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吧 关注:8,299贴子:35,073

康德先天综合判断和物自体太矛盾了,我读不下去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看完纯批的客观演绎了,但是我读的很难受,我非常不认同康德的先天认识形式+后天经验来证明先天综合判断的暗示,但因为要考研我不得不看。
“先天形式”+“后天质料”并不能证明知识的必然性、普遍性。根据康德自己的物自体概念,那么刺激我们感官而形成的感官对象本身就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因为我们知道,康德指出过“物自体不可知”,也就是说我们根本就无法知道物自体是否恒产不变或变动不居,那么刺激我们感官所形成的经验对象又如何证明其确定性?仅靠“时间”和“空间”两种先天直观形式,并不能说明经验对象的先天必然性。而这就是因为物自体本身是不可知的,所以形成的经验的确定性也是不可知的。那么无论康德如何精妙地证明范畴的先天演绎又有什么用?被物自体刺激形成的经验对象的确定性本身就因为物自体的不可知而无确定性,那么先验统觉先天地综合统一杂多表象又有什么用?因为这些表象本身就是不确定的。


IP属地:江苏1楼2023-08-17 11:47回复
    暗示写错了,方式


    IP属地:江苏2楼2023-08-17 11:49
    收起回复
      你这个后天质料是什么鬼,还有就是既然物自体不可知,你又怎么能够知道他是确定还是不确定的呢,既然你确定物自体本身这点可以确定,但你确定物自体本身不是根据物自体本身来能够确定的,那又是根据什么呢,所以你说通过不确定物自体本身这件事首先在于你能够确定物自体本身才能够确定他是否能够确定或者是不,所以你既然能够确定物自体本身,怎么又能够说他是不确定的呢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3-08-17 20:26
      收起回复
        知性为自然立法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3-08-18 10:07
        回复
          不管休谟还是康德,我都认为知识是暂时性的,未来决定现在,不断涌现出来的现实才是最真实的。在这一点上,我虽然认可休谟,但是当前涌现的现实才是最真实的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3-08-18 19:31
          回复
            我们所认识的世界由悟性所得的直观由统觉的统一综合而出。有没有可能,这表示你看到的世界早就被统觉的统一按规矩(即范畴)做好了,不合规矩的不会出现在心灵。然后自觉意识就会使我们忽视这个过程。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3-08-20 23:36
            收起回复
              除了因果律有悬拟的必然性,其他的都是相对的,经验不是物自体的经验,是现象场的经验,先验理性也是现象,不是物自体,都是人为现象场的立法,物自体不可知,但是感官统合的现象场表明物自体是:实存的“,就算它的自在是一坨数据,它也是实存的数据


              IP属地:河南13楼2023-09-07 00:09
              收起回复
                就算经验的对象都是感官幻觉,对这个意识来讲,它也是实存的,意识摆脱不了这种运算的法规,只不过理性会陷入幻境变成疯子罢了,意识的现象和经验的现象是位于一个位面的,对这个意识来讲,物自体是什么那是上帝的事,人只能得到现象


                IP属地:河南14楼2023-09-07 00:24
                回复
                  如果我不把幻觉当成现实,我又怎么会把幻觉当成现实呢,哲学不适合当真理,适合当作思维语法去理解,这样既方便理解也更实用。不要钻牛角尖,不然哲学就会成为最没有用的哲学,为争吵而争吵


                  IP属地:河南15楼2023-09-07 00:34
                  收起回复
                    你在哪一段看到的自在之物和现象无关,我去翻翻,是不是翻译有问题或者原著释义太复杂,词典不准确


                    IP属地:河南16楼2023-09-07 01:02
                    收起回复
                      是自在之物因为不能经验,所以只能是思维的悬想,不能形成知识,康德的认识的意思是要能形成知识的,是知性+经验=知识,因为自在之物不能经验,所以不能形成知识,而感官的质料是个体,每个人都有差别,一个东西有人感觉鲜艳有人觉得冷淡,所以是主观的,不是完全客观的只能是感官综合的现象


                      IP属地:河南17楼2023-09-07 01:08
                      回复
                        只有上帝的感官才能经验自在之物,所以只有上帝才能认识自在之物


                        IP属地:河南18楼2023-09-07 01:13
                        收起回复
                          人没有上帝的感官,还想做上帝的认识,这就是上帝笑死了的根源


                          IP属地:河南19楼2023-09-07 02:33
                          回复
                            人的认知过程即便脱离神经生物学的描述,用一种形而上的理念去感受,也是模糊性的呀。光的亮度,你有时觉得刺眼,有时觉得明亮;十度的水,你有时觉得刺骨,有时又觉得凉爽;人的感觉,有时是A体验,有时又是B体验。所以,这其中的普遍规律告诉我们,人的感觉不那么可靠,有其强烈的主观性,但你又不得不仪仗它。
                            尺子,假如它自身长度不变的话,它可以尽可能的去衡量世界万物。可是这个前提它可靠吗?相对论告诉我们自身长度是可以变的,但大多数情况下又是可靠的。
                            这就是模糊性啊。
                            你渴望衡量事物,但衡量用的那把尺子,你没底气保证其恒常性。于是,我们就选择在大多数情况下去相信它。
                            相信的范围多大呢?只要不出问题,我们就一直相信它。
                            所以,我们需要的那个恒常性的普遍规律是不能保证的,但是规律之上的规律,形而上学的判断,我们要找出一部分做保证。比如真值判断。
                            我们只要保证规律之上的规律正确,一种来自于非经验的正确,形而上学就得以可能。于是我们的认知就得以可能。那个衡量万物的标尺,我们就悬置吧,暂且相信它,也别无他法。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3-09-12 23:36
                            收起回复
                              康德说:“哲学当以纯粹理性批判的方式进行。”人家压根就没说过他能确定物体或是因果之类的东西。那种将悟性对知识的认识应用到经验的形式是辩证法,康德认为那就是纯纯扯淡,他还特地设立个“辨证论”用来反辩证法。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21楼2023-09-15 23:25
                              收起回复