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宜轩茶吧 关注:684贴子:30,685
  • 5回复贴,共1

这些年我陈放的武夷岩茶(长帖,随喝随更)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鄙性好茶,年轻时甭管什么茶,刚炒出来的绿茶、抽湿的单丛,即使是刚焙出来的岩茶,都能喝,也能扛。但是,年岁逐增,脾胃越娇弱,虽然每日断不了茶,但是却也日渐“挑剔”,寒性大了的不能喝,燥性高的也不能喝,只能喝一些经过岁月洗礼,寒性、燥性逐渐中和的陈年茶。


IP属地:湖北1楼2022-04-05 17:08回复
    一直很喜欢喝武夷岩茶,曾将其视为自己喝茶路的终点,年岁渐长以后,因体质的“矫情”,即使是焙后半年一年的武夷岩茶,喝了立马上火,长痘、嗓子疼,于是便陷入两难境地。放弃吧,又耐不住岩茶瘾,喝吧,又扛不住。在痛并快乐着的过程中,在一些文章中看到了早年间武夷岩茶陈放的文章,便开始了慢慢摸索,存了一些个人觉得茶质和工艺过关的岩茶。从最早的2014年开始,迄今已有8年了,这些茶也到了可以喝的时候了。


    IP属地:湖北2楼2022-04-05 17:18
    收起回复
      一、2015年大坑口肉桂
      这款茶是林老板当年的明星茶,口碑很不错,新茶每次喝时很爽,喝完身体各种不适,兜兜转转剩了一些茶。存够五年之后,每次喝总觉得比当年虽茶香略有下降,香气存留虽没有新茶时浓厚锐扬,但汤感绵柔,更增滑润醇厚,回甘及喉中清凉更胜。
      喝到得意时,曾多次向林老板炫耀。林老板年轻气盛,或心存较量,前几日也给我捎了一泡他存的15大坑口。据说已经醒了半个月,遂今日试喝。
      这款茶林老板存得比我的干。喝着没什么燥性,非常温和(没我存的温和),汤感相对新茶时粘稠、厚重、润滑增色不少,茶汤柔顺,下咽有明显的压喉感。香气在口腔里的存留更净,辛辣略减,仍很明显,香气浓厚均匀(比我存的香气浓厚很多),延展性照旧不错,余息厚长,奶香中增加了些许新茶时器没有的木质香,个人斗胆,七年陈期的大坑口肉桂余韵或胜于新茶时期。苦略降,口腔中的甜感、喉底的清凉感胜于新茶期。仍有涩,转化迅捷,生津好于新茶期。
      就个人偏好而言,林老板所存七年陈期大坑口肉桂个人喝着比新茶时更为惊艳。就喜好新茶的茶友而言,林老板所存大坑口肉桂比我存的适口性更强,我所存滑润柔和要好于林老板所存,但林老板所存香气要大好于我多存。看样子,岩茶还是要存得再干一点好。




      IP属地:湖北3楼2022-04-05 17:46
      回复
        二、2014年水帘洞肉桂
        这款茶到今年已经快8个年头了。放在外面醒了近二十天,第一道水喝着有几不可辨的弱酸,酸稍纵即逝。放了半个小时再喝,酸味已无。茶汤入口,焙火味和燥性几乎感觉不出来,年份带走了一点肉桂的辛香刺激,几乎感觉不到苦涩。茶喝着劲头没有当年那么猛,但汤水醇润绵柔,微通透,肉桂的辛香刺激该有的还有,弱奶香里多了一点岁月带来的木质香,回甘更佳。不过,喜好新肉桂刺激感的或许会觉得这茶太温吞,但其温润平和,刚好适合我那已不再稳健的脾胃和忌火惮寒的纠结体质。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2-04-09 15:57
        收起回复
          三、2015年蓝袋水仙
          曾有茶友问什么样的岩茶可陈放?从这几年存放岩茶的经验所看,不管是外山-洲茶—半岩—正岩,只要茶做熟焙透了,皆可陈放,而且,在陈放过程中,有的茶还会加分。
          这款蓝袋水仙买时价格很实惠,360一斤,新茶时茶汤厚度还可以,但是净度差强人意,甚至有浊的嫌疑。曾非常怀疑这茶是洲茶,茶商严词否认,但我猜至少也是泥土比较肥厚的坡脚所产。
          存到五六年的时候,拿出一泡试了试,颇有点喜出望外的感觉。经过五六年的陈放,焙火味大大降低,茶的净度居然大大增高,原本喝着浊腻的茶汤,现在喝着也是有模有样,适口性大大增高。真后悔当年只买了一斤。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2-04-09 16:09
          收起回复
            四、2015年水帘洞水仙
            当年比较喜欢的一款水仙,7年后的口感表现证明当年的选择没错。从封存的纸箱里拿出来醒了一个多月之后再喝,无酸味,茶汤相对新茶更粘稠,米汤感更明显。整个茶喝起来,当得起柔、润、滑、甜四个字,冷汤清甜。时间并没有夺去水仙的香气,香融入水,存留厚,持久度不错。此茶,岁月不负所托。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2-04-26 11:1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