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吧 关注:2,378,642贴子:16,611,454
  • 5回复贴,共1

现代版老子:卢安克 无为境界的实践者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行不言之教:
卢安克说:“如果我有目的,比如是教学的目的,或者我想让学生变得与我理想之中的他们一样,我就无法把自己的命运全交给学生,而学生在无意识之中也会感到我的不直接。所以,他们就不接受我。好象我的目的站在我与学生的之间,把我们隔开。反而,如果我没有了目的,百分之百地信任学生,他们就会感到我的真实。这是为什么有目的的教育起不到作用,而把自己交给学生(包括自己的权威)就能起到作用。这当然不是说我们要跟着学生一起去闹,但也不是说我们要保持一个已经考虑过道理的状态,因为这又意味着目的。这更是说,学生只能接受我们整个人,不可能只接受我们想给他们听的话。”
处无为之事:
卢安克说:“以前我的思考都在头脑里发生,我想到了,但我做不到。现在我不思考了,只感受,反而做到了我之前想做而做不到的,因为思考变成了生活,变成了行为。”
无欲,无所不欲:
卢安克说:“在城市有人问我:“你说你不想提高你的影响力。你这样做有什么用?能达到什么?”其实,我已经没有了什么目的,没有什么要达到的。我仅仅是喜欢这个样子,才去做。因为我不追求达到什么,所以我也不想让任何人做到任何事情,没有推动别人的兴趣。我现在能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子过日子,我就满足了。”
“一般的人在他们短暂的生活中都做到那么多的事情,我都还没来得及去做。我还没来得及找稳定收入,还没有自己的房子和财产,也没有成家。连一个地方的户口我都没有。我觉得,自己还没做好一件事,生活就已经过了一大半,自己已经41岁了,已经老了。他们怎么做到那么多,我不知道。如果我能在短暂的生活中做好一件事,我就完全满意了。”
卢安克何许人也:一个呆在中国广西最贫困山区从事教育研究的德国人……。
http://v.ku6.com/show/HK7bJtF_Xjlg_FJG.html



1楼2010-05-31 16:32回复
    卢安克:“有人希望我告诉他们应该怎么上课才对。他们想得到很多“什么才正确”的确认。但我真的没有办法告诉他们,因为我也不知道,也不记得自己在过去得到过的结果。假如我知道那么多,这些积累的知识也只会阻碍我的行为,甚至会让我失去自己的行动力。一个人知道的越多,他越没有了幼稚的小孩都具备的那种行动力。但如果我能自己来感受,跟着感受去做,我的事情就会给我带来很大的力量。所以我也就认为:假如我能告诉别人怎么做是对的,这样他们也没有什么用。如果一个老师不理睬自己的感受,仅仅根据知识去做,这会让学生感到虚假。所以“知道该怎么做”又使得这些做老师的人没有了做事的力量。但是,怎么会有对和错的事呢?根据自己的感受去做,这就是对的吧。如果不想知道,仅仅去感受,根据感受去做,他们就会做到很多。问别人也没有用。不过,我们一定要在平静的观察中培养自己的感受能力。”
    


    2楼2010-05-31 16:38
    回复
      卢安克说:“为了保证教育的质量,我们能定下很多的规则,让每一个老师都达到标准。这样,全国的教师都能做到一样好的事情,都能提供一样好的课堂。这就是所谓的计划教育。但是,定下规则的人怎么可能知道每一个班里的发生,怎么可能知道每一个学生正在需要一些什么?每一个人都会带来他自己与别人不同的命运和他根据这个命运(包括天赋)要学习的不同于别人的才能。虽然,要学到的知识都是一样的,但具备不同特点的人也就需要不同的学习方法,需要走不同的生活道路,需要具备不同的能力。
      我们虽然能说出各种各样的方法,能定下在什么情况下该怎么做,也可以说其他的一些规律知识。我们能知道的事情很多,但这样的知识本身并不起什么作用。知识不会改变我们做事的态度。重要的和起到作用的,是理解,是对这些事实的感受,让这些事实来改变我们的心,让我们培养一种适合事情的心态,然后从这种适合的心态来行动。为了培养这样的心态所需要的,是观察,是以适合的方式、以认识人类的方式去观察,不是对规则、对知识的了解。”
      


      4楼2010-05-31 16:42
      回复
        卢安克说:“我在这里想说的权威不是那种通过压力来建立的。这肯定不是真正的,学生在心里承认的权威。我想说的更是一种自然的,学生因为佩服老师而产生的权威。为了这样的权威,我需要做到两件事,一是作为一个有理想、有原则,说的话与自己的行为一致的人,二是把这些都表现出来,让学生感觉到这些的存在。”
        


        5楼2010-05-31 16:46
        回复
          关于现代人的浮躁,卢安克说:
          “农村与城市最大的问题都是一样的,都是人的心里太着急的问题。心里着急使得我们没有了稳定坚持的力量,使得我们没有了专心和行动的力量。人们着急地想要有成果,使得他们在达到之前就已经把结果要基于的基础破坏完了。在画画时,如果几分钟之内没有达到好的成果,学生马上就放弃并故意把已经画出的破坏掉。家长为了马上的成果就不允许学习的过程慢慢的发生。我们对结果的期待会破坏产生新东西的机会。我在半年之内只写一篇文章,有人说“才一篇?!”我就回答:“我在这篇文章里写到的事情还没有做好,还没有实现,怎么马上就想到下一篇呢?”真正的研究急不了。最少还需要20多年,才可能出现我研究的成果。”
          


          6楼2010-05-31 16:48
          回复

            有多少人能达到卢安克的境界?
            层出不穷的思想理论、学术著作,有多少是真正建构在扎实的、充满内在精神体验的生活基础之上?
            而卢安克用他的“哲学人生实践”,而非“人生哲学思想”,最终回归、达到了哲学精神的最高境界。


            7楼2010-05-31 16: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