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吧 关注:41,502贴子:1,665,736

万字科普-南美叶螳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即使把世界上所有的螳螂囊括在内,南美叶螳也始终是非常特别的一类螳螂。在大自然伟大的演化史中,螳螂目昆虫各显神通占据了大量的生态位。笔者酷爱螳螂,尤其对叶背螳毫无免疫。所以特此写下该文。文中的图片大多来自本人拍摄,部分引用了网络图片。希望大家看完此文之后对叶背螳这一神奇的物种能有一定的认知

↑正在威吓的斯氏叶螳


IP属地:浙江1楼2022-09-30 08:29回复
    本文的内容分为
    一. 分类
    1)5种叶背螳
    2)分布区域
    3)是否有新的叶背螳?
    二. 野外
    1)雨林区域
    2)植物选择
    3)分布密度
    4)行为习性
    5)产卵地点
    三. 人工环境
    1)温度与湿度
    2)容器与空间
    3)仿生与人工
    四. 人工饲养
    1)食物选择
    2)蜕皮和羽化
    3)交配
    4)产卵羽孵化

    ↑笔者最喜欢的一张叶背螳螂照片(摄于亚马逊)


    IP属地:浙江2楼2022-09-30 08:33
    回复
      一.分类
      1. 五种叶背螳
      众所周知,在当前的分类体系下,叶背螳螂主要有5种。(为了方便大家阅读,后续用括号内的中文称呼代替,中文称呼并非正式名。)
      分别是
      C.rhombicollis (菱颈)
      C.columbica (哥伦比亚)
      C.stalii (斯氏)
      C.rhomboidea (菱叶)
      C.strumaria (瘤叶,因为struma有甲状腺肿,瘤状凸起的意思,也符合该叶背的背板上有瘤状颗粒,所以当初我顺口一喊,瘤叶,没想到也顺口,大家就沿用下来了)

      1)C.rhombicollis(菱颈)
      这是大家最早接触的叶背螳螂种类,在2011年由英国人Cameron DK和Curtis在厄瓜多尔安第斯西侧采集回英国进行繁殖,于2012-2014年在欧亚范围内短暂流通(我国由日淘与晚成先后引进饲养,属于当时繁殖的最后一批。)菱颈也是分布最广的一种叶背螳螂(跨维度分布最广)
      菱颈叶螳的特点在于,雌虫的前胸背板是所有叶背螳属的种类中最宽的。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菱颈个体的背板都是非常宽的。根据我的观察,只有在巴拿马,哥斯达黎加,尼加拉瓜的东侧分布的菱颈叶螳,背板会呈现接近于矩形的宽形背板。而其余区域的菱颈叶螳背板就没有那么宽了

      ↑三种地区的菱颈叶螳背板对比
      菱颈叶螳的前胸背板正面靠近头部两侧是没有南美系红黑色的大斑点的,但是在若虫时期我们能够观察到在靠近头部的附近有一丝丝的红色色素存在。

      ↑次末菱颈叶螳背板上的红色(摄于哥斯达黎加)
      菱颈叶螳的前翅尤其是臀域,相比于斯氏菱叶那一系列,看上去明显比较窄一点。可能这是他拟态上唯一的缺点了吧。这让它们贴合着叶子的时候显得没有那么完美

      ↑正在拟态的菱颈叶螳(图片来自网络)
      2)C.columbica(哥伦比亚叶螳)
      根据名字大家也知道,它肯定是在哥伦比亚被首次发现采集的。这种螳螂只生活在安第斯山脉东侧的高海拔雨林地区。从它的地理分布其实能大概看出一些端倪(很有可能是菱颈叶螳与斯氏,菱叶螳之间的过度种类)它的背板与菱颈叶螳有一点类似(偏向硬朗的矩形),尤其是在Cali区域的哥伦比亚叶背雄性,背板的形状和菱颈几乎无区别。

      ↑Cali地区的哥叶,背板反而和菱颈区别不大
      哥伦比亚叶背只生活在高海拔区域,1000米到2000米之间的云雾林中。当然更高的海拔也有分布但是并没有一个确切的边界。而1000米以下就是斯氏和菱叶的天下了
      国内在2017年引进,后来只有面包成功的带到了成体,但是由于当时没有雄性,最后这个特殊的种类并没有繁殖累代,实数可惜。
      3)C.stalii(斯氏叶螳)
      也是非常有名的一种叶背,一方面在网上很早也有这种叶背的图片流传,另一方面,它背板的五角形形状非常的有个性。这种叶背主要分布在亚马逊流域的赤道区域,目前由于在亚马逊丛林的采集记录并不完善,目前主要能确定的是它们在靠近安第斯山脉海拔200-800米的区域之间到玛瑙斯附近有分布,太靠北和靠南的记录都没有。

      ↑厄瓜多尔的斯氏叶螳(摄于Puyo,Pastasa)
      这种叶背的个体也非常大,前胸的背板很宽,笔者曾经养过一只超龄的斯氏叶背,背板宽度达到了5厘米,和菱颈叶背差不多。目前在网上和爱好者手中流传的“斯氏叶螳”很多,由于该种分布也比较广阔,背板的形状也并不稳定(五角形不明显)。由于当年的形态学鉴定主要以螳螂的主要外观进行区分,所以叶螳的背板目前也暂时只能靠这种方式来区分,分布于秘鲁区域的一些斯氏就没有如此五角形的背板,而靠近玛瑙斯的叶螳也是如此。

      ↑玛瑙斯附近的斯氏叶螳(来自网络)
      斯氏叶螳的前胸背板正面,有两个黑红色的大斑,这也是区分它和另一种近似叶螳(菱叶)的主要办法之一(当然也有不准确的,后文会提到)

      ↑斯氏叶螳雌性若虫,前胸真面的黑红斑纹(摄于家中)


      IP属地:浙江3楼2022-09-30 08:40
      回复
        4)C.rhomboidea(菱叶螳)
        市面上流传最广的一种叶背,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南美的螳螂采集者在它们的采集区域采集到了大量的菱叶,从而导致它是流通到市场上最多的叶螳种类。
        从外观上我们也不难看出,它们和斯氏基本就是一个系列的。两者之间的关系还有待今后进一步的研究与讨论。目前我们暂且把它们当做两个独立的物种。

        ↑秘鲁斯氏叶(左)菱叶(右)(图片来自网络)
        菱叶的前胸背板正面没有黑色的斑点,但是保留了红色。另外,菱叶的前胸长度,扩展宽度,都要远远地小于斯氏叶螳,这从笔者自己的饲养过程,以及大量的图片个体对比都可以看出。

        ↑斯氏叶(上)菱叶(下)(摄于家中)

        ↑菱叶螳的前胸背板正面只有红色,没有黑色
        菱叶的前胸背板也没有五角形的形状,甚至整体看上去非常圆润。但是在厄瓜多尔靠近安第斯山脉的3比记录中,有一种菱叶的背板也呈现出比较大,且五角形的下侧形状明显的情况。

        ↑中间是厄瓜多尔Tena区域附近的菱叶
        菱叶的分布非常广,整个亚马逊流域都可以找到它们。
        5)C.strumaria(瘤叶)
        信息最少的叶背螳,主要原因在于它分布的区域交通并不是很便利(委内瑞拉,苏里南门,法术圭亚那,圭亚那,巴西北部),这些区域要抵达并不是很容易。我曾经做过攻略,发现要转5次机之后,当时就把计划搁置了。
        瘤叶也是目前为止从外观上来看最特殊的叶螳。

        ↑C. strumaria雌性成虫的背面
        瘤叶的头部,和菱颈有一点类似(圆润,其余的叶螳复眼下侧是凹陷的,有一股凶像),前胸背板的扩展形状比较夸张,锥形。背板的背面两侧有颗粒状凸起。而在正面,头部两侧有紫蓝色斑纹,两条黑色的弧线。翅膀上斑纹和竹芋有一点类似,臀域很窄。瘤叶的前足,外列刺长到吓人,腿节内测并没有黑斑。


        ↑瘤叶的正面看上去非常夸张特别
        另外,struma的词根也有甲状腺肿的意思,所以我并不清楚它是为了形容这种螳螂的脖子看上去肿起来还是别的意思。所以瘤叶只是我随口一喊的名字,并没有科学依据。另外,C. strumaria也是叶螳属的模式种,1758年由林奈亲自命名。


        IP属地:浙江4楼2022-09-30 08:44
        回复
          2. 分布区域
          叶螳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收到地势影响的昆虫。和很多南美的物种一样,它们可以带我们窥探美洲地形波澜壮阔的历史。

          ↑叶螳们目前在世界范围的分布记录
          我们从最北侧开始讲起,墨西哥中部山脉的东侧是整个中美洲热带雨林的起点,菱颈叶螳也从此处开始分布,随后是危地马拉,伯利兹,洪都拉斯,尼加拉瓜。目前来看,前胸背板扩展较小的菱颈个体主要分布到尼加拉瓜北部,从墨西哥开始到这里基本都是延绵的山地丘陵,伴随着各种超过3000米的火山。菱颈的分布基本也都在山地附近,这并不是说平原就没有它们的分布,而是当地的平原基本都被砍伐用于农场,其实没有多少平原雨林留下了。

          ↑尼加拉瓜以北的菱颈(来自网络)
          尼加拉瓜开始往南,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到哥伦比亚的背部是北美洲和南美洲交汇的中心地带,作为两个大陆之间交汇的地带,随处可见的海拔超3000米的大火山,各种云雾缭绕的云林,平原雨林,落差百米的瀑布,以及世界上罕见恐怖的生物多样性。如果你要在一个如同上海一样大的地方,找到最多的生物种类,那么哥斯达黎加和西巴拿马,一定是说一不二。同样,这里的菱颈叶螳也是叶属之最,有着几乎和正方形一样的超大背板。

          ↑背板宽大的菱颈 (摄于Limon)
          哥伦比亚,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它是安第斯山脉的北部起点。而唯一一种以地名命名的螳螂,就在此分布。哥伦比亚叶螳。
          尽管没有文献表明哥叶和菱颈之间的关系,但是从它们的分布情况,从它们的背板形状,我们似乎能够窥探出它们之间不明不白的亲缘关系。

          ↑Cali西部的哥叶,是不是和菱叶几乎一模一样(来自网络)
          这是唯一有证据表明哥叶和菱颈之间的分布重合地点。坐落在卡里附近的哥伦比亚叶背,和安第斯中部,南部地区的哥伦比亚叶背有着很大的区别。在这片区域的哥叶,雄性哥叶的背板形状和菱颈雄性几乎一模一样,而南部地区的雄性,背板则是标准的锥形。在区分上,哥叶的背板靠近头部是有黑红色斑纹的,而菱颈没有。菱颈的前足腿节内测有黑斑,而哥叶没有。

          ↑哥叶的前足腿节内测没有黑斑(来自网络)
          在哥伦比亚南部开始以南,是中美系叶螳与亚马逊系叶螳的分水岭。菱颈的分布不超过安第斯山脉,因为安第斯山脉跨度很广,海拔很高,阻隔了螳螂的扩散。在厄瓜多尔的西部,秘鲁的东北部,这些雨林区域,是菱颈叶螳分布的最南端。这些区域的叶螳背板又变得有一点点窄了。

          ↑安第斯山脉西侧的菱颈(摄于Mindo)
          安第斯高海拔地区,是哥叶的分布区域,目前来看,哥叶只有在安第斯东侧的高海拔区域才有分布(西侧的高海拔区域,依旧是菱颈的天下),至于在哥伦比亚范围内它们的分布为何重合,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哥叶的分布主要在1200-2500米的云雾林区间。
          安第斯东部的亚马逊丛林,是菱叶,斯氏,瘤叶的分布区域。
          从目前的观察来看,斯氏的分布主要在亚马逊丛林的上游区域。目前能够看到海拔最低的记录是位于玛瑙斯附近的一例。从海拔高度来看,斯氏最高分布的海拔在安第斯山脉海拔900米区域。

          ↑海拔分布暂时最高的斯氏记录,厄瓜多尔850米(来自网络)
          菱叶涵盖了整个亚马逊雨林海拔500以下的地方。可以算是最成功的种类了。虽然它们的背板是所有叶螳中最小的,但是在厄瓜多尔的某些区域,记录到一些背板比较宽大的菱叶。

          ↑厄瓜多尔Tena流域的大型菱叶(来自网络)
          圭亚那,苏里南,法属圭亚那和苏里南,以及巴西的北部,这些区域是瘤叶螳的分布地。这里是圭亚那高原,平顶山等一些地质奇观都出现在这里。当然了,当地依旧少不了菱叶的踪迹。

          ↑苏里南的菱叶
          亚马逊丛林东部和南部的巴西,智利高原,阻隔了热带雨林的分布,同样也似乎隔断了叶螳们的扩散。
          3. 是否有新的叶背螳?
          很显然,对于新种的界定需要找到符合且稳定的证据。我们对于叶螳的研究显然只处于冰山一角。仅仅在我上面所提到的不同产地直接,就出现了不同个体的叶螳,它们有可能是亚种,有可能是不同的种,也有可能是同一种。背板形状对于螳螂来说并不是一个非常稳定的区分方式,而各地搜集的标本中,前足腿节的列刺也有不一样的展现。
          包括我们目前对于叶螳的野外记录,几乎来自于网络上的发现,并没有严谨的实地考察。很多区域因为游客众多,自然被发现记录的物种也会更多,而有些人迹罕至的区域,没有人记录,没有人采集,理论上也是非常可能有着新的物种包括新的叶螳的。比如委内瑞拉高原附近,几乎没有任何叶螳记录,但是作为亚马逊丛林的一部分,我不相信那片区域没有叶螳属的存在。
          另外,对比现有的叶螳们。
          菱颈叶螳小时候头部两边那抹淡淡的红色,是否就是亚马逊叶螳们头部两侧斑纹的起点,或是终点。
          哥伦比亚叶背,好似裁缝一样,拼接了各种叶螳的特点。菱形的背板(菱颈),头部两侧的黑斑(斯氏),背板尺寸比较小(菱叶),前足腿节无黑斑(瘤叶),前翅臀域超级大(斯氏,菱叶)。

          ↑哥叶真的很神奇(来自网络)
          菱叶与斯氏暧昧不明的关系我们自然可以从它们重合的产地里寻找答案。
          瘤叶那充满个性的外表又是如何跟别的叶螳们区分开来的?是否有中间继续过度的物种?
          对于叶螳们的探索,希望在未来可以继续进行。


          IP属地:浙江5楼2022-09-30 08:52
          回复
            二.野外
            1. 雨林区域
            在野外寻找叶螳,对于笔者,或者说对于整个螳螂圈来说,都是一个会被反复拿出来讨论的话题。最早讨论该问题的人是Cameron DK和Curtis Latin,他们在2011年前往厄瓜多尔寻找叶螳,在安第斯东侧找到了一只斯氏(Choeradodis stalii),最后羽化但是背板畸形。在安第斯西侧找到了几只菱颈(Choeradodis rhombicoolis)并且带回繁殖,成为欧洲第一批传播的叶螳。
            毫无疑问,叶螳只生活在湿度非常高的雨林中,即使在热带区域内,它们也并没有分布在任何太阳直射的地方。这和我们平时寻找螳螂的逻辑稍微有一点出入。在林缘那边比较茂密的灌木中,因为白天有相当一部分时间阳光可以直射,反而并不会出现叶螳,除非林缘顶部的大树非常高,树冠层能够覆盖掉林缘灌木的大多数区域,才可以找到它们。

            ↑在林缘这样的环境,是没有叶背螳的(摄于亚马逊)
            笔者在寻找叶螳的过程中,只有3只叶螳是在林缘发现的,其余的所有叶螳都是在次生林的林下找到。南美的林下和东南亚的林下有着很大的区别。南美的雨林,大树错落有致,阳光可以很容易的晒进丛林,从而让林下的灌木非常茂密。而亚洲雨林的树冠层非常茂密,遮挡住了大多数光照,这也使得亚洲丛林的林下变得更加黑暗,植被也相对较少。

            ↑钻进丛林是寻找叶螳的第一步(摄于Pastasa)
            2. 植物选择
            出生的小叶背并没有任何的植物选择偏好,可以在林下的任何区域找到,甚至还能在小树上发现它们的踪迹。而随着叶螳们的成长,对于植物的选择则慢慢挑剔了起来。叶背作为最重的螳属,它们自然也需要足够稳当的叶片才能承载住它们的体重。

            ↑叶螳需要大型的叶片才能hold住它的体重(摄于亚马逊)
            对于若虫来说,咖啡叶,小棕榈,都能够让它们很好的站在上面。

            站在疑似豆科植物上的小叶背(摄于Limon)
            而对于成体来说,南美遍地都是的天南星科植物,则是它们的首选了。当然,只要是符合林下,湿度够,且有光照,并且叶片足够重,这些地方几乎都有可能是叶背青睐的。

            ↑林下阳光照射进来的环境,是完美寻找叶螳的场所(摄于亚马逊)
            在植被的选择上如果真的有一种植物脱颖而出,那就是南美丛林的扛把子,天南星科的家伙们了。蔓绿绒,花烛,这些大叶子一方面喜欢明亮的散射光环境,又需要大量的湿度来保证它们在丛林里的竞争力,叶表会有各种昆虫落脚光顾,这样的环境,自然也是叶背螳们最喜欢的了。

            ↑林下站在一颗花烛上的斯氏叶螳(摄于亚马逊)
            笔者发现的叶螳们,虽然各类植物上都有,但是蔓绿绒上则是最多的。笔者有一半以上的叶螳是在蔓绿绒上面发现的。

            ↑林下,站在蔓绿绒上的一只斯氏叶螳


            IP属地:浙江6楼2022-09-30 08:59
            回复
              3. 分布密度
              很多饲养叶螳的朋友们似乎发现这种螳螂并不是很好斗,两只放一起很久也相安无事。不过在野外它们的分布密度却并不高。也许我们在有一些网络社交平台上能找到大量的叶螳记录,比如哥斯达黎加。但是更多的都是雄虫的上灯,以及大量游客数量为底刷出来的。在实际的采集叶背走访过程中,很多当地人都表示只能偶尔见到一两只。甚至我请教了很多保护区的人员,无一例外都说:看运气,很难找。

              ↑飞到灯上的菱颈叶螳
              笔者花了很多次南美之旅来寻找叶背,只有两次在小区域内发现多只。一次都是低龄的若虫,分布在林下的一棵小树上(那棵树上一共有5只),还有一次发现了一只雌性成体和一只雌性末龄,分布在相隔5米的蔓绿绒丛林中。而其他的叶螳之间无一例外都是相隔两三百米以上。

              ↑发现叶背,原地起飞(摄于亚马逊)
              当然,我的找寻技巧可能依旧需要提高,另外,如果叶螳在树上,因为它们总是站着,我是没有办法发现的。多年来,有很多朋友去南美寻找叶背,有成功有失败,总体来说还是空军的比较多,可能它们真的很难找吧。

              ↑要找到它真的不容易哦(摄于亚马逊)


              IP属地:浙江7楼2022-09-30 09:03
              回复
                4. 行为习性
                叶背螳在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它是属于一类相对原始的螳螂。因为它们趴着低头的样子,真的很像蟑螂

                ↑遇到危险,趴着完事(摄于哥斯达黎加)
                叶背螳一般喜欢采用两种站姿。在它们准备狩猎的时候,叶螳会站的比较高。它们一般会找到一片叶子的叶缘,顺着叶脉站着,或者找到叶子的主叶脉,站在中间。用中后足抬起身子,给自己的身下留出孔隙。在丛林中,昆虫的活动性还是非常强的。有很多的蝗虫,即使在没有人为打扰的情况下,也会跳跃到叶子上,在跳到叶子上时,蝗虫会向着主叶脉划去一段时间,这时候叶背会瞬间扑过去,把猎物抓住。

                ↑正在进食螽斯的斯氏叶螳(摄于亚马逊)
                第二种站姿,就是吃饱后,或者感受到危险时的防御形站姿。它们会尽量把自己的身体紧贴着叶片的表面,让自己看上去非常扁平。别说,在没有手电筒光照的时候,要发现一只叶背真的很难。有时候真的一晃眼,就看漏了。

                ↑拟态的状态下,叶背会紧贴这叶子的表面(摄于亚马逊)
                叶螳的伪装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行为。它们的身上有着一层细小的绒毛,这层绒毛是专门用来吸水的。我们会发现干燥的叶背和湿润的叶背,展现出来的背板质感完全不同。由于叶背一直都是站着的(除了蜕皮的时候),成体之后更是一路站到死(除了产卵),所以它们的背板可以在林下接收到大量的光照。潮湿的背板加上光照,也就容易滋生各种各样的菌类,藻类在上面安家。

                ↑斯氏叶螳的背上长满了地衣(摄于亚马逊)
                雨林中持续不断的微风,也不断的把孢子,小颗粒吹到它们的身上。这些小颗粒被叶背螳背部的细微绒毛给锁住。附着在上面,成为了新的藻类的培养基。

                ↑叶背的表面飘落了一下花粉和碎屑(摄于亚马逊)
                久而久之,叶背的背上长满了藻类,苔藓,地衣。而且叶背甚至很喜欢这样,它们在选择叶片站立的时候,会专门挑选阳光照射的到但不至于暴晒的地方。甚至还会选择角度,抬起一边的中后足,让自己可以更好的背对着光线。这种在自己身上种蘑菇的行为,我还是第一次看到。


                IP属地:浙江8楼2022-09-30 09:13
                回复
                  5. 产卵地点
                  笔者有幸在野外发现过2次叶背卵(但是也有不幸,因为全孵化过了),一次是在林下的大树干上,另一次是在笔者住的小木屋台阶上。位置的选择都是湿度足够,却没有雨水打到的区域。我想这也是为了保护若虫孵化的时候,防止亚马逊诡异的暴雨打死自己的孩子,螳螂妈妈做出的选择吧。

                  小木屋门口,叶背卵发现在右侧的丛林中


                  IP属地:浙江9楼2022-09-30 09:15
                  回复
                    三.人工环境
                    饲养叶背是一个非常美妙的体验。我并不认为饲养螳螂有着本质上的技术难题,而更多的是理解,精力,以及提供合适的环境。我们知道这些螳螂,在野外的环境下,能够世世代代传承,那么合适的环境一定是我们首先要提供的。能够更完美的模拟野外环境,对于我们饲养昆虫(甚至别的动物)来说,都能最大化的降低风险

                    ↑人工环境下的叶背螳(摄于家中)
                    1. 湿度与温度
                    首先我们要知道,温度与湿度是一个参考范围。比如我说叶背螳最喜欢的温度是18-25,但这并不意味着17度螳螂就会冻死而26度螳螂就会热死。湿度也是同理。
                    平原叶螳(低海拔菱颈,斯,菱叶)喜欢的温度为22-33(当然你也可以当做35),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低海拔雨林的天气温度范围。但是我们同样要考虑空气的流动以及植被的遮阴。我个人认为25-30是一个比较安全的温度。超过了30度,尤其在我们人工的环境下,由于空气流动没有办法保证,会导致霉菌滋生。这时候,在湿度的控制上,我们又要想办法在高温的时候,稍微干燥一点点避免容器发霉。

                    ↑干净的容器是饲养螳螂的前提
                    而温度低于20度,我们又要考虑不要喷水,避免水分蒸发让螳螂体表的温度更低,不利于消化。

                    ↑如果温度不高,就尽量不要喷水。水分蒸发会带走热量(摄于家中)
                    所以我一直不喜欢把温度说死。我们知道温度越高,螳螂的新陈代谢越快,对于消化食物中的螳螂来说是有益的。不过当我们在提供高温的时候,既要考虑到湿度的控制,也要考虑到不要让螳螂缺水。叶螳显然是一种非常爱喝水的螳螂。

                    ↑叶背螳螂非常喜欢喝水(摄于家中)
                    再聊回湿度,高湿度尽管是雨林的标配,但是我不太建议在非蜕皮时间拉高湿度,70%左右的湿度对于叶螳来说,也不是不可忍受,只要在喂食的时候,给食物上面添加一点水分,螳螂自然也就不会脱水了。而在蜕皮的时候,湿度对于叶螳那宽大的背板,一方面是顺利蜕皮的保证,另一方面也是能够让其更加舒展。毕竟喜欢叶螳的很大原因,就是它那宽大的背板。

                    ↑正在羽化的菱颈枯叶(摄于家中)
                    2. 容器与空间
                    在容器上,大多数螳螂都可以一种容器吃遍天。我并不想过多的强调叶背螳的特殊性。但是我们要看到的是,长期倒挂对于叶螳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一方面这大大的增加了叶螳折腹的概率。另一方面,叶螳作为长期站立的螳螂,它的附节并不很适合倒挂。长期的倒挂无疑增加了符节磨损的可能性,导致羽化失败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羽化坠落的斯氏叶螳(容器中)
                    不过好在,叶螳在末龄之前,体重并没有很重。我们可以用比较通用的大型容器来饲养。另一方面,由于小叶背喜欢在侧面蜕皮,为了防止它们伤害到自己,尽量选择侧面是斜面的容器来饲养。

                    ↑在侧面蜕皮的惊险一幕(摄于家中)
                    叶背螳需要比较大的空间,再加上它们喜欢站立的习性,如果家里有条件给到比较大的空间并且配合一些植物(棕榈,蔓绿绒)一方面可以增加饲养的乐趣,另一方面也保护了它们的符节。

                    ↑2018年制作的雨林缸,并不是很成熟


                    IP属地:浙江10楼2022-09-30 09:22
                    回复
                      3. 仿生与人工
                      模拟原产地的环境其实是一个很大的工程。要完美的复刻基本属于不可能的任务,因为食物,光照,风速,气压,湿度变化,这些因素都太难以控制,有些甚至几乎无法办到。不过另一方面,尽量的接近原产地环境对于螳螂的饲养必然是有益的。

                      ↑雨林缸中的叶背螳
                      我在2019年的时候建造了一个雨林缸,2020年的时候建造了一个市内温室,一方面得益于天南星科植物在全球范围内的火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在南美丛林里被天南星装饰的原生林给震撼到了。叶背并没有证据说特别偏好天南星,但是在我有限的野外观察时间中,确实大多数叶背都青睐天南星科的大叶子。

                      ↑林下站在蔓绿绒上的斯氏叶螳(摄于亚马逊)
                      在我们人工范围的选择上,选择一颗或者几颗天南星科的叶子,对于饲养叶背也是有很大帮助的。尤其是上了叶子后的叶背螳会有明显的安静,并不会到处乱窜。而如果你饲养在容器中,你反而会发现叶背螳爬来爬去,这是因为它们找不到合适的歇脚点。

                      ↑只要一到大叶子上,叶背们马上就安静了(摄于家中)
                      天南星是一个大科,大家熟知的就有海芋,箭叶芋,竹芋,龟背竹,绿萝等。不过有些叶子的表面特别光滑,并不适合叶背螳站立在上面。

                      ↑不懂的时候曾经用过海芋,太滑了(摄于家中)
                      南美的天南星科主要有千年芋,蔓绿绒,花烛,龟背竹属等等。其中蔓绿绒和花烛都是非常常见的林下植物,有些在地上匍匐,有些在树上附生。这些植物构建了南美林下丰富多彩的生态圈。

                      ↑蔓绿绒是亚马逊丛林的强势物种(摄于亚马逊)
                      2022年开始,国内的天南星科植物价格断崖式下跌,这让天南星科用于饲养叶背螳变得十分可行。在植物的选择上,荧光蔓绿绒,黑金蔓绿绒,荧光杂黑金蔓绿绒,都是非常适合饲养小叶背的蔓绿绒种类。蔓绿绒最大的优点在于叶表有一层细小的绒毛,这层绒毛一方面增加了表面的粗糙程度,另一方面有着很强的吸水功能,让一些藻类可以附生在上面,进一步增加了表面的粗糙程度。

                      ↑站在黑金蔓绿绒上的叶背螳(摄于家中)
                      而麦克道尔蔓绿绒,甲盾蔓绿绒(P.pastazanum),碧浪蔓绿绒(P .plowmanii)都非常适合用来饲养末龄,成体的叶背螳螂。这些蔓绿绒种类比较大,在饲养的过程中可能需要用到散养,温室等手段。叶背螳尤其是成体之后,并不爱移动,可以一站就站个好几天。但是同时也要注意叶背螳的逃脱,如果长期出门,散养还是不保险的。

                      ↑站在荣耀蔓绿绒(P. gloriosum)上的斯氏叶螳(摄于家中)


                      IP属地:浙江11楼2022-09-30 09:27
                      回复
                        四.人工饲养
                        1. 食物的选择
                        叶背螳的食性并无特殊,在野外基本来者不拒。在人工饲养的时候,东亚飞蝗,各种蟑螂都是不错的选择。初龄若虫可以直接大果开食,然后转迷你樱桃蟑螂。杜比亚蟑螂有时候不是很好捕捉,且不爱动。
                        这里要说一下东亚飞蝗,如果你的饲养的动物比较多,那么东亚飞蝗确实是一个不错 的选择。一来它们很活跃,喜欢蹦跶,而来它们的身体比较柔软,喜欢吃干草的它们也比较干净。不过缺点就是蝗虫并不是很好打理,没办法长期管理。属于买来一周内最好要吃完的那种饲料。


                        ↑雨林缸内正在进食的叶背螳(摄于家中)
                        不过螳螂不多,手喂杜比亚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毕竟去内脏容易操作,而且可以保证干净安全。既然是人工饲养,合理的规避一些风险也是有必要的。


                        IP属地:浙江12楼2022-09-30 09:33
                        回复
                          叶背螳的翅芽从鼓起到羽化,大约要经历10-12天的时间。中间能清晰的观察到外骨骼的分离,以及如果在临近羽化的时候还会发现背板变得无比柔软
                          ↑菱颈叶螳末龄翅芽鼓起后的12天变化
                          在无数次的观察中,我发现过几次叶背在蔓绿绒背面羽化的案例。最开始我非常震惊,因为我认为蔓绿绒这种大型叶片,背面是比较平坦的,如此平坦的表面,叶背是如何倒挂在上面的?另外,叶背的符节很明显,要比别的螳螂的符节要弱,它是如何让自己的旧皮承载住自己的体重的?

                          ↑正在蔓绿绒叶片背面羽化的斯氏叶螳(摄于家中)
                          等叶背螳羽化结束后,我翻过蔓绿的叶子才发现,叶子的背面的叶脉是凸起的。而螳螂的蜕皮,旧皮会呈现一种环抱的状态,在硬化后可以构筑附着的地方。叶背螳的旧皮在硬化后,会牢牢地嵌入到蔓绿绒背面的叶脉之中,而蔓绿绒的柔软叶表反而方便的叶背螳中后足的固定。从而可以保证叶背螳能够牢牢地挂在上面。
                          另外,非常有意思的是,直到羽化的前一个小时,叶背螳依旧选择优哉游哉的站在叶片的背面,似乎一点也不着急,而一旦它开始倒挂,就说明羽化要开始了。

                          ↑即使背板已经软的耷拉下来了,依旧咱在叶子的表面(摄于家中)

                          斯氏叶螳的羽化(摄于家中)


                          IP属地:浙江15楼2022-09-30 10:12
                          回复
                            3. 交配
                            螳螂交配无论是在圈内和圈外都是一个比较容易引起人们讨论的话题。
                            螳螂在野外的交配行为无非是
                            触角感知 → 飞行靠近 → 目光发现 → 评估 → 扑飞 → 闪转腾挪+触角拍打安抚(失败被抓下来吃掉)→尝试交配插入 → 排出精子后飞走
                            叶背螳也不例外。而且由于叶背螳的背板实在过于宽大,雌性转身非常困难。雄性只要上背基本就是安全的。当然了,由于亚马逊系列的叶背翅膀臀域实在过于宽大,雄性要插入生殖器还是很艰难的。

                            ↑叶背螳交配,雄性需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将生殖器插入(摄于家中)
                            羽化之后,雄性能够存活3-5个月(笔者最长寿的雄性叶背菱颈从6月羽化后活到了11月)不过也有螳友反应菱叶雄性成体后2个月就死了。所以对于叶螳的具体寿命以及极限寿命,还需要更多的饲养记录来佐证。根据我之前的经验中,雄性叶螳羽化后30天左右开始会有明显的交配欲望。而雌性也要在羽化之后1个半月以上才会有开始交配的准备,比如散发信息素等行为。在双方成熟之前,有条件的朋友还是建议把螳螂分开房间饲养,以免产生信息素疲劳。

                            ↑活了5个多月的雄性菱颈(摄于11月底)
                            注:虽然没有专门针对螳螂信息素的研究,但是有相当多的研究表明,雄性昆虫在长期接收到信息素时,它的飞行速度,寻找雌性的精确性,以及交配欲望都会显著下降。所以建议把雌雄分别饲养在不同的房间,等雌性散发信息素之后再让他们靠近,是一个比较稳妥的办法。

                            ↑雄性成体之后喂食频率降低(摄于家中)
                            雄性叶背在发现雌性之后,大概会看一会。这时候给雌性一只蝗虫或者别的活饲料,激发她的捕猎进食行为可以更好的鼓励雄性上背。

                            ↑发现雌性后,雄性会显得非常谨慎(摄于家中)

                            ↑正在费劲寻找插入的叶背螳
                            ↑成功上背并且插入的叶背螳(摄于家中)
                            具体的操作,我也相信愿意尝试叶背螳的螳友们也都是老司机了,就不展开细讲。叶背螳螂的交配时间并不固定,事实上很多螳螂的交配速度都是有快有慢(同一种)。有时候4小时完事,有时候长达十几个小时。交配完之后雄性叶背螳会马上飞走,如果家里散养的朋友就要小心注意了。



                            ↑提供舒适的环境是叶背螳交配的成功的关键
                            别看叶背螳平时人畜无害,但是雌性叶背螳是有进食同类的行为的,所以大家在操作的时候不要粗心大意,否则损失掉一只就得不偿失了。

                            ↑吃掉同类的叶背螳


                            IP属地:浙江16楼2022-09-30 10:17
                            回复
                              5)产卵与孵化
                              产卵这一块也比较简单,目前发现叶背螳依旧是喜欢宽大的垂直面作为产卵点。当然也有很多是倒挂在叶子背面的。这些区域都是属于光线无法照到,且夜晚湿度非常高的区域。

                              ↑产在叶子背面的卵(摄于家中)
                              ↑缠在树干上的卵(摄于家中)

                              产在容器中
                              在孵化这一块,叶背螳的孵化可谓是煞费了很多人的苦心。在交流的螳友中就发现有很多发育却不孵化的情况。但是经历过航空飞行的叶背卵孵化率却又很高。所以气压的变化很可能是激发孵化的因素之一,另外,孵化期内较高的湿度也是孵化的必须条件。
                              在卵产下之后,大约40-60天叶背卵会孵化,孵化的数量和卵的长度有关。孵化之后,又会是一个新的挑战。


                              IP属地:浙江17楼2022-09-30 10: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