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妃吧 关注:1,984贴子:82,045

【讨论】 李世民儿子起名的思考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根据史料,李渊给三个儿子的长子,分别起名承宗,承乾,承业。
建成元吉,后面给儿子起名都是李承某。
唯独李世民,给儿子起名都是单字。
联想到武德年,儿子过继的问题,李二的儿子李宽,李佑过继给李智云,李泰过继给李玄霸。
建成元吉没有一个儿子过继,李二要过继三个儿子,李渊是不是太不公平了,这说明什么问题?
李二和李渊的不合,从武德初就已经开始?


1楼2019-01-11 13:28回复
    给子女起名字,不论古代现代都是父母对子女一个美好的期待和希望。
    个人认为,父母给子女起名,不存在随意一说。
    很多古代起名的习俗,流传到现代很多都一直存在。
    例如根据孩子的生辰八字测算,取个吉祥的名字。


    2楼2019-01-11 13:36
    回复
      2025-08-17 16:11:1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明朝皇帝对给子孙起名更是看重。
      朱元璋本人就给子孙选好了名字的世袭图。
      太子家朱标: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秦王家朱樉:尚志公诚秉,惟怀敬谊存,辅嗣资廉直,匡时永信惇
      晋王家朱:济美锺奇表,知新慎敏求,审心咸景慕,述学继前修
      燕王家朱棣: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4楼2019-01-11 13:43
      收起回复
        唐朝爵位
        一曰王,食邑万户,正一品;
        二曰嗣王、郡王,食邑五千户,从一品;
        三曰国公,食邑三千户,从一品;
        四曰开国郡公,食邑二千户,正二品;
        五曰开国县公,食邑一千五百户,从二品;
        六曰开国县侯,食邑千户,从三品;
        七曰开国县伯,食邑七百户,正四品上;
        八曰开国县子,食邑五百户,正五品上;
        九曰开国县男,食邑三百户,从五品上。


        7楼2019-01-11 14:36
        收起回复
          个人观点
          武德年,李二给儿子起名,到被迫过继三个儿子给李智云和李元霸。
          (当然,某粉认为李二主动过继儿子,增加自己实力,本人只能笑而不语。建议某粉查一下字典“过继”到底什么意思。)
          李渊和李世民的矛盾,在武德初,就已经很明显了。
          从起名到过继,大概能猜测出李建成李元吉很受李渊青睐,李二被李渊打压。


          8楼2019-01-11 15:01
          收起回复
            根据各方资料以及分析,小杨是福母的概率越来越大。
            贞观十年前,小杨是淑妃,长孙和崔太妃一起管理后宫。
            贞观十年后,小杨生贵妃,执掌六宫或者和韦贵妃一起协理六宫。
            孩子的名字,恪-愔-福。确实风格迥异,


            20楼2019-01-12 09:30
            收起回复
              引用隔壁友吧吧主灰心大大的分析:
              “皇后在位之时,贞观后庭有i贵妃,这明显首先影响皇后的地位。因为是制u度性超编。中【宫无主,那双贵妃反而是有种表明因各种原因无法立继后,只能加隆为贵妃】。所以整u体上我确实倾向于福母yi杨贵妃贞观中后期压韦姐姐一些。【我个人认为福母封贵妃系继后之路被堵后的变通加恩形式】。”
              我个人很认同,灰心大大的观点。


              21楼2019-01-12 09:34
              收起回复
                我个人认为李二给子女起名都是有意义的,不论政治意义还是个人喜好。
                例如三三的名字恪,加上三三排行第三,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二王三恪“政治礼法
                二王三恪,又称二宾三恪、二代三恪、三恪二王后,或单称三恪、二王。古代政治礼制,属宾礼之一,历代王朝皆封前代王室后裔爵位,称为二王后、三恪,给予王侯名号,赠予封邑,祭祀宗庙,以示尊敬,显示本朝所承继统绪,标明正统地位。所谓“恪”,即表尊敬之意。杜佑《通典》考证“三恪二王后”,以为封前二代后裔为二王后,封前三代后裔则称为三恪。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唐武德元年,封恭帝杨侑为酅国公,行隋正朔,车骑服色,一依旧章,以北周后裔介国公,共为二王后。
                我觉得三三的名字“恪”,跟“二王三恪”有关。


                28楼2019-01-12 12:25
                收起回复
                  2025-08-17 16:05:1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还有就是临川公主。
                  李二痴迷王羲之,众所周知。史料记载,李二当着长孙无忌夸赞临川的书法。
                  临川公主,表字孟姜,跟王羲之爱女,同字。
                  临川公主的封号,也很容易想到王羲之的《临川贴》。
                  很明显可以看出,李二对临川公主的欣赏和喜爱。


                  30楼2019-01-12 12:30
                  收起回复
                    还有就是恪和愔在宋之前,没有恪守本分,安静的意思。
                    明清朝取消了二王三恪的礼制,恪才衍生出新的含义。


                    32楼2019-01-12 12:34
                    收起回复
                      纪王李慎,韦贵妃的儿子。
                      纪王崮是西周藩王纪王的封地,也是王羲之故居所在地。
                      王羲之有一篇《慎冷帖》。
                      看来,韦贵妃的一双子女名号都跟李世民书法的挚爱王羲之有关。


                      35楼2019-01-12 13:17
                      收起回复
                        燕妃长子李贞。
                        李贞出生于贞观元年,李唐改国号为“贞观”,个人猜测“贞”这个名字跟贞观这个年号有关。
                        李贞毕竟是李世民,当皇帝的第一个儿子,很有纪念意义。


                        36楼2019-01-12 13:44
                        收起回复
                          燕妃次子李嚣
                          个人观点:
                          《孟子》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注》嚣嚣,自得无欲之貌。


                          37楼2019-01-12 13:45
                          回复
                            代王李简:后宫生,生母不明。
                            康熙字典:
                            《正字通》俗字。
                            哈哈哈,这个真是随意起的名字。看来这个儿子来的很意外,李二并不是很期待。


                            39楼2019-01-12 13:52
                            回复
                              2025-08-17 15:59:1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嗣楚王李宽:生母不明
                              《君陈》寬而有制,從容以和。


                              40楼2019-01-12 13: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