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吧 关注:80,555贴子:1,882,626
  • 8回复贴,共1

里亚宾宁鸭嘴龙Riabininohadros新属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8-07-09 22:25回复
    前言:大家好久不见!转瞬即逝,物是人非,我将近有一年多的时间没上了,吧里的人几乎都不认识了,一转眼俺也要上大学了就回来发点东西,虽然贴吧现在使用效果越来越差,但毕竟是一段回忆在这里,在这个群体学到的学术知识和思维也使我受益匪浅,它们将伴随着我今后的人生和学业!
    回到正题,标题里的鸭嘴龙类不是近期发现的新种,而是2015年命名的新属新种,但是最近有所提及到,下文会详细介绍下。


    2楼2018-07-09 22:25
    收起回复
      2025-07-31 22:37:4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首先鸭嘴龙类,尤其是生活在欧洲白垩纪晚期的它们,相比北美和亚洲的亲戚知名度和研究程度都很低,可以算得上恐龙中的冷门群体,在马阶晚期的欧洲,大部分地区都被海水所覆盖,主要分为四个岛屿:法国和西班牙连接在一起的岛、中欧岛、英国岛屿和一个由斯堪的纳威亚和东北欧组成的岛屿,多余的许多小岛则分布在靠近黑海的克里米亚、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地区。在北欧荷兰马阶时期发现过兽脚类毖鳄龙和鸭嘴龙类正骨龙,而正骨龙就与本文主角里亚宾宁鸭嘴龙有学术渊源关系,曾由著名的前苏联古生物学家Anatoly Riabinin(我国的满洲龙和俄国的阿穆尔龙都有他的身影)在克里米亚发现和命名归属于正骨龙weberi种的它,在2015年由俄罗斯古生物学家Roman Ulansky修订并命名为新属,作者认为由于正骨龙weberi种的骨骼化石与正模相比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应该将克里米亚分类群的它分开作为新属。


      3楼2018-07-09 22:26
      回复

        化石标本发现于克里米亚Besh-Kosh山,马阶晚期
        股骨碎片
        左胫骨
        腓骨碎片
        左距骨
        跗节I、跗节II
        跖骨II、跖骨III
        胫骨末端底非常扁平并往前端扩展,在胫骨内部髁的末端的骨头部分相比外部髁则十分短小,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整个骨头长度不少于750-800mm,由于材料十分破碎无法与其他分类群进行对比,但通过清晰的四维复原可以确定该骨头属于恐龙类中的鸟脚类,由Ryabinin描述该特征属于禽龙科或鸭嘴龙科。

        保存完好的胫骨前端展示了一个十分巨大的延伸,相比正骨龙1-4的长度更长,末端甚至更宽大,从而看出与正骨龙和沼泽龙相比具有的显著的大小不同。
        由于胫骨在之前的描述具有与鸭嘴龙类类似的特征,因此例如像小型的鸟脚类弯龙,该部分是瘦直的,更明显的特征则体现在原始鸟脚类计氏龙,由于它的行走肢体姿势更具有强力感。
        那么如何推算出里亚宁宾龙的大小呢?
        一般来说,鸭嘴龙类的髁形状大小大致相同且不会分离开很远,然而里亚宁宾龙的髁则大小不一,且连接它们之间的桥脊却缺失。胫骨末端的髁和窝形状与北美的埃德蒙顿龙十分相似,且都属于栉龙亚科和赖氏龙亚科的特点。总的来看,该部分肢体显得克里米亚鸭嘴的体型巨大。股骨长度约为80cm,Ryabinin认为它臀部高度为2.5m,与其他鸭嘴比较估算后身长可达7m。


        4楼2018-07-09 22:30
        回复
          总体来说,里亚宾宁鸭嘴龙提供给我们的信息十分破碎,需要更完整的描述和细节比较,然而它的描述也给我们带来许多新的有关欧洲鸭嘴龙类的信息。事实上,在马阶时期四个大岛上的生物多样性,包括未知种共有18种恐龙,白垩纪晚期的欧洲恐龙留给我们的特点就是多,杂,碎。


          5楼2018-07-09 22:31
          回复
            吧里有去俄罗斯看世界杯的伙伴们,现在你们正赶上于今年六月到十月由俄罗斯古生物协会在Nikitsky Botanical Garden举办的【首只克里米亚恐龙】展览,而且里亚宾宁鸭嘴龙的化石也是首次对外开放,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下,毕竟克里米亚恐龙群也是很少听说过(还有从圣彼得堡博物馆运过去的特暴龙),去了还能了解点有关古生物的知识~










            6楼2018-07-09 22:34
            收起回复
              顺便发一些欧洲鸭嘴类的材料,像之前乌克兰克里米亚的疑名种就已经得到本文描述了,也希望以后能够详细描述其他欧洲鸭嘴类,大部分都分布在晚坎帕阶-马阶时期
              欧洲最具有代表性的鸭嘴龙类是沼泽龙,相比其他鸭嘴来说化石材料以及研究比较多,其余的仍然保留着谜团,但我们也可以假设在欧洲这几个岛屿上在白垩纪晚期存在着与北美鸭嘴类似的种群
              此贴也将作为今后对欧洲鸭嘴的研究跟进
              英格兰岛
              糙齿龙疑名种
              鸭嘴龙科未定种

              比利时和荷兰
              鸭嘴龙科未定种以及正骨龙正模dolloi种


              法国和西班牙
              鸭嘴龙足迹化石
              鸭嘴龙科未定种
              似凹齿龙未定种
              真鸭嘴龙未定种
              似凹齿龙isonensis种








              17楼2018-07-10 22:14
              回复
                德国
                鸭嘴龙科未定种

                斯洛文尼亚
                鸭嘴龙科未定种


                18楼2018-07-10 22:14
                回复
                  2025-07-31 22:31:4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关于里亚宾宁鸭嘴龙的论文终于在最近发表了,作者还在开头阐述了另一只新种,结果一看论文并没有着重去描述而是说可能是属于禽龙类或者早期鸭嘴龙类
                  摘要
                  自从里亚宾宁鸭嘴了在Peninsula发现后,又有第二架碎片化的骨架被挖掘出来,可能属于先进禽龙类或原始鸭嘴龙类,因此可以得知在马阶时期的克里米亚地区至少有两种恐龙共存。
                  在侏罗纪和白垩纪时期,俄罗斯大部分地区都被海水所覆盖,导致其恐龙化石遗骸在该地区的极度缺乏,如在中侏罗纪时期的莫斯科地区曾发现过碎片化兽脚类化石,早白垩纪时期的乌里扬诺夫的蜥脚类,白垩纪中期的别尔哥罗德州的鸟脚类以及白垩纪晚期在伏尔加格勒的掠食性恐龙和甲龙记录。而克里米亚地区则是目前俄罗斯最新的恐龙发现。

                  作者也提及到了在罗马尼亚发现的正骨龙模式种,现在被认为是沼泽龙且是鸭嘴龙科最原始的代表之一,而在最新的分类里,克里米亚的鸭嘴龙类被视为是在鸭嘴龙科下的无效疑名种,而之前被Riabinin列入正骨龙其中一个种的化石,已经被分入到一个新属,也就是之前提及到的里亚宾宁鸭嘴龙。


                  而本文将要讲到的第二具新化石,是在Aleshino一个废弃的村庄所发现的,莫斯科地质协会的学生在该地发现了一些属于一只鸟脚类恐龙的化石材料:包括颈骨,独立的脊骨和助骨。(然后就没了。。。)
                  由于亚里宾宁鸭嘴龙的一系列独特的特征,作者认为应该将其列入硬棘龙类超科(包括那些相比弯龙类而更近于鸭嘴龙型类的禽龙类、鸭嘴龙类),而通过其80cm长的股骨推算出来6-6.5m的体长,作者认为里亚宾宁鸭嘴龙不是当地的矮型恐龙而可能是在相当晚的时期从其他地方迁徙到当时的克里米亚的。


                  24楼2018-11-17 00:0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