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爱吧 关注:63,578贴子:4,583,091

每当我觉得“追星也是一种爱好”,饭圈就会给我一巴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题目写不下了,应该说每当我告诉自己“追星是一种爱好,饭圈也是一个圈子,里面有NT也有正常人,我们应该反省资本造星、过度利用营销和群体效应盈利,饭圈入校这些事,不应该把错归结到一个具体的个人身上”的时候(我汉语很烂,所以定语很长,别骂了,已经被闺蜜笑了至少五年了),饭圈的操作就会勾起我的怒火,我很难不生气,很难没有私怨。




IP属地:上海1楼2021-09-07 18:19回复
    这次出事的是豆瓣。虽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豆瓣可能和贴吧一样是个论坛,对我和我的同学朋友们来说更接近于资料库。因为国内用不了Goodreads,豆瓣的系统非常适合我们记录读书笔记,整理条目,补充新书,留下资源,当然通过书评来交流看法也很重要,尤其是有关译本选择,我会很重视豆瓣的短评。以至于在我接触饭圈之前,我完全不知道豆瓣有鹅组以及臭名远扬这个事情,它对我来说是个读书观影记录整理软件,自从有了游戏版面之后这个功能也拓展了。
    我觉得没什么,就好像贴吧有很多吧一样,互不干涉就可以相安无事,不影响我们用就好了。毕竟我们平时关注的东西都是比较冷门的学术书籍还有严肃文学,未翻译的学术研究专著,一些通俗社会研究之类的,几年看过阅览过的人也不知道有没有超过二十个,应该碍不到饭圈什么事。
    直到我喜欢的书的评分被饭圈用来养号。


    IP属地:上海2楼2021-09-07 18:20
    回复
      2025-07-31 14:52:4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其实,我们平时的学术阅读更加仰仗同行同专业之间的交流,倒不是太仰仗豆瓣评分(更加注重同僚的短评和长评,读书笔记中会有大量补充,有的书评是译者或者作者自己写的用来答疑的)。
      我自己是蛮喜欢俄罗斯文学和拉美文学的,俗话说得好,你永远可以相信毛子的审美,我见过最搞笑的一个评论是说俄罗斯人的审美是维纳斯亲自喂奶的(虽然我觉得维纳斯不管俄罗斯人)。但我也很清楚,俄罗斯文学的受众其实不是很多,另外一句俗话说的好,“要比长度,俄罗斯文豪没有一个在怕的”(笑,其实俄罗斯也有很多很好看的短篇、中篇或者中长篇文学,只是被捧得最高最知名的那几位拿出来都是砸死人的凶器),能读下来其实是个蛮辛苦的事情,所以你要说它小众吧……也有可能是。经典有名的尚且读的人少,近当代新出的书没有那么大的名气自然要更加小众。
      在这方面其实我是会看豆瓣评分的,因为这单纯是我的兴趣,周围喜欢的人也并不多,我并不能说非常了解,所以豆瓣的评分对我来说是有参考价值的。这次受害对我构成了一定的影响,但这不是我最生气的点,而是他们像挑软柿子捏一样,专门选了这些所谓“小众”的作品。


      IP属地:上海3楼2021-09-07 18:27
      收起回复
        被吞了一楼。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1-09-07 18:50
        回复
          无耻,对,应该说无耻。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1-09-07 19:02
          回复
            还吞了一层楼好像
            不知道怎么安慰楼主,只能跟着骂一句傻逼饭圈


            白银星玩家
            百度星玩家累积成长值为1,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1-09-07 19:14
            收起回复
              被吞的三楼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1-09-07 19:18
              回复
                好了我洗好澡了,然后我的梅见也冰好了,还有七条煎好的小黄鱼。8点要去和朋友怪猎,所以我要利用这段时间开始一些碎碎念了。
                我发现越是恶性饭圈中毒越是喜欢讲很多看上去很好看的价值,比如守护最好的XXX,比如他眼睛里有星星,比如特别喜欢给自己喜欢的人加人设,给自己喜欢的人和自己加受害者人设。
                简而言之越是会毁掉文化的人越是容易被价值骗。
                说好听点是天真可爱,说难听点是没有思辨能力。
                我不想说这是未成年人的锅,因为三十好几还经常喜欢善良、单纯、文艺之类正向美好的词语,一种未经验证的道德直觉和朴素的语文审美永远先于思辨能力和理性。
                我不是故意说得那么绕口,只是不想骂得太难听。


                IP属地:上海10楼2021-09-07 19:32
                收起回复
                  2025-07-31 14:46:4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对这群人的感情非常复杂,因为这多少有些戏剧性。
                  一边嘴上说守护世界上最好的XXX,一边毫不在意地毁掉真正世界级美好的东西,还可以忘得一干二净。如果我们把这里所有的对象都拟人化,就会发现这几乎是一个渣虐文的模板。
                  我恨他们毁掉文字,又可怜他们不读书。
                  我知道他们真情实感,也知道这正是愚蠢的来源。
                  我本来以为饭圈是个大家都知道规则的游戏,我们都知道这群资本没一个是好东西,只是制造娱乐,而我们需要快速的娱乐来填充我们快节奏的生活。这是一个买卖,我们都知道这群明星制造的速度太快,没什么底子,所以大部分人都吃他们唯一扎实看得见摸得着还很好懂的东西,就是符合消费者审美的外貌。商品有问题我们就不买,丢掉,换一个,如果要比喻的话就像宜家家居(改变了家具可以用好几代人的观念)和优衣库(因为大量生产,所以服装损坏或者仅仅是过时就可以丢弃替换)。
                  结果我发现有一大群人对这些东西真情实感,深情到可以毫无道德负担地有组织地去攻击、消灭、蔑视、谩骂甚至于抹杀那些不同的声音。
                  这些人认为这些大批生产的没什么底子的商品是他们的信仰,别笑,他们是认真的。
                  我TM真的信了。
                  什么时候西马文化批判可以节选纳入高中哲学啊,累了。


                  IP属地:上海11楼2021-09-07 19:46
                  收起回复
                    感觉到你的委屈了,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只能说我理解这种感觉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1-09-07 21:54
                    回复
                      唉,难过。我觉得饭圈没有边界感的很重要的一点是,她们的行动是有组织的,是什么去组织她们利用她们,这是很需要关注的,说严重点宛如鞋胶了,好希望能管管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1-09-07 22:23
                      回复
                        打完了,睡觉前稍微补充一下,越是近当代越是贴近我们生活时代的作品其实越需要一个比较靠谱的评分网站,因为时间还不足够去筛选它们。
                        塞利纳可能受害程度比较轻,因为但凡你对法国文化稍微有点兴趣,可能会在几个月之内就听说过他的名字。但对于尚未出名的作者,对于这个数据化全球化的世界来说,一个不可信的权威评分网站的评价分数,无论过高还是过低,缺乏有价值的评论依据,对作品的伤害都是很大的,因为很多人会判断“喜欢这本书的是什么样的人?”“和我是同一种人吗?”至少是“是我喜欢的那种人吗?”
                        如果张爱玲没什么名气,而对她的作品大多数评价为“描述了真正的爱情是想要爱却收回手”,我肯定不会想去看的。而说一个作品的评价虚高,对它的价值和信用都会造成影响。平时有在用这些网站的人可能会明白我的意思,不同领域的作品哪怕在同一个网站上拥有类似的分数,但他们因为面向的人群不同,所以这个分数代表的价值也有所不同。因此,人群的意外混杂,就会造成一种疑惑,和放弃。
                        但其实我们恰恰需要的是同时代的,contemporary的很多表达,因为他们的经验和语言有时更容易让我们理解、同情和共感。
                        现在读书的人少,但没有关系。知识也好某种感受也好,不需要跟随别人,需要的是对一个人,一个具体的人的关怀。每个人读的书都是非常个性化的,人根据他们的问题、经历和体验去选择相应的书,所以在前几年才会流行“书籍治疗师"(一种职业,通过为客户选择合适他们目前状况阅读的书籍,来改善甚至于解决他们的心理和生活状况上的难题),比较典型如同《小说药丸》。因此重点在于,要保证这些选择只多不少,要保证书的存在,要保证它们不会因为被错误评价而丧失光芒。


                        IP属地:上海14楼2021-09-07 23:28
                        回复
                          综上所述,我也认为饭圈所谓”我给你们带了流量“这种辩解也是胡说八道,植物有不同的养育方式,有的浇太多水就会死。知识有循序渐进的过程,书籍也是如此。它们的价值是不能被数字所代表的,说得难听一点,这些数据,有时会毁掉他们。
                          阅读是需要了解和学习的,也就是说是有门槛的。如果一个人遇到了不适合的书,他就会不喜欢它,他会说“这是一本名不副实的烂书”,而这些书的作者可能已经死了好几百年,根本无从申辩。而一本书被根本没看过或者只是走马观花过眼不过心的人捧得太高,第一是会让人对它的受众有所误解,其次是对秩序、规则和评分体系的扰乱,再然后,这些读的人可能丧失了日后真正阅读这本书的机会。
                          哎,反正我又在说醉话。他们要是看得懂这些我干嘛要费心去写?
                          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想,啊,MD,算了,只要大学的图书室能接受它们就无所谓了。但是大学的图书室是有限的,它很大程度上只能容纳大部分“不得不读之书”对于更多的一些有独特生活经验的作品,或者更加当代的作品,没有那么多的空间去容纳。
                          我怎么办?我尽量买啊,我尽量写啊,我尽量和朋友们聊啊互相推荐(伤害)啊。
                          我好乏啊,我是个懒人,因此又是个烂人,我TM为什么不能多读一点多写一点啊。
                          草,我开始哭了。
                          每当这个时候我又要安慰自己,哎你反正已经决定不要做学术了,很多事情就不用管也没有管的必要啦。干嘛生气呢?何必生气呢?跟你没关系啦。
                          真的就是个慢慢习惯的构成,从能写到不能写,从能读到不能读。
                          我真的失去好多好多,我失去好多好多对我很重要那么重要的东西,可我连记录都不能被允许吗?我为什么要为你们的年少无知买单,说一句“还小,不懂事”,小又不懂事的人,扣帽子的时候怎么不说小又不懂事?你们毁掉的这些东西是别人数年甚至几十年的心血,你们连句对不起都不会说。
                          你们TM花过这么多年,去创造一个东西,去解决一个问题吗?
                          啊,该死,TMD,草,该死。


                          IP属地:上海15楼2021-09-07 23:48
                          回复
                            啊……烦死了……什么都不好,我是个烂人然后他们也是。
                            可能我们的共同点就是都认为我这种人烂到根子,什么都做不了P事儿还这么多,还不懂得闭嘴,手指还闲不住。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啊。
                            不读书不知道人命可贵,每个人的人生可贵。因为不读书,所以可以毁掉这些东西,毁掉……那么多人……他们花了那么多的时间,遭遇的事情,留下痕迹。
                            我不是在写论文,我不是在做一个论述的表达,我不是来宣泄情绪的吗?那就应该宣泄情绪的。
                            我时常想起以前看《君主论》,马基雅维利日间劳作,晚上便会,沐浴着装,与古罗马最伟大的灵魂共度时光。我花在死人身上的时间远比活人要多,他们是我的师长,纠正我的傲慢、矫情、现代人的无知丑态……我很难受很孤独……孤独又寂寞到无助的时候,时常会想起陆若汉,我会想日本传教史,我会想《沉默》,我现在就一直在想。
                            我从来不觉得信仰是件坏事,去相信某个形象和符号是人类文明中非常正常的事情,是某种方便之法。说我信仰着书也行吧,我对他们的情感确实类似于基督徒,从这方面来说我的宗教感可比饭圈强得多。我时常忏悔,对他们反思我过去因无知犯下的很多错,我不该那么说那么做。他们教会我正义的形象,也告诉我何时该愤怒,愤怒,应当表现出怎样的生命力。
                            不要温顺地走入那个良夜。
                            他们教会我如何做很多事,但也教会我不要做很多事,有些事是绝对不可以做的,因为这个东西是很多人拿命去换的,保留下来,记住他们。他们的颠沛流离,他们的血……日日夜夜……精彩的悲喜剧。
                            真好笑。
                            太可笑了。
                            那么多人,看过一部电影,说什么为当年的他们感动,一边用最随便的态度,做着他们当年最为不齿的事情。我TMD真是笑死了,这是什么情景喜剧。啊……要呼吸不过来了,很有幽默感。
                            为喜剧拍案叫绝,为悲剧动容愤怒,什么都可以,唯有遗忘不被允许。


                            IP属地:上海16楼2021-09-08 00:13
                            回复
                              2025-07-31 14:40:4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哎,生活就是这么操蛋啦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1-09-08 00: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