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梦西洲吧 关注:9贴子:1,452
  • 4回复贴,共1

皇贵第十五幕。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十五幕】
钦、娴二人商讨宫宴事宜,钦提出因天灾对百姓安抚、房屋修复等措施皆耗银金额庞大,可考虑冬至宫宴以廉为主,例如糕点、献艺皆从此做文章(糕点主选用年糕,寓意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献艺以娴、丽及公主们奉墨宝《贺圣朝》、以及进行时的戏曲改编)娴以为可行。【钦、娴】


1楼2020-07-16 00:02回复
    钦:之前天灾对百姓安抚、房屋修复等措施皆耗银金额庞大,宫宴可考虑不那么花费过多。
    娴:有道理,我对糕点擅长,或可一试。
    钦:我正好在弄季令戏(解释一下季令戏),碰巧和宫宴撞上了,可以用进来。
    娴:倒是没听说过,改日排练好了,我也去瞧瞧。
    钦:可以可以,大家想法不一样,指不定可以精益求精。虽然糕点不错,我觉得还是略微单调了一点。不如你和丽及公主们奉墨宝《贺圣朝》,你看怎么样?
    娴:也可以。


    2楼2020-07-19 00:39
    收起回复
      【时维八月,疏桐枝梢已然成群结队的鸟雀欲觅檐语,好不惬意。如此般闲暇顽心教清扫庭院的宫婢观之,不由低眉浅笑。推牗旋眸时,恰掠至朴素恬静的玉容,似青阳娇杏般可人通透,毋须燕脂香粉多着墨,已然是世间难得的丽景】
      【是近来苦心宫务、冬至宴倏然一乐,拂却心底如墨般浓稠的阴霾】娴妃来了?【桐花两鬓垂,宝钗压云髻,一派柔和清雅的辞令里尚蕴着浅淡似水的欢忭,为繁杂紊乱的宫务。当日坤极座前有意点名道姓,多藏不为人道的私心】
      【昔日代掌一宫、暂理留守宫妃帝胤事务,皆有族亲挚友帮衬,缺两分风头,也省却余下诸多暗潮汹涌的波及。掌心纨扇尚绘笔仙鹤野趣的妙境,教而今多有收敛的脾性得以喘息的余地——世事磋磨,总是避无可避的】你来的瞧,我正欲差宫婢寻你来。
      【君山银针的清香袅袅,促人放松心神】九年尝遇京师地震,虽时至今日已两年有余,然因此而耗费的金银、物资却不容小觑,以我等妃嫔之流自是无处探得国库如何,只是……
      【唇齿稍顿,一思忖,好将心中的思虑尽数相告】陛下对丝竹歌舞原也鲜少留心,倒不妨借机从克俭着手?


      4楼2020-08-02 19:55
      回复
        【月渚阶前有株浓香不自知的金桂,如这般的时节里毫不吝啬赉予途径姝丽一点秋序应有的风姿,而不甘落后的闷热更像如来佛祖施压孙行者的五指大山,便是铜盆冰块循风而来,刹那也沾襟起薄汗,欲求今宵簟纹如水】
        【甫聆其娇音,春山也弯。朱甍碧树隐于檐牙数尺遥,对窗展露着匠人精心雕琢的痕迹,勾人欲探究竟】阖宫晓你手艺好,若你躬亲而为,自是如虎添翼。【含笑应下她的自荐,为尚且混沌无措的宫宴赠予一丝曙光】
        【彼时思绪蹁跹,勾勒出小院秋菊纯雅秀洁的模样,素好差人采撷咀食,只叹眼下辰光未至,当是遥而无望。丽姝心性何如?借花喻人何论?数载春秋早已悄然相告,便是自诩懵懂闲客如我,也尝窥得二三。秋菊虽好,其色却不及云容俏丽,更遑论畴昔窥得的几分敏识】说来,却也称得声巧。
        【慢条斯理的口吻,明剖先前数月的工夫】或你也有所察觉,前些日子除却暂理宫务的辰光,尝多往畅音阁一处去。若要追本溯源,尚还是溪生归宫前来拜见时的事儿,说及与姊妹顽乐时犹觉戏目陈旧,实在无趣,故而正寻了文妃指点,欲排出新戏。算来,眼下已然有七八分模样,迨冬至宫宴时,恐也大成。
        【绛唇略沾些许茶汤,眸光流眄着】是借月令戏上演的时节、宫廷大戏唱诵君王的判词融合而成,暂归为季令戏。譬如立春时,道及陛下携皇嗣共赴蓟县稼穑,与民同乐;若至大寒,便诵昔日地震时,陛下劳心劳力,为黎庶分忧……
        【对上她柔和似月的眼】如今既得主理之权,我有心将其也作新意,你以为如何?


        9楼2020-08-02 22:26
        回复
          【君子和而不同,如我、也如她】
          【宫闱过客数不胜数,蕴藏其中的起伏从来道不明、说不清胜败。我观淑妃病逝、慈闱诸妃同而不和、避世于人的成妃饱受旧疾苦楚,纵是而今意气犹在的初霈,却也聊生无趣】
          【帘幕乍起乍落,巽风卷携着夏末秋初应有的闷热,因着北地干燥,尖锐的刮赴内殿各处,好不盛气凌人。琼鼻且皱着,一线香飘金兽,其香萦绕不绝,为清寂有余的宫殿着色。罗岳氏捧来刚熬煮好的莲子羹,凝睇望去,不由得一笑】得你此言,迨我明日去瞧瞧这些子优伶已至何等程度,大成之日定要邀你同往的。
          【京畿学堂泰半收纳多位学子,夫子问答,向来不拘泥一家之言,何况这出新编排的戏目。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知明镜正衣冠,更晓纳百家之言的重要性。眉眼松动间,油然捉摸出浅淡的笑意,为陡然生起的心思得以施展】
          你通文史,文妃赏戏曲无数……一气呵成的文章鲜有,轻易编排的戏曲也是罕见,借你等之光,恐能容其精益求精。【尚是捺字未得一撇的事,做派也渐徐。眸光落及皓腕旁的碟碗,又续道】不过,我以为仅此二事或不出彩,倒不如——
          你与丽妃、再寻几位文墨略好的帝胤们一道,奉墨宝《贺圣朝》一诗?须得在这出戏之后,如点睛之笔!


          10楼2020-08-02 23: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