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为了省事,每次喷水都往盒子里喷很多,几天也不会干的那种。喂食频率是两天一只大果,家里温度不高24℃两个周左右开始陆续进2(活着的80多只苗子大概全在三天内转龄,平均一天二三十只,每天早上最幸福的事就是收集刚蜕下来的皮)。刚进2的黄花是浅橘黄色的,大概会在五天内逐渐变为绿色,蜕皮后次日即可喂食。黄花苗1L基本没有什么折损,除了一只弱苗第一次开食就消崩暴毙以及因意外加热烫死的八只(刚孵化出来那几天觉得家里冷想加热一下,但螳螂太多加热垫放不开就放加热毯上结果底下的烫死了,后来再也没用过。)其它的都进入2L。本以为度过1L艰苦期之后便是轻松的开始,却不知真正的噩梦才刚刚开始。进2后我依然采用1L的办法让盒子壁挂满水珠,这样好几天都不用喷水,但由于盒子扎的孔的数量不一样多以及每个盒子喷水量也不完全相同,有些盒子里的水会提前干掉。过了几天发现有一只黄花暴毙,尸体被水珠粘住,我很疑惑,找不到原因,就当是意外了。但是接下来每天都会有一两只苗子暴毙,我开始寻找原因,发现它们的共同点是盒子里都有大量积水,于对剩下的苗子逐一排查:干燥盒子里的苗没有任何问题,而积水多的盒子,苗子们走路十分趔趄,甚至有些甚至无法爬动了,于是立即取出发现它们的脚已经烂掉,知到了原因那就迅速整改!我把所有的盒子都刷了一遍并且烘干,原来眼少的盒子就扎更多的眼,之后才将黄花们重新放回去,至于那些已经“病”的较严重的苗子,我把它们集中起来重点照顾,不喷水只喂水。剩下的那些也不再大量喷水了,而是每天只对局部小范围喷少量水。办法很奏效,虽然病重的苗子最后都死了(所以说黄花苗烂脚是很严重的病),但剩下的苗子逐渐恢复健康,终于不用再每天收尸了。
进2L10天,黄花苗又迎来了转龄期。得承认这玩意的转龄还真是突然,不拒食,吃完果蝇没过几个小时再看就蜕皮了。俗话说“祸不单行”,自从解决烂脚病,盒子里每次只喷很少水。再加上家里比较干,湿度只有20出头,因此水干的很快,前两只正常转龄的个体放松了我的警惕,以至于后面...........有个体出现了卡皮。为了补救立刻将每个盒子都喷了一遍水,喷水后都正常蜕皮。晚上睡前我特意又喷了一遍,凌晨醒来还特意看了一遍,水没干!早上醒来发现水干了并且又有卡的!心态那叫一个炸裂!早上喷水,下午干,并且卡皮。晚上喷水早上干,并且卡皮。包括之后的进4/5L,喷多了烂脚病复发,喷少了干的快,卡皮。
以下图片:
图一是刚进2的橘黄个体和几天后变绿个体的对比
图二是饥饿的小黄花抓起自己的皮狂啃
三四五是烂脚后无法攀爬的个体,最终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