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长留吧 关注:17,998贴子:153,892
  • 6回复贴,共1

【原创】承影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凌王一早就发下毒誓:前往边疆永世不归,不纳妻妾不留子嗣。
可他却看上了自己身边的侍卫。
“我已立过誓,此生不离这苦寒之地、不婚不娶。我是无所谓,但这样对你,会不会不公?”
“属下,甘之如饴。”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10-08 23:51回复

    “周叔,通知下去。府内众人,想走的尽管离开,也再寻些银两,让他们各自安置,若是实在无处可去的——陛下未下诏褫了我的爵位,王府也该留着——就让他们留在府内吧,但和他们说清楚,留下的多半要过些清贫日子了,不过想来没人造访,也就不必遵循什么礼制了。
    “我累了,详细的周叔你去安排吧,府内大件不能动,至于瓷器字画,你看着处理吧。”
    周叔叹了口气,顾远明回来后就径直到藤椅坐下,虽然面上不显,但周叔心里清楚,他此刻一定是疲惫到了极致:顾远明绝不是那种酸文人做派,却因着从小受到的教导和个人性格,有着自己的坚持,此番回府既未更衣又直言劳累,这在过去的二十几年是从未出现的。
    不过想来也是,被自己的兄长怀疑,不得不立誓远离京城,这放在谁的身上谁都不会好受。
    没有反意怎么了?有了谋反的能力就已经足够被弹劾了。
    周叔悄悄摇了下头,离开了房间。
    府内人数众多,安顿完已是晚上了,很多人不愿离开,但在周叔陈明利害,表示凌王顾远明可能再也不会回来后,还是走了大半,只剩下稀稀落落的几个人愿意留下洒扫。周叔摸不清自己的想法,一方面作为长辈,希望府内众人都可以平安顺遂衣食丰足,但另一方面,有私心希望可以留下更多的人,因为这对顾远明多少是个慰藉。
    “周公公。”
    “怎么?”周叔转头看向说话的人。
    “周公公,属下想追随殿下,一起去雍凉。”
    周叔心里一软,几度犹豫,最终还是回绝了。
    原因无他,此行雍凉,近乎是流放,顾远明又有功勋和统率之才在身,带些丫鬟小厮可以,带着侍卫难免惹眼。
    却也不由地多打量了侍卫几眼。似是叫承影,顾远明的母亲带回来的孤儿,从小在府中长大,又和顾远明年龄相仿,可能就是因此多了几份眷恋。
    周叔不愿过多解释,承影心思简单,哪里懂得了这些弯弯绕绕,只需要知道结果就好。可他显然低估了承影的固执,去膳房取些清淡小菜和白粥的功夫,回来就看见承影端正的跪在顾远明面前。周叔心里那种道不明的滋味又深了几分,既希望顾远明拒绝,又盼望承影能留在他身边。
    顾远明的心思也很繁乱,君臣大义、举国安危在前,他主动前往边疆,却也难免心生不忿。承影此时又来添堵,顾远明正欲讽刺,却对上了前者干净纯粹写满了忠诚与不舍的目光。
    “你知道你会给我添多少麻烦吗?”顾远明幽幽开口。
    承影呼吸一怔,其实他也隐约明白自己此举多有不周,只是实在不愿离开殿下才来求见。
    顾远明在心里长长地叹了口气,罢了罢了,自己已经放弃了那么多,留几个人又怎么了?
    想跟着就跟着吧,区区一个侍卫他还是护得住的。
    “你可要想明白,雍凉苦寒之地,去了可不是想回来就能回来的。”顾远明最后强调了一次。
    听出顾远明语气中的松动,承影干净的眼中又透出了几分欣喜:“是,属下想明白了。属下愿一直追随殿下。”
    顾远明点点头,不再说话。
    承影在周叔的示意下,安静地起身离开,走到门口时听到身后传了一句浅浅的自语:
    “‘蛟分承影,雁落忘归’,倒是一语成谶。”
    承影不解,只知自己的名字取自古剑,却未听过如此典故,他看了看周叔,后者轻轻摇了摇头,神情复杂。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10-08 23:56
    收起回复
      2025-09-22 14:16:3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既是以镇守的名义前往边疆,按照本朝礼制,顾远明总该与皇帝拜别才是。
      于是他在最后一次上朝后顺理成章的留下,沉默地听着皇兄顾远衡说些彼此都不相信的体面话。
      “……此行山高路远,你多保重。”
      说到最后,顾远衡的语气中竟也透出了些许真诚。
      其实顾远明知道,皇兄只是多了份谨慎猜忌,除此之外,文韬武略样样拔尖,也担得起所谓年少有为、爱民如子,也正是因此,他愿意多退几步,以换取顾远衡的心安。
      “皇兄,这一走还不知何时回来,我想带些人手,也好相互照应。”顾远明斟酌着开口。
      “自然,我也已经安排了兵马随行,你带些信得过的人随侍便是。”
      顾远明闻言,眼光明灭,最终缓声道:“有劳皇兄了。”
      人马早已在府前集结完毕,周叔也已置备好要带的东西,只等顾远明更衣上路。
      顾远明远远看见周叔笑吟吟的站在马车一侧,心里一阵感动与自责,想好的劝阻通通咽下,只在大步经过时,低声道了句谢。
      本是打算轻装简行、一路骑马,因着周叔的存在和他归置的零零总总,不得已选择了马车,慢下来的行程也刚好使顾远明有时间静下来,看看风景细细思考。
      顾远明的母亲出身于将军世家,进宫后也经常独自出去游玩,因着那时盛宠正浓,旁人不敢置喙,倒也过了几年轻快日子。大概是顾远明六七岁的时候,她带回了承影,据说是在一众沿街乞讨的流民中一眼看上了武学资质极佳的他,彼时她正在《汤问》中读到这柄名剑,就有了这样的名字。
      后来承影渐大,养在深宫终究不合适,她就把承影送回了将军府,与府内众人一同学习。承影也果然不负期待,善使软剑,一柄软剑舞得宛若游云闪电,身形精致优雅[1]。
      再后来,将军战死,又逢宫中大选,母妃先后失了父兄和荣宠,不久后就因病过世,又过了几年顾远明成年,自请承袭了将军府,才再次遇到作为府中侍卫的承影。
      只是顾远明不知道,武艺突出、为人稳重的承影,深受前将军的重视,是一次次拒绝了更好的机会,拒绝了建功立业,才得以一直留在府中的。
      顾远明微微撩开帘子,看着骑马随行的承影,目光瞥到身后浩浩汤汤的人马,不由叹了口气——原以为雍凉除了苦寒再无其他缺点,但现在,谁知道那群人中暗藏了多少双眼睛又会带回去什么消息呢?
      “殿下?”承影敏锐的感知到了顾远明的目光,侧头询问。
      突然没来由的尴尬,顾远明低低轻咳一声,暗暗思度着也差不多到了晚膳时间,便大大方方拉开帘子,面上不显半分难堪,问道:“今日可有歇脚的地方?”
      负责人策马疾行几步,走到承影与顾远明之间:“最近的官驿要到晚上才能到,要误了晚膳的时间了,殿下要是觉得饿,后面的马车里备有食水。”
      “不必。有劳庞将军了。”
      “不敢。”
      顾远明颔首示意,随即放下了帘子。
      庞严将军的马蹄声一直响在一边,没有半点要回到队伍里的意思,联想到刚刚承影刻意勒马缓了步子落后来人半步,顾远明心里又是没来由的不悦。
      闭了闭眼,顾远明压下了心里异样的感觉。
      参考文献
      [1](春秋)列御寇等.《列子·汤问》[M].北京:中华书局.2018年10月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1-10-13 00:33
      回复
        hhh参考文献那里皮了一下,承影剑确实出自《列子·汤问》,是天子三剑之一。“蛟分承影,雁落忘归”一句讲得既是说承影剑其剑精致优雅、有影无型,也暗指天子持剑的最高境界是持无形之剑。
        报了校庆节目,要一直排练;报了数学竞赛,却连积分都忘了;老师还留了5000字的论文……
        高估了自己,更文时间不定,但是不会弃的!(应该不会)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1-10-13 00:46
        收起回复
          到驿站时已是明月高悬。
          顾远明下了马车,看着先行一步进去安顿事宜的几人,再度轻轻叹了口气,而后骤然拉回思绪,理了理一丝不苟的衣襟和袖口,又正了正一贯挺拔端正的仪态,跟随引路的人走进了自己休息的房间。
          虽是坐着马车,但一路行的急,现在离开府邸大约早已百里有余——顾远明的目光沿着窗口向来路望去——那热闹的街景已然远了,虽然现在也身处京城周边的繁华地带,但比起京城却是差别巨大,往后的路程更是会逐渐荒凉,直至稍有人烟的雍凉一代。他不是贪慕繁华贪图享乐之人,可一朝离开自小生活的地方还是难以言喻的悲苦。
          昨日还在调笑承影的名字一语成谶,今天却恍然发现,远明远明,自己而今真要远离这光明璀璨的京城了。又不禁觉得有趣,自己从前不愿多看的星象命理之说或许真有它的道理,不知那几本周易今解是否带在身上,往后无聊时也好打发打发时间。
          “承影。”顾远明最终还是出言制止了那人——不过是暂住一晚罢了,哪用得到这样的劳碌,何况他也本不是贯做这些事情的。
          承影心里也明白,顾远明打发走了周叔和来帮忙的杂役,定是有话要单独同自己讲,此刻也将手中的东西暂时放下,向着他的方向走近几步,凝神准备听接下来的话。
          “承影,”顾远明又唤了一次,“你是否愿意编入边疆的正规军团,凭借自己的本事建功立业?……不必急着回答我,在抵达雍凉前我会再问你一次,到那时你再告诉我你的答案。”
          “抵达雍凉之前”,这不是给承影的通牒,而是给自己的最后期限:一旦到了雍凉,他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不着痕迹的为身边人谋一份正经出路了。
          但这些复杂难堪的事,没必要让承影知道。他只需要知道,自己还有最后一个后悔的机会就足够了,至于这背后需要顾远明付出什么代价,也不必算在他的考虑范围内。
          承影的确没有去费心思考那隐藏在话语背后的深意,只在听了前半句后惊急的抬起了头,对上顾远明清冷的眼神后又匆匆低头,胡乱应下了他的最后期限。
          承影自幼习武,没有接触过文人骚客的百折千回,也从未想过要去理解那些未明说的言下之意,更是无从知道顾远明此时刻意按下的心思,但却直觉殿下对自己的态度与对周公公截然不同:就像今天,如果换做周公公留在这里,顾远明或许会体谅关心,或许会谈些琐事,只万万不会说出这番话。
          绝不仅仅是因为自己年轻、自己有武艺在身,他努力品着其中的亲疏有别,一边随口应下自己会认真思考,一边暗暗思量自己是否有机会、又该怎样向他的殿下表明自己的忠心。
          顾远明的好意他体会到了,也感激万分,却断不会接受,既是为了报答夫人的恩情,也是因为他知道殿下可以倚靠的人不多了。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2-02-07 00:06
          回复
            手上打着顾远明,脑子里都是白嘉轩最符合我心目中君子形象的居然是老年的白族长……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2-02-07 00:11
            收起回复
              (太久没出现过了,主要是……我脑补的关键剧情都在后面,这里“清水长流”的日常我实在写不出来……猛女落泪)
              (先搞个过年的小番外吧,其实也不完全算是番外——算是后期小转折的先行部分?)
              年关降至,偏远之地也呈现出了几份喜气。
              顾远明沉默地站在门前,看着边关小城里进进出出的兵士。
              雍凉苦寒,又常年积雪,寻常百姓早就各自寻了机会去到别的小城,余下的也只有朝廷一波波派遣过来的士兵,闲时耕作,战时……哪有什么战时,与雍凉接壤的乌苏与我朝时代友好,况此地山城积雪密布、山路阡陌纵横,虽不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也是易守难攻,若是来了外人也只怕会在深深浅浅的积雪中迷失了方向,不踩空掉下山崖就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
              半旧的红灯笼已经挂了起来,在落日的余晖中散发着昏黄的光芒,顾远明是第一次在皇城以外的地方过年,唏嘘之余竟还要强打起精神宽慰军队中的年轻孩子们。
              “殿下,篝火已经点起来了。”承影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雍凉少有常驻人口,这里的兵士来自全国各地,也就慢慢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风俗习惯,这每月十五的“围炉夜话”就是其中之一,这次又逢腊月,只怕会更加热闹。
              “这雍凉的习俗还真是奇怪,这才刚刚月中,就俨然一派年节的景象了。”
              顾远明转头,用目光制止了承影,低声开口:“边远之地少有娱乐,数着日子盼来的节日自然要热闹些。这样的话你和我说说就好,还是不要外传,白白惹了他们难过。”
              承影呼吸一征,不再接话。
              “没有责怪你的意思。走吧,别让他们等太久。”
              传酒豪饮、舞刀弄枪,都是雍凉篝火夜常见的取乐方式,兵士们平常要耕作裁衣自给自足,训练的时间并不多,但借着酒意的刀枪也往往别有一番风味。
              平时沉默寡言不爱这些活动的承影,今天因为顾远明的话心里憋闷,多喝了两杯热酒,微微醉意涌上,竟也有些蠢蠢欲动。
              “去把我的剑拿来吧。我也许久没有看过你舞剑了。”
              承影看向顾远明,目光闪闪,最终还是起身,一路轻点,迅速取了佩剑。
              翩若游龙,这是顾远明的第一个评价。
              着实屈才,这是顾远明的第二个评价。
              承影取剑回来后没有再回到原位,而是直接抱拳,即兴舞了一节飞凤九章[2],软剑在承影的手中锵锵作响,沾染了地上仰起的雪花,映出灯笼和火焰的点点暖光。
              “好!”叫好鼓掌声连连响起,承影在喝彩中更加尽兴,一贯平静的呼吸中也带了些激动。
              此后的活动更加热烈,承影不断被兴致勃勃的年轻士兵团团围住,招架着不同的兵器。直至夜幕全至,人群才渐渐散了,承影也得以抽身随着顾远明一起回了住处。
              “不必了。”承影正要将佩剑挂回远处就听到了顾远明的制止,“你收着吧,名剑当配佳士。”
              承影踌躇,一时不知该做些什么,他想,他的殿下一定不会因为这种事情和他置气故意说些反话,既然这样说了,就是真的动了这样的想法,但他却直觉顾远明的话中有压抑了的情绪。
              “……属下逾越,殿下的剑术也是京中闻名,却为何很久不练剑,不做些正经事,只做些饮酒赏雪的……”
              “承影!”承影的话还未说完,就被匆匆赶出来的周公公喝止了,“休得胡言!”
              承影不明,只觉得顾远明的情绪随着自己出口的半句话更加低落,微微上头的酒意顿时清醒了一半,此时垂头站在一边暗暗责怪自己话多。
              “正经事?对陛下来说,我什么都不做,才是做了正经事。”顾远明苦笑着开口,话中的凉意比雍凉的雪更甚几分。
              承影的心底愈凉,自觉说错了话,低声道了歉,随后垂眸原地跪了下去。
              “罢了。”何苦迁怒身边人,顾远明闭了闭眼,压下心里杂乱的情绪,上前一步扶起承影,顺手接过了他手中的佩剑。
              飞凤九章是母氏谢家家传的招式,承影虽受器重,但也未得顾远明般的悉心教导,刚刚的招式大气有余,轻盈不足。顾远明存了指导的心思,舞起了同样的篇章。
              云剑、旋子,被刻意遗忘的剑法身形随着起势连贯而起,也连带着唤起了被压抑的种种情绪。许久没有活动,顾远明的呼吸渐渐沉重,心绪却越来越轻盈。
              是了,何必为难自己?何必为难在意自己的人?这天下都让给他顾远衡了,活得肆意一点又怎么了?若是顾远衡和他身边的言官都如此是非不分,那就让他们疑虑去吧,他就不信,堂堂一国之君,竟会容不下一个嫡亲的弟弟。
              他已经退到了雍凉,再乏谋反的可能,他偏要活得热烈,偏要给身边的人也谋一份光明!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22-03-16 19: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