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吧 关注:831,801贴子:28,590,918

回复:网文之王:起点中文网17年的修仙日记。转自:知乎@谢幺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血红说,有一次他“写死”了某个角色,很多读者受不了,却又没法顺着网线爬过来锤他,只能涌入书评区吐槽,导致网站服务器当场宕机。
一般这种情况下,网站编辑多半就会找过来和作者商量要不要考虑在后面安排个情节,让死去的角色复活。
血红告诉我,有一位远在台湾的读者身患绝症,靠读他的小说帮助缓解病痛。他得知后,每天通过网站把新章节传给那位读者,希望帮助他战胜病魔。而他自己也会觉得自己码的每个字都有了新的意义。
作者也给读者快乐和生活的希望,读者是作者更新的动力源泉,而读者和读者之间也因为同一部作品聚在一起,有了归属感,这种关系微妙、独特而美好。
再比如开放性。 网络小说发布时,由于没有实体出版的门槛和压力,反而解放了作者们的想象力,单挑BOSS怒刷装备,修仙成神,说学逗唱,吃喝拉撒,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有人质疑网络文学太直白,太口水化,简直是文学的倒退,我倒认为是网络文学解放了创作者的想象力,它让我想起鲁迅。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0-04-29 17:28
回复
    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时,也有许多人批评过于“口水化”,白话文被认为是文化退步,然而今天再回过头来看呢? 也有人批评网文只顾“爽”,没营养,太Low。
    网络作家群体对此倒是普遍很坦然,顶级网络作家“猫腻”的回答是:“能让大家快乐,这本身不就是很高尚的事吗?”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0-04-29 17:29
    回复
      03
      让我们回到起点的故事。
      商业大潮向来汹涌,起点在盛大文学巨轮里的这段时间,虽看似稳占主航道,却并非一帆风顺,明里暗处,资本和同行,无数双眼睛盯着他们。
      2006年遭遇的那场“雪崩”最为惊心动魄。 先是早期加入的核心编辑“黄花猪猪”、“血酬”辞职,随后一段时间陆续有人离职。 某段时间,起点团队陷入一种极度消沉的氛围,今天走一个,明天走一个,谁也无法确定对面的工位明天会不会空着,到最后,整个办公室竟空掉一大半。
      不久,一个名叫“一起看(17K)小说网”的网站扛着“精品小说”旗号横空出世,以挑战者的姿态站在广场中央。
      定睛一看,前排扛旗的正是从起点离开的“黄花猪猪”、“血酬”,原来他们在资本的扶持下脱离起点自立门户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0-04-29 17:29
      回复
        此时,几位创始人环顾四周,剩下的人屈指可数,整个办公室空荡荡,团队被抽掉了大半血液。 但伤筋动骨才刚刚开始。
        不久,血红、云天空、酒徒、烟雨江南等原起点顶层作者先后宣布签约17K,业界轰动, 因为在许多人眼里,一位顶级作者甚至能撑起一个网站。
        几位创始人极力挽回,尽管知道希望不大,他们还是赶往南京请血红吃饭。(因为黄花猪猪和血红是同睡过一张床,同吃过一碗泡面的交情),席间得知血红刚签完合同,已是离弦之箭,只得举杯:“起点永远是你的家,大门永远为你敞开”,一饮而尽。
        尽管后来林庭锋回忆此事时一脸淡定,“人走了就再招呗”,但我们倘若回到历史现场看细节,不难看出17K使出的“出走+挖角”二连招对起点团队造成暴击伤害,无论是在商业上或是情感上。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0-04-29 17:30
        回复
          云天空出走时,他的书仍在起点的VIP收费榜第一,起点当然不能容忍一个已经投身竞争对手的作者继续霸榜,遂将云天空在VIP书架的书“解禁”—— 供读者免费阅读。 这给云天空直接带来几十万的损失,据说云天空气到进医院,一怒之下,起诉起点,最终胜诉,拿到赔偿。
          回过头看,“云天空解禁事件”并不理智,但当时的起点就像是一个被伤害、被逼急又孤立无援的人,愤怒、无奈交织,咬牙朝空气挥拳头,又怎么能苛求它保持理智? 回忆时,侯庆辰说“当时看到有些人改变了初心,心里很难受。”他们曾试图向盛大集团求助,但盛大“或许是看惯了行业挖角,并没有给到什么支持”。
          于是,一场“自救”开始了。
          先是紧急止血。编辑管理制度大改,一个编辑组管理两个编号尾号的作者,避免核心编辑再次出走时带走大量作者。 再是输血。他们一边招聘新的编辑,一边临危受命,把几个优秀的普通编辑破格提升为主编。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0-04-29 17:30
          回复
            两个月后,起点推出“白金作家计划”取代原来的“职业作家制”,以期填补头部作者出走留下的缺口,同时也开始注重“腰部作者”持续培养,永久性地削弱平台对头部作者地依赖性。
            白金作者计划一做就是十几年,如今这份名单已经成了业内权威的作家影响力指南。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0-04-29 17:30
            回复
              2006年也被人称之为网络文学百花齐放的一年。
              这一年,"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被起点发掘,将《鬼吹灯》开创的盗墓文进一步推向又一个高潮; 这一年,多一半的《唐朝好男人》、月关的《回到明朝当王爷》掀起历史文热潮;
              同时,玄幻、都市、历史、仙侠、网游、科幻、灵异等各个题材都在那一年出现了日后被称为经典的作品。
              也不知这算是起点的幸运还是作者们的幸运,也不知是新晋大神作者们救起了当时起点,还是起点的自救助推了这一切的发生。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0-04-29 17:31
              回复
                起点的“白金作家计划”一直延续至今,这期间,起点也遭遇过无数次大大小小同行挖角,但起点已经完全不惧,昔日伤疤已经长成坚硬鳞甲,杀不死它的让它变得更强大。
                17K出走计划后,起点调整了和作者的合同协议,在签约时长等方面变得严格,这也让起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同行冠以“压榨作者”、“霸道”之名。
                杨晨的解释是,起点吃过这方面亏,调整合同只是为了留住作者。“如果都不能确定签约作者是不是明年就被挖走,平台怎么敢毫无顾虑地在他身上下重注,投入大量资源呢?” 他坚信作者们最终会明白起点的用意。
                2009年,血红和云天空等作者宣布回归起点,用脚投出了选票。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0-04-29 17:32
                回复
                  04
                  2008年,陈天桥对吴文辉说,“我找了个人来帮你。”
                  吴文辉一听有人要来帮自己,便耿直答应,并未料想那个“帮”字的意思并不是“帮扶”,而是“替代”。
                  盛大文学成立那天,站在陈天桥身边的人叫侯小强,前新浪网副总编辑,曾一手打造出新浪博客的人。
                  “他是主人,他是首席执行官。” 陈天桥对所有人说,“侯小强也许从0做到10未必最好,但从10做到100,我看不出谁比他更强。”
                  几乎从侯小强上任的第一天,争议就开始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0-04-29 17:32
                  回复
                    虽然媒体出身的侯小强跨界能力超强(据说当时全国所有影视公司的老板、影视公司的制作人都是他的好朋友),可是作为盛大文学掌门人,他有个“缺点”:不看网文。
                    上任不久,侯小强组织了一个“30省作协主席小说竞赛”,邀请一大票传统作者来起点写作。当时侯庆辰就隐约意识到,“他试图用主流(传统文学)来收编网络文学”,而不是起点的几位创始人所想的,把网络文学本身推向主流。
                    如果说,对网络文学未来判断的差异让双方注定像油和水一样无法调和,那么立场和视角的不同则直接导致了双方日后的决裂。
                    侯小强认为起点、红袖添香等子品牌应该专注于内容生产,其他事务全部由盛大文学来接管,包括营销体系建设、版权授权、作家品牌包装、打击盗版等。整合资源可以提高整体效率。 在这位盛大文学CEO的视角中,起点属于盛大文学,那起点的所有资源,包括作家资源库当然也属于盛大文学,接管是理所应当,没有强制接管是给面子。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20-04-29 17:33
                    回复
                      可起点团队的视角里却是另一道光景。 这就好比起点原本是一家拥有独立品牌和口碑的老店,凭着一手好厨艺和服务深得人心,对未来充满信心,可新上任的总部老板却说,你几个菜做得不错,来,店牌子摘了,去给我们总店专职当后厨吧(即“专注于内容生产”),剩下的收钱接客的事就都交给我吧。 换谁谁会乐意呢?可事情还是发生了,毕竟陈天桥都说了,侯小强“是主人”。
                      林庭锋回忆说:“当时,我们除了做电子收费阅读之外就没有其他权限了。
                      我们当时的设想,一个是移动阅读,一个是版权,两者都没有了。” 起点的几位创始人在四年前拒绝TOM的优厚条件,一心投入盛大怀抱时恐怕没料到,费心养大的孩子终究还得交给别人。 “调不动资源,很多事就都推不动了。”林庭锋回忆说。
                      2009年,工信部给三大运营商发放了3G“车牌”,从此手机网民占总网民的比重开起了秋名山模式,当年就狂飙22%到达61%,是个人都能看到移动化的巨浪正扑面而来。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20-04-29 17:33
                      回复
                        可偏偏就在那年,陈天桥因健康原因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准备解甲归田,再加上盛大文学开始谋求上市,原本大开大合的打法一下子变得极其保守。 起点此时便陷入一个非常尴尬而焦虑的状态:一边是前途一片光明,一边是盛大文学集团打法保守并且收走权力,自己什么也干不了。 吴文辉此时判断,移动互联网已经到了乱战时代,如果不采取强力措施,既有优势很快就会被反超。
                        果然,对手们很快踩着移动化浪潮迅速杀来,比所有人预想的都快。 其中势头最猛的是半道杀出的中国移动。 网文市场本来没有中国移动什么事儿,直到2009年中国移动梦网改组,开始做“移动阅读基地”,凭着巨大的流量优势以及短信代码订阅扣费,收入直接坐上火箭。
                        “第一年总收入大概是三个亿,第二年十个亿,第三年就二十五个亿,2013 年最高的时候达到了四十五个亿。”总之,很快成为无人能撼动的绝对霸主。 值得玩味的是,在整个过程中,起点和盛大文学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他们是中国移动的内容提供商,提供了大量作品。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20-04-29 17:34
                        回复
                          按照常理,市场领先者盛大文学和起点应该优先选择做自营渠道,自己搞移动化,或许是为了上市前的账面好看或是其他原因,他们在那个时间点只能选择跟中国移动合作,谋求巨大的短期收益回报。
                          2010年前后,起点团队也计划发力移动化,却遭到盛大文学旗帜鲜明的反对。
                          杨晨说,“早在2008年起点WAP(移动)站的流量已经是全网前五,仅次于几大门户网站,按说早该开发独立APP。”
                          怎奈何,起点有起点的计划,盛大文学另有计划。
                          侯小强对外宣布“软硬一体”的电子书战略,计划为盛大文学打造统一输出渠道——“云中书城”APP,并效仿亚马逊的 Kindle 阅读器推出 Bambook (锦书)电子书阅读器,于是起点的独立APP开发计划被压制。 不仅如此,盛大文学单独拆分出了一个无线部门,把起点的无线业务割了出去,从此,势头正旺的起点WAP站也开始式微。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20-04-29 17:34
                          回复
                            “不仅不支持,还抽调起点的技术人员去开发云中书城。” 侯庆辰说,“如果当时我们接着做下去,起点完全能够成为网文行业在移动时代的领头羊。” 更悲剧的是,拥有大量资源支撑的“云中书城”和“锦书”电子阅读器最终也没做起来,虽然一开始势头不错,但明显后劲疲软。
                            究其原因,侯庆辰认为云中书城的理念虽然挺好,但具体执行的人不行,“不懂读者,很长一段时间,主页推了很多大家不爱看的书。”
                            许多读者奔着看网络小说去,打开一看,主页推的全是传统图书的电子版。
                            这也更坐实了两年前的那个预感:侯小强眼里的网络文学是精英化的,他本人也更偏向传统文学。 随着时间推移,“云中书城”逐渐成了一个凌驾于起点、红袖添香等子品牌之上的不必要之物,不仅没有带来什么收入,还拿走了原本子品牌和运营商合作的分成。
                            起点团队就这么眼巴巴看着自己从在WAP时代起个大早,却赶了晚集,错失机会。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20-04-29 17:35
                            回复
                              除了移动化,版权授权、运营、营销体系也都一一被盛大文学收走,这里就不一一展开细说。
                              某一段时间里,作者们经常跑来问侯庆辰, “我把版权给你,为什么卖不出去?”,让他左右为难,不知该如何回答,因为此时版权运营权已经不在他手里。
                              “我们看到一些未来是有发展的方向,想打基础做一些铺垫,但他们连基础都不让我们去打。” 侯庆辰说, 那段时间里,起点好不容易做了“粉丝计划”,阅文集团原创内容部高级总监杨沾称之为是“在夹缝中挤出一点资源做的。”
                              人在倒霉的时候真是喝口水都塞牙。
                              盛大的几次上市尝试偏偏赶在中概股低迷低潮,最后均因估值过低而作罢。到2012年,陈天桥已经开始寻找私募资本,打算估个高价“卖掉”盛大文学,此前那个宏大的“迪士尼战略”也不了了之。
                              形势对起点越来越紧迫,2012年吴文辉又有个强烈的预感(打个岔,吴文辉每次预感都很准,这也是他成为起点团队领袖的主要原因):移动互联网的窗口正在关闭,2013年是最后的时间点。如果不在这个时间点之前进入,很快就会被关闭在移动互联网大门之外,前途迷茫。
                              想着想着,吴文辉心一横,“与其等着被别人打败,不如自己打败自己。” 他开始向陈天桥提出 MBO(管理层回购股权)的想法,即:吴文辉自己去外面找投资者,出4到5亿美元把起点从陈天桥手里“赎身”。
                              陈天桥用8亿美元的高价回绝了吴文辉。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20-04-29 17: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