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哲学或者博弈论或者机器学习方面的理论,和十九世纪或更早的理论/哲学的区别,在于更注重形式上的严谨。栗子:《逻辑哲学论》,里面有大段的逻辑方面的内容,并且把“哲学”明确成自我检讨思考方式的学问(?)。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可以避免歧义,因为和日常语言不同,数学和逻辑符号的定义可以在论文/文章/书的篇幅里,从少数公设出发来定义;而日常语言,包含大量的起源习惯传统。
相比之下,十九世纪的哲学,试图在用日常语言来描述应该严格描述的概念。这个做法有两方面的问题:定义本身需要进一步阐述才能明确其含义,因为日常使用的文字是模糊的;此外,无法明确的圈定公设,因为要挑选哪些道理作为理论的基础,是研究者自己随意找的。结果就是,一套理论可以有各种”修正“的版本,而且可以靠日常语言来粉饰的煞有介事。
但是描述现实社会里的现象时,不可能回避”日常文字“。毕竟,现实里的对象提炼出的概念,不是数学上可以无中生有地人为定义的公设;或者说研究研究社会现象时,不可能想几何学等科学那样抽象太多。
那么退而求其次,借用日常用语来尽可能的准确提炼出公设/基本概念之后,应该尽量用数学的方法来描述其关系。——博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