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年三月二十九日
书柜中的书越来越多,书们都在争抢书柜中的地位。《读书》杂志现在已经被挤出书柜,堆在书房的一角,如果它们会哭,必定每天在向隅而泣。
一九九七年,我尚在国有企业做宣传工作,部门订阅了大量在我看来浪费纸张的刊物。领导知道我有清风乱翻书的习惯,同意给我阅一份刊物的机会。我想都没想,选了《读书》杂志。那时都说“南有《随笔》,北有《读书》”,“读《读书》四年,胜读大学”。这样一订就是八年,整整九十六期,一期不差。摆在书柜里的时候,有时站着欣赏,仿佛农夫看着一垄一垄的庄稼。二○○四年,不再做宣传工作了,也就停止了和《读书》的缘份,忙着所谓的事业。
刚开始订阅那几年,看得比较仔细,但也并不能读懂每一篇文章,并且越来越读不懂。每期只挑浅显易懂的读,在那些看后不知所云的文章面前,只是一读三叹,叹作者和编辑高高在上,叹自己悟性太低,叹世间高文让人大开眼界。真是“高雅”的读物,雅是够雅的,就是有些太高了,高不可攀了。
大约一九九九年的时候,《读书》杂志推出了《读书杂志20年》光盘。收录自一九七九年创刊至一九九八年底所有的文章、漫画、广告等,正如广告中所说“二十年风光,尽收眼底/花一年价钱,看二百期杂志”。共有三张盘,定价一百元。那时虽然自己收入仅四五百元,但还是咬牙邮购了一套。可惜这碟利用得不好,只搜索过几次,便束之高阁了。
多年不看《读书》杂志了,听说它还在,听说它前一段时间惹争议,期待它的变。有一个时期,真的想将这近百期杂志处理掉,想想,还是没有舍得,毕竟这些连续的杂志里,有对书持续的爱在其中。
书柜中的书越来越多,书们都在争抢书柜中的地位。《读书》杂志现在已经被挤出书柜,堆在书房的一角,如果它们会哭,必定每天在向隅而泣。
一九九七年,我尚在国有企业做宣传工作,部门订阅了大量在我看来浪费纸张的刊物。领导知道我有清风乱翻书的习惯,同意给我阅一份刊物的机会。我想都没想,选了《读书》杂志。那时都说“南有《随笔》,北有《读书》”,“读《读书》四年,胜读大学”。这样一订就是八年,整整九十六期,一期不差。摆在书柜里的时候,有时站着欣赏,仿佛农夫看着一垄一垄的庄稼。二○○四年,不再做宣传工作了,也就停止了和《读书》的缘份,忙着所谓的事业。
刚开始订阅那几年,看得比较仔细,但也并不能读懂每一篇文章,并且越来越读不懂。每期只挑浅显易懂的读,在那些看后不知所云的文章面前,只是一读三叹,叹作者和编辑高高在上,叹自己悟性太低,叹世间高文让人大开眼界。真是“高雅”的读物,雅是够雅的,就是有些太高了,高不可攀了。
大约一九九九年的时候,《读书》杂志推出了《读书杂志20年》光盘。收录自一九七九年创刊至一九九八年底所有的文章、漫画、广告等,正如广告中所说“二十年风光,尽收眼底/花一年价钱,看二百期杂志”。共有三张盘,定价一百元。那时虽然自己收入仅四五百元,但还是咬牙邮购了一套。可惜这碟利用得不好,只搜索过几次,便束之高阁了。
多年不看《读书》杂志了,听说它还在,听说它前一段时间惹争议,期待它的变。有一个时期,真的想将这近百期杂志处理掉,想想,还是没有舍得,毕竟这些连续的杂志里,有对书持续的爱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