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靖难之变是建文朝的一系列错误政策导致的结果,这里我要讨论的是原因。
建文上台后,明本身是强干弱枝的格局,南京强大,藩王守边疆,郡守看管。因建文本身的儒弱,以及方等谋臣的死板,开始了削藩的动作,最终逼反了朱棣。
现在问题来了,中国历史诸多削藩和藩王造反的教训,当时朝臣应该是明白强硬削藩的危害的,南京为什么不采取历史上比较有效的推恩令呢?从下诏到上表,到考核到实施,一晃小十年都过去了,采取硬削,又不懂打战,最终自己也下台。联系到打战期间的用人问题,不得不怀疑方等一批书呆子,不懂治国,硬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建文上台后,明本身是强干弱枝的格局,南京强大,藩王守边疆,郡守看管。因建文本身的儒弱,以及方等谋臣的死板,开始了削藩的动作,最终逼反了朱棣。
现在问题来了,中国历史诸多削藩和藩王造反的教训,当时朝臣应该是明白强硬削藩的危害的,南京为什么不采取历史上比较有效的推恩令呢?从下诏到上表,到考核到实施,一晃小十年都过去了,采取硬削,又不懂打战,最终自己也下台。联系到打战期间的用人问题,不得不怀疑方等一批书呆子,不懂治国,硬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