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是音乐史上划时代的一年,在美利坚的土地上,《Nevermind》横空出世。于此同时,Soundgarden,Pearl Jam等乐队也正值巅峰。宣告着垃圾摇滚的时代到来,而重金属等其他风格在grunge风潮下逐渐式微。而在大西洋另一头,随着the Stone Roses等乐队的崛起,英伦摇滚也正慢慢成熟。而此时,一种以吉他实验,噪音音墙为标志的另类音乐也在地下伺机待发,后来,这种风格被称为Shoegaze,钉鞋或是自赏派。可以说,My Bloody Valentine 创立并发扬了这张风格。再往后,它发展成为了新迷幻与dream pop,也影响了maths rock和后摇的许多乐队。上一张有如此影响力的专辑,可能是地下丝绒的《Velvet Underground&Nico》。如果你去过livehouse,那么你一定不会对于这种风格感到陌生,近年来,dream pop 和 Shoegaze 正成为livehouse 的主流。笔者上一次去livehouse看Chinese Football, 暖场的乐队是一个来自复旦的 Shoegaze Band 。而国足主唱徐波穿着的正是 My Bloody Valentine 的传奇单曲 《Feed Me With Your Kiss》。(Kanye West 似乎也有一件这首的vintage)可见,他们的影响力是跨越领域与时代的。
许多人认为MBV的首脑Kevin Shields是一位改变音乐史的天才,然而不要忘了,My Bloody Valentine 成立于1983年,他们的早期音乐充斥着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期盛行的punk 和 post punk, 在他们的第一张 mini album 当中,你甚至可以听到类似 Ian curtis ,Iggy pop的声音......但显然,在朋克与后朋克的领域中,谁也无法超越这两位传奇,所以,MBV早期的迷你专辑和EP销量和评价都十分惨淡。历经85,86,87年三年的沉浮,MBV依然没有合格的作品,直到1988年,他们更换了主唱,发行了EP《You Made Me Realise》,在这张ep中,MBV的声音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得益于Shields使用的glide 弹法:使用大量的reverb,失真音色以及颤音,使用摇把将不同的音天然的融为一体。可以说,1988年是MBV腾飞的一年,他们发行了首张全长专辑《Isn't anything》,受到了一些关注,更重要的是,Shields找到了属于MBV的声音,而不是之前的刻意模仿及随意实验......在笔者看来,摇滚乐的核心在于音色而非旋律本身: Oasis的歌大多不会超过6个和弦,the velvet underground, Joy Division这些传奇的歌甚至能用2,3个和弦弹出。但你会发现,想复制这些声音并不简单,因为你很难模仿Lou Reed以及Ian 的独特嗓音与音色而正是这些音色与声音让他们成为传奇。MBV也是如此,他们在五年时间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声音,为《Loveless》做好了铺垫。
而《Loomer》和《Touched》则将人声缩减,吉他噪音放大,在《Loomer》开头,我们可以听到一连串的颤音与音墙。这种声音之前几乎从未被发现与使用,在专辑被揭晓以后,许多评论者认为这首歌用了上百把吉他进行混音。而事实上,这首歌的音轨远不如这些人像的那样丰富,Kevin只是使用了摇把与扫弦,就将这些音符混合到了一起。值得一提的是,专辑的许多歌曲, 例如《When You Sleep》都是使用特殊调弦写成的,而为了方便起见,乐队为许多歌准备了专属用琴,使得吉他长时间不用更换调弦。
到了专辑下半段,《Come in Alone》加入了大量人声与活力,而非上半段的噪音主打。但歌词依旧朦胧, “ When you hopes gave me doubts" 。可以说,这张专辑的歌词与音乐都倾向于意识流,而并非真实存在。更有趣的是,在创作的时候,专辑的有些歌词是先于旋律出现的,这在音乐创造中是非常罕见的,但《Loveless》便是建立于梦境和想象之上,一切又那么顺理成章。而这张专辑的人声部分大多由Kevin的男声负责高音,Butcher的女声负责低音,以形成巨大的反差。前文说过,钉鞋是一种以吉他噪音为标志的音乐,而这并不代表着人声被彻底放弃,而更像是将人声当作一种特殊的乐器或者效果。
在《Loveless》之后,钉鞋在90年代中期达到了鼎盛,却因太过于小众而风格较为单一很快衰弱,直到近几年许多乐团例如 Ringo Deathstarr的崛起使得钉鞋慢慢回到了大众视野,而在欧美的推动下,中日也有不少令人兴奋的作品。笔者制作了一个 tracklist ,囊括了Shoegaze,Dream pop中不同类别,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经典作品,hope you enjoy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