山,由大埔湖寮迁程乡金盘堡(今梅县丙村大坑头);一百三十五世蓝宗德(念六郎第七世孙)于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由平远县热柘乡迁至今东源漳溪上蓝村,为漳溪蓝姓开基祖。一百三十七世彦清,由漳溪迁新港镇双田村开基立业。念七郎子孙有的迁叶潭镇半埔、蓝口镇花径、康禾镇南山、仙塘镇热水村等地。蓝姓人口分布在今东源县漳溪、新港、叶潭、蓝口、康禾、仙塘等6个乡镇。1999年7月省民政厅发文设立漳溪畲族乡,东源县蓝氏人口恢复为少数民族。
                      赖氏
                      西周时武王封其弟叔颍于赖,其辖境后来属颍川郡,即今河南息县、商城一带。赖国是诸侯国,赖侯子孙以国为姓,成为赖氏。后世以“颍川”为堂号。
                      魏晋南北朝时,今江西、福建、湖南、浙江、江苏、广东等省均有赖姓人迁入。宋元时,赖姓人又有大量南迁。元朝中后期,赖天用由江西赣州兴国迁粤定居河源蔡庄(今东源县灯塔),后世称赖天用为河源赖氏始祖。三世孙赖福安生七子,长子赖鹍后裔分居今东源县涧头、灯塔镇,连平县隆街镇;次子赖鸿后裔分居今连平县忠信镇;三子赖鹏后裔分居今连平县忠信镇、原河源县;四子赖鹗后裔迁居江西;五子赖鸨后裔分居今东源县涧头镇;六子赖鹑后裔分居今连平县忠信镇、今东源双江镇;七子赖鹉后裔分居今东源县顺天、康禾、黄田镇,今源城区双下,今紫金县,韶关市,江西省等地。东源县赖氏主要分布灯塔、涧头、双江、顺天、康禾及黄田等6个镇。
                      廖氏
                      廖氏远祖,籍隶河南。相传颛顼帝裔孙叔安,春秋时封于廖国(今河南唐县),子孙以国为氏。
                      客家廖氏祖先,源自洛阳。西晋末年,南迁至江浙、福建一带。广东客家廖氏共奉唐代的廖崇德为远祖。唐贞观年间,廖崇德为江西虔化县令,任满后即在虔化安家落户。唐末为避黄巢战乱,其六世四十一郎迁居福建宁化石壁寨,裔孙复迁延平府顺昌合阳圩。四十一郎孙廖花由顺昌迁上杭县。明洪武初年(1368~1378年),兴宁县令夏则中招携流亡,世居上杭之廖德源落居兴宁县。其子敬斋生九子,长子思明、次子思聪裔孙迁今紫金县;三子思温儿廖宗仁携眷移居原河源县城太平街;九子思义孙裔廖清德、明德兄弟俩移居今东源县,后裔分居三河、骆湖、黄沙、灯塔等地;九子思义裔孙廖永生、廖稳叔侄,于明正统元年(1436年)移居今东源县船塘镇黄沙安居。廖崇德后裔分居源城镇上城,今东源县仙塘、上莞、漳溪、柳城、船塘(三河、黄沙)、义合、黄田、蓝口、叶潭、黄村、康禾、回龙、半江、灯塔、骆湖等15个乡镇。廖氏堂号:汝南堂、武威堂、世采堂等。
                      缪氏
                      春秋时期,秦国因地处西陲,文化较中原落后,所以时常受邻国的欺侮。秦穆公继位后,他励精图治,四处搜罗人才,秦国很快强盛起来,成为西方的霸主,跻身于春秋五霸之列,为最后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基础。他的谥号为“穆”,《史记》称他为穆公,他的子孙就以谥号为姓。由于古代穆与缪音同,即为缪姓,奉秦穆公为缪姓始祖。
                      河源缪氏开基祖缪文广,原居江西省龙南县,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官任广东省惠州府督粮务分司兼河源署知事,解官后携眷属遂居河源城内,后裔迁今东源县义合、久社、康禾等镇。
                      潘氏
                      据《元和姓纂》载,潘氏出于季孙,系轩辕黄帝之后。“周初四圣”之一的毕公高,他的儿子季孙封邑潘国(今河南荥阳县),春秋后国灭,其子孙以国为姓,称潘氏。潘氏发迹于荥阳,后世以“荥阳”为堂号。
                      春秋战国后,潘姓人向山东、山西、湖南迁徙,汉时潘姓北迁至荥阳中牟(今属河南省)。三国前,潘姓又有播迁于山东、湖南、浙江等地。唐初,有河南潘姓人迁入福建。河源潘姓远祖居开封府中牟县,后裔潘法明迁福建宁化石壁。入粤始祖潘琴,于南宋末年(1276~1279年),偕弟由宁化移广东长乐县(今五华县),卜居于南段。潘琴后裔明代迁今紫金县开基。琴第七世裔孙潘伯澜是翁源南埔乡潘氏开基祖,其子潘铭德,于清朝期间徙居东源县仙塘镇开基。
                      黎氏
                      黎氏之族是轩辕帝之后。传黎氏者,厥为北正黎一派。北正黎是传说中古代部族领袖颛顼掌民事的官。商初北正黎之后裔以功封侯,建国于上党之壶关(今山西省长治市)。国号黎,因以国为氏。秦灭六国后,黎族四散。黎氏发祥于京兆郡(今陕西省长安县西北),后世遂以“京兆”为堂号。
                      南齐明帝建武元年(494年)黎侨功封永乐侯,为明州(今浙江宁波)始祖。黎侨之十二世孙黎度,于唐僖宗时(885年前后)任江西虔化县(今宁都县)县令,辞官后在宁都东韶开基,为宁都始祖。其后裔黎献达,在宋末年间携眷择惠州府金带街居住,后定居博罗白沙岭,为粤黎氏始祖。献达六世孙黎承于元末(1341~1368年),迁归善县宽得都古竹派上村(今紫金古竹镇)开基。承之后裔黎挺阳(黎承九世孙)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由今紫金古竹迁河源定居,为河源城上城黎氏始祖。黎氏后裔分布于今东源县仙塘镇徐洞、新回龙下留洞及蓝口镇等地。
                      戴氏
                      黄帝乃戴姓之鼻祖,戴出自子姓,为商汤的后裔。戴姓的来源主要有两支:一是以谥号为姓。西周之初,周公旦平定“管蔡之乱”后,封商朝末代君主帝纣之庶兄微子启于商的旧都(今河南商丘)建立宋国。宋国第十一位君主(公元前799~766年)子文,勤政爱民,逝世后为被谥为“戴公”,史称子文为宋戴公。宋戴公生武,武生宣,宣公以王父谥号为姓氏,子孙后代沿用戴姓。二是以国名为姓。在西周初分封的诸侯国中,有一个姬姓戴国(今河南省民权、兰考县一带),戴国王的后代以国名为姓。
                      河源县戴姓的先祖于明朝洪武初年(1368~1378年),由福建宁化县石壁乡杏花村迁入兴宁县黄陂增坑定居建祠,后裔遍布五华、龙川、河源(东源)、新丰、龙门等地。东源县戴氏主要分布在双江、黄村、灯塔、顺天等镇。
                      戴氏堂号“注礼堂”。源出西汉时期,戴德戴圣叔侄两人选集历朝历代圣贤有关阐述礼仪的言论编注成《礼记》。德圣二人因注礼名盛,族人后将戴氏的堂号定为“注礼堂”。此外,戴氏的堂号还有广陵堂、清河堂、清华堂、赐礼堂、荣席堂、紫薇堂等。


                      12楼2018-04-28 22:12
                      回复
                        蓝氏
                        据《蓝氏族谱》载,炎帝神农初都陈,十一世孙榆罔章赐予昌奇为蓝姓(鼻祖),封居河南汝南郡,经历数千年,迁徙靡常。
                        传至五十五世蓝良佐为蔡大夫,遂居蔡(今河南上蔡县)。一百○八世蓝明德于唐天授元年(690年)赐进士,授扬州节度使,官游金陵,由北豫(今河南)而迁建康(南京),居江南江宁府上元县朱紫坊,为江南开基祖。一百二十七世大一郎,由汀州(今福建长汀)分居上杭。一百三十世蓝庆寿,由福建张坑乡迁入粤潮州海阳城(今潮安县)。一百三十三世蓝荆山,由大埔湖寮迁程乡金盘堡(今梅县丙村大坑头);一百三十五世蓝宗德(念六郎第七世孙)于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由平远县热柘乡迁至今东源漳溪上蓝村,为漳溪蓝姓开基祖。一百三十七世彦清,由漳溪迁新港镇双田村开基立业。念七郎子孙有的迁叶潭镇半埔、蓝口镇花径、康禾镇南山、仙塘镇热水村等地。蓝姓人口分布在今东源县漳溪、新港、叶潭、蓝口、康禾、仙塘等6个乡镇。1999年7月省民政厅发文设立漳溪畲族乡,东源县蓝氏人口恢复为少数民族。
                        赖氏
                        西周时武王封其弟叔颍于赖,其辖境后来属颍川郡,即今河南息县、商城一带。赖国是诸侯国,赖侯子孙以国为姓,成为赖氏。后世以“颍川”为堂号。
                        魏晋南北朝时,今江西、福建、湖南、浙江、江苏、广东等省均有赖姓人迁入。宋元时,赖姓人又有大量南迁。元朝中后期,赖天用由江西赣州兴国迁粤定居河源蔡庄(今东源县灯塔),后世称赖天用为河源赖氏始祖。三世孙赖福安生七子,长子赖鹍后裔分居今东源县涧头、灯塔镇,连平县隆街镇;次子赖鸿后裔分居今连平县忠信镇;三子赖鹏后裔分居今连平县忠信镇、原河源县;四子赖鹗后裔迁居江西;五子赖鸨后裔分居今东源县涧头镇;六子赖鹑后裔分居今连平县忠信镇、今东源双江镇;七子赖鹉后裔分居今东源县顺天、康禾、黄田镇,今源城区双下,今紫金县,韶关市,江西省等地。东源县赖氏主要分布灯塔、涧头、双江、顺天、康禾及黄田等6个镇。
                        廖氏
                        廖氏远祖,籍隶河南。相传颛顼帝裔孙叔安,春秋时封于廖国(今河南唐县),子孙以国为氏。
                        客家廖氏祖先,源自洛阳。西晋末年,南迁至江浙、福建一带。广东客家廖氏共奉唐代的廖崇德为远祖。唐贞观年间,廖崇德为江西虔化县令,任满后即在虔化安家落户。唐末为避黄巢战乱,其六世四十一郎迁居福建宁化石壁寨,裔孙复迁延平府顺昌合阳圩。四十一郎孙廖花由顺昌迁上杭县。明洪武初年(1368~1378年),兴宁县令夏则中招携流亡,世居上杭之廖德源落居兴宁县。其子敬斋生九子,长子思明、次子思聪裔孙迁今紫金县;三子思温儿廖宗仁携眷移居原河源县城太平街;九子思义孙裔廖清德、明德兄弟俩移居今东源县,后裔分居三河、骆湖、黄沙、灯塔等地;九子思义裔孙廖永生、廖稳叔侄,于明正统元年(1436年)移居今东源县船塘镇黄沙安居。廖崇德后裔分居源城镇上城,今东源县仙塘、上莞、漳溪、柳城、船塘(三河、黄沙)、义合、黄田、蓝口、叶潭、黄村、康禾、回龙、半江、灯塔、骆湖等15个乡镇。廖氏堂号:汝南堂、武威堂、世采堂等。
                        缪氏
                        春秋时期,秦国因地处西陲,文化较中原落后,所以时常受邻国的欺侮。秦穆公继位后,他励精图治,四处搜罗人才,秦国很快强盛起来,成为西方的霸主,跻身于春秋五霸之列,为最后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基础。他的谥号为“穆”,《史记》称他为穆公,他的子孙就以谥号为姓。由于古代穆与缪音同,即为缪姓,奉秦穆公为缪姓始祖。
                        河源缪氏开基祖缪文广,原居江西省龙南县,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官任广东省惠州府督粮务分司兼河源署知事,解官后携眷属遂居河源城内,后裔迁今东源县义合、久社、康禾等镇。
                        潘氏
                        据《元和姓纂》载,潘氏出于季孙,系轩辕黄帝之后。“周初四圣”之一的毕公高,他的儿子季孙封邑潘国(今河南荥阳县),春秋后国灭,其子孙以国为姓,称潘氏。潘氏发迹于荥阳,后世以“荥阳”为堂号。
                        春秋战国后,潘姓人向山东、山西、湖南迁徙,汉时潘姓北迁至荥阳中牟(今属河南省)。三国前,潘姓又有播迁于山东、湖南、浙江等地。唐初,有河南潘姓人迁入福建。河源潘姓远祖居开封府中牟县,后裔潘法明迁福建宁化石壁。入粤始祖潘琴,于南宋末年(1276~1279年),偕弟由宁化移广东长乐县(今五华县),卜居于南段。潘琴后裔明代迁今紫金县开基。琴第七世裔孙潘伯澜是翁源南埔乡潘氏开基祖,其子潘铭德,于清朝期间徙居东源县仙塘镇开基。
                        黎氏
                        黎氏之族是轩辕帝之后。传黎氏者,厥为北正黎一派。北正黎是传说中古代部族领袖颛顼掌民事的官。商初北正黎之后裔以功封侯,建国于上党之壶关(今山西省长治市)。国号黎,因以国为氏。秦灭六国后,黎族四散。黎氏发祥于京兆郡(今陕西省长安县西北),后世遂以“京兆”为堂号。
                        南齐明帝建武元年(494年)黎侨功封永乐侯,为明州(今浙江宁波)始祖。黎侨之十二世孙黎度,于唐僖宗时(885年前后)任江西虔化县(今宁都县)县令,辞官后在宁都东韶开基,为宁都始祖。其后裔黎献达,在宋末年间携眷择惠州府金带街居住,后定居博罗白沙岭,为粤黎氏始祖。献达六世孙黎承于元末(1341~1368年),迁归善县宽得都古竹派上村(今紫金古竹镇)开基。承之后裔黎挺阳(黎承九世孙)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由今紫金古竹迁河源定居,为河源城上城黎氏始祖。黎氏后裔分布于今东源县仙塘镇徐洞、新回龙下留洞及蓝口镇等地。
                        戴氏
                        黄帝乃戴姓之鼻祖,戴出自子姓,为商汤的后裔。戴姓的来源主要有两支:一是以谥号为姓。西周之初,周公旦平定“管蔡之乱”后,封商朝末代君主帝纣之庶兄微子启于商的旧都(今河南商丘)建立宋国。宋国第十一位君主(公元前799~766年)子文,勤政爱民,逝世后为被谥为“戴公”,史称子文为宋戴公。宋戴公生武,武生宣,宣公以王父谥号为姓氏,子孙后代沿用戴姓。二是以国名为姓。在西周初分封的诸侯国中,有一个姬姓戴国(今河南省民权、兰考县一带),戴国王的后代以国名为姓。
                        河源县戴姓的先祖于明朝洪武初年(1368~1378年),由福建宁化县石壁乡杏花村迁入兴宁县黄陂增坑定居建祠,后裔遍布五华、龙川、河源(东源)、新丰、龙门等地。东源县戴氏主要分布在双江、黄村、灯塔、顺天等镇。
                        戴氏堂号“注礼堂”。源出西汉时期,戴德戴圣叔侄两人选集历朝历代圣贤有关阐述礼仪的言论编注成《礼记》。德圣二人因注礼名盛,族人后将戴氏的堂号定为“注礼堂”。此外,戴氏的堂号还有广陵堂、清河堂、清华堂、赐礼堂、荣席堂、紫薇堂等。


                        13楼2018-04-29 15:4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