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记载不够详细,也没有图纸留给后人,但其实还是清晰的表述了其中一些重要信息的,比如材质为“精铜”,外观为“形似倾尊”,“合盖隆起”,“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还有仪器体外“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的细节;大小是“圆径八尺”;内部机构有“都柱”、“八道”、“牙”与“机”、“巧制”;遇到地震仪器触发时反应是“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凭借」此觉知”和“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可惜的是限于多方面制约,后人无法正确理解,只能凭自己的主观去胡乱猜测。即使像王氏和冯氏这样的学者大家,也依然没能在自己的复原方案中客观还原“都柱”(王氏模型为立杆,冯氏为悬垂),甚至连最基本的外观“形似倾尊”都没有做到(王氏模型为“蛋型”,冯氏模型为“温酒尊”,不是“酒樽”)。
至于功能,那就更做不到“验之以事,合契若神”和“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都」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的效果了(国外展出时,王氏模型龙口中的小球,需要讲解员用个小棍去桶;冯氏模型恐怕也只能在地震模拟仪器上才能管用,具体精度和准确率也未见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