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才人吧 关注:6贴子:1,307
  • 6回复贴,共1

对唐武宗王贤妃的分析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镇楼图。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4-29 06:29回复
    看过旧唐书,新唐书大诗人张祜等各项史料,武宗王贤妃不但扑朔迷离还融梗了好几个人的影子,旧唐书记载陪葬端陵的是德妃王氏,新唐书所说是贤妃王氏。那么被武宗在九月末十月初赐死的王氏和她是否是一个人让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吧。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4-29 06:33
    回复
      (开成五年)三月,诏宫人刘氏、王氏并为妃。敕朔望入阁对刑法官,是日非便,宜停。——《旧唐书武宗本纪》
      谥曰至道昭肃孝皇帝,庙号武宗,其年八月,葬于端陵,德妃王氏祔焉。——《旧唐书武宗本纪》
      武宗王贤妃。事阙——《旧唐书•后妃列传下》
       ○封婕妤王氏为淑妃刘氏为贤妃制
        门下:礼重内朝,国有彝制,德既备於宫壶,位宜峻其等威。婕妤王氏刘氏,并体坤顺之德,循姆师之训,齐庄之礼,淑慎有仪,扬懿轨於中闱,表柔明於《内则》。惠流宸禁,芳霭椒涂,慕辞辇之志,宏逮下之德。宜极宠数,以彰徽猷,必能重正阃仪,助修阴教,无愧於女宗之诫,国风之《诗》。王氏可淑妃,刘氏可贤妃。仍并令所司择日,备礼册命。主者施行。 ——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
      通过以上三则史料,我们可以看到旧唐书武宗一共有三个王妃,即王淑妃,王德妃和王贤妃。
      这个陪葬的王德妃在新唐书后妃列传上被写为王贤妃陪葬端陵。我正想问新唐书编辑团队是如何确定是王贤妃陪葬端陵?你有去过端陵吗?不要跟我说是《长安志》记载王贤妃,长安志要晚成书于宋仁宗嘉佑五年的新唐书。
      依据河之舟吧主与徐贤妃吧友的分析,本人在这两家的分析上总结出两个观点。
      一、孟才人=王淑妃=王贤妃,,立后未果的王才人=娇妒忤旨的王淑妃
      二、孟才人,王才人(德妃),王淑妃,王贤妃是独立角色,刘贤妃病逝或者被迁升至贵妃位分。王才人没被封后武宗给升到德妃位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04-29 07:02
      回复
        大诗人李商隐写的《华岳下题西王母庙》讥讽武宗求仙问药,暗示王妃死在武宗前面。
        神仙有分岂关情,八马虚随落日行。
        莫恨名姬中夜没,君王犹自不长生。
        后面两句翻译是“莫怨盛姬匆匆归去,周穆王自己命也不长。”
        再看《孟才人叹一首并序》:武宗皇帝疾笃,迁便殿,孟才人以歌笙获宠者密侍其右。上目之曰:“吾当不讳,尔何为哉!”指笙囊泣曰:“请以此就缢。”上悯然,复曰:“妾尝艺歌,愿对上歌一曲以泄其愤。”上以恳,许之。乃歌一声何满子,气亟立殆。上令医候之,曰:“脉尚温而肠已绝。”及上崩,将徒其柩,举之愈重,议者曰:“非俟才人乎?”爰命其榇,榇及至乃举。嗟夫!人以诚死,上以诚明,虽古之义激无以过也。进士高璩登第年宴,传于禁伶。明年秋,贡士文多以为之目,大中三年遇高于由拳,哀话于余,即为兴。诗曰:偶因歌态咏娇,传唱宫中十二春。却为一声何满子,下泉须吊旧才人。一云:偶因清唱奏歌频,选入宫中十二春。绝后一声何满子,九源须吊孟才人。
        《资治通鉴•考异》蔡京王貴妃傳曰:「帝疾亟,才人久視帝而歸燕息處,濃粧絜服如常日,乃取所翫用物散與內家淨盡;持帝所授巾至帝前,已見升遐,容易自縊,而仆於御座下,以縊為名而得卒。」
        这两篇中的孟才人和王才人应该是李商隐诗与李德裕文武两朝献替记说的暴薨王淑妃,参考孟秀荣的墓志铭记载孟秀荣会昌五年九月就因为王妃连累遭到武宗贬谪,可以看出这个孟才人应该是王淑妃的化身,抖音紫苏老师分析过“孟才人殉情往往是王淑妃暴毙被赐死那般残酷”。
        本人也倾向别的吧友分析王淑妃的死是因为和宦官联手想拥立自己的儿子做皇帝,宦官集团想拥立宫中地位最高的嫔妃儿子做皇帝。助夫夺皇位的是王淑妃,因为她是宦党所以一开始就能封妃,宦官被武宗收拾的差不多了,武宗本想封她为后,认为王淑妃没有靠山了不会耍什么花招,被李德裕劝阻,应该不是因为新唐书简单说的“无子”,笔者推测她有儿子,昌王李嵯的可能性最大,因为宦官看好王淑妃的儿子,就是要找个年龄小的,听话好控制。
        下面分析王淑妃怎么死的,从上面张祜写的孟才人叹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考异(蔡京王贵妃传)》来看,她唱了一声何满子是向武宗抱怨自己这么多年跟他过的多么不幸福,突然倒地不起是因为她提前服下了毒药,她忤旨多次可以看出她性格刚烈,宁死不屈,有她自己的死法,提前服下了毒药。《资治通鉴考异•王贵妃传》说她仆於御座下,仆是动词,说的是她倒毙在皇帝宝座之下,
        《史记·项羽本纪》:“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失分,蓺殪仆。”
        可以证明是倒在地上,也就是说王妃是倒地而死。这就坏了,王贵妃传既然说武宗先死,都赐她白绫了她怎么还倒地而死呢?可见这纯粹是把王淑妃(孟才人)被赐死的梗和王德妃殉葬的梗合并在一起了。笔者在这层楼也说了武宗赐她白绫,她是提前吃毒药,唱歌倒地而死的。
        至于本人为什么会认为王淑妃就是王贤妃,因为王淑妃在死的三年前惹怒武宗,有可能被武宗改了妃嫔位置,把淑妃贬谪为贤妃。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04-29 08:58
        收起回复
          下面说一说我的第二个分析观点,
          孟才人,王淑妃,王贤妃,王德妃(王贵妃,一开始封为才人)是不同人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04-29 09:00
          回复
            按照李德裕献替记说王妃“日夕而殒”以及李商隐的诗句“莫恨名姬中夜没”的关键字“日夕”和“中夜”来看,笔者又怀疑有两个嫔妃死在了武宗之前,死亡的时间点不一样。一个死在会昌五年九月到十月,一个在武宗病重时死的。
            日夕指傍晚,黄昏之后。六点到八点的时间段。
            中夜是半夜十二点'
            在古早作品就有日夕是傍晚的意思,例如《诗经·王风·君子于役》写的:“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东晋陶渊明的诗《饮酒·其五》写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还有明朝宗臣的《报刘一丈书》记载的:“日夕策马,侯权者之门”等等很多人的诗词,都说明了日夕就是傍晚的意思。
            中夜是半夜的记载早在《尚书·周书·冏命》,“中夜以兴,虽收放心,闲之维艰,怵惕惟厉,思免厥愆。”,三国曹植的作品《美女行》载“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3-06-30 23:55
            回复
              辟谣
              旧唐书武宗本纪载“(开成五年)三月,诏封宫人刘氏王氏为妃”
              曾有武宗圈的人说王淑妃和刘贤妃是宫女出身,此言论大错特错!唐大诏令集封四夫人妃位的诏书时间线是开成五年二月二十一日,旧唐书说三月封妃,可见从武宗登基到王刘二人封妃诏书写好之前,王刘二人已是婕妤位份,既然被称宫人,可见宫人这个词汇包含性很广,
              史料五代王定保所写的《唐遮言》和安乐公主的墓志铭等史料已印证它并不单单指宫女,也指嫔妃,女官和公主。
              《唐遮言》“ 柳公权,武宗朝在内庭,上常怒一宫嫔久之,既而复召,谓公权曰:“朕怪此人,然若得学士一篇,当释然矣。”目御前有蜀笺数十幅,因命授之。公权 略不伫思而成一绝曰:“不忿前时忤主恩,已甘寂寞守长门。今朝却得君王顾,重入椒房拭泪痕。”上大悦,赐锦彩二十疋。令宫人拜谢之。 ”
              《大唐故勃逆宫人志文并序》“宫人讳裹儿,字某某,姓李氏。中宗孝和皇帝之第某女也”
              从唐遮言柳公权段开头的“宫嫔”到结尾的“宫人”,对嫔妃用宫人二字,还有安乐公主李裹儿的墓志对墓主的称呼也用了宫人称呼。
              再看以下关于称呼女官为宫人的墓志铭,
              唐故掌闱麻氏墓志铭
              宫人麻氏,丹阳建康人也。往因充选人宫,仕为掌闱。
              (唐六典关于后宫女官制度记载掌闱
              “司闱六人,正六品;典闱六人,正七品;掌闱六人,正八品。”)
              《大唐故宫人司制何氏墓志》
              宫人何氏,太原文水人也。以甲族选入中宫,奉职掖庭,位颁司制。
              《唐六典》“
              司制二人,正六品;典制二人,正七品;
              掌制二人,正八品。”
              把宫人这个上指嫔妃公主下指女官宫女的词汇一锤定音为小宫女出身是不正确的。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3-10 19: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