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陈桥吧 关注:948贴子:104,003

【终于开到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9-03-02 20:15回复
    【 外城 · 景福坊 】:陋巷
    https://tieba.baidu.com/p/6045694087


    2楼2019-03-02 20:21
    回复
      2025-09-21 17:05:3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自巷口出,挂了点彩。有些踉跄地撞着了正打这儿过的路人——】
      【很没道理地道了句】走路看人。【隐隐约约是个中年读书人,添了句。】您可别和我说什么郎君我有个道理同你讲,没空听。
      【我有些茫然,因为我没有打赢杨磐生,这个看上去有点……的年轻人。我打输过很多架。不,这次我没输,只是也没赢。但从来没有像今日这样茫然,有种一股子热血霎时冰封的感觉。——原来,我引以为豪的拳头,并胜不了什么人。】


      3楼2019-03-02 20:27
      收起回复
        【我这个人在“抬头看路”上不算多有心得,昔日有人调笑,说我可能是低头归拢自己那点事情费的时间太长,一天十二个时辰就不大有这种空闲。】
        【好像刚摸到一个灵感的边缘,我正要再想一想那一处修改,咚的一声,有人就跟我撞了个满怀】
        【我扶了他一把】
        哎,不好意思。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9-03-03 08:34
        收起回复
          【……这是个好脾气的读书人。】:哎,这样好的脾性,是要教人欺负的。
          【于是,在这个满世界都不讲道理的一天,我遇上了头一个讲道理的人。譬如三娘那样的性子,也会造此磨难。不知父兄们又在我隐隐不知的世界里受了多少苦?】:尤其是读书人。
          【我总想武人该比文人强些,然而这话并不全然很有底气——在我所知为数不多的典籍故事中,武人并未讨的多少便宜。就着他一抚,勉强立的端正。】


          6楼2019-03-03 09:25
          回复
            【我抬头来看他,是个很年轻的小郎君,听这样的话音,像是很有些不平】
            【于是我笑了一笑,问他】
            怎么,因为人人要动拳头么?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9-03-03 09:38
            收起回复
              【我想拳头是权力的一种】因为……掌有权力之人常怀私心,会恣意欺凌。
              【于市井百姓,平常读书人,恶霸的拳脚无意是可怕的。可再往上呢,手掌权力的,譬如杨柑生堪堪比三娘高了稍稍些许位份,便——】你既不能打,也不愿同人饶舌,自然是要受欺负的。【思索片刻】武人的拳、文人的笔和嘴皆是武器,您似是不太愿用这些的人。


              9楼2019-03-03 09:53
              回复
                权力不可以擅动。
                【他的道理很简单,很明白】
                倚力量或刀剑伤人,不过是没有遇到更擅此道的。
                凭笔锋或口舌凌驾于旁人之上,也是一样,不过是一时一刻的事。
                当然,一力降十会,如果人家根本不给我讲道理的机会,那就不要讲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9-03-03 09:57
                收起回复
                  2025-09-21 16:59:3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混不对路地两句话,脱口而出地凑在了一起】:恶人自有恶人磨,一山更比一山高?
                  【自他平铺直叙的话中,我隐隐窥得了见怪不怪、处变不惊,似乎除却在书斋中的一亩三分地,往外的不过皆是纸上的道理,可应景地取出一二,以供参阅。】:您的义愤哪儿去了?血性和意气都没了,这书读着还有甚意思?
                  【这是古井不波?】


                  11楼2019-03-03 10:08
                  回复
                    【其实这也是一种自我宽慰。】
                    【既然我不学武,又逞不来口舌,那也只好随性一点了。但是他谈到这个问题,我音调仍然很平和】
                    哦?
                    有血性,有义愤,向辽或西夏去。
                    伤自己人,并不是什么功业。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9-03-03 10:16
                    收起回复
                      【……】:辽和西夏自然要去,可自己人也不见得全然是什么好东西。
                      【书生会说什么自己人的道理。他们指摘武人莽撞不知何为真正仇敌。可党同伐异又是一群读书人做得最好,说白了——】您说,什么是自己人,宋人皆算自己人?还是志同道合才叫自己人?
                      【这似乎是我对朝堂抵触的心结,只消引经据典,将自己人做千般万般解释,这话就有千般万般说法。听闻,这叫文书功夫。】


                      14楼2019-03-03 10:35
                      回复
                        从华夏之文化者,皆姊妹兄弟。
                        【这与文武没有关系,甚至与夏与辽这样的族属没有关系。唐太宗将中华与四夷待之如一,大约正是这样的胸襟气度。八方称誉的“天可汗”,事实上以文明本身而非一剑一刀,让人俯首钦慕。可是我也知道,我清楚地知道现在的大宋,没有这样的可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不得不着眼于更加切近的目标,而放弃向更远处眺望——从燕云十六州开始么?——我停笔时,不想给出任何答案。】
                        它不在于是否读过同一本书,背了同一个注。那是浮于表面的。
                        以读书与否来看,读贤哲之书,做魑魅魍魉的事,从来不少。而不读书的,也未必不懂王化。


                        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9-03-03 10:48
                        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9-03-03 10:53
                          回复
                            【虽然这串道理我并不太懂,却对“读贤哲之书,做魑魅魍魉的事,从来不少”颇为认同,对这个平和的读书人生了几分好感,至于王化,更是玄而又玄之事。所谓臣服,需先以武力,而后方为教化——不得不,才会屈从。】
                            【我想,如若满朝读书人大多这般想,武人以命博又何尝不可?】
                            【——这一双拳,打不伤亏欠石家的仇人,更打不退亏欠大宋的仇人,可千万双拳呢?】:您说的,我不太懂。但我很想用拳头,让他们不得不习华夏文化。
                            【随缘的一遇我很感怀,一个乍见平平的文人,却怀着王化天下的心胸,我这个乍见更加平平的武人不想比他们差。】


                            18楼2019-03-03 11:22
                            回复
                              2025-09-21 16:53:3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会的。
                              我愿郎君心愿得偿。
                              【有生之年,谁不希望四方平定,百姓安居乐业?】
                              来日再会。


                              来自iPhone客户端19楼2019-03-03 11: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