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7月30日漏签0天
博雪恋吧 关注:1,195贴子:43,132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 766回复贴,共36页
  • ,跳到 页  
<<返回博雪恋吧
>0< 加载中...

【童博★天雪】书摘贴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木拓
  • 守约施博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木拓
  • 守约施博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这大概是一个跟博雪关系不大的贴子,但是这书里面有很多关于故事创作的内容,所以我会适量用博雪的名字代入其中的例子,希望能激发大家更多的写文灵感。


2025-07-30 20:22:0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木拓
  • 守约施博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关于一个故事的设计,有几个术语想挑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事件
场景
节拍
序列
幕
故事


  • 木拓
  • 守约施博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事件
事件,意味着变化。
如果窗外的街道是干的,但你睡了个午觉之后却发现它湿了,你便可以假设一个事件发生了,这个事件叫下雨。世界从干的变成了湿的。然而,你不可能仅从天气的变化中就构建出一部影片,尽管有人曾经尝试过。
故事事件是有意味的,却不是琐碎的。要使变化具有意味,它必须从发生在一个人物身上开始。如果你看见某人在倾盆大雨中淋成了落汤鸡,这多少比一条湿漉漉的街道更富意味。


  • 木拓
  • 守约施博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故事事件创造出人物生活情境中富有意味的变化,这种变化是通过一种价值来表达和经历的。


要让变化具有意味,你必须表达它,而观众必须对此做出反应,这一切可以用一种价值来衡量。我所说的价值并不是指美德或那种狭义、道德化的、如”家庭价值观“之类的用法。相反,故事价值涵盖着这一概念的一切内涵和外延。价值是故事讲述手法的灵魂。归根结底,我们这门艺术是向世界表达价值观念的艺术。


  • 木拓
  • 守约施博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故事价值是人类经验的普遍特征,这些特征可以从此一时到彼一时,由正面转化为负面,或由负面转化为正面。


例如,生/死(正面/负面)便是一个故事价值,同样的有爱/恨、自由/奴役、真理/谎言、勇猛/懦弱、忠诚/背叛、智慧/愚昧、力量/软弱、兴奋/无聊,等等。所有这种人类经验中,价值负荷可以随时走向反面的二元特质,便是故事价值。它们可以是道德的,善/恶;可以是伦理的,是/非;或仅仅负荷着纯粹的价值。希望/绝望既不涉及道德,也不属于伦理,但当我们身处在这经验两极的任意一端时,必然会确切地感知到。
假如你的窗外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东非,一片被干旱肆虐的原野,我们现在面临一个利害攸关的价值:生存,生/死。我们从负面开始:这场干旱正在夺去成千上万条性命。如果有朝一日天降甘霖,一场季风带来的雨水让大地重返绿色,动物回到草场,人类得以幸存,于是这场雨便会被赋予深刻的含义,因为它将故事的价值从负面转化为正面,从死亡转化为新生。
但是,尽管这一事件力度不凡,它还是没有资格成为一个故事事件,因为它的发生纯属巧合。东非大地上终于降雨。虽然故事手法确实具有设置巧合的余地,但一个故事不可能构建于纯粹的偶然事件,无论这一事件负荷着何等深刻的价值。


  • 戚嘉顺
  • 餐风茹雪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沙发!!欢迎大家来到清清读书角。


  • 书然然
  • 守约施博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喜欢。对写故事有帮助


2025-07-30 20:16:0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木拓
  • 守约施博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故事事件创造出人物生活情境中富有意味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用一种价值来表达和经历的,并通过冲突来完成。


同样是一片干旱的世界,这个世界中出现了一个人,他将自己想象为一个”造雨者“。这个人物具有深沉的内心冲突:他一方面热忱地相信自己确实能够呼风唤雨,尽管他从来没有做成过,而另一方面又深深地恐惧自己会不会是一个傻瓜或疯子。他认识了一个女人,爱上了她,女人试图相信他,但最终还是选择离开,认为他只不过是一个江湖骗子或者更坏的角色。他与社会也有着强烈的冲突——有些人追随他,把他奉为救世主;其他人则用石头砸他,想把他赶出镇外。最后,他还面临着与自然界不可调和的矛盾——灼面的热风、通透的晴空、皲裂的大地。如果这个人能够与他的内心冲突和个人冲突抗争到底,排除社会和环境的阻力,最终从万里无云的天空中变化出甘霖,那么这场暴风雨将会变得无限辉煌并具有崇高的意义——因为它是从冲突中撞击出来的变化。我刚刚所描述的便是由理查德纳什从他的戏剧改编的电影《雨缘》。


  • 戚嘉顺
  • 餐风茹雪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觉得这个配图很合适,不知道是不是插楼了


  • 木拓
  • 守约施博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场景


就一部典型的电影而言,作者将要选择四十到六十个故事事件,或者换个常用的说法,叫做场景。小说家也许需要六十个以上,戏剧作家则很少达到四十。
场景是在某一相对连续的时空中,通过冲突表现出来的一段动作,这段动作至少在一个重要程度可以感知的价值层面上,使人物生活中负荷着价值的情境发生转折。理想的场景即是一个故事事件。


你必须认真审视你所描写的每一个场景,并自问:在人物的生活中,此时此刻被压上台面的价值是什么?爱情?真理?还是别的什么?这一价值在这一场景中的性质如何?正面?负面?或二者兼而有之?记一下笔记。然后,转向场景的结尾处,问自己,这一价值现在在哪儿?正面?负面?还是兼而有之?做一下笔记然后进行比较。如果你在场景结尾处写下的答案与开始处相同,那么你还要自问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我的剧本中为什么要采用这个场景?
如果人物生活中,这一负荷价值的情境从场景的开始到场景的结束毫无变化,则没有发生任何有意味的事情。尽管这个场景中有着一些活动——说说这个、做做那个——但并没有发生任何足以改变其价值的事。于是,这一事件只能称之为非事件。
那么,故事中为什么要设置这样一个场景?其答案几乎肯定是为了”解说“。设置这个场景是为了向观众传达有关人物、世界或历史的信息。如果解说只是设置这个场景唯一合理的解释,那么老练的作家则会毫不犹豫地将其舍弃,并将它所传达的信息编织在影片的其它地方。
没有不含转折的场景。这是我们的理想。我们精心设计每一个场景,从头到尾将人物生活中押上台面的价值从正面转化为负面,或从负面转化为正面。要想不折不扣地坚守这一原则也许是困难的,但也并不是不可能。
《虎胆龙威》、《亡命天涯》和《稻草狗》显然达到了这一要求,但这一理想同样在《告别有情天》和《意外的旅客》中得到了更加微妙而不失严谨的表现。所不同的是,动作片类型是在诸如自由/奴役或正义/非正义之类的公共价值层面上进行转折,而教育片类型则是在自我意识/自我欺骗或有意义的人生/没有意义的人生这样的内在价值层面上进行转折。无论其类型如何,这一原则是通用的:如果一个场景不是一个真正的事件,就删掉它。


  • 木拓
  • 守约施博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例如:
尹天雪和童博恩爱地生活在一起。一天早晨他们醒来之后,却开始吵架了。他们的口角愈演愈烈,一直持续到他们在厨房匆匆忙忙做早餐时。后来,他们来到车库,爬进车内,准备乘同一辆汽车去上班,这时他们的争吵变得更加恶毒。最后,汽车行驶到公路上,他们的言语交锋更是演变成拳脚相加。童博歪歪扭扭地把车停在了路肩上,跳下车,结束了他们的关系。
这一系列动作和地点创造了一个场景:它将这两口子从正面(恩爱地在一起)转化为负面(愤恨地分手)。
地点的四个转换——卧室到厨房、到车库、到公路——都是镜头设置,并不是真正的场景。尽管它们加剧了行为的强度,使危机瞬间真实可信,但它们并没有改变押上台面的价值。当他们的争吵在整个早晨延续时,这对夫妻仍然在一起,并且似乎还在相爱。但是,当动作达到转折点时——车门砰的一声关上,童博宣告:“我们完了!”——这对爱人的生活被掀了底朝天,活动变为行动,而这整个图景也变成了一个完整的场景,一个故事事件。
一般而言,要检验一系列活动是否构成一个真正的场景,应该问这个问题:它是否能够被写成更”一个整体“,一个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
在我们上述的例子中,答案是肯定的。他们的争吵完全可以始于卧室,在卧室升级,并最终在卧室结束他们的关系。在卧室、厨房、车库、公路或是办公室的电梯内结束的关系已经不计其数。戏剧作家可能会将这一场景写成“一个整体”,因为戏剧舞台的局限性通常会迫使我们保持时间和地点的统一性;而另一方面,小说家或银幕剧作家则可能会令场景游移,将其在时空内拆解,以建立未来的场所,或表现尹天雪对家具的品味及童博的驾车习惯——理由不一而足。这一场景甚至还可以和另一场景进行交叉剪辑,也许还能卷入另一对夫妻。这些变化是没有止境的,但无论其变化如何,这只是一个单一的故事事件,一个“爱人分手”的场景。


  • 戚嘉顺
  • 餐风茹雪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清清发这个帖子,我觉得也可以做一个咱贴吧写文的小可爱们交流的平台。(清清不介意吧)
这里面提到关于一个故事的设计,有事件、场景、节拍、序列、幕、故事,有些地方不明觉厉,整体还是觉得有一定导向性的。
倒让我想起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以及叙事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看着清清举的栗子,我想起了看过最喜欢的话剧 ,就是曹禺先生的《雷雨》,里面对这种事件、场景的描写真的是大写的佩服。还有国外看的不多,但是《雷雨》里面对这种涉及故事、涉及小说的塑造,真的感觉算是比较好的啦。尤其是周萍、四凤、周冲,我记得触电而亡那里,当年看就觉得很惊艳。
当然目前写文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主要是从日常生活细枝末节出发,有点像种田文。


  • 戚嘉顺
  • 餐风茹雪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不知道其他写文小伙伴写博雪文过程中有什么困惑,或者与大家分享的东西呢。除了清清写故事,感觉也可以多与大家交流交流哦。
继续期待接下来的解析。希望能引起大家共鸣。


2025-07-30 20:10:0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书然然
  • 守约施博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顶贴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 766回复贴,共36页
  • ,跳到 页  
<<返回博雪恋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