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晚情》原名《妈妈的情》,杨文勇作词,谷建芬作曲,苏红演唱。1994年第二届中国音乐电视大赛征集参赛作品时,歌词做了部分改动,由毛阿敏演唱,在当年获得作品金奖。
毛阿敏这版歌词抒情又诗意,旋律舒缓优美,演唱深情款款,发音轻重适宜,且提琴是神来之笔,配合钢琴,给歌曲增添了浪漫唯美的风采,是典型的唯美风之作。毛阿敏的嗓音演唱起来更舒展,没有用尽气力的感觉,而是轻重适宜的声线给歌曲留白,四两拨千斤,让声音厚重有情感,没有单薄的感觉。大嗓唱抒情歌曲就是如此,如谷老师说,阿敏声音上下没有明显的坎,游刃有余,大气优美浑厚,唱出了母爱的温暖,和对母亲的眷恋之情。喜欢这样温暖抒情的歌。谷老师很擅长写母爱歌曲,抒情风一直是她的强项。<br><br><br>苏红的版本,歌词是呼应主题写的,是讲述一个母亲含辛茹苦养育一个孩子成人。苏红的演唱,能够听出她也是用心用情演绎这首母爱作品,唱腔为对应主题,有苦郁的感觉。歌词确实相比直白了些,都是描写具体情景,不过旋律的编配也比较优美。
当年谷老师的一贯传统是作品写出来给众多歌手试唱,谁唱出来就是谁的代表作了。看来这部作品也是如此。值得注意的是,毛阿敏《晚情》这首歌收录在1996年出版的一盘春晚磁带里,所以合理推测这首歌曾经于1996年报过春晚,因为专辑里其他曲目都是历届春晚上的歌。
这首歌在大陆流行歌曲里属于有品质的作品,抒情优美,而且保值度高,谷老师成为同期作曲家里的常青树不难理解。她的作品虽然在当年写出来不是最潮流的一类,但比较有内涵,比较有品,所以过了多少年再听,最潮的那一类反而不太容易走心,谷老师的厚重情感题材、历史人文题材却成了常听常新之作,因为很多观众都需要深沉、真挚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