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系官话范式以及上述五声调和附加符号系统,在17至19世纪西方学者及传教士创制的各式罗马字注音系统中广泛采用,其中包括卫匡国(Martino Martini,1614—1661)、万济国(Francisco Varo,1627—1687)、殷铎泽(Prospero Intorcetta,1626—1696)、马若瑟(Joseph Henri-Marie de Prémare,1666—1736)、顾赛芬(Séraphin Couvreur,1835—1919)和甲柏连孜(Georg von der Gabelentz,1840—1893)等。⑥ 19世纪初,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1834)在其所编的一本关于汉语文法的小册子中也记录了这种带有附加符号的五声调官话系统,但由于深受传统四声调类(一个平声,另加上声、去声和入声)的影响,他在所作字典中,只标上、去、入,平声未标记,也不分阴阳。⑦ 总之,西方学者们广泛而热烈的推崇,真实地反映了五声调南系官话在明清两代的正统地位。 尽管到了19世纪中期,西方人的兴趣开始转向北京话,但中国人自身对于南系官话的热情却始终不减,清朝灭亡后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