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映椒房吧 关注:10,172贴子:525,502

【投稿】读书笔记摘抄 艾朗诺 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直以来国内对李清照的研究有点过分落于传统史学的窠臼,这本外国学者的论著提供的视角就很不一样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1-03 15:23回复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1-03 15:24
    回复
      对今人而言,要发现提及女作家的资料并不困难,问题在于找到她们的具体诗文,因为留存下来的女性作品实在太少了。有两种观念共同促成了对妇女写作的消极看法:第一种想法十分盛行,但并非人人如此,即认为女子应只读不写,尽管她通读经典、博览群书,但也不宜作文;第二种观念则觉得即便有女性诗文,也不宜外传,否则它将落入陌生男子的手中。以上两种思维方式致使当时的女性作品能保存至今的是少之又少。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01-03 15:26
      回复
        陈鹄的笔记中有一则故事:有位徐姓官员曾担任林希(11世纪90年代在世)的掾属,林大人喜欢在席间与幕府唱和,由他首唱,并让属下在几个时辰内写出和作。徐妻能诗,每当徐氏被要求写诗时,丈夫就私下把原诗寄回家,请妻子代作。据说在其他官员操觚下笔之前,徐妻的和韵诗已经写完寄还给徐氏了。[11]在这则故事中,徐妻为夫代笔赋诗,其作品是通过冒充她丈夫的手笔才得以流传开来。上述例子说明,如果没有男子的介入以抬高女性作品的地位,这些诗文甚至无法受人关注,并最终会失传。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1-03 15:27
        收起回复
          有时,甚至大文豪的垂青也无法保障一部女性诗集流传后世。欧阳修(1007—1072)曾为谢希孟的诗集作序,她是欧公友人谢伯初的妹妹,集子收录了她的一百首诗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01-03 15:29
          回复
            欧公觉得希孟的诗风不同于其兄,而以“隐约深厚”见长。随后,欧公以难得的平正立场指出能文女子遭遇的不公,他写道:“然景山(伯初)尝从今世贤豪者游,故得闻于当时;而希孟不幸为女子,莫自章显于世。”他接着提到了古代的许穆夫人,她的四言诗《载驰》哀悼故土卫国的陷落,孔子将之收录于《诗经》,使许穆夫人及其诗歌流传于后世,欧阳修惋惜地说没有男人能像孔子那样抬高希孟诗歌的地位,而他自己写下这样一篇诗序,恰恰说明他意欲使希孟诗闻名于世。遗憾的是,欧阳修的努力仍旧徒劳无功,希孟的集子还是失传了,后来的宋代史料也不再提及它。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01-03 15:29
            回复
              北宋(960—1127)最著名的女作家当属魏夫人(魏玩)。她是曾布之妻,曾氏是哲宗朝的权臣,并在徽宗(1100?—1125年在位)践祚时担任宰执,但很快被黜落。魏夫人才名远播,以至于朱熹在她身后一百年仍把她和李清照视为宋代仅有的两名才女。[1]尽管时人对她评价如此之高,魏氏文集还是失传了。现存魏夫人的作品仅有一首诗和十三首词,被零星记载于各种宋代文献中,《乐府雅词》是其中重要的一本词选。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01-03 15:29
              回复
                所有迹象都表明,魏夫人通过填词来传达内心的思绪和期许。我们将在下文看到,女子所作之词常被例行地解读为自传,尽管这种成熟的代言体不过是该体裁的惯用手法。说到底,词体文学是为了词乐表演而写的,一般由歌妓演唱,除了常见的艳情丽句,词乐表演也促成了作者与歌者的分离,而歌者往往被虚拟为词中主人公,以期达到特定的表演效果。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01-03 15:30
                回复
                  而当一首词被得知出自女子之手,尤其是当它以书面形式流传、而非临场表演时,人们便改变了原先的看法:词作者与词中主人公在女性作品中合而为一。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不能将这一转变解释为这名女性既填词又演唱了自己的作品,像魏夫人那样的淑女绝不可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自唱其词的,这不符合其尊贵的闺秀身份。她的词作即使被歌唱,也是专业歌妓的事,那倒是极有可能。所以,对于女子之词的自传体解读需要另找原因。
                  由于魏夫人身为女子,有关她及其诗词的评述极少,但我们仍能依稀看出前人试图建构她的身世,使之与其伤情之作相吻合。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3-01-03 15:31
                  回复
                    最早有关魏夫人的宋代史料出自陆游的一则笔记,言及她的丈夫在早年展拓事业时常与妻子分居,并记下了她戏讽丈夫在京任官时没有把握机会站稳脚跟。[4]而在后人的引述中,曾布与魏氏之间的别离被夸大,到了明代,更有传闻说魏夫人让朱淑真陪伴其左右,后者的婚姻很不美满,二人曾相对饮酒,往来赋词。[5]此外,人们也很自然地把魏氏词中的“离人”还原为她的夫君,冯梦龙(1574—1646)的《情史》格外指出上文的《江城子》是她寄给曾布的词作,期盼他早日回到她身边。[6]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3-01-03 15:32
                    回复
                      除了李清照,朱淑真也是著名的宋代女作家。而与魏夫人不同,朱淑真的诗词在她去世后不久即被好事者编成文集,并完好地留存至今。诗集内容也相当可观,共录有337首诗,是目前现存的三本女性文集中规模最大的一部。系于她名下的词作也有三十首之多,散见于宋代及后世词选,如今常被附录于朱淑真“选集”中。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01-03 15:35
                      回复
                        朱淑真的生平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她的父母不知为何把她下嫁给一个商人,夫妻二人并不般配,这个商贩不知怜惜他的妻子,甚至虐待她。朱淑真的婚姻很不美满,她只能通过创作表达愁绪,并因伤怀过度而早早辞世。其诗词在她身后被汇成一集,题为《断肠集》。但其中有些诗表达了爱情与渴望,或是深情地回忆幽会的情景,于是众人纷纷推测朱淑真落寞时曾有段婚外情,或是她在出嫁前有位情人,一些评注家甚至在诗词中读出她最终摆脱了丈夫,与她的初恋情人重逢。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3-01-03 15:39
                        回复
                          当我们初次接触朱淑真及其作品,也许会庆幸终于有位宋代女性留下了数量可观的诗词,她的集子在数百年间被完好地保存并流传下来。然而,当我们悉心考证相关史料时,却疑窦丛生。诸多矛盾而不合理的断言围绕着这位“朱淑真”,让我们不禁怀疑其人其诗是否可信。近年来关于她的众多研究只让我们看清了一个事实,即学界对她是谁、何时在世、来自何处、嫁给了谁及其诗词来源都从未达成共识。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3-01-03 15:42
                          回复
                            当时有位寡妇名叫孙道绚,据说写有为数众多的诗词,但诗稿在她的晚年却不幸因家中失火而尽数焚毁了。她的儿子黄铢(1131—1199)是朱熹友人,为人至孝,在母亲去世后尽其所能收集她的残篇,但也仅能找到母亲的六首词。[11]然而,这位魏仲恭与朱淑真非亲非故,却能在原稿销毁后找到三百余首诗作,这实在让人难以置信。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3-01-03 15:52
                            收起回复
                              宋代书志目录也找不到任何朱淑真诗集或词集,后者晚至明初方有刻本可考。[12]而朱淑真词在现存九种南宋的词选刻本中均不见载,[13]这种缺席本身很能说明问题,因为九部南宋词选共收录了几百位词人的数千首作品,是记载包括李清照在内的宋代女词人及其词作的第一手资料。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3-01-03 15:5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